民以食为天。大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国民健康素质水平。目前,大米产品市场存在着产品片面追求外观品质、加工精度控制手段落后、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流失、能耗高等突出问题。
2021年11月1日,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提高粮食加工转化率,提升粮食加工行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发展全谷物产业,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在加工环节节粮减损取得实效。
▲美亚色选机&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
身为粮机制造行业龙头企业,美亚光电以光电识别技术为基础,深刻洞察市场需求,推出大米色选机、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两款核心产品,并基于二者搭建大米加工数字化平台,在响应“节粮减损、适度加工”号召的同时,助力产业智能制造升级,引领大米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粮食适度加工为国民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国家各级部委明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粮油加工业节粮减损,大幅度减少粮油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适度加工提高出品率,更大程度保留粮食中的营养成分。
结合中国大米加工行业的实际现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重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美亚光电推出大米数字化分选方案,通过美亚色选机与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的串联,形成了全新的大米品质安全保障体系。
▲全景品质分析仪为大米品质提供数据支撑
其中,美亚色选机可通过光谱共焦、双红外识别等技术,提供大米分选、糙米分选、糯米分选、蒸谷米分选等数十种专业化、智能化分选解决方案,还可以剔除玻璃、塑料、并肩石等各种非米类恶杂;全景品质分析仪可实时监测大米品质数据,智能调控色选机加工生产,让每一粒米都符合标准。
“色选机装置的高速摄像机对大米进行扫描后,核心处理芯片通过智能算法便能够识别出大米中的霉变粒、垩白粒以及玻璃、塑料等恶性杂质。”智能事业部大米产品线负责人尹学亮介绍道,“之后,设备将驱动磁悬浮喷阀,实现靶向精准剔除。”
传统大米机械加工工艺因追求产品外观光泽度,易造成大米过度碾磨抛光,碎米多,膳食纤维流失严重。美亚智慧分选设备的应用将帮助实现大米加工多环节数字化,推动大米柔性加工工艺水平不断进步。
据负责人介绍,在谷糙分离段,美亚色选机不仅能从常规的糙米中甄选出多个品种的营养米、功能米,提高粮食利用率,还可将未脱壳的稻谷选出,使其再次回到砻谷机中,降低了碾米机负荷、减少了碎米率,进一步为大米加工产业节能增效。同时,在合理去除稻壳和部分适口性差的皮层的前提下,有效地保留大米营养成分,使大米加工更加符合安全、高效、健康、营养的要求。
此外,美亚全景品质分析仪还将通过链接砻谷、碾米、抛光端加工设备,检测脱壳率、过碾率、欠碾率、碎米率、白度等数据指标,实时调节各环节加工设备的运行参数,全面保障产线精益化生产。
深入布局智能制造为行业发展升级注入动能
当前,我国粮机装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也普遍面临缺乏制造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型产品的工艺和流程,制约了生产模式的精益化和规模化。在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的同时,新一代美亚色选机的生产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20年11月29日,美亚光电智能工厂正式投产。通过平台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美亚色选机零部件的通用率从20%提升到了70%,同时70%以上的零部件都实现了自动化、流水化生产,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
▲美亚光电智能工厂总装流水线
2020年,美亚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迎来了产品化的契机。“十三五”期间,尹学亮参与了中粮集团的自主加工项目,基于对实验数字化的要求,研发团队将原型机进行改良,增加了指标数量,缩小了设备体积,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创造与革新,提升了准确度和可塑性。美亚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自此由实验室走向市场,逐步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美亚光电以标准化、自动化的全新生产模式,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首先,我们把200多种产品中相同或相近部分进行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而后在自动化产线中进行流水式的装配,就如同搭积木一样。提炼出的标准化模块越多,产品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质量就能更加有所保障。”尹学亮介绍说。
此外,美亚光电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速大米分选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大米色选设备获得国内众多大型米厂的青睐。
▲美亚光电智能工厂
全球化的市场局势下,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将中国产品和产能推广到全世界,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当前的历史性机遇期,美亚光电将持续在智能制造领域深耕,致力于构建世界级的“智能工厂”,进一步赋能行业,助力中国粮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行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