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豆本豆是2017年植物基饮品市场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但你知道豆本豆安装的自动豆奶前处理生产线是由北京康得利提供的吗?
我们知道被业内专家誉为“第三代”煮浆装备的“康得利微压煮浆自动化装备系统”有效解决了此前豆乳饮品易沉淀、多添加等问题,但你知道这套系统装备的诞生经过吗?
我们知道康得利的定位是“高端豆制品、豆饮品设备制造商”,但你知道在践行这一定位的道路上,康得利进行过哪些尝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吗?
本期品牌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北京康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点赞企业,致敬品牌!
25年来,康得利一直致力于促进豆制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提升
作为一家从事传统豆制品及植物蛋白饮品机械设备研发、制造与生产工艺培训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康得利成立于1996年,最早叫“北京康利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后来因发展需要,于2002年新成立“北京康得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18年更名为“北京康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司名中的“康”指健康,“得”指行有所得,“利”指胜利和顺利,寓意着企业通过勇于拼搏、勇于奋斗,最终将获得胜利的精神。
第一阶段:2000-2008年间,从小型豆腐豆浆机起步,逐步介入工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豆制品加工装备制造。这期间,比如出资支持编写豆制品工艺师教材、鼎力协办SPEE展、举办康得利-涧濑论坛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企业对豆制品加工工艺技术的理解得到飞速提升,设备设计、制造、品控等也取得长足进步,大量新型模块化浸泡系统、煮浆系统、凝固系统及各种豆制品自动生产线相继问世。
第二阶段:2008-2016年间,康得利与日本豆腐机械协会、LANDSWORK、京叶等机构通力合作,在率先引进日本的熟浆工艺及加工设备后,通过和日本技术人员的数十次交流合作、共同开发,为豆制品加工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标准化、自动化各型设备和生产线。企业产品更是出现各地客户及代理商排队抢货源、一机难求的盛况。
第三阶段:2016-2022年,以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研制“微压煮浆自动化装备系统”为驱动,康得利斥资千万成立研发中心,成功推出植物蛋白饮料及酸豆奶等技术及装备,并在达利集团获得良好应用,使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水平获得了质的飞跃。
在成功助力达利食品集团上市国内第一款拥有特色风味的豆奶品牌——“豆本豆”后,2021年,康得利再次携手达利食品集团,推出我国第一款常温植物基发酵产品——“豆酸奶”,同年与泰国F&N、马来西亚F&N两家公司展开深入合作,标志着康得利的全自动豆奶设备已经走出国门,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2022年,康得利将结合豆饮料的领先经验,全面推出酸浆豆腐、无包布豆腐、包浆豆腐以及油扬豆腐等特色豆制品工艺及设备。
打破国外垄断,康得利的微压煮浆自动化装备系统
2012-2016年,在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下,康得利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主持了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在上述两个项目的支持下,康得利开发并研制了“微压煮浆自动化装备系统”。
在该装备系统问世之前,豆制品行业广泛采用传统的常压间歇式和溢流连续式两种煮浆方式。然而,间歇式加热不易控制,批次之间稳定性差,而且产能低,操作繁琐,不利于大型工业化生产;而溢流连续式加热易造成生浆熟浆混合,豆浆受热不均,蛋白质热变性不足或热变性程度不一致,导致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生浆的混入还极可能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剂无法彻底去除。与此同时,豆乳在煮制过程中会产生生大量气泡,因此传统的煮浆过程中会大量采用消泡剂。该装备系统的使用,首次实现豆乳加工无需使用消泡剂即可实现恰到好处的“煮熟”,豆香味显著提升,产品稳定性明显提升,无沉淀发生。这一装备系统的问世,受到孙宝国院士等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业内专家誉为“第三代”煮浆装备,使我国的豆乳加工装备实现了质的飞跃和突破。微压煮浆装备也获得了全行业内装备企业的认可,装备应用率几乎实现行业全覆盖,从最初的几个产品,到现在几乎囊括了所有传统豆制品加工生产线和豆乳全自动前处理生产线。
由于该装备系统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豆乳饮料易沉淀,以及大量使用添加剂等问题,2016年康得利承接了达利食品集团数条全自动豆奶前处理生产线的研发、生产及安装调试工作,康得利的整体水平再次实现了质的突破。区别于利乐、斯必克等国际装备采用的半干法工艺加工技术,该系统装备以我国特色豆制品的加工工艺为出发点,从浸泡、磨制、煮制三大模块入手,首次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连续生产。该生产线的推广,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领域规模化生产装备的垄断,实现了从传统豆制品领域到植物蛋白饮品领域的跨越,同时也支撑了不同品类豆制品的自动化、数字化加工,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传统大豆食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如今,这一技术装备不但被我国豆乳、豆腐、百叶、腐乳等传统豆制品企业广泛采用,在以豆奶为主的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除了在国内全领域覆盖外,美国、瑞典、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外企业纷纷引进该技术装备,使本技术装备走进了国际市场,得到用户广泛好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长。
建立研发中心,助力豆制品生产工艺装备升级创新
鉴于豆制品行业原来是经验生产为主,靠经验丰富的师傅操作,加上全国各地不同客户对产品要求又千差万别,因此在和客户交流过程中迫切需要对有关工艺技术路线、实施方法等进行尝试、验证。因此,2018年,康得利斥资千万在原来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豆制品及植物基产品研发中心,进一步体现了康得利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决心和勇气。
作为我国第一个豆制品机械设备企业的专业研发部门,研发中心由理化微生物检测室和中试实验车间两部分组成,共计1000多㎡,现有员工5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985本科2人。研发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为企业已有装备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多的服务工作。以企业的现有装备为基础,开展豆奶、豆酸奶、植物基蛋白饮品及各类特色豆制品的小试及中试实验,丰富企业已有装备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2)开展加工技术装备的升级、创新与应用研究。针对现有装备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装备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提升装备的应用效果水平;开展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与设计部、生产部合作开展样机的制作与应用效果验证,为企业技术装备的升级提供技术服务。(3)为客户公司提供基础数据检测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产品基础数据的测试与分析,同时也为企业装备的应用效果获得基础数据样本。目前,研发中心先后为多家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乳品企业、饮料企业及豆制品企业完成多项产品实验,获得了客户公司的认可和好评。
而除了企业自有的研发中心外,康得利还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和湖南邵阳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基地,通过与国内一流大学的通力合作,使康得利在行业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科研实力。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项。现有各类知识产权一百多项,并承担科技部“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北京市科技计划专项课题。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实现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行业发展。
康得利表示:“诚信、责任、创新、卓越”是康得利的经营理念,也是企业的不懈追求。懂工艺、做好产品,为传统豆制品行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提供标准化、智能化装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兼收并蓄、拓展应用,以乳品、饮料行业的严格质量管控要求,不断发展传统豆制品装备及植物基饮品装备,是我们继续发展壮大的方向。
持持续加大投入,开发“豆类”制品的无限可能性
作为一家制造生产设备为主的企业,产品的创新及质量是得到客户信赖及发展的基础。因此,康得利在品质管理及产品研发上一直坚持持续加大投入,从组织架构、人才建设、科研共建等方面全面保障发展。比如:
在品质管理方面:康得利在产品品质管理上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方针、政策法规以及ISO9001、欧盟CE认证等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来料检验、零配件的过程检验再到成品试机检验都有专业的质检团队严格把关,坚持按图纸、按工艺、按技术标准执行检验工作。做到定期评审,探索不足,实现持续改进,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基础保障方面:康得利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加工出符合工艺技术要求的优质设备,没有专业精度的加工设备是不可能的。数千万元的不同品牌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数控旋压机、数控卷圆机、激光焊接机、激光切管机、数控弯管机、机器人焊接系统、全自动焊接设备、卷料开平机、数控打磨设备、不同型号数控车床、数控车销加工中心、数台美国哈斯加工中心等等强有力的硬件基础设施,为康得利管理标准化、设备加工标准化、设备检验标准化提供了充分保障。
康得利认为:以近几年热销的酸水豆腐、包浆豆腐、鲜腐竹、豆酸奶等大豆新“食”力为代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吃的东西更加注重健康、营养、卫生,高蛋白的豆类制品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首选。而且随着“植物基”浪潮的兴起,大豆食品呈前所未有的趋势高潮,未来豆制品消费市场极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趋势。这跟康得利这几年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开发“豆类”食品的无限可能,挖掘“豆类”和“植物基”的新兴产品!而要使豆类食品满足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康得利将着力于研发更好、更精良的工艺装备,充分站在客户立场思考问题,将设备与工艺完美结合,为客户提供全系列生产线工程及工艺设计,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