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天来临,中国华北地区已经开始供暖,而由供暖引发的雾霾话题也多了起来。供暖和雾霾,两者到底要怎么取舍?从国外的一些供暖方式,也许有借鉴的地方,例如伦敦即将实施的地铁余热供暖方式、瑞典收集“人气”取暖。
瑞典:收集“人气”取暖
瑞典是北极周围国家之一,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供暖是关系到瑞典人生活质量的大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央火车站收集乘客人体热量为其附近的办公楼供暖,一年节能25%。负责该项目的耶恩胡森集团环境部门负责人说,这个系统有效利用了已有的通风设备和多余热能,没有耗费其他能源来转化。整个“体温供暖”系统的造价并不高,从长远的角度看,它比别的供热设备更省钱。瑞典天然气价格平均约为人民币3.6元/立方米,据粗略计算,该系统在一个冬天4个月,至少可节省约10万元天然气开支。
除了首度,瑞典的供暖方式分区域供暖和用户自烧两种。大部分住宅小区和办公楼采用区域供暖,即集中供暖(瑞典负责供暖的热力公司一般都隶属地方政府,但也有私营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瑞典的供暖设施大都有室外探测头。室内温度被预设在某个恒温处,室外温度升高时供暖中心供暖就相应减少;室外温度降低,暖气供暖温度就相应增加。即便是在夏季,如果温度突然降到了10摄氏度,暖气立刻就在房子里出现,这使瑞典的室内温度一年四季都基本保持着人们居住需要的温度。瑞典能源部专门在各地方政府中设立了能源顾问,帮助不同的家庭设计不同的包括取暖在内的能源运用方案,以尽量减少家庭支出,并同时保护环境,降低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耗。英国:用地铁余热为住户供暖
该项目并非首创,而是根据伊斯灵顿区现有绿色供暖网络拓展而来的。后者早在2012年11月就开始运行,目前已惠及700户居民。新的项目计划增设1.4英里(约合2.25公里)长的运输管道,进而将当地电厂的暖气接入居民家中。如果该项目运行顺畅,利用预热供暖的地区将会进一步扩大。
此外,一种被称为经济型储热器的设备在英国家庭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这是一种充电7小时便可以持续放热一整天的节能装置,居民们通常在电费最便宜的时段充电,然后用以维持平日的供暖。不过,在伦敦一些较为现代化的居民区和学生宿舍中,则会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为住户供暖,集中供暖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气。
奥地利:冬季取暖靠太阳
奥地利能源比较匮乏,且严重依赖进口,为减少对地质能源的依赖和保护环境,1990年奥地利政府确立了替代能源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加太阳能技术研发投资,并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供热供暖设备。
目前奥地利的取暖主要依靠太阳能,近4年来奥地利人均太阳能供暖面积几乎增加了一倍。统计显示,2006年奥地利家用太阳能供暖采集设备的生产增幅达到了66%。为鼓励公民使用太阳能供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提供资金支持、进行积极宣传、增加新能源技术投入。
由于政府鼓励使用太阳能取暖,极大地节省了能源,据奥地利政府公布的数字,一个家庭安装6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每年可节省400升取暖油,或343立方米天然气,或2400度电。鉴于太阳能设施是各家安装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交供暖费问题。
德国:天然气供暖
德国家庭冬季主要采用天然气和燃油供暖,根据数据,德国每户家庭使用天然气年均花费1512欧元(约合人民币12203元),而使用燃油则可以节省419欧元。
不过,由于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燃油锅炉的使用开始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天然气供暖渐成流行和政府的主打,超过75%的新住宅使用天然气供暖。
德国普遍采用独立供暖,一户或几户使用一个大小不等的锅炉进行采暖,没有固定的供暖期。住户室内暖气一般设有4个档位,室温可以通过调节档位来控制。每幢楼的地下室都设有一个天然气锅炉,负责全楼的供暖和热水供应。而德国能源机构从舒适和节能的角度出发,向公众建议的室温为:卧室16℃,起居室20℃,书房22℃,浴室24℃。
意大利:家庭自备式
在意大利,家庭自备取暖方式由来已久。上世纪60年代以前,意大利许多住宅采取集中供暖与供热水,70年代欧洲爆发了能源危机,为节省能源,意大利政府采取政策让每个家庭共同担起节约能源的责任。住宅楼不再设集中供暖设备,促使各住户自行解决供暖与供热水问题。实践证明,家庭自备式取暖与供热水,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方便了群众。
目前意大利家庭自备式取暖设备种类很多,但最受老百姓青睐的是壁挂式供暖热水器,这种设备与煤气或液化气、天然气管道及自来水管相连,燃气加热自来水后分两个出口,一个循环至各房间暖气片,另一路通往厨房和洗澡间等用热水之处。这种取暖器不仅在意大利,就是在欧洲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家庭取暖的方向。
芬兰:热电联产方式
在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和人口稠密区都实行集中供暖,而集中供暖是通过热电联产方式实现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热电厂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供暖。电热联产不仅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把环境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由于集中供暖提供的是干净的热水,在提供暖气的同时,还供应洗澡和洗涤用热水。
韩国:电热膜供暖系统受欢迎
韩国住宅供暖分两种方式:集中供暖和单独供暖。集中又分两种,一是在住宅区设供暖中心,用天然气和柴油为燃料的锅炉产生蒸汽或热水向住户供暖;二是利用发电厂的废热向住宅区域供暖。写字楼和大中型商店等均采用这种集中方式。单独供暖是指每家每户均设有取暖锅炉,这种锅炉在室内有调控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暖和使用热水,温度也可以调节。装有这种设备的住户无所谓采暖期,只要需要随时都可取暖。另外,韩国的暖气费用比较低,如50平方米房间每月只需约600元人民币,这对月平均工资2万元的韩国人来说是很小的数字。
另外,韩国对使用电热膜供暖系统很重视,而且得到广泛应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是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式之一,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以电力为能源,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传入房间,地面和墙壁等密实物体被首先加热,并将热量均匀地传至整个房间,空气清新舒适,给人一种在阳光下的感觉。电热膜供暖系统因为取消了暖气片和管路,相当于增加了室内使用面积,整个系统使用寿命长,免维护,免维修。这一供暖方式可分户、分单元或楼层实行计量,用户可自由控制用电量。
美国:昂贵的房屋温度调控设备
在美国,没有明确的供暖季,只要感到寒冷,随时可以打开暖气。美国供暖有天然气、电力、石油等几种方式,而随着油价上涨,美国人5年前就开始为交供暖费犯愁。一般来说,居民买房,房子交房时房屋内已装有供暖和制冷设备。这套温度调控设备有“开关”、“供暖”、“制冷”几个档位,可以自行调节温度,还有定时功能。例如上班时可以关掉暖气,定为下班前自动开启等。但冬季每月的供暖费达到了约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113元)。
近些年来油价飞涨,让美国人也犯起了愁。早在2007年,一项美国公众对2008年能源价格走势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1%的美国人打算靠借贷支付供暖费。近两年,随着油价持续上涨,支付高昂的供暖费让他们忧心忡忡,很多人甚至开始考虑使用柴炉取暖。有些美国家庭不得不通过调低室内温度来节省供暖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