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是不包括的,之前指的就是开始之前,16号之前应该就是凌晨转点的那一刻开始,所以应该是不包括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1、驾驶证换证超过有效期几天未满一年的,还可以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驾驶证照片等资料向所属公安交警车管所,按照正常的到期换证流程申请办理驾驶证的换证。
3、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截止日期前90天就可以申请更换新驾驶证。有效期过后一年内,也可以向公安交警车管所提交身份证明、身体条件证明和驾驶证等换证材料,办理期满换证业务。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
第一类鼓励类
一、农林业
1、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
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整治等),土地综合整治
2、农产品及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
3、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
与应用,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
4、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5、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
6、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
物育种;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鉴定技术和仓储、
运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7、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
设、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8、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
9、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示范与应用及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与
修复
10、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
1
农药、兽药等优质安全环保农业投入品及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
食品添加剂开发
11、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
12、远洋渔业、人工鱼礁、渔政渔港工程
13、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
14、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
15、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16、农、林作物、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
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与应用
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
18、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
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秸秆气
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废弃菌棒利用,太阳能利用)
19、草原、森林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20、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优质
高产牧草人工种植与加工
21、动物疫病新型诊断试剂、疫苗及低毒低残留兽药(含兽用
生物制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2、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
23、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与应
用
2
24、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25、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26、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
27、防护林工程,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森林抚育、低
质低效林改造工程
28、国家储备林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碳汇林建设、植树种
草工程及林草种苗工程,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生物质
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
29、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
工程
30、海洋、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护
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
31、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
32、抗盐与耐旱植物培植
33、竹藤、花卉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
34、林木、草原基因资源保护工程,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
良及开发利用
3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36、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
37、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
建设
38、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
3
(养殖),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
39、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
应用
40、松脂林建设、林产化学品深加工
41、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与应用
42、数字(信息)农业、林草技术开发与应用
43、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44、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
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
45、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46、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
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
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
47、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48、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
收处理设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气象信息服务
49、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农业工程
50、乡村厕所废物废水以及餐厨废物废水的收集处理与生态农
业联合经营
51、面向资源化的乡村生活废水、生活废物、畜禽粪便、农业
废弃物与农田面源污染协同综合治理
5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4
5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肥料化、能
源化、基料化和垫料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54、数字农村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55、“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56、木材及木(竹)质材料节能、节材、环保加工技术开发与
利用
57、湿态酒精糟(WDGS)的应用、生物质液体有机肥的应用
二、水利
1、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
2、跨流域调水工程
3、城乡供水水源工程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5、蓄滞洪区建设
6、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
7、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8、堤坝隐患监测与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
9、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
10、出海口门整治工程
11、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12、淤地坝工程
13、水利工程用土工合成材料及新型材料开发制造
14、灌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
5
15、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
16、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17、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
18、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报预
警体系建设及山洪沟、泥石流沟和滑坡治理等)
19、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
20、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隔离防护、水土保
持、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及有关技术开发推广)
21、水土流失监测预报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
22、防洪调动自动化系统开发、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及应用(大
江大河中下游及重点防洪区、防洪保护区等特定地区洪涝灾害信息
专题地图)
23、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24、水文站网基础设施以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
25、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三、煤炭
1、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
2、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地温、冲击
地压等)防治
3、型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与应用
4、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
5、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6
6、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
7、管道输煤
8、煤炭清洁高效洗选技术开发与应用
9、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0、煤电一体化建设
11、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与应用
12、矿井采空区、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
煤矸石等物质填充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13、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
14、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15、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及储煤场地环保改
造
16、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
17、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及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
1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四、电力
1、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
2、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
3、采用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万千瓦
及以上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
4、缺水地区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
5、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
7
6、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
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
7、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
煤泥等发电
8、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
9、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
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
11、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
12、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
13、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
14、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
15、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
16、分布式供电及并网(含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
17、燃煤发电机组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18、火力发电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及低温催化剂开发生产
19、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
与应用
20、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
2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22、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
23、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
8
24、分布式能源
25、高效电能替代技术及设备
26、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27、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28、智慧能源系统
五、新能源
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
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
2、氢能、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
4、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
发与设备制造
5、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
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6、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7、农林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储存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
8、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
有机污水污泥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和生物天
然气生产成套设备
9、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装罐成套
设备制造
9
10、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11、5MW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12、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设备及海底电缆制造
13、能源路由、能源交易等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设备
14、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