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年招生环境工程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具有一支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目前有教授6名,副教授14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95%。该系设有环境工程学士学位授予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环境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该系目前共有四个学科方向: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安全处置,水污染控制,受损环境生态修复,环境地学。十二五期间将着手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材料或环境规划两个学科建设。

“环境工程”学科是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第一期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建设学科,已通过国家“211工程”验收。“资源再生与环境保护”为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第二期重点建设学科并通过验收。“环境污染与健康”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中的特色学科、以及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

本专业毕业就业方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咨询公司、科研院所、教育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技术咨询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多年来注重国内、国际交流。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华宝集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宝山钢铁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美国密西西比科技大学、日本琦玉环境科学国际交流中心、法国利摩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机制。

专业主修课程

主干课程简介

1.仪器分析(5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03

任课教师:孙为民

课程目标:

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正确选择和应用仪器分析进行样品分析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进行仪器分析实验的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系统介绍用于成分分析,结构分析的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从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实验方法及具体应用均作较详尽的讨论。主要内容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紫外及可见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及电化学分析法等。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InstrumentalAnalysis(英文原版摘编);

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建议选课对象:环境类,化工类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备注:采用多媒体,汉英双语教学。

2.环境工程专业英语(1-2)(4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06~007

任课教师:胡龙兴

培养学生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使学生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巩固基础语法知识,熟悉科技英语结构及文体,能顺利阅读有关专业英语的书刊,文献资料和科技文件,并能用英语撰写简单的科技和专业材料。

J

本课程内容主要讲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偏重环境工程)的英语材料,基本素材均取自国外原版书刊,涉及的具体论题包括: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一般问题,水质测定,水和废水处理,水环境模型化,污泥特性和污泥处理及处置,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大气扩散模型,室内空气质量,资源回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与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本课程还讲授一些常用的环境专业英语材料(如科技论文摘要、专业求职信等)的写作。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自编,计划即将正式出版)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建议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3、4年级学生

3.生态学(3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09

任课教师:何池全、梁霞

培养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生态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1环境问题及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2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及生物圈中的主要生态系统;3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4生态监测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5生态工程及最新研究进展。

《环境生态学导论》-高等教育

4.CAD在环境工程中应用(4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12

任课教师:严丽君

要求学生掌握AutoCAD的基本平面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以及绘图标准,并能熟练绘制废水处理工程构筑物。

本课程进述CAD基础知识及在环境工程构筑物绘图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Auto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AutoCAD系统简介,3.AutoCAD基本平面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及图形软件标准化,4.AutoCAD在废水处理工程构筑物绘制中的应用。

《AutoCAD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徐高田主编,上海大学,2004年。

先修课程:程序语言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

建议选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5.绿色化学(3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13

任课教师:吴岳英

本课程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绿色化学等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还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最新进展及应用。

《绿色化学导论》-化学工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6.环境流体力学(3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15

任课教师:严丽君、许云峰

使学生很好地通晓水力学的物理力学原理及方法,要求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并理解,并具有分析与计算能力。

环境流体力学是研究水的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水静力学,水动力学基础,液体运动的基本方程,液流阻力和水头损失,有压管道,孔口与管嘴出流,明渠均匀流,量纲分析与模型试验等。重点介绍这些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水力学计算原则和方法,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水力学》,柯葵,朱立命,李嵘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7.水污染控制工程(1)(6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19

任课教师:邱慧琴、邹联沛

本课程学习重点在水和废水处理方法的技术原理、基本构筑物和工艺设计计算。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水处理方法原理,学会确定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对单体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并对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有一定了解。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水污染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水和废水处理的物理方法(沉淀,过滤,离心,气浮)、物理化学方法(化学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电解)、生化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厌氧消化和生物塘)等,污泥处理的技术方法以及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微生物学

建议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8.水污染控制工程(2)(2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20

任课教师:丁国际

本课程重点介绍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析法、萃取法、吹脱和气提法、结晶和冷冻法、磁分离法、以及超临界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应用实践。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1)

建议选课对象:环境专业本科生

9.大气污染控制工程(5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21

任课教师:刘强

全面了解大气污染控制的方法和原理,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艺选择和净化设备的初步设计计算,并对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展有初步了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环境流体力学,化工原理

10.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4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24

任课教师:钱光人、孙颖、陈丹

本课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包括: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基本构架,包括固体废物的源头分类、过程分类、源头减量和绿色生命周期设计等原理和方法;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和方法,包括收集、压实、破碎、物理机械化学分选;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焚烧、热解、堆肥、沼气发酵等;固体废物最终处置原则、工艺和技术,包括卫生填埋处置和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等。

首选教材:毕振明等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修订版),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IntegratedsolidwasteManagementMcGRAW-HillInternationaleditions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11.环境化学(3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32

任课教师:张晓岚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1.人与环境的关系;2.组成环境的物质;3.水污染化学;4.大气污染化学;5.土壤污染。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污染物在水,大气,土壤中的行为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掌握其中的化学原理及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环境化学》戴树桂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12.水处理实验A(3学分)

课程编号:11445048

任课教师:邹联沛、邱慧琴

通过试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实验方法,手段和操作技能,加深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为配合《水污染控制工程(1-2)》而设置的实验课。内容包括:1.废水静置沉降实验;2.水的混凝实验;3.工业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实验;4.气浮演示实验;5.清水充氧实验;6.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实验;7.工业废水的离子交换处理。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1-2),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

13.最优化技术(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10

任课教师:胡星

本课程主要讲授最优化技术基础:1线性规划;2整数规划;3非线性规划;4动态规划

《运筹学》-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14.实验方法和试验设计(2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16

《实验方法与试验设计》是环境科学和工程系本科生教育的学科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正交、优选等基础的实验设计方法,并运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现象与内在机理之间的关系,为毕业论文设计以及撰写科技论文打下基础。

本课程为应用型课程,主要讲授实验环节中的正交设计、优选法等实验方法,及数据的方差分析等,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正交实验软件来设计实验和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运用黄金分割法等各种优选法来设计实验、掌握实验数据的各种处理方法,对实验现象的内在机理进行阐释。

《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

15.环境微生物学(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17

任课教师:何池全、胡星

培养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微生物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微生物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介绍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微生物基础知识,同时,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微生物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16.环境微生物学实验(2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18

任课教师:何池全、胡星、梁霞

培养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微生物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微生物的实验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2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3微生物的染色;4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5富营养化湖中藻类的测定;6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7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8纯培养细菌的菌体,菌落形态观察。

先修课程:环境微生物学

17.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2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22

掌握粉尘真密度、粉尘粒径的测试方法,掌握烟气参数测试方法,掌握固定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试方法,了解旋风除尘器、填料塔等净化设备的净化性能。

本课程主要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介绍了粉尘真密度的测试方法,粉尘粒径分布的测试方法,工业废气的流量、全压、静压、动压、温度、含湿率等参数的测试方法,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吸收法净化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原理和效果。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自编教材

先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实验

18.环境监测(5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23

任课教师:吴岳英、孙为民

了解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污染物的常规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会对环境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学习水,大气和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常规监测方法。较为详细地讲述了方法的原理,过程和一起,包括采样,样品的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测定,数据处理及质量保证等等。

《环境监测》-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19.噪声控制工程(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25

任课教师:朱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噪声的基础理论,为实际环境噪声治理工程服务。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声学的基础理论,噪声的测试仪器和手段,噪声的评价和方法以及噪声控制的各项措施和途径,包括吸声,隔声等。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

20.环境监测实验(2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27

任课教师:吴岳英、梁霞等

了解环境监测实验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污染物的常规监测方法原理和实验过程,学会环境监测实验的基本操作。

本课程为配合《环境监测》教学而设置。主要内容为水质和大气中环境污染物的一些主要的常规监测方法实验,如水质中COD,BOD,DO,F-,Cr(Ⅲ)、NH3-N和大气中SO2和NOX等项目的监测实验。

21.环境系统分析(4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28

培养学生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使学生掌握环境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环境系统模型化及模拟技术和环境系统最优化。

环境系统分析是研究环境系统数学模型化和最优化的新兴边缘学科。本课程主要论述系统分析及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及共性问题、环境系统模型化及模拟技术和环境系统最优化。具体包括:绪论,数学模型概述,模型的建立,参数估值和验证与误差分析,环境质量基本模型,河流水质模型:单一河段及多河段水质模型,大气质量模型,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大气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比例下降规划模型和地面浓度控制规划模型等。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程声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先修课程:废水治理工程(1),高等数学

22.环境质量评价(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29

任课教师:邹联沛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种技术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案例与书本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实践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和方法正在迅速发展和完善之中。本课程系统讲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尤其对大气、地表水、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评价作详细的介绍,同时注重环境影响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讲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风险环境影响评价及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噪声控制工程

2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4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3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自编

先修课程:水力学或环境流体力学

24.环保设备基础(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34

任课教师:孙颖

本课程通过介绍环境保护常规设备的原理、种类等,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中所使用的常规设备器材,以方便于实际应用和设计工作。

本课程主要介绍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噪声治理等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的原理及选型注意点,介绍环境污染控制设备中常见的管材,器材,介绍水泵,风机等设备的种类以及选行的依据,并了解各环境污染控制设备的工艺流程。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自编

先修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5.环境管理(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37

通过介绍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以及各种环境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工作中应用环境管理的方法。

本课程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和阐述环境管理学的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讲授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环境管理的各种技术方法;城市、农村、流域等各种区域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产业环境管理;各种自然资源环境管理;全球环境管理等有关知识,以及中国环境管理方针和政策等内容。

《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

先修课程:有关环境工程专业课

26.危险废物管理(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42

任课教师:陈丹

课程目的:

1.《IntroductiontoHazardousWasteManagement》上海大学校内用书

2.《危险废物管理》,钱光人主编,化工出版社2003年7月

3.《HazardousWaste》,PaulA.Bouis|MaryA.Evans|LloydH.Ketchum,Jr.|DavidH.F.Liu|WilliamC.Zegel,1999CRCPressLLC

先修课程: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备注:双语教学

27.废水处理过程设计与概预算(4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43

任课老师:刘建勇

培养设计废水处理工程的技能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理解废水处理工程建设程序与管理方法,了解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所需资料,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掌握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法。了解废水处理工程设备,掌握废水处理工程经济分析和评价方法。掌握废水处理工程概预算方法。

教材与参考书: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化工出版社,曾科,卜秋平,2002.6

建议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先修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

28.工业生态学(2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44

任课老师:朱萍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工业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工业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学和实践。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工业生态学关于工业系统的进化与工业生态重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及物质减量化和脱碳的基本原理。方法学部分讲述生命周期评价、为环境设计、延伸生产者责任、产品导向的环境政策和生态效益等。实践部分则介绍工业生态学的重要实践――生态工业园。

先修课程:

29.可持续发展与环境(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49

任课教师:张晓岚等

掌握环境、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基本概念和思想,理解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的关系,了解我国的环境政策法规、清洁生产和基本的环保知识。

本课程主要讲述:1.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环境荷尔蒙等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桂环境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3.基本的环保技术知识:污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理,环境质量评价,清洁生产,污染预防;4.环境政策和法规: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措施,等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钱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0.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1

任课老师:胡雪峰

了解自地球诞生以来全球生物、气候和环境的多次巨变,尤其要学习和认识近代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巨大影响,并深入理解导致全球变化的各种人为诱因及防治对策。

本课程首先介绍地球诞生以来全球生物、气候和环境的多次巨变;然后重点讨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巨大影响,主要包括: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海平面升高、赤潮频发、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等,并深入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各种人为诱因及防治对策。

31.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3

通过对环境工程过程建模方法、控制方法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环境工程过程原理,为以后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环境工程过程的建模与求解方法,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与自动化仪表以及污水处理主要设施的自动控制方法,理解传递函数在对环境工程的过程动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与模糊控制的理论及其在环境工程的过程控制与仿真的应用及复杂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学会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

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第二版),姚重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32.环境工程设计基础(2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4

为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同时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事业的需求。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金毓荃李坚孙治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

先修课程:无

33.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A(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5

任课教师:丁国际(教授)

通过讲解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例和理论,在拓宽学生的环境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课程内容包括:1)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研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方法和理论;3)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环境污染物;4)环境污染物危害健康的途径和机制;以及5)保护人体健康的对策。

徐顺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环境健康科学》

建议选课对象:本校本科生

34.环境工程课程设计(4学分)

课程编号:1144A011

任课教师:

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这一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掌握治理的工艺过程及构筑物(设备)设计和选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和正确使用技术资料,能够在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增强工程和实践能力。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运用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完成以下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根据任务书提供的条件和要求,查阅有关技术资料,通过分析比较选定适宜的流程方案和构筑物(设备)类型,确定原则的工艺流程。同时,对选定的流程方案和构筑物(设备)类型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构筑物(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依据有关资料进行工艺设计计算。

(3)典型辅助构筑物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和典型辅助设备的选型。

(4)根据设计任务书绘制工艺流程图或平面布置图、高程图。

(5)根据设计任务书,按照国标或者行业标准绘制主要构筑物结构图或主要设备的总装配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作为整个设计工作的书面总结,在以上设计工作完成后,应以简练、正确的文字,整洁、清晰的图纸及表格编写出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设计计算、辅助构筑物和设备的计算与选型、设计评述、绘制的图纸及参考资料。

35.《自然环境灾害及其预防》(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6

任课教师:刘晓艳(教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球上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的认知和预防能力,了解现代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基础、成因机制、灾害特征及其发展过程,认识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环境,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和减轻灾害的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6.环境经济学(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7

本课程着重于建立及执行用以评价环境和经济问题的工具。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和环境经济政策分析,排污权交易等。

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与经济学交叉的新兴学科。环境经济学研究如何运用经济和环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经济系统的基础理论;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政策分析等。

先修课程:环境生态学

37.饮用水处理(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8

任课教师:刘建勇,黄鑫

通过学习饮用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及其基本理论、工艺流程的选择及构筑物的设计,掌握饮用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培养进行饮用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

《给水工程》(下册)(第四版),严熙世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38.建筑给水排水(3学分)

课程编号:11446059

任课教师:黄鑫,刘建勇

通过学习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给水各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布置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楼宇给水、排水、热水和消防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王增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

THE END
1.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印发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有重点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根据近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根据“十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和“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的有关产业化重点任务,我们对1999年...http://www.110.com/fagui/law_144214.html
2.辛集市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节能和环境治理领域)钢渣零废弃精细化利用关键技术 5 硫脲废渣在土壤调理剂方面的应用研究 5 大宗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5 一种循环式含铬皮革废碎料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工艺 6 第二部分技术简介 一、水污染防治领域 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示范 8 制革废水的生物增效祸合吸附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 12 ...http://www.xjcgzh.com/content-3-54-1.html
1.城镇污水处理厂节能减碳实现路径与技术探讨城镇污水处理厂节能减碳实现路径与技术探讨 近年来,碳中和是一个热门话题,不断增加的CO2排放已经成为世界的基本难题之一。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规定将气温上升限制在2 ℃以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国采取了严格的法规和排放标准。现阶段国内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国家和地方采取越来越严格...https://huanbao.bjx.com.cn/news/20231102/1340710.shtml
2.新加坡缺水原因及措施?马林百列供水枢纽:负责处理新加坡本土的雨水和废水,并将其转化为饮用水。 班让潘供水枢纽:主要是利用新加坡第五天然水源计划中的海水淡化技术来生产高质量的饮用水。 丰盛港和灰仔供水枢纽:主要负责淡化海水和处理废水。 新加坡的供水安全 新加坡的供水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确保供水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新加坡实施...https://www.wangziyan.net/f025cc06902bcd83.html
3....汇聚国际智力做可持续污水处理行业的领路人目前担任水处理领域顶尖期刊《Water Research》区域主编(Editor)。研究领域专注于污水处理碳中和技术集成,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研发,擅长污水脱氮除磷及其模拟技术、污水处理资源化技术,著有《蓝色经济下的水技术策略》、《污水处理碳中和技术》、《可持续污水-废物处理技术》、《磷回收概观与磷回收技术》等著作。截止目前...https://xww.bucea.edu.cn/tgx/4570ea11b4e049b3aab6e11bb5ad58b1.htm
4.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方案(通用12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方案 篇1 ...https://www.oh100.com/a/202210/5372948.html
5.三氯蔗糖三废物处理环保技术三氯蔗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去除难度较大,环保处理投入大,不利于三氯蔗糖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 研究三氯蔗糖的废物处理技术对保障生态 环境和企业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技术文献主要集中在三氯蔗糖合成以及分离提纯的研究, 尚未有针对产业化生产三氯蔗糖废物...http://www.duohuanbao.com/archives/314174.html
6.生活污水处理技术12篇(全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而面源污染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随着湖泊富营养的加剧,农村的污染治理问题逐步被提到日程上来,因此找到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整治农村的污水十分必要,这不仅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目标,也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ycv09l6.html
7.污水处理技术(精选十篇)污水处理技术 篇1 1城市污水处理问题 1.1城市污水管网设计中存在问题 对于城市污水综合整治处理来说, 其最为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当前的城市污水管网设计水平, 就这一点来看, 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也是比较多的, 尤其是在整体的规划和布局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很难适应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 对于城市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buwsmu.html
8.污水处理与人工智能:探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污水处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污水处理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可以通过对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和控制,实现更加环保、高效的污水处理。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将变得更加智能化、环保化和可持续化。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33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