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才能滋养出更好品质的虫草特产。然而,在一年以前,这里的主要水源俄初河,其水质却让人格外揪心。
污水直排臭了河水丑了藏家村
治污有方泸州项目送来“净水器”
在了解到高原高海拔地区施工不易,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更不易的情况下,为了让项目顺利实施,工作队提前谋划,主动携手县级部门负责人和乡村干部多次前往村民家中了解村民意愿、摸底户数人口、建档房屋现状、进行政策宣传和项目补助管理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定方案、立项、财评、招投标......一系列努力工作之后,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不同于泸州市内各乡镇村推广的“三格式化粪池”无机器处理污水建设模式,工作队综合考虑高海拔地区气候、水文、地理、房屋分布、村民生活习惯和排污水量等实际情况,特别采用“一池一机”地埋建设模式。
以木拉乡泥康村为例,采取最便民、最省地、最优化方式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点位,点位上“一池一机”即修建一个污水处理池,池内分沉淀池和化粪池,池底安装一台污水处理机器。同时,更换大口径排污管道,将村里的每家每户接通,各家各类污水通过入户小管道接通公共大管道,大管道将污水逐步汇入沉淀池再到化粪池,待到污水集聚到设定高度时,池底一体机自动运行进行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标再予排放。
在布局“一池一机”点位时,按照村内农牧民房屋顺山、顺路、顺户、顺水的分布情况,以及住户排污水量多少情况,能够将污水集中在一个中心点位的便共享一台大型污水处理器。目前已建最大处理池可以一次处理70立方米污水,可以同时收纳至少3-4户日常污水;分散、偏远的房屋住户则单独建一个点位,安装小型污水处理机,仍然保证“一户一池一机”比例。该项工程建设以及池内机器设备安装均按照规定招投标签合同,由专业公司来安装调试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一套机器可运营10年左右,建成投用后所需电费将由村上公用经费缴付,由此减免了村民负担。
聚焦“三好”家家户户共享清洁水
据悉稻城县农村污水治理项目除了在木拉乡实施外,还在香格里拉镇和赤土乡同步推进。项目拟投入资金950万元,对木拉乡、香格里拉镇和赤土乡的5个行政村8个聚居点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拟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4座,分散-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5套,建成后将惠及100多户1000多名村民。
“以前我们这里的污水随便乱排放,没有下水道,没有污水处理器等设备,这次有了泸州援建的污水处理项目来帮忙,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在提高了,我相信村里面将会越来越美丽干净的。”泥康村村民仁青说道。
目前,木拉乡污水处理项目正在第三个村施工,其中泥康村住户污水已接入管网,未接入的也尽量排入村内原有的简易化粪池,污水减量排放效果已初见成效。
“按照集中居住集中处理,分散居住分散处理的原则,项目建成后就可以对该区域所有的生活污水,达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目标。”稻城县生态环境局生态股股长李光丽说道。
生态稳定,发展才稳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目前四川省正高质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聚焦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各地村容村貌换新,在甘孜州稻城县木拉乡,泸州援建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正在加紧实施,作为今年稻城最早启动的农村治污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乡村污水处理难题,让当地生态向好、特产质好、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