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生猪产业政策调整,我国屠宰业再次掀起了一股兴建机械化屠宰厂的热潮。在兴建的过程中,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花费巨额外汇大量引进设备,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猪屠宰加工设备发展未能与时俱进,与国际先进水平距离拉大。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多为上世纪60-70年代的研制的设备,与时代进步脱节,比如仍使用手握式麻电器、光电麻电器、摇摆式烫猪机、三滚筒刮毛机、卧式刮毛机、往复式劈半电锯等;在屠宰加工工艺上,还是手工刺杀,猪血自然流出,热水浸汤刮毛,清水池修割残毛,并且屠宰过程中的刀具和操作人员的手没有严格的消毒等。这些落后的生猪屠宰设备和工艺极大地妨碍了我国生猪屠宰业的发展。可以说,目前我国的生猪屠宰加工设备与工艺,与国家提出的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要求,与国外先进设备相比,国内设备无论在性能、自动化程度、设备可靠性、满足食品卫生要求、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人身安全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
胴体的加工技术从也从生产冷冻肉、热鲜肉、热分割肉及裸露制品向冷鲜肉、冷分割和附加值含量高的产品转化。目前中国除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实现了冷却加工分割、冷链保鲜运输和冷链入店销售,供应大中城市市场以外,还有90%左右的猪肉是未经冷却的热鲜肉,尤其在农村和小城镇,传统的消费习惯还热衷于“夜宰晨销”。
从生猪屠宰条件上看:机械化屠宰胜过手工操作,机械化屠宰是确保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机械化、规模化屠宰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条件:一是屠宰操作规范,产品质量高;二是检验项目齐全,产品质量有保障;三是污水污物处理设施先进,环境保护有保障;四是肉品实施冷却处理,提高了肉品的内在质量;五是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保证猪肉出口创外汇。而手工屠宰的屠宰场设施落后,作坊式操作,污水不处理,检验检疫水平低,动物保护条件差,产品质量难保证,疫病防治难控制,属于落后产能,予以淘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006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8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要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严格控制活禽交易市场数量,不在城市人口密集区新建活禽经营市场,并逐步将活禽经营市场迁出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区。率先在大城市逐步取消活禽的市场销售和宰杀,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并切实加强质量和卫生监管,确保禽肉新鲜、安全。北京市从始不再放开活禽交易市场。
2014年11月5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发布《苏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修改稿)》,修改稿规定姑苏区行政区域内禁止活禽交易。吴中区、相城区、虎丘区、工业园区行政区域内可以各设置一个活禽交易定点市场,定点市场以外禁止活禽交易。但对纳入市场改造计划,已完成改造任务,且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活禽交易市场,可以经营至2016年12月31日。活禽交易市场每周休市1天,并在市场内显著位置提前一个月公示,休市期间不得留存活禽。销售给个人或者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应当经过宰杀后,方可交付给买受人。苏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以及对季节性发病规律的评估,可以决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暂停活禽交易。
据我国屠宰设备行业竞争分析,我国屠宰企业前四强(雨润、双汇、金锣、众品)的市场份额仅为7%左右。产业链源头的分散化导致了行业集中度较低。现对2016年我国屠宰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在国外,规模屠宰企业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美国、荷兰、丹麦呈寡头垄断局面,美国、荷兰前三强生猪屠宰企业市场份额分别约占50%和75%,丹麦最大的屠宰企业占到80%。而我国屠宰行业依旧处于分散竞争型阶段。
近年来龙头企业正逐步进行有效的产能布局。目前,屠宰行业尚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由于屠宰产能布局受到收猪和销售半径的限制,合理的产能布局需要兼顾产销两地。一般而言,屠宰厂的收猪半径约为100-300公里,销售半径约在300-500公里以内。龙头公司正积极寻求其在兼顾产销或生猪主产地区的先发优势,预计未来将获得较大的份额提升。其中,双汇和雨润在产能全国扩张速度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的屠宰产能布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猪肉消费能力和供应能力都较强的沿海省份,比如山东、河北和广东;一类是生猪出栏数量多的内陆省份四川、河南和湖南等地。众品和得利斯虽正在谋求全国扩张,但从目前来看两家公司尚属于区域强势品牌。从2010年众品的产能数据来看,其70%的产能尚集中在河南,而得利斯的屠宰产能也主要集中在山东、吉林和西安。小型企业则分散在各自所在区域内,范围相对更小,差距将被拉大。
过去,地方保护也是阻碍屠宰行业整合的重要因素。但看到中央政府正通过行政手段打破地方保护,加快了行业整合。《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提出,10-15年间,将大幅淘汰落后产能,严控定点屠宰厂(场)数量,提升100万头以上大型定点屠宰厂(场)数量。
据我国屠宰设备产业布局分析,记者从各地了解到,为落实《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实施屠宰行业分级管理的要求,全国部分省份正在大力开展对分布其内的定点屠宰场进行分级,鼓励等级高的屠宰场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行业集中度。现对2016年我国屠宰设备产业布局趋势分析。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屠宰一头生猪的净利润在30~50元,如今屠宰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的境地,他说,由于屠宰企业的屠宰能力是固定的,如果屠宰的数量只有设计能力的一半,意味着每头生猪摊销的成本增加一倍,因此“多杀少赔,少杀多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资金链充裕的大型屠宰企业在经历市场冲击之后顽强的生存下来,获得了难得了生存机会,而更多的中小屠宰企业走向了灭亡,中国屠宰行业在这场劫难之后开始加速走向集中化。
在目前国内屠宰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大背景下,双汇集团借提前布局上游养殖产业链,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内肉品的供应和质量安全。
据我国屠宰设备行业技术分析,肥鹅的屠宰是指将填饲成熟的肥肝鹅,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将其宰杀,并将鹅体中的肥肝及各类原料产品分别采集和整理的过程。现对2016年我国屠宰设备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肥肝鹅的屠宰设备及技术,是以肉用禽屠宰方法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因为填饲成熟的鹅肥肝中含脂率高达45%~60%,而鹅脂肪的溶点又低(32℃~38℃),决定了鹅肥肝非常柔软,用传统的肉禽屠宰机械操作,就会造成肥肝的严重淤血或破损,使好不容易到手的肥肝降级甚至报废,这是直接沿用肉禽加工机械来屠宰肥肝鹅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人们着重研究了适于肥肝鹅屠宰的专用设备和相应技术,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使屠宰肥肝鹅的效率和鹅肥肝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6年二月初,农业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确定2015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五大重点工作。加快《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立法进程,起草、出台一批畜禽屠宰管理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性标准,研究制定乡镇小型生猪屠宰场监督管理办法、牛羊禽屠宰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稳步推进畜禽屠宰行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及时制定修订地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整合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系统,优化统计样本企业,建立统计信息员队伍,切实做好畜禽屠宰统计监测。加强畜禽屠宰产业发展研究,推动地方研究出台促进畜禽屠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预警预判畜禽屠宰产业发展和肉品质量安全形势。
先期包括禽类屠宰分割线,随后是猪、牛、羊的屠宰分割线,但引进设备占很大比重。例如猪屠宰加工从德国、荷兰等引进了三点式致昏、中空放血、蒸汽烫毛、火焰燎毛等生产线;禽屠宰加工引进了全自动化宰杀、脱毛、冷却、称重、规格分割生产线等。畜禽屠宰加工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屠宰设备行业,一方面借助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顺势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倚靠先进的生产设备赢得市场。
(1)进行行业整合,造就领军式企业。据了解我国屠宰设备生产厂家有数百家,大多数企业为人数不足百人的小企业。企业盈利水平低,缺少研发资金,没有研发能力,产品处于低层次的简单模仿水平。行业缺少规模大,实力强,研发水平高的领军式企业。这是制约行业水平提升的主要问题。
(2)增加科技投人。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同时,根据《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支持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和关键设备的研制工作,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究开发和转化的政策,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扩大视野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电行业发展成果。
(4)要抓紧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要快速提升屠宰设备的生产加工水平,就必须吸引、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环境和空间。同时在研发创新过程中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申请专利,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行业管理部门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使我国屠宰设备生产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贵阳市首个定点活禽宰杀场屠宰量已从上周的2000只上升至目前的5000只。下周,该屠宰点第二条生产线正式投用后,白条禽日宰杀量将达3万只-5万只。
2016年3月起,贵阳市活禽交易及宰杀场所正式进入建设改造阶段,白条禽销售平台同步启动改造。目前,已经启动改造的农贸市场达17个,占全市12%。其中,乌当区有4个市场正在改造,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已停止经营活禽;观山湖区有2个市场正在改造;白云区3个市场启动改造;云岩、南明、花溪等区的各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据介绍,目前,贵阳数字化禽蛋交易中心日屠宰量已上升至5000只。未来,该屠宰点宰杀量将达3000只/小时。在配送环节,贵州民生溯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和贵州永立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15辆冷藏车采购协议,负责中心城区白条禽冷链配送,在运输途中保持0-4℃,保障白条禽的新鲜及质量安全。
一些动物保护协会也提到了产量压力这一因素。OABA主席让·皮埃尔·基伏预计:“勒维冈的屠宰业最近得到调整。以往的不合适的行为源于检查缺失和产量压力,我们相信它们会逐渐消失。”
尽管法国肉类消费量在过去几年稍有下降,但总体呈不断走高的趋势。2014年法国消费569万头牲畜,与2013年相比增加1.6%。法国人均消费86.3千克肉类食品,比西班牙和葡萄牙略低(人均消费90千克以上),与英国、德国、奥地利、伊朗的人均消费量不相上下(这些国家人均消费80至90千克)。
屠宰设备行业百科栏目提供屠宰设备行业定义及概况、屠宰设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市场分析政策及环境、重点企业投资分析等,同时提供屠宰设备行业投资分析咨询报告的个性定制等服务。感谢您查看中国报告大厅屠宰设备百科栏目。中国报告大厅有着十年的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经验,买报告上报告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