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到4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重庆正式召开。其中,在11月3日,由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的“乳品工艺技术创新与营养健康”论坛同期举办。会上,来自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当前乳业的热点问题展开专业深度探讨。
论坛现场
乳业营养健康转型的热点问题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钟芳围绕乳品风味展开专业探讨,当天,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风味的专业委员会成立。她表示,要让健康的食品更美味,美味的食品更健康,美味是食品永恒的主题,关于食品风味的研究至关重要。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罗洁对中国乳业科技的创新热点进行解读,列出了技术创新的12个创新热点,即:乳品与健康循证体系的构建、生命早期营养解析、功能性乳品开发、构建奶牛全生命周期的专属养殖体系、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打造中国奶牛新品系、技术焕新赋能乳品维系原生结构与活性、风味感知科学让乳品的美味实现量化设计、推进乳品全链条风险预警、监测与防控,合成生物学、乳品环保包装创新践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数字化全方位助力乳品高效生产。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专家韩仁娇围绕乳糖调整技术话题做了深度解析。她提到随着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年龄的结构变化,功能型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长,市场整体潜力比较大,但是以现在的初级乳糖处理技术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产业发展和消费需求。团队成功打造了行业首款采用全酶法制备的零乳糖奶粉,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饮奶选择,助力推进全民足量饮奶目标的实现。
乳业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据介绍,常温活菌包埋技术是国际引领技术方向,目前行业还没有成熟解决方案,技术瓶颈在于益生菌在常温酸奶、乳饮料等常温低pH、高水活类产品中易失活,且难以耐受常温乳品加工中如加热、剪切搅拌、杀菌等必不可少的工艺处理,从而失活。伊利携手乳业国创中心、东北农业大学、澳优乳业、锦乔生物等机构开发“益生菌靶向筛选与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实现了以下技术创新: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积极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也将激励了更多组织和企业投身到乳制品行业需求的创新实践中,加快技术转化落地,这对于提升乳制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