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文哲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二、《一代宗师》
三、徐式武侠的儒侠哲学
1.教学方法坚持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并存的原则
所谓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具体以母语进行教学,侧重于讲授英语语法,并辅之以翻译的教学手段,以练习作为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而交际法是新型的功能型教学方法的代表,注重将真实的交际语境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交际中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有平台将语法知识加以实际运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2.教学模式坚持教师与学生双中心的原则
教师和学生谁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直是教学中的争议之一,当前的教学一般主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重心,教师站在辅导者的角度,帮助学生自我学习。但由于我国近年来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授课中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英语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有着其特有的优越性,教师能够从宏观上有组织地、科学地把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效的。
3.教学重点的把握坚持准确与流利兼顾
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严谨和口语的流利是学习语言的两个重要目标,表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对英语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的把握。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根据折中主义的原则,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要坚持准确与流利兼顾。准确是指在英语发音、语法规则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掌握上要准确掌握。
二、折中主义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折中主义教学法在“听”中的具体应用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的学习时培养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折中主义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渗透和具体应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从宏观的角度讲系统的听力技巧教授于学生,使学生在理论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以学生为教学的重要主体,在听力基本技巧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来选择适合自身的听力方法。这里我们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需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这是进行一系列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3)教师自身需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高,这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2.折中主义教学法在“说”中的具体应用
3.折中主义教学法在“读”中的应用
阅读是帮助学生学习词汇、语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阅读主要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阅读技巧,也需要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予以教授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掌握完备的阅读方法。教师在阅读中设置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媒介。而问题的设置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即适中性原则和广泛性原则,适中主要强调了题目难度的始终,广泛则强调问题设计最好涉及多个层面,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4.折中主义教学法在“写”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写作
一、引言
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Boud,1995)然而,学生的自我评价仍是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人们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因而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再加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戴军熔,200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而自我评价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是学生学业能力的最能动的因素(李静纯,2002),因此,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大学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评价意识和学习的自主性。在大学写作课堂中,笔者实施了自我评价项目,分提升意识、参与自我评价和培养策略三个阶段进行(O’Malley1996;Tudor,1996),以便给学生提供参与自我评价的机会,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并且在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写作自我评价项目的实施步骤及常见问题
写作自我评价项目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2.1提升意识阶段
学生对语言及语言学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不给学生审视这些观念的机会,他们就会坚持原有的观念,而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和形成新的观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成功的学习者和不太成功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文秋芳,1996),分析写作学习策略的异同,从而使其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同时反思自己的写作学习策略,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逐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提升意识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有:
(1)有的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失去信心,认为任何方法都无济于事,对此采取漠然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不愿再付出任何努力;
2.2参与自我评价阶段
参与自我评价阶段分两步进行:同伴评价和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2.2.1同伴评价阶段
同伴评价是指同班同学对某一个学生的学习、作品或学习过程的评价。同伴评价是一个有效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它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部分。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要对整个小组负责,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本小组的写作活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参与程度、个人责任、倾听和尊重、提供帮助。
以上活动属于输出性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检验英语写作水平,并促进英语写作标准的内化,是一种值得向学生推荐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同伴评价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评价难度太大。例如在写作评价中,有些学生不能正确指出文中语言方面的错误。这是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太低,很难对同伴的表现作出评价。
(2)评价缺少真实性。在写作同伴评价的分析性评分中,有的同学缺少与其他同组同学的协商,导致给出的分数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有的学生太过自信,缺少与人合作的技巧,或是缺少责任心;
(3)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较低。在英语写作同伴评价中,性格外向的同学比性格内向的同学参与度高。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实施评价标准前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利于评价标准的内化,或者直接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在同伴评价中,坚持异质小组评价的方式,这样优生、差生可以互相帮助;在小组评价中,每组选出一人任组长,负责监控本组的评价活动,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为性格内向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展现机会,提高其参与度。
2.2.2自我评价阶段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学习进步状况和发展进行反思的过程。同伴评价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学生写作自我评价阶段常用的方法有:填写自我评价问卷、写学习周记和写作过程的自我评价。
1.1材料
1.1.1实验动物
SPF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雌性250~270g,雄性260~280g),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SCXK(沪)2012-0002];实验在本院SPF级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进行[SYXK(苏)2011-0015],并遵循实验动物使用的“3R”原则,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
1.1.2主要仪器和试剂
Mammomat-1000NOVA型摄影X射线机:Sie-mens公司(德国);LightspeedVCTXT型64排螺旋CT:GE公司(美国);Echospeed型1.5T超导核磁共振仪:GE公司(MRI,美国);Axioskope2型显微图象分析系统:Zeiss公司(德国);伤科接骨片:0.36g/片,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中国);钙、磷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
1.2方法
1.2.1实验动物分组
大鼠购进后适应性饲养1周,取60只称重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伤科接骨片治疗组,每组各20只,雌雄各半,做好标记,分笼饲养,每周复称体重。
1.2.2动物模型的制备
将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按文献方法制备前右肢桡骨中段骨折模型: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右前臂脱毛,于右前臂前侧作直切口,切开皮肤及深筋膜,从拇展长肌及桡侧腕长伸肌之间分离,骨膜外暴露桡骨,在双侧桡骨中段以骨钳折断,滴入3~4滴的青霉素液(40万U/mL)预防感染,然后逐层缝合,后肢连续3d肌注青霉素(40万U/只)预防感染。手术3d后开始按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法如下:治疗组将伤科接骨片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033g/mL的混悬液,按0.33g/kg的剂量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每日灌胃给药一次,共4周,在本院SPF动物实验室正常喂养。
1.2.3放射影像学检查(X射线、MRI和CT成像检查)
给药第28天,各组取10只大鼠(雌雄各5只)分别以3.5%浓度的水合氯醛按3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分别进行X射线、核磁共振(MRI)和计算机扫描CT四维成像等放射影像学检查,检查各大鼠骨折部位的愈合和恢复情况,并参考文献方法进行4级评分。评分标准:1分,骨折断面可见或边缘趋向性模糊,未见骨膜和骨痂形成;2分,断面边缘模糊、不整齐,可见骨膜形成,少量骨痂形成;3分,断面边缘接近消失,骨膜明显,骨痂量增多但尚未填满;4分,断面边缘消失,骨膜近似正常,骨痂填满,与骨皮质相互连接。
1.2.4血液和骨折部位检测标本的获取
给药四周后,每组各取10只大鼠(雌雄各5只),分别以水合氯醛麻醉后,腹主动脉抽取血液,约3mL以15%EDTA抗凝,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的切变率分别为8、40、1201/s)及血浆粘度,其余置于未加抗凝剂试管中,室温放置60min,3000r/min离心5min,取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测定血清Ca、P的水平。第28天取血后,离断大鼠腕肘关节,剔除附着的软组织,取完整左侧挠骨,将骨痂组织标本置于装有4%甲醛(pH7.4)的洁净玻璃瓶中封口,置于4℃冰箱中,固定48h再将骨痂标本置于含5%ED-TA(乙二胺四乙酸)液中脱钙30d左右。石蜡包埋,常规切片(矢状面),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痂生长情况。
1.2.5生物力学特征—抗折力测试
给药结束后,每组另取10只大鼠(雌雄各5只),按上法解剖取完整的挠骨标本,然后将获取的挠骨架在两根铁棒之间,以桡骨骨折处为中心挂一根线绳,在线绳下端悬挂一个小桶,然后逐渐向小桶内加水,当水加到一定的重量时,该愈合的骨头就会发生折断,然后称量小桶中所加的水的重量作为桡骨骨折造模抗折力的指标。
1.2.6数据处理
各实验检测结果以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统计学分析。
2实验结果
2.1大鼠骨折部位的X射线检查结果
X射线检查结果表明:伪手术组大鼠的右前肢桡骨轮廓清晰、光滑,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创伤。模型组大鼠的右前肢桡骨可见明显的创伤性骨折,为横断的完全骨折,多数有明显的错位,可见纤维性骨痂形成,但骨折线明显可见。治疗组给药后骨折部位可见有明显的致密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不清或消失,多数可见大量的钙盐沉积,趋于愈合。
2.2大鼠骨折部位的CT成像、MRI检查结果
骨折部位的CT成像、MRI检查结果基本与X射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但CT成像更直观地反应了骨折部位的外膜轮廓愈合和恢复情况,且图像直观、清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而MRI图谱则更加清晰地反应了骨折部位内部的恢复情况,但图像清晰度稍差。
2.3对骨折部位的影像学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影像学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表明其愈合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伪手术组因为没有骨折造模,全部分4分。
2.4对大鼠全血及血浆粘度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量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伤科片对骨折模型大鼠全血粘度的升高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血浆粘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
2.5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与模型组和伪手术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有极显著意义(P<0.01),表明伤科接骨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活血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模型组有2只血液标本有凝聚血丝,不能正常测定,故n=8。
2.6对骨折模型大鼠血清Ca,P水平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血清Ca、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0.01);甚至略高于伪手术(正常对照)组的水平,表明服用伤科接骨片后可以促进Ca、P的吸收,有益于骨折创伤的恢复。
2.7骨折部位生物力学检测———抗折力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骨折部位的抗折力显著下降,给药各组的抗折力比模型组均明显提高(P<0.05~0.01),高、中剂量组的愈合情况尤佳,但仍未恢复到正常动物的水平。
2.8对骨折部位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伪手术组大鼠的右前肢桡骨的病理切片可见骨密质呈板层状,骨结构完整,骨髓腔清晰,骨皮质连续,骨小梁排列整齐,骨组织无缺损,结构正常。造模各组大鼠骨折部位的骨髓腔均消失,其中模型组以纤维骨痂为多,可见大片的纤维性骨痂和少量的骨小梁残留;治疗组大鼠可见骨性和软骨骨痂形成,多数骨小梁长成且排列较齐,仅有2只大鼠的骨小梁排列稍乱,骨折的愈合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
3小结与讨论
【关键词】社会营销学;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
Applicationoftheconceptionofsocialmarketingtorecruitthevoluntary,non-remuneratedblooddonors
YANGDong-yan,DUANHeng-ying,HUANGLi.ChongqingBloodCenter,Chongqing400015,China
【Abstract】Weshoulddrawuptacticsandmethodfromthebusiness-servicelinkincludingdistinction,education,mobilization,recruiting,siffing,careandretentionfortheblooddonorstorecruitvoluntarynon-remuneratedblooddonnrssoastoprovideadequate,safety,effectivebloodandensurethesafetyoftheblooddonorsandpatients.
【Keywords】Seekingprofitsandsell;voluntarynon-remuneratedblooddonnrs;bloodsafety
1定义
社会营销: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有目的地促使目标群体自愿接受和改变社会行为,从而提高个人、集体或者社会的整体利益。WHO关于自愿无偿献血者(VNRD-voluntary,non-remunneratedblooddonors)的定义是“自愿捐献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且不接受现金或其他形式的可视为现金替代物的报酬,包括除为捐献和交通所必需的合理费用之外误工费、小的纪念品、点心和直达交通费的补偿,与自愿无偿献血精神是一致的。”此定义强调的是自愿和不需要任何现金或相当于现金的回报,但不拘泥于任何献血形式。无偿献血的本质——改变社会行为。
2招募的方法和策略
如何招募这些低危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就是整个血液安全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些低危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则很难保证安全充足的血液,而要达到这一点,可以将社会营销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引入到非盈利性的公益性组织中来,根据社会营销学中的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组合4ps的应用、营销活动的规划、执行和评估等方法[4],从献血者的识别、教育、动员、招募、筛选、关爱到保留这条营销服务链中制定其策略和方法。
2.1献血者识别
2.1.1献血动机的原因分析1970年,RichardTitmuss出版了一本具有重大影响的书——《礼缘》,Titmuss在该书中分析了献血者的动机[5]。大量调查普遍的结论是认为人们献血的动机很复杂,呈现多元化,促进人们献血的动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用血保证或血液预存、社会压力或周围压力(来自他人或社区的压力)、金钱报酬的推动、大众传媒的引导、好奇心理的作用,意识到血液被需要、为用血的家人或朋友替偿献血以及提高自我意识、寻求一种社会认可等等[6]。国内,有人把献血的动机总结为五种类型:爱心型、被动型、好奇型、荣誉型、保险及报销型[7]。
2.1.2针对献血动机,细分市场(1)市场细分:Kotler和Zaltman(1971)在他们首次提出“社会营销”概念的经典论文中就指出,“社会营销使用商品营销的技术或理论,如市场细分,以促使目标群体的反映达到最大[8]。根据其动机,献血者分为三种类型的人群,有偿献血者、家庭和亲友替代献血者及自愿无偿献血者。(2)而全球血液安全战略的重要部分是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低危人群中选择健康的献血者,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确保提供安全血液的基础,因为受实验技术、方法、条件等的影响,目前血液检测窗口期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血液检测项目也无法涵盖所有经血传播疾病,因此在低危献血者中的招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3)分析结论:有偿献血者是依靠卖血为生或补贴生话的人,其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很大;家庭和亲友替代献血者也往往是在血源不足的地区实施的献血,由于情感的压力迫使献血者隐瞒其健康状况或高危行为,因此也具有较高的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及流行率;而只有怀着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危献血者,不受任何利益的驱使,才是我们无偿献血工作最终的招募对象。
2.1.3根据市场细分,锁定目标人群自愿无偿献血者是我们无偿献血工作招募的目标人群。其中青年大学生是这个群体的主要招募对象。因为大学生是潜在或现实的献血者聚集人群,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大学生有2.5亿,在思想上,由于青少年思维活跃、感觉敏锐、富于幻想,高危行为少,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易于接受一些新思想和新事物,随着社会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家庭和社会的使命感逐步加强,人生观也大致形成,在这个时期对他们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不仅能提供血液供应,同时将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后备力量的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献血者的教育和动员无偿献血的本质——改变社会行为,教育、动员是改变行为方式的工具。
2.2.1教育、动员的目的及目标促进公众在知识、态度和信心方面的转变,使他们理解血液捐献的重要性,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有效的献血者教育工作的目标实质就是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
2.2.2教育、动员的手段与方式(1)首先要了解目标献血人群他们所想知道的信息,如献血的一些小常识,献血会影响健康吗,捐献的血液将要用于什么等等。(2)其次,根据这些献血者所需求的信息提供相应的IEC(information,education,communication)资料,可以是宣传单、海报、演讲、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和献血者面对面的交流等。
2.2.3教育、动员的结果当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动员行动,使自愿无偿献血者数量得以增加,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加大,有关献血的社会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组织增多,则教育动员活动是有效的。
2.3献血者的招募从市场调查到市场细分,到最终锁定目标人群,然后对目标人群实施教育和动员的过程都是献血者招募所必不可少的准备阶段,正是因为此正确的市场定位,才能进一步根据营销组合和营销策划来制定我们的招募策略。无偿献血的社会营销管理就是有关无偿献血工作的规划和实施的全部过程,它是为了满足组织的目标,而与目标献血群体创造、建立和维护有益的献血关系,献血招募人员所处的职业就是创造、建立和维持交换关系(献血关系)。
2.3.2献血者招募的策略在社会营销中,分销渠道是使社会产品到达目标群体的通道,它是促使社会营销的有形产品或服务被送达目标群体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网络[9]。目前在献血者招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全国性有组织的献血者招募计划和体系,缺乏全国联网的献血者记录体系,缺乏献血者服务和保密的国家标准化程序,还有就是招募人员不足,招募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亟待加强,财政资源不足等。因此在制定招募策略时更是要针对薄弱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无偿献血的社会营销渠道的总商理解为我们的政府,而各个采供血机构人员是其分销商。要让我们的政府知道血液是有限的资源,不仅要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而且还要合理的利用,当血液库存告急时,我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的消息是一个常态发展过程,而非出了什么问题,更不要有什么顾虑。
2.3.3献血者招募的人员(1)分类:①献血者招募人员:要有一定的管理、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技巧和较好的素质,定期接受献血者招募的培训。一对一的沟通是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10]。②献血工作中的志愿者:经过培训,理解、支持献血工作,建立社会联系,形成网络形式。③献血者:既是献血者,又可以成为献血工作的志愿者甚至献血招募人员。(2)关系:建立献血者、献血工作中的志愿者、献血招募人员以及采供血机构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使献血者有被需要感、安全感并能得到充分的认可;招募人员也得到认可和赞赏,感到其价值。
2.4献血者的筛选、关爱到保留献血者的筛选、关爱到保留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采取的有效手段就是服务。无偿献血工作作为一种可以开发、生产、营销的产品,由许多服务要素组成,是有形和无形服务的组合。
2.4.2服务的过程过程涉及献血的前、中、后所有环节。
(1)献血前:献血前的咨询和献血者登记是对献血者筛选和关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献血者通过咨询获得献血者的权利和义务、献血程序、对定期献血的需求等信息,更重要的是能让献血者首先进行自我排查,而做出立即献血、延迟献血或永久不能献血的决定,甚至于是否需要实施保密性弃血。另一方面,完整有效的献血者记录也是发展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基础,有利于我们对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召回,尤其是稀有血型;有利于确保血液的可追溯性;尤为重要的是履行了献血者知情同意的原则,同时对其献血信息负有严格的保密职责。当献血者感到采供血机构能够保证其个人隐私,才能使其感到安全。
(3)献血后:不仅要及时告知献血者献血后注意事项,而且能够正确及时的处理献血反应,同时对献血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确保其满意,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对待献血者反馈更是要认真对待,均衡地解决正面和负面的反馈信息。最终使献血者感受到献血是一个愉快的、安全的、方便的、值得的经历,因为快乐的献血者会成为重复的献血者,快乐的献血者会成为献血动员者和教育者。
所有这些招募的方法和策略的根本目的就是提供充足、安全、有效的血液,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血液观、血液管理和输血技术不断更新,人们已从最初对输血安全的无知和感性认识发展到当今对输血零风险的追求。血液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医学领域,而成为各国政府加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新旧世纪之交之际,WHO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血液安全从我做起”,在全球实施血液安全战略,使血液安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血液安全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血液工作者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而未来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usanL.Stramer主编,郭永健等译.BloodSafetyintheNewMillennium新千年的血液安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2SchreiberGB,BuschMP,KleinmanSH,etal.Theriskof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alinfections.NEnglJMed,1996,334:1685-1690.
3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项目,日内瓦.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
4周延风.社会营销--改变社会行为的新模式/营销前沿系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8.
5G.Gogarty,C.Wickenden著,叶丽琴译.未来血液需求的计划.国外输血医学荟萃,第1集:6.
7夏咸权.街头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分析和对策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01,14(增刊):51.
8PhilipKotler&GeraldZaltman,1971,“SocialMarketing:AnApproachtoPlannedSocialChange”.JournalofMarketingVol,1971,35:4.
论文关键词:个体差异,二语习得
二、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动机指的是那些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因素免费论文下载。其可分如下类型:
1.内在激励,它指外语学习者从学习本身所获得的满足。教师和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是维持学生兴趣的关键。
2.结果动机毕业论文提纲,是指外语学习者由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产生成就感而获得的满足。动机与学习成绩是相辅相成。
3.综合动机,指的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对其所学语言为母语的民族及其文化等怀有一种浓厚的兴趣二学期语言,以达到与其交往,甚至融于该社会文化之中的目的。
4.工具性动机毕业论文提纲,是外语学习者对外语本身并无兴趣或没有与讲母语的人进行焦急的条件,学习外语知识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如找工作,读原文报刊或通过考试等等,这样的动机成为工具性动机。
三、语言学习能力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语言能力倾向指外语学习者所具备的一种自然的语言学习能力毕业论文提纲,即它是一种可能发展出来的潜在能力。一般认为语言能力倾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免费论文下载。
1.语言解码能力,即具有辨别、记忆所学外语音素的能力。
2.语法解码能力,有的学者亦称其为语法敏感性,这主要指学习者具有辨别句子中各个词所具有的语法功能的能力。
3.归纳学习能力,指外语学习者所具有的辨别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对应关系模式的能力。
4.机械学习能力毕业论文提纲,一般指对缺乏练习材料的学习或材料的意义联系缺乏领会的学习,即通常说的单纯重复,死记硬背的学习。
四、认知风格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认知风格。它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人之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个体分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分析性与非分析型概念化倾向;对认知领域宽窄的选择;复杂认知与简约认知;冒险与保守。
认为属于连续体一段的人往往全年共享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这种人叫做独立于场的人;而属于另一端的人则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标志,不那么主动地对外信息加工毕业论文提纲,这种人叫做依赖于场的人免费论文下载。至于两种认知方式在外语学习方面孰优孰劣,目前尚无一致观点。
五、性格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在性格因素中诸如自尊心、抑制、焦虑、冒险精神及内外倾向等会对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使学习速度以及最终外语水平产生差异。
六、结语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个体差异因素对学习者第二语言的系的影响非常大。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我们仍无法说明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个体差异因素外,社会、外语习得机制、文化背景、学习氛围和环境等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影响也非常大。我们所研究探讨的个体差异因素仅仅是影响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众多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戴运财.场独立/依靠的认知方式和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2]蒋剑云,戴运财.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3]朱中都.场独立性与场依赖性风格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论文题目
——副标题
标题格式:黑体小2号字居中。副标题格式:黑体三号在标题下面左面与论文题目左面对齐。
文学院中文2007级8班学号07010227姓名杜楠指导教师;刘贞
(黑体小4号字居中)
例如:2001级9班0100012张展展指导教师:李丽丽.
标题和正文之间要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用黑体小4号字,顶格。具体内容用楷体小4号字,
1.5倍行距。
中文摘要是指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议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内含性。其内容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结论等。摘要必须体现第三人称要求,不能使用“本文”、“作者”等词语作为主语。约300-400字之间。
例如:
中文摘要:文学作品的语言与信息不同,前者是交流工具,后者是内容。文学作品信息是变化是经常发生的,而语言的变化都非常缓慢。……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属于对立美学范围的文学作品有三个特征:(1)语言所指对象的变化;(2)语言链条中各衔接环节有意脱缺,读者在阅读时必须发挥创造性;(3)有意违背语言规范。
关键词是论文中出现频率高、地位重要的词或词组,可3—5个,以黑体字符另起一行,排在“中文摘要”的下方。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关键词5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用罗马体小4号字(加粗顶格)将中文摘要对应翻译成英文。例如:
Abstract:inthemodernliteraturehistory,somethephenomenonwhichisKeywords: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的小标题使用黑体小3号字
正文格式:宋体小4号字,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论文主体部分格式要求:
序言指引言或绪论部分。简要说明论文目的、意义、范围、方法、选题依据等。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在引言中不宜出现。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字数应在8000-10000字。内容必须是实事求是、客观真切、正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科学和专业的有关要求。文中所用的符号和术语应采用本专业学科的权威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引用他人材料要注明出处。
结论应准确、清晰、精炼,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或尚待解决的问题。
论述的具体要求:论文的层次,其结构序号应按一、(一)1.(1)①等差排列。
序号与名称既是论文组成部分、标题,也是提纲。
正文中的成段引文部分,格式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字,左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段落间距为段前段后各1行。
注释(注释两个字用黑体5号字,顶格;其他部分则一律用宋体5号字):文中引文要注明出处,一律1
注释:
①陈思和《探索小说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81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7页
①[德]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②张卉《浅析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孤独”》[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5期
1.[德]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2.
论文最后标识:(字体是隶书4号)200*年月日稿
通篇的页边距为word文档的默认设置,即左右为3.17cm,上下为2.54cm论文通篇行距为1.5倍。插入页码位置在页脚居中。
文档的名称格式顺序为(字体全部在半角状态下输入)
请保管好论文一、二稿及一稿、二稿的“修改意见”,并与开题报告、定稿一起交给指导老师。
在修改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字词、语句、标点、段落等方面的正确与规范,
【关键词】编校质量服装类科技期刊编辑质量控制编辑质量
引言
服装类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当代服装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同时也是传播服装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及新方法,推动服装学科发展的重要媒介。随着服装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期刊业的繁荣,提高期刊的质量成为服装类科技期刊发展的首要问题。编辑和校对是期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辑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加强编校质量控制对提高服装类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国内期刊在编校质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1-7],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影响编校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管理,切实提高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是服装类期刊编辑工作者在提高期刊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加以研究的课题。
本文研究国内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现状,分析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服装类科技期刊的特点和编校质量的特点,提出提高编校质量的控制措施,构建服装类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一)摘要不规范
科技论文有固定的格式,坐着的中文摘要没有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四个方面写,经常缺少一项或两项,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目的或没有结果和结论,或目的不明确,所答非所问;英文摘要中英文单词拼写有错,人名拼写错误较多。出现了顿号,省略号等。在摘要中使用了评价性语句,不符合摘要的编写规范。
(二)论文题目出错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只有区区20个字内的论文题目,也可能发生差错。出现正文和页眉的题目不一致的问题,这是由于论文的题目编辑改了,但由于疏忽大意,页眉和目录中却忘改了。在校对环节,因目录校对看似简单易却被忽视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三)“改”出来的麻烦
1.对有些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直接就在稿子中改正了,并不是将有疑问的地方借助字典或专业书籍、工具书查找,结果往往是将原本正确的地方改错了。
(四)为换取版式好看而随意删减内容
(五)英文翻译问题多
英文摘要的翻译一直是作者头疼的问题。英文摘要没有按被动语态翻译,整篇摘要和中文不是一对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想怎么翻就怎么翻,使编辑看后不知作者表达的意思。而且英文摘要中还出现了顿号、省略号等低级错误。时态用法错误,前后时态不一致等。
硫酸纸的校对是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工作者在付印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但就是这最后一道工序,不少编辑特别往往认为是在尽心,发现了问题,怕麻烦总认为反正也没人看,小问题能不改的尽量不改,实在是有大问题了才不得已去改。
(七)编校知识与技能的缺乏
就编校工作而言,编校者的素质,校对的方法、技巧选择,与校对效率、质量密不可分。据调查所知,服装类科技期刊的编校工作大都是编辑兼校对,合二为一。编辑做校对工作纯属一种自发的凭感觉的行为,他们不懂校对理论,缺乏校对知识,难得有正确的校对方式方法,更不要说校对的技巧了。对于编龄不长的编辑,还缺少校对的实践经验学术期刊编校技术性差错剖析[8-9]它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服装类科技的期刊编校质量和效率。
二、解决措施
(一)坚持编辑培训,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二)实行编校合一方式
(三)利用现代通讯设备,提高编校质量
通过培训提高编辑的整体素质。鼓励编辑参加本专业的国内、国际会议,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学科的前沿在哪里。鼓励编辑参加有关编辑出版方面的培训,熟悉编辑方面的法律、法规,熟悉和掌握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标点符号的用法、量和单位的使用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来的编辑要求持证上岗,尽快适应岗位。
参考文献
[1]陈嘉伟,李强,吴淑金.医学期刊编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481-484.
[2]周奇.校对的基本理论与实践[J].出版科学,2003(3):27-34.
[3]李莉,张凤莲.重视论文的参考文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6):511-513.
[4]饶华.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几点想法[J].医学情报工作,2003(6):460-461.
[5]罗原.校对者及其上下左右.编辑之友[J],2001(5):43-44.
[6]翁廉.科技期刊编辑向导[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2000:361.
[7]郑晓梅,刘颖.科技期刊稿件编辑出版工程中的质量变异与过程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96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