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AET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通常由4个子系统构成,其系统框图如图l所示。

2.1计算子系统

计算子系统通常是由一个微处理器和相应的通信协议、数据采集等程序组成。为了降低节点的功耗,要求微处理器以一种突发式的发送方案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出去,以便尽快转入低功耗模式,延长能量子系统的工作时问。

设计选用了Atmel公司推出的ATmega16型单片机。ATmega16是一款基于AVRRISC结构的高级Flash型8位CMOS单片机,其数据吞吐量高达1MI/s/MHz,能有效缓解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同时,ATmega16集成了丰富的片上资源:16KB的可编程Flash、512字节EEPROM、lKBSRAM,满足了绝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开发要求,其内部Flash可重复擦写次数在10000次以上,极大地方便了产品开发和软件修改:8路10位具有可选差分输入级可编程增益的ADC可以外接多个不同种类的传感器件:支持6种睡眠模式,其中掉电模式和省电模式的耗电仅为lμA~2.5μA,可有效降低节点功耗;3个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T/C)除具有常见的定时计数功能外,还具有输入脉冲捕捉、脉冲宽度调制输出功能:高度灵活的可编程串行US-ART可以完成与其他串行设备的通信。

2.2通信子系统

通信子系统由一个无线收发器组成,用于节点之间的通信。当无线收发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应将其关闭,以便降低节点功耗。

设计采用了常见的315无线收发模块作为长距离无线收发器(因收发频率为315MHz而得名)。315无线发射模块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它是由声表谐振器(SAW)和高频三极管组成的三点式振荡电路。TXD输入引脚通过三极管Q2控制高频振荡器。当TXD为高电平时,02导通,高频振荡器起振;当TXD为低电平时,Q2截止,高频振荡器停振。将ATmegal6的OC0引脚与TXD连接,即可完成OC0输出数据的OOK调制发射。

315无线超再生式接收电路由选频电路、高频放大电路、超再生检波电路和低频放大电路组成。它具有电路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发送调制信号经过选频电路选频后,送人超再生检波电路解调.再由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由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若无信号收到,则输出低电平。由超再生检波电路的特性可知,超再生式接收模块在没有收到信号的几毫秒后输出大量白噪声,直到再次接收到信号。

315无线收发模块的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700m~800m。它在星形混合传感网络设计中可作为远距离传输节点,可以直接同汇聚节点通信,避免了短距离无线传感节点同汇聚节点多跳式的通信方式。延长了传感器网络的寿命。同时它还具有成本低廉、接口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在报警器、遥控器、工业数据采集系统中。图3是315无线收发模块与ATmega16的接口示意图。

2.3能量子系统

能量子系统通常是由电池组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无线传感节点的寿命。降低无线传感节点的功耗是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3基带脉冲带编码方案

315超再生式接收模块在没有收到信号的几毫秒后将产生白噪声,这一特性决定了基带脉冲编码方案不能采用非归零编码,否则在连续发送0的情况下,接收模块将输出白噪声。本文采用了一种类曼彻斯特编码。用占空比为50%的完整方波表示信息符号和特殊控制符号。以不同的方波周期区分信息位中的0和l,以及其他符号位。基带方波如图4所示,各符号的周期如表l所示。

当信号到达时,接收数据帧的第一位会受到接收模块产生的白噪声影响,为了消除白噪声,需在数据帧前加入一定数量的前导码。前导码的数量同无线传输环境和315模块元件参数有关。一般来说,十几个前导码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接收效果。前导码后紧跟的起始位表示接收数据序列的开始。

以发送十六进制数0xAA(二进制10101010)为例,其数据帧结构如图5所示。

无线传感网络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环境监测、目标定位等领域。一般来说,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设计要求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本文以ATmega16AVR单片机为核心元件,以常见的315射频模块作为无线收发模块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该系统充分利用了ATmega16单片机丰富的片上资源和315模块较好的抗干扰特性,并可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硬件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4软件设计

无线传感节点采用了AVRX嵌入式操作系统。AVRX是一款源码公开的、专门针对AVR系列单片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虽然AVRX很难移植到其他微处理器上,但其自身占用程序空间小(包含所有功能的版本仅占用l000字节),消耗SRAM少,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因此,设计中放弃了可移植性好,但自身对SRAM消耗大的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

4.1发射子模块的软件设计

要将数据发送出去,首先要将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转变为可变脉宽的方波。其方法有三种:

(1)将PB3引脚作为通用输出引脚,利用AvrXDelay产生与脉宽相对应的延时,控制OC0产生可变脉宽的方波。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产生脉宽足够精确的方波,这是由于RTOS任务调度开销的不同所产生的。

(2)将PB3引脚作为通用输出引脚,利用编写的延时50μs的子程序实现。在延时子程序里关闭全局中断IE,停止AVRX的任务调度和ATmega16对中断的响应。这种方法可以产生脉宽精确的方波,但系统在发射数据期间不能处理其他事件,降低了系统的灵活性。

(3)利用T/C0的CTC模式产生脉冲,这时PB3引脚作为比较匹配输出引脚OC0。当T/C0工作在CTC模式下时,设置TCCR0中的COM01:0=l,则每当计数器的数值TCNTO=OCR0时,TCNT0清零,比较匹配中断标志置位,同时输出引脚OC0的逻辑电平自动翻转。在比较匹配中断中修改OCR0的数值,就可以产生脉宽精确的方波。这种方法利用硬件计数器产生延时,具有延时精确,占用系统资源少的优点。因此在设计中采用第三种方法。图6所示为T/C0中断服务子程序的流程图。

4.2接收子模块的软件设计

315超再生接收模块在没有信号时会产生白噪声,不断地引发ICP中断,增加了系统的开销。设计中,接收模块没有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是采取了休眠-监听-接收(如果有数据)-休眠的工作方式,以降低系统开销。图7是捕获中断服务子程序的状态转换图。

5结束语

试验利用接入网络的PC机产生周围环境数据,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传感节点发送/接收数据。结果表明,采用ATmega16单片机和无线315通信模块设计的无线网络传感节点具有功耗低、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组建无线传感网络的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THE END
1.4.3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些使得传感器节点只可能携带有限能量的电池,所以当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殆尽时,也就表示着此节点死亡。因此,如何在网络工作过程中节省能源,最大化网络的生命周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传感器节点能量消耗示意图 消耗能量的模块主要有传感模块、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23/18/1105043584_1105043584.shtml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0240205.pptx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汇报人:AA2024-01-22目录CONTENTS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基本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趋势与挑战总结与展望01引言CHAPTERWSN在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WSN的研究对于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具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0342423.html
3.物联网技术概论第9讲:无线传感网络的关键技术[19] 第8讲: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 3690播放 11:29 [20] 第9讲:无线传感网络的关键技术 3184播放 待播放 [21] 第10讲:CC2530 3533播放 08:29 [22] 第11讲:无线传感网络的路由协议 3137播放 12:05 [23] 第12讲:无线传感网络与应用 2315播放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GGVDJLJ4T&mid=RGVDJLUG7
4.无线传感网是什么技术文章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微机电系统(MEMS)、片上系统(SoC)、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孕育出了无线传感网(WSN),并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WS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检测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结点,以...https://www.xunwei.tm/service/technical437.html
5.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简介Wing.J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军民两用战略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GF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科学、交通管理、灾害预测、医疗卫生、制造业、 城市信息化建设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由许许多多功能相同或不同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A/D转 换器)、数据处理和控制...http://m.blog.chinaunix.net/uid-20563078-id-1636253.html
1.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1.无线传感网络的概念是什么?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 2.无线传感器的体系结构是什么? https://blog.csdn.net/m0_64148419/article/details/140286217
2.无线传感网络基础知识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监测区域的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将采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以实现对目标区域对象的监测。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https://cooc.cqmu.edu.cn/Course/KnowledgePoint/14377.aspx
3.无线传感网络全本书评在线阅读本书根据全球物联网发展趋势和我国物联网远景规划,结合无线传感网络研究领域的相关技术和应用编写而成。本书主要是针对当前物联网教学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的需要,以物联网感知层为主要内容,将无线传感网络作为物联网一个的子集加以描述,介绍无线传感网络研究领域的相关技术和应用。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短距离无线通信...http://e.dangdang.com/products/1901229885.html
4.无线传感网与因特网融合技术无线传感网络(WSN)为人们感知外部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高效的数字化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技术前沿性。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因特网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他新型网络与之互联,往往处于从属地位。经过多年的技术更迭,互联网现有体系与相关技术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于目前受制于厂商对产品的垄断...https://www.zte.com.cn/china/about/magazine/zte-communications/2009/5/cn_589/175844.html
5.无线传感技术范文11篇(全文)无线传感技术 第1篇 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具有的特点 目前常见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蓝牙网络、Ad Hoc网络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有着本质的区别: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网络上点对点的建立连接、互相通信和操作, 为数据共享提供正确、可靠的传输, 而由微型传感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xrkmuld.html
6.无线传感网协议架构无线传感网的通信协议(1)S-MAC很好的通过周期性的侦听与睡眠机制解决了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能量问题: 高负载:当信道处于高负载的时候,侦听阶段得意充分利用; 低负载:睡眠阶段更好的节省了能量。 (2)使用CSMA协议中的RTS/CTS,DATA/ACK消息传递机制,有效避免了冲突; 缺点: S-MAC协议中的占空比是固定不变的,的信道中出现极端情况:(1)负...https://blog.51cto.com/u_12226/8131269
7.无线传感网的作用(传感网原理及应用)2、无线通信网络如何分类?3、东北大学的人工智能值得读吗?4、传感器怎么安装?5、传感器网络一定要时间同步吗?1、传感网请问无线传感网的定位原理是什么?无线传感器网路(WNS)被誉为21世纪安防有影响力的21项技术和改变世界的l0大技术之一无论在民用领域还是安防领域均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随机布放在...https://www.rdhyw.com/news/show-32278.html
8.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七大范畴使用剖析路途两边的传感器结点能够实时监测路途破损、路面不平等情况,在暴雨时能够监测路面积水情况,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实时的发送到相关部分,便于相关部分对路途进行检修或许发布路途积水警报及进行险情扫除等作业。路途两边的传感器结点还能够实时监测公路邻近的环境情况,例如噪音、粉尘及有毒气体浓度等参数,并通过无线传感...https://www.86ic.net/ziliao/sheji/225573.html
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精选十篇)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个节点由传感器采集数据,数据处理芯片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射频芯片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与接收以及无线组网功能。USB接口可以作为电源以及编程接口,一线硅序列号可作为节点的唯一标识,Flash芯片用于存储数据,JTAG口用于调试与编程。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e2op60i.html
10.什么是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的知识介绍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由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自组织网络。这些节点可以通过无线信道相互通信和协调工作,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物体或特定目标的监测和感知。无线传感网络结构简单、灵活可扩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无线传感网概念 ...https://www.eefocus.com/baike/52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