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论文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能家居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网络系统,利用电力线通信技术通过电源插座完成家庭联网,并为家庭网络提供互联网接入和多媒体音视频业务,通过家庭服务器对接入家庭网络的信息家电、安全系统实行监控和管理。

一、电力线通信技术概述

电力线通信技术(PLC)是把载有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用电力线传输,通过调制解调器将高频信号从电流中分离出来,传送到计算机或其他信息家电,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目前PLC技术已经形成宽带接入型与家庭网络型两种发展模式,家庭网络型是指通过电力线在用户家中组建高速LAN。这种模式的PLC只提供家庭内部联网,即通过家庭的内部的普通电力线,进行组网连接家庭内部局域网。电力线通信技术有以下优点:信息家电可以通过电力线进行通信,无需另外布线,利用电源线实现智能家居网络成本较低;电力网是覆盖范围最广的网络,PLC技术可以轻松地渗透到每个家庭,其应用范围广泛;网络的接入点是电源插座,电源插座随处可见,数目较多且接插方便;不需要拨号,接入电源插座即接入网络;电力线载波通信较容易实现自动抄表、家居监控等功能。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家居网络最方便。

二、电力线智能家居网络的关键问题

三、电力线智能家居网络的组成

本文以LonWorks技术为基础,采用电力线载波技术来构建家居智能网络。该网络以分布控制、集中管理为控制模式,其网络系统可依靠网络节点完成自治的控制功能,通信媒体采用电力线。主控节点与家用电脑相连,可控制从节点的功能配置并监控从节点的状况,并且还负责与Internet的通信。通过主控节点可查看电表、水表、煤气表的读数,实现三表的集抄。从节点可接收从电力线传来的控制信息,完成自治的控制功能,同时反馈家电的一些状态信息。从节点由电力线网关、信息家用电器组成。在这个网络系统中,电力网关是一个重要的部件,它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发送与接收。电力网关由基于LonWorks网络系统的LonTalk网络协议和神经芯片、电力线载波模块和耦合电路组成。

【关键词】智能家居;嵌入式技术;语音识别;智能化控制

一、前言

1980年在室内设计领域人们开始提出“智能家居”的构想[1],该构想提出之初只是为实现对住宅内部的监控与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一构想逐渐加入了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等内容。这一构想是将系统、结构、服务和管理融为一体,实现高效、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条件。

二、智能家居的概念

智能家居是指将家庭中的各种智能化设备如家用电器、通讯装置、家庭安防设备连接到家庭区域的智能化平台上,这一连接通过家庭总线技术实现。通过该连接对远程监控及管理家庭各项事务。实现智能家居的基础是家庭网络建设,主要联网方式为有线、无线两种。智能家居是实现对家庭照明系统、家电控制、安防的远程控制,使家居环境在无人的条件下得到管理。

三、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嵌入式技术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一)嵌入式语音识别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大量词汇连续语音识别和小词表嵌入式语音识别是目前语音识别的两个方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主要运用的是小词表嵌入式语音识别[3],主要体现在智能遥控、语音控制,儿童智能玩具等方面,由专门的硬件系统来保证小词表嵌入式语音识别的正常运行。首先对设备进行语言信号的输入,然后经过预处理及语言信息特征的提取得到一组能够反应该语段信息的信号模型,然后将该信号模型输入系统的语言信号模型库进行信号匹配,最后得出此次语言信号的控制结果,将该结果作用于所控制的设备。简单来说嵌入式语音识别的工作原理为:语言信号采集信号预处理信号特征提取模式匹配信号输出。

1.信号预处理。语言信号具有非平稳性,任何外界条件都会对信号产生干扰,比如气流、噪音等。在信号的预处理阶段要剔除这部分不在控制信号内的干扰用因素,提取正确的控制信号。

2.信号特征提取。通过对语音声学参数的计算,运用声学特征计算方法得出提取的语言信号中反映控制参数的信息。线性预测系数、线性预测倒谱参数及Mel倒谱系数为常用的三种语言信息控制参数。

(二)嵌入式技术在家庭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安全防护智能化及消防报警的自动化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当家中出现破门入室、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安全防护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能够自动启动,保证家庭成员的快速安全撤离。在智能化防护与消防报警系统中,信号感应器位于室内当发生紧急情况比如火灾时,位于室内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烟雾信号,将信号经过处理分析后传输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将信号传输到网络终端,由网络终端下达应变信号即向值班室发出警报同时由安装在室内的消防喷头喷水灭火。

(三)嵌入式技术在家电设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家电设备智能化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得以实现的前提。根据用户对于家电智能化的需求对家庭电器产品进行智能化控制,比如早晨伴随着优美的闹钟铃声床帘缓缓拉开,使住户在睁眼的一刻感受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照射,此时早餐以悄无声息的准备,豆浆机正在准备鲜美的豆浆,面包机在烤面包等等。这一切的起始信号都是闹钟铃声,将各个电器连接在一个系统中,当闹钟铃声响起时,系统接收到这一信号,通过信号的传输与转换将控制信号输出作用于各个电器,实现清晨的智能化生活。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原林,于伸《嵌入式技术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第25卷第1期;

[2]李新伟《智能家居检测与控制终端的研究与设计》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刘荣辉《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智能家居GSM模块单片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智能家居系统可提供遥控、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自控、防盗报警、可编程定时控制及计算机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使生活更加舒适、安全和便利。本文设计的基于GSM网络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由智能监控模块、数据采集系统和用户手机构成,通过GSM短信息的收发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监控。

1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由中心控制模块和各分散控制模块组成。中心控制模块实现控制用户手机和各分散控制功能模块。选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该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主控单片机模块接收用户手机发送的短信息,根据短消息的内容控制各子功能模块;同时主控单片机模块将家居系统的控制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由单片机构成各控制模块子系统。

1.1系统硬件部分

根据任务需要,合理选择单片机、传感器、GSM模块和设备来构成系统。为使硬件设计尽可能合理,系统的电路设计遵循了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标准化、模块化的典型电路,提高设计的成功率和结构的灵活性。

(2)选用功能强、集成度高的电路或芯片。

(3)选择通用性强、市场货源充足的元器件。

(4)在对硬件系统总体结构考虑时,考虑通用性的问题,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

(5)系统的扩展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应适当留有余地,以备将来修改、扩展之需。

(6)在电路设计时,充分考虑应用系统各部分的驱动能力

最终确定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处理芯片。西门子的TC35系列的TC35iGSM模块,TC35i与GSM2/2+兼容、双频(GSM900/GSMl800)、RS232数据口、符合ETSI标准GSM0707和GSM0705,且易于升级为GPRS模块。该模块集射频电路和基带于一体,向用户提供标准的AT命令接口,为数据、语音、短消息和传真提供快速、可靠安全的传输,方便用户的应用开发与设计。

1.2系统软件部分

软件部分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数据采集单元、手机短信信令识别与分析单元、GSM模块TC35modem接口程序部分、分析控制部分。其中数据采集部分和手机短信信令识别需要作实时处理;GSM模块TC35modem接口程序部分和分析控制部分则是根据采集和手机短信信令进行分时操作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

2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部分主要有数据采集部分、手机短信信令识别、TC35Modem接口程序部分、分析控制部分。其中数据采集部分和手机短信信令识别需要作实时处理;GSM模块TC35Modem接口程序部分和分析控制部分则是根据采集和手机短信信令进行分时操作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本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软件设计的内容主要有主控模块程序、TC35Modem模块通信程序、串口通信初始化程序和短消息的编码解码程序。软件设计模块如图1所示。

2.1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

为了实现单片机与TC35I模块的通信顺畅,必须使二者的串口波特率一致,如果单片机F=11.0590MHZ,设置串行口波特率为9600,工作方式为方式3,Tl定时器采用工作方式2。其中串行口和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和初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更改。

本系统的软件设计是将整个短信处理模块放入单片机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中。发送和接收串行口数据采用中断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大大节省CPU资源。当接收一帧数据进入一位寄存器,送入接收SBUF中,同时将Rl置1;当发送数据载入发送SBUF中开始向外发送,发送完毕后即将TI置1。无论Rl置1还是TI置1,均会激发串口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响应中断时,首先判断中断是接收程序还是发送程序,若为接收中断则将SBUF中的数据存入接收队列缓冲区;若为发送中断便将待发送的数据帧发送到SBUF中。

2.2短消息PDU模式编码解码程序

在GSM标准中,中文编码采用UTF-8的编码,不是目前国内常用的GB-2312编码,因此需要对中文编码进行转换才能与采用GB-2312汉字库相配合,方可正确显示出短消息中汉字字型。由于UTF-8和GB-2312编码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因此需要采用查表的方式进行转换。

2.3短消息收发程序设计

3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4结论

参考文献

[1]黄欣荣.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0(06),19-22.

[2]曾志永,凌振宝,王君.基于GSM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5(10),33-35.

[3]齐赵毅,陈杰浩,罗颖等.基于GSM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J].科技信息,2013(04),19.

[4]申利民,刘冬香.基于GSM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J].传感器世界,2011,17(1):32-36.

[5]王骐,何嘉斌.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实现短信收发的软件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2005.

[6]马忠梅.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7.

[7]邱文静.基于GSM短信息的家居设施遥控监测系统设计[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苏江福.基于GSM网络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论文摘要】:智能家居是未来家庭生活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说明了智能家居中的总线技术的特点和意义,比较了几种主要的总线技术,指出了项目研究的重点。

1.智能家居的概念

2.智能家居中的总线技术

总线技术在智能家居行业当中,目前可以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总线技术下生成的智能家居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可扩展性,工程安装也不是很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成许多总线协议下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价格也不是很高,目前市场的销售情况也很不错。

智能家居中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通过系统总线来实现家居灯光、电器及报警系统的联网以及信号传输,采用分散型现场控制技术,控制网络内各功能模块只需要就近接入总线即可,布线比较方便。一般来说,现场总线类产品都支持任意拓扑结构的布线方式,即支持星型与环状结构走线方式。灯光回路、插座回路等强电的布线与传统的布线方式完全一致。"一灯多控",在家庭应用比较普遍,以往一般采用"双联"、"四联"开关来实现,走线复杂而且布线成本高。若通过总线方式控制,则完全不需要增加额外布线。是一种全分布式智能控制网络技术,其产品模块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互换性,其控制部件都可以编程。典型的总线技术采用双绞线总线结构,各网络节点可以从总线上获得供电(24V/DC),亦通过同一总线实现节点间无极性、无拓扑逻辑限制的互连和通信,最高的信号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则分别为10KBPS和4G,完全能够满足现代智能家居的需要。

3.主要的总线技术比较

3.1X-10技术

X-10技术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简单的智能家庭网络系统,它的出现标志着家居智能化技术的成熟。在智能家居20多年发展过程中,X-10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它在美国的发展已经25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美国的X-10用户已经达到1000万以上,X-10控制规格已成为当今美国家庭自动化控制规格的主要领导者。欧洲版的X-10发展也相当迅速并得到普及,渐渐的,这一技术开始进入亚洲。可以说,X-10是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家庭智能自动化产品。

X-10采用电力线作为其网络通信介质,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直接挂在电力线上就可以相互通信,X-10技术基于X-10协议,由发射器发出X-10控制信号,通过现有电力线网转输X-10信号到接收器,然后由接收器再对各灯具、用电器等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但X-10采用的是电力线通信方式,容易受到干扰,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比较差,且寻址空间小,对模拟量支持不够,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功能。如果只要求这些有限功能,使用X-10可能是很合算的,但在需求日益丰富的今天,X-10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

3.2LonWorks

LonWorks是美国Echelon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LonWorks技术为设计、创建、安装和维护设备网络方面的许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网络的大小可以是两个到32385个设备,并且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LonWorks提供从收发器到协议到软件API的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控制网络解决方案。

LonWorks网络中设备的通信是采用一种称为LonTalk的网络标准语言实现的。LonTalk协议由各种允许网络上不同设备彼此间智能通信的底层协议组成。LonTalk协议提供一整套通信服务,这使得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能够在网络上同其他设备发送和接收报文而无需知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网络的名称、地址,或其他设备的功能。LonWorks协议能够有选择地提供端到端的报文确认、报文证实和优先级发送,以提供规定受限制的事务处理次数。对网络管理服务的支持使得远程网络管理工具能够通过网络和其他设备相互作用,这包括网络地址和参数的重新配置、下载应用程序、报告网络问题和启动/停止/复位设备的应用程序。LonWorks可以在任何物理媒介上通信,这包括电力线,双绞线,无线(RF),红外(IR),同轴电缆和光纤。

LonWorks也有其弱点,主要是价格太高,光电开关的体积太大,对此,Echelon公司开发了一个智能型收发器--PL3120芯片组,其中整合了Echelon公司的PLT-22电力线实体层和8位的Neuron芯片核心,这使得LonWorks被越来越多的高级建筑所采用。

3.3CEBus

消费总线(CEBus)起源于1984年美国电气工业协会的消费电器小组制定的家电互联的规范,1992年,它被正式命名为CEBus规范(EIA600)。消费总线出现后,迅速得到IBM、HONEYWELL、MICROSOFT、INTEL-LON、DEMOSYS、LUCENT、PHILIPS、SIEMEMTS等国际著名公司的支持,在智能住宅和住宅自动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消费电子总线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是总线型、星型、树型或混合型。总线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需要一个主控设备。对于多节点竞争访问网络资源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冲突检测和冲突解决,网络中各节点的控制关系通过绑定来实现,从而使整个家庭中的电器系统能成为一个智能的整体。

参照ISO的网络协议建议书,消费电子总线可划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CEBus在应用层定义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严格的设备描述语言CAL(CommonApplicationLanguage),简称公共应用语言,其内容涵盖了家庭中可能拥有的家电。公共应用语言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把任意一个家电设备按照功能分解成几个预定义的对象模型。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一个对象由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函数组成。在消费总线中,这些对象也由数据(称为实例变量)和操作(称为方法)组成,不同的设备可以采用相同的对象,用相同的方法操作,但是控制结果随设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

CEBus以其简便的协议、日臻完善的技术正日益成为消费电子设备互操作的企业标准,CEBus通讯的低层功能已实现了芯片化,所以接入设备比较便宜。目前,市场上此类芯片有LM1893、ST7536、SSC-P485、CEWay-Ⅲ等。随着载波通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CEBus将在仪器仪表、家庭自动化、智能楼宇建设、智能小区建设以及工业厂区建设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CEBus接口技术比较复杂,价钱非常昂贵,因此CEBus在中国的应用也不多见。

4.小结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家居;VB

一、引言

现代家庭已经从追求家居的豪华装饰转向家居智能化,享受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以及安全、舒适与便利的生活环境。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使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兼容性强的家庭主控制器,有PC架构、单片机架构、嵌入式架构三大解决方案。但三者都有其自身的缺点:PC机架构系统昂贵的改线费用和繁琐的改线工程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单片机架构系统电路设计较复杂,系统稳定性不高,扩展能力不强;嵌入式架构系统开发周期长,标准不统一,市场价格比较高,应用面比较狭窄。本文介绍一种价格便宜、成本较低、和现有设备兼容性好的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二、系统总体设计

PC软件是系统的灵魂,软件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PC软件的功能是给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将用户的指令(包括用户预设指令)通过串口传送给单片机控制器,并显示报警信息。

单片机控制器是信息的交换中心。单片机控制器的功能是将PC机传送给单片机的指令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家居控制终端,同时它还可以将传感器测得的信号传送给PC。

家居控制终端是家居控制的执行机构,它可以接受无线控制指令并执行。家居控制终端包括各种无线开关、各种无线控制器、无线电磁阀门等。

三、单片机硬件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计算机PC、单片机电路板、无线网络设备、无线传感器、无线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中单片机电路部分是本文的设计重点,其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单片机电路分无线接收和解码模块、无线发射模块、STC89C54RC单片机、MAX232、设备、串口等部分组成。

STC89C54RC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中心,负责将无线接收和解码模块接收的信号经过MAX232芯片和串口发送给PC,同时PC发来的控制信号经过串口和MAX232芯片经过STC89C54RC单片机由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给控制单元。

四、软件部分设计

本系统主要有上位机(PC)程序和下位机(单片机)程序两个部分组成。上位机程序主要是在VB环境下完成的,包括界面、控制和通信等功能。下位机主要是在keil环境下完成的,包括控制和通信等功能。系统上位机主程序如图4所示。

VB文件部分程序(喷水开关部分)如下:

'Label11

Me.Label11.AutoSize=True

Me.Label11.Font=NewSystem.Drawing.Font("宋体",9.75!,System.Drawing.FontStyle.Regular,System.Drawing.GraphicsUnit.Point,CType(134,Byte))

Me.Label11.Location=NewSystem.Drawing.Point(665,517)

Me.Label11.Name="Label11"

Me.Label11.Size=NewSystem.Drawing.Size(33,13)

Me.Label11.TabIndex=620

Me.Label11.Text="喷水"

Keil部分程序(校验子程序和无线发送子程序部分)如下:

//校验子程序

voidcrc_pro(void)

{

uchara;

crc=0;

for(a=1;a

crc=crc+inbuff[a];

if(crc==inbuff[34])

crc_err_bz=0;

elsecrc_err_bz=1;

}

//无线发送子程序

voidwuxian_fa_pro(void)

uchara,b,c;

for(a=0;a

tongbu();

for(b=0;b

c=wuxian_buff[b];

switch(c)

case0:bit_0();break;

case1:bit_1();break;

case2:bit_f();break;

default:break;

}//switchc

}//forb

}//for发送4次

本系统结合PC架构和单片机架构,同时将无线技术引入其中,发挥了二者的优点,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同时在无线技术的选择上,应用了315/433MHz射频技术,价格便宜,成本较低,和现有设备兼容性好。综上所述,本系统切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技术可实现性、经济性都很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潜力,非常有研究价值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关勇.物联网行业发展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2010.

[2]唐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2010.

[3]物联网“十二五”规划锁定十大领域[J].中国证券报,2010.

[4]屈伟平.物联网掀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1).

[5]朱仲英.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进展与趋势[J].微型电脑应用,2010(01).

展会地址:兰州体育馆

2006第十一广州国际照明及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

展会地址: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

展会地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第十届华南地区工业控制自动化国际展览会

展会地址:深圳会展中心

2006广州国际绿色、环保、节能住宅新材料及新技术展览会

展会地址: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正馆(广州市流花路117号)

展会介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巨大,国土与资源有限。所以在中国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住宅建设中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住宅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涉及到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目前我国近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中,99%属高能耗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约28%,再加上建材生产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建筑业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如果节能型建筑能大力推广,其社会的经济利益和对地球的资源利用都有积极的作用。

本届展会将针对中国及亚洲邻国的市场需求,使您的产品及服务得到合理的定位,并开拓一个战略性的市场契机。我们诚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参加本届展会,相信我们的展会会成为您拓展国际市场,寻求良好商机的最佳选择。

2006年中国(昆明)国际安防消防产品警用器材装备展览会

展会地址:昆明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介绍:由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以“夯实安全基础、注重科技强警、拓展安技市场”为主题的2006年中国(昆明)国际安防、消防产品和警用器材、装备展览会将于2006年7月举行。中国(昆明)国际安防、消防产品和警用器材、装备展览会,已成功举办了多次,为参展各方提供了交流合作、拓展市场的良好机会,也形成了众多的合作伙伴和参展客户,为展会的再次举办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础。2006年再次举办本届展会,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和众多商家、客户的要求设定的。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本届展会的举办,为促进我省市安防技术的进步和行业发展,为新昆明的建设乃至整个云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八届中国国际工控自动化及仪器仪表(青岛)展览会

展会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首届中国智能产品与科技成果博览会

展会地址: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2006中国国际建筑、家居智能化及社区安防数字化展览会

展会地址: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2006中国(北京)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博览会

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建材及室内装饰展览会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展会介绍:上届展会面积到3万多平方米,共吸引了来自日本、法国、英国、德国、韩国、美国、荷兰、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丹麦等数十个国家参观、参展,北京、上海、广州、黑龙江、江苏、浙江等20几个省市和地区的350多家建材企业加盟。据门禁系统统计参观者总量达到34145人次。其中国内观众占本次展会的94.7%,港澳台0.6%,国外观众4.7%。其中国内地江浙沪占有75.1%。

通过展览会结束后对参展商进行的问卷调查,70%的参展商能够接受本次参展费用,75%的参展商认为展览会专业程度较高,70%的参展商觉得参展效果较好,50%的参展商有意向参加明年的展览会。

上届展会云集了国内建材领域主要知名企业,世界著名品牌也汇聚于此,如安洋、皇明、能率、拜尔、欧文斯科宁、圣戈班、堡密特、SKK、YKKAP、振兴铝、西蒙、金粤、卡帝士、康宇、信义、WOODONE、汇丽、斯米克、卡斯卡特、亚西亚、阿努克、亚士漆、上海市十佳橱柜等业内顶级品牌均已齐集参展。体现了当今建筑材料的最高水准,并取得了良好的展览效果。为上海世博场馆建设和各类建筑工程,提供了最好的建材产品以备选用。

2006城市治安防控设备展览会暨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警察装备展览会

展会介绍:本次展会的展出范围是:城市视频监控及周界报警系统、城市治安防范设备、生物识别系统、智能交通及交通设施、警用装备及反恐设备、门禁系统、货物扫描系统、探测仪、感应器、扫描器、模拟训练、特种车辆、应急反应、通讯监控系统、海陆空港口保安系统、安检与保护设备、暴乱控制设备、网络安全、危险物质探测器、移动目标跟踪监控系统、车载监控系统。

2006第六届上海智能家居、家庭自动化技术设备展览会

展会地址:东方明珠-上海国际新闻中心

展会介绍:展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参展,得到业内人士和各省房产开发商的团体参观,展会品牌度和买家认知度倍受业内推崇,已成为国内至关重要的展会之一。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并日益崛起成为亚洲新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上海市是目前国内最具辐射力的市场,是国内外企业进行商业交流的重要窗口,是国际物资采购中心,同时也是国内外众多企业推广产品集中地。上海已经成为海内外厂商、买家登陆中国的首选城市。作为国际智能家居的盛会,主办方为广大的智能家居行业供应商、经销商提供广阔的贸易平台,是参展商提升企业知名度、寻找贸易伙伴、拓宽业务渠道的最佳途径。

2006鲁中(潍坊)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及智能技术设备展览会

[关键词]居家安全;zigbee;智能检测

1技术实现

1.1系统架构

居家安全智能检测系统是一款基于ZigBee组网的集多功能一体的检测装置。现目前主要由一个中央处理器、GSM短信通知模块、还有四个检测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家用电器开关检测模块、可燃气体检测模块、家庭意外着火检测模块)组成。

中央处理器采用mini2440开发板控制,这是一款低价实用的ARM9开发板。我们通过系统移植将Linux系统移植到开发板,使用QT、C++编程实现简单的界面控制软件,再移植到开发板上实现主控显示的功能。

1.2方案选择

系统功能的实现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传感器,无线网络,人机交互。

传感器

系统能够识别的内容有:是否有电流,是否有火灾的可能,是否有可燃气体的泄露。市面上已经有相应的传感器,可以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主控芯片可以依据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进行辨别。

信号的传送

信号的传送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室内局域交互,室外远程交互。

室内局域交互

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上传,动作命令的下达。就功能实现而言,应在室内搭建局域网络。方案设计涉及有线、无线的选择和多种的无线技术的取舍。

(1)无线与有线

无线局域网的网络速度与以太网相当,一个AP最多可支持多达上百个用户的接入,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到几十公里,具有以下的鲜明特点:

具有高移动性,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拓宽了网络的传输范围。在有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的距离在使用铜缆(粗缆)时被限制在500m,即使采用单模光纤也只能达到3000m,而无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间的距离可达到50km。

无线技术的取舍

目前在智能家居行业中,较为主流的无线技术一共有三种:WiFi、蓝牙、和ZigBee。

(1)WiFi技术

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最为常见,其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且产品成本低,生活中也最为普及,对用户来说,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组合最为省事,购买设备直接组网即可。

凡事都存在两面性,WiFi虽然传输快、普及广,但也存在着自身的技术劣势:其最大的问题要属安全性非常低,无线稳定性弱;功耗大也是其弱点之一,将导致其在家居领域的应用受限,例如智能门锁、红外转发控制器、各种传感器等不适宜使用;此外,WiFi的组网能力也相对较低,目前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超过16个设备,而实际家居环境中,仅开关、照明、家电的数量就已远远多于16个,显然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的安全性很高,至今全球尚未出现一起破解先例。其安全性源于其系统性的设计:采用AES加密(高级加密系统),严密程度相当于银行卡加密技术的12倍;其次,Zigbee采用蜂巢结构组网,每个设备均能通过多个方向与网关通信,网络稳定性高;另外,其网络容量理论节点为65300个,足够满足家庭网络覆盖需求,即便是智能小区、智能楼宇等仍能全面覆盖;最后,Zigbee具备双向通讯的能力,不仅能发送命令到设备,同时设备也会把执行状态反馈回来,这对终端使用体验至关重要,尤其是安防设备,倘若你点击了关门,却不知道门是否真的已经锁上,将会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此外,Zigbee采用了极低功耗设计,可以全电池供电,理论上一节电池能使用10年以上,节能环保。

(3)蓝牙技术

大家对蓝牙技术的熟知,恐怕要属手机上的蓝牙功能了。其功耗以及成本都介于WiFi与Zigbee两者之间,但传输距离最短,属于一种点对点、短距离的通讯方式,因在移动设备或较短距离间传输,故蓝牙产品会提供一些较为私人化的使用体验,例如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智能秤等,由于其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并不适合组建庞大的家庭网络。

综合考虑后,采用Zigbee技术进行局域网络的搭建。

GSM应用

GSM模块,是将GSM射频芯片、基带处理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块线路板上,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是一部手机开发人员使用ARM或者单片机通过RS232串口与GSM模块通信,使用标准的AT命令来控制GSM模块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基于GSM模块产品的开发往往都是基于ARM平台,使用嵌入式系统进行开发。有些GSM模块具有“开放内置平台”功能,可以让客户将自己的程序嵌入到模块内的软件平台中。直接使用由正点原子开发的GSM模块。该模块以ATK-SIM900A为核心,可以直接通过串口与主控芯片进行交互[4]。GSM模块通过AT指令进行通讯,本系统主要用到AT发短信指令“AT+CMGF=1”、“AT+CMGS=“手机号””。

2项目总结

2.1社会价值评估

(1)该系统的开发代表了当下嵌入式设备的新趋势,我们不再从零开始,而是借鉴和整合现有的成果。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智能化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发的难度和复杂度也越来越大。模块式产品的出现,使嵌入式设开发人员不必纠结于每个底层的实现,而能够将精力集中于方案的设计和芯片的代码的编写,或直接整合现有的版块,开发出更复杂的产品。

(2)居家安全智能检测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大众生活的尝试。我们将不同的内容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实现集中管理,如电流,煤气,烟雾,进一步的电视,电脑,微波炉,门禁等。若能够获得相应的研发支持,可以在生活中产生良好的效益。

2.2功能拓展

(1)加入网络的版块,实现当下移动应用的需要;

(2)可以加入门禁,警报等实现闭环居家控制功能;

(3)Zigbee节点的放置应参照应用系统环境,合理地安排布局。

3结论

本论文提出的基于Zigbee的家居安全智能检测系统,通过物物相联实现即时将家里的情况快速自行处理,当发生意外时通过短信通知房主,实现了智能安全的监测和防护,为现代家居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1]高守玮.ZigBee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250-300.

[2]李从华,江芸.有线通信技术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分析[J].信息技术应用研究:2012(5)

关键词:智能鸡蛋盒;RT5350;LD1117;Android;Socket;JSON

0引言

1智能鸡蛋盒的设计

1.1硬件电路的设计

在设计硬件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该智能鸡蛋盒在低温封闭的环境中工作,所以芯片以及其它元器件必须具备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2)由于是在冰箱内工作,所以无线网络要有一定的无线穿透能力。

经过一系列调研后,发现RT5350这款自带无线功能的主控芯片能满足本项目的基本要求,而其他元器件如电阻、电容、LED灯也能在低温下正常工作。RT5350是Ralink公司在2010年左右推出的一款单芯片,其内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射频、功率放大器以及一颗高性能的MIPS24KcCPU内核(最高主频为360MHz),一个基于RalinkRT5350的五端口百兆以太网交换机[1],所以仅需很少的元器件就可以实现低成本的2.4GHz802.11n无线产品。本文将RT5350作为主控芯片,采用距离传感器检测鸡蛋是否存在,不使用压力传感器的原因在于压力传感器的功能是检测压力大小,无法直接检测鸡蛋的有无,而距离传感器可以比较直接的检测出一定距离内是否有物体存在。

智能鸡蛋盒与手C客户端建立TCP/IP连接,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鸡蛋数量,同时将这些数据通过引脚口的高低电平传递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经过简单处理后将这些信息通过TCP传输给手机客户端。总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1.2Android客户端的设计

在底部栏的选项卡里,文字采用TextView,图片采用自定义的开源框架SVGView,原因在于传统的Bitmap(位图)通过在每个像素点上存储色彩信息来表达图像,而SVG是一个绘图标准。与Bitmap相比,SVG放大后不会失真,且Bitmap需要为不同的分辨率设计多套图标,而矢量图则不需要。

2智能鸡蛋盒的实现

2.1硬件电路的实现

本软件设计是在虚拟机上的UBUNTU系统上对OpenWrt系统进行裁剪,并通过编写程序来完成。首先要构建编译环境,然后下载并配置OpenWrt,完成基本的配置后,编译利用UBUNTU系统自带的VI编辑器编写驱动、程序以及MAKEFILE,最后对整个OpenWrt系统进行编译,编译完成后生成一个固件,利用串口调试助手SecureCRT和tftpd32软件将固件烧录到RT5350芯片上[3]。

2.2硬件程序的编写

硬件程序的编写需先打开设备驱动节点并初始化,等待手机端连接,创建子进程发送心跳包并判断连接是否断开,实时监控接收到的指令并解析,实时监控鸡蛋数量变更并发送鸡蛋数量变更数据给手机端。程序整体框架图如图2所示。

开机后,稳压电路会对电源电压进行转换,把电源电压转换成适合RT5350芯片工作的3.3V电压,之后RT5350芯片开始工作;OpenWrt系统启动后,立即启动Shell开机启动脚本,对本软件程序进行启动;驱动程序会建立一个设备节点并对硬件电路进行初始化,此时硬件电路各部分开始工作,程序启动时会打开字符设备驱动的节点,从而使程序能够对硬件进行操作,同时再对硬件所映射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使各硬件电路开始工作;初始化完成后,建立Socket,程序填充TCP/IP网络协议信息[4],并开放特定端口等待手机端的连接;创建子进程发送心跳包并判断连接是否断开,子进程会不断向手机端发送心跳包;程序实时接收手机端发送过来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指令解析,再根据相应的指令采取相应的动作;程序通过I/O口对ST188光电传感器发送的信号进行采集,从而对鸡蛋盒上存放的鸡蛋数量进行监控,只要鸡蛋数量发生变化,程序会立即识别并将鸡蛋变更后的数量发送到手机端[5]。

2.3Android客户端的实现

Android客户端的主要核心模块是和硬件通讯以及把硬件采集的数据显示到客户端。该模块主要技术包括Socket通讯、Service后台、BrodcastReceiver通讯、Thread线程以及Java语言的反射技术。目前暂时定位8个鸡蛋的原因是Socket通讯时,在硬件上的开发语言是C,而C的一个字符为8个字节,因此暂时定位发送一个通讯逻辑。根据需求分析,在与智能鸡蛋盒通讯时,我们需要采用Socket长连接通讯机制,Socket基于TCP/IP协议,为Client、Service(C/S)连接方式。智能鸡蛋盒硬件电路作为Server端,而App作为Client端,Client需要保持长连接,就需要通过发送心跳包来与Server保持长连接,并且Android系统的机制不能堵塞UI线程,无法在主线程操作网络访问,因此使用Service和Thread作为Socket通讯的线程,使用Timer定时器与Server端通讯发送心跳包。设备模块实现图如图3所示。

3智能鸡蛋盒的测试

3.1硬件电路的测试

系统测试设备见表1所列,硬件测试分为如下几步进行:

(1)检查该模块电路的焊接是否正确,用万用表针对每条线路与每个可疑的断线点进行逐一排查,看是否有短路和断路的地方。

(2)连接5V电源,静态检查单片机RT5350芯片的电压是否为5V,是否正常工作,并检查各元件是否有异常发热现象。检查距离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灵敏性是否达标。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源模块,将电源电压稳定在3.3V左右。

(4)将编译好的OpenWrt固件烧录到RT5350核心板上,在确保程序正常后插上电源对鸡蛋盒进行功能检测,检测的内容主要有鸡蛋数量能否被正常检测,鸡蛋数量发生变化时能否及时将信号传递给手机端[6]。测试结果符合要求。

3.2Android客户端的测试

4结语

[1]李伦.Linux对信息时代伦理的挑战和意义[J].武陵学刊,2005,30(5):25-27.

[2]党李成.基于Google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的研究与应用[D].合肥:安徽大W,2010.

[3]朱明璋.基于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6):191.

[4]王朝华.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广东工业大学,2012,22(6):225-228.

[5]李涛.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苏州大学,2014.

[6]吕红海.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无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对于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对于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那么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条件如何,中国距离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还有多远?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

报告中称,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优越的条件,然而要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中国还任重道远。中国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都排在世界第一,但中国在人才总量,以及杰出人才占比偏低。在产业上,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在全球第二,不过,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了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

报告指出,中国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优化科研环境,培养和吸引顶尖的人才,在人工智能的新基础领域实现突破,保证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稳固。同时,要大力鼓励产学研合作,让企业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导力量。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中,在人工智能未来的技术发展、风险防范、道理伦理规范制定等领域发挥中国独特的作用。

这份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北京赛时科技有限公司、科睿唯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

论文总量世界第一,杰出人才占比偏低

报告中称,在论文产出上,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论文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4.26%增长至2017年的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高校是人工智能论文产出的绝对主力,在全球论文产出百强机构中,87家为高校。中国顶尖高校的人工智能论文产出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十分出众。

不仅如此,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在全球企业论文产出排行中,中国只有国家电网公司的排名进入全球20。

从学科分布看,计算机科学、工程和自动控制系统是人工智能论文分布最多的学科。国际合作对人工智能论文产出的影响十分明显,高水平论文中国通过国际合作而发表的占比高达42.64%。

专利申请上中国专利数量略微领先美国和日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数量略微领先于美国和日本,三国占全球总体专利公开数量的74%。

全球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人、以及机器学习等细分方向。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持有数量前30名的机构中,科研院所与大学和企业的表现相当,技术发明数量分别占比52%和48%。

虽然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用论文数量上中国排名领先,但在人才投入上,中国表现并不突出。

根据该报告,截至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8.9%,仅次于美国(13.9%)。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载体,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成为全球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量最大的机构。

然而,按高H因子衡量的中国杰出人才只有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排名世界第六。企业人才投入量相对较少,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集中在美国,中国仅有华为">华为一家企业进入全球前20。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个别西部城市如西安和成都也表现十分突出。国际人工智能人才集中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领域,而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研究领域比较分散。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球第二,但投融资规模最大

报告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2012年开始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到1011家,位列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的差距还非常明显(2028家)。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20个城市中,北京以395家企业位列第一,上海、深圳和杭州也名列其中。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应用技术分布主要集中在语音、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三个技术,而基础硬件的占比很小。

风险投资上,从2013到2018年第一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但从投融资笔数来看,美国仍是人工智能领域创投最为活跃的国家。

在国内,北京的融资金额和融资笔数都遥遥领先其他地区,上海和广东的人工智能投资也很活跃。从2014年开始,国内人工智能投融资活动的早期投资的占比逐渐下降,投资活动日趋理性,但A轮融资还是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长迅速,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的市场规模分别占34.9%、24.8%、21%,而硬件和算法的市场规模合计不足20%。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速将达到75%。

一、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

四、通过实践教学加深理解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是掌握一门技术的基础,但实践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须要通过设计实践来强化巩固。实践教学的引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洞悉细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几个开放的课程设计内容来让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本人已经有计划地进行了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曾经给学生布置了“用于GPS的低噪放电路设计”的实践设计。在该设计过程中,学生须要深入理解多方面知识,比如明确GPS的频段、确定低噪放的电路结构,并有效评估电路性能等。为了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学生须要进行查阅分析资料、软件安装、软件学习、电路设计、课程论文撰写等几个环节的分析设计工作,并最终在实践中系统深刻地理解掌握课程的理论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及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已经属于高年级的本科课程,学生已经具备了数字、模拟、数模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内容,完全可以参与到老师的项目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课程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炼成一个具体的科研观点,积极参加各种创新项目的申请。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以上是本人在几年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始终遵循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等几条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志远单位:黑龙江大学

关键词: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物联网集成;设计与开发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1],在培养技术技能型物联网人才的过程中,物联网实训平台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各厂家推出的设备主要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箱、RFID实验箱等,为首批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院校提供了实训平台,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实验箱提供的实训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无法满足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训要求;硬件平台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在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兼容性差;物联网应用领域呈现多样化,在智能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等。

本文提炼出物联网应用系统中的共,将复杂的基于硬件的编程通过函数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设计开发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在使用该平台进行系统开发时,用户只需借助某一高级语言(如C#),通过函数调用便可完成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搭建,并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通过配置参数(如阈值设置、警告触发动作、数据展示方式等)来生成某一特定领域的智能应用系统。

1平台需求分析

1.1平台目标

大多数公司开发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实训平台主要能够完成一些基础实验的验证,如跑马灯、串口通信、温湿度传感器实验等,最后通过一个综合项目,如智能家居的应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实训平台偏向于底层开发的训练,需要学生对硬件开发有一定基础,具备一定的嵌入式开发能力,高职学生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本实训平台的研制,使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集成平台屏蔽对硬件的开发,直接用高级语言来实现传感器节点间的通信,并通过封装,完成执行结构的控制函数,使学生在使用该平台时,只需根据项目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节点,通过系统参数的设置,就能拼装出满足需求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1.2平台用户

本实训平台主要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以训练学生物联网应用系统的集成能力,使学生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等基本的知识,掌握C#等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1.3平台功能

本实训平台为高职学生了解和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孵化平台,学生不必全部掌握复杂的基于硬件的编程,只需调用平台提供的函数便可完成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搭建,根据实际项目的功能要求,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通过配置参数(如阈值设置、警告触发动作、数据展示方式等)来生成某一特定领域的智能应用系统。

2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架构设计

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中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类型进行提炼,分成数字量输入和模拟量输入两大类型的数据;将执行机构进行提炼,分成数字量输出和模拟量输出两大类型。因此,整个综合实训平台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完成数据采集功能,第二部分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第三部分完成执行机构智能控制功能。教师可根据某一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设计智能应用系统功能,学生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计系统流程和业务规则、设置系统参数,通过模块化的编程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完成整个应用案例的模型搭建。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3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设计与实现

3.1协调器、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与开发

协调器、传感器节点的基本硬件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主要由处理单元、无线收发单元、传感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等几部分组成。传感单元主要由传感器、数/模转换模块等构成,主要用于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是传感器节点的核心模块,主要负责协调和控制传感节点各部分的工作,各层的通信协议、数据融合等数据处理也是由处理单元来实现的;无线收发单元由无线射频电路和天线组成,主要负责收发数据和交换控制信息;电源管理单元是任何电子系统的必备基础模块,为传感器节点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能源。

3.1.1处理单元

从处理器的角度来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可以分为两类[2]:一类采用以ARM处理器为代表的高端处理器,该类节点的能量消耗比较大,多数支持DVS(动态电压调节)或DFS(动态频率调节)等节能策略,其处理能力较强,适合于图像等高数据量业务的应用,一般采用高端处理器来作为网络汇聚节点或网关节点;另外一类是采用低端微控制器为代表的节点,常见的有采用8/16位的单片机,该类节点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但能量消耗功率很小,一般用作前端数据采集节点。在选择处理器时,应首先考虑系统对处理能力的需要,然后再考虑功耗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本质上是一个微型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微处理器与通用的微处理器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嵌入式微处理器多数工作在用户自己设计的系统中,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差异性较大,因此选择是多样化的[3]。微处理器的选型应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功耗、价格、开发工具的配备等因素,然后决定使用哪一种比较合适的处理器。

本文中选择的CC2530包含一个高性能2.4GHzDSSS(直接序列扩频)射频收发器核心和一颗增强型工业标准的8位8051微控制器内核(运行时钟为32MHz)。它具有64/128/256KB可编程闪存和SKB的RAM,还包含模/数转换器(ADC)、定时器(Timer)、AES128协同处理器、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Timer)、32kHz晶振的休眠模式定时器、上电复位电路(PoweronReset)、掉电检测电路(BrownoutDetection)以及21个可编程I/O引脚。CC2530增强型8051内核使用标准8051指令集,具有8倍于标准8051内核的性能。

3.1.2无线收发单元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通常包括IEEE802.11b、IEEE802.15.4(ZigBee)、Bluetooth、UWB、RFID和IrDA等,还有很多芯片双方通信的协议由用户自己定义,这些芯片一般工作在ISM免费频段。

CC2530是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它结合了领先的RF收发器的优良性能,可确保短距离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CC2530只需极少的元器件,电路包括晶振时钟电路、射频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和微控制器接口电路三部分。芯片本振信号既可由外部有源晶体提供,也可由内部电路提供,由内部电路提供时需外加晶体振荡器和两个负载电容,电容的大小取决于晶体频率及输入容抗等参数。射频I/O匹配电路主要用来匹配芯片的输入输出阻抗,使其输入输出阻抗为50Ω,同时为芯片内部的PA及LNA提供直流偏置。

3.1.3传感单元

传感器节点的主要功能是信息采集,它既可以采集模拟量,又可以采集数字量。本论文中主要包含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节点,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

3.1.4电池管理单元

电池的种类很多,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电池一般不易更换,所以选择电池非常重要。在设计本论文中的节点电源时,我们选择了可充电的锂聚合物电池作为电源,市场可购买到便宜的锂聚合物电池,但这只是电池裸片,必须在电池两端加上保护电路,严格避免锂聚合物电池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充、过放现象,否则会严重损害电池性能。

3.2四类传感器节点的软件控制程序设计

四类传感器节点(数字量输入、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的软件控制程序设计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串口通信编程,包括选择串口名称、设置通信速率、打开串口、串口数据发送和接收、关闭串口等功能;第二部分为协调器发送数据编程,通过ZigBee协议,完成协调器向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第三部分为节点数据返回编程,各节点将执行控制命令的结果通过ZigBee协议返回给协调器。

3.3外接控制机构的设计与开发

3.4综合平台的集成

在数据集成部分,主要通过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设计不同的数据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通过SQL查询语句的编写完成数据查询、分析,实现综合实训平台的实时数据查询、历史记录查询、智能化趋势预测等功能,为集成平台提供便捷的数据接口。

在系统软件集成部分,主要是将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根据不同的结果来控制相应的外接控制机构,实现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功能。

基于本实训平台,可以设计各类物联网应用系统的集成项目。例如,在设计智能家居系统时,只需根据项目需求,在模拟量输入节点上接入温湿度、光照度等传感器,设置温度、湿度、光照度的阈值,并选择相应的执行操作,便能搭建简单的智能控制系统,图3所示便是这个智能控制系统的系统界面图。。

[1]李建中,李金宝,石胜飞.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概念、问题与进展[J].软件学报,2003,14(10):1717-1727.

[2]毛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解决方案[J].物联网技术,2013,3(4):9-10

[3]江贺,务志坤,张宪超.一种容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聚类路由协议[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8(8):1362-1366.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LED路灯;节能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路灯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路灯系统所使用的传感器如光强度传感器、微波车辆检测传感器,不需要在所有的路灯上都安装或者不需要安装在路灯上。路灯节点与在其周围分布的传感器相互通信,构成一个无线传感网络,适合用物联网方案来解决。

1物联网路灯体系构架

物联网路灯系统分为四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10]。在物联网路灯系统中,路灯节点(包括其中的各种检测、报警装置)、光传感器、微波车辆检测器、摄像头构成了传感层。ZigBee无线传感网络、GPRS网络、Internet构成了网络层。管理服务层包括数据中心、控制中心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综合应用层包括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网络、智能路灯。

在感知识别层中,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对路灯进行光控。由于相邻路灯的光照强度基本相同,不需要每盏路灯都安装光传感器,系统中将路灯覆盖区域进行分区,每区中安装一个光传感器即可。凌晨时车辆很少,系统用微博车辆检测器检测车辆的出现,然后适时开启路灯。路灯上的摄像头采集道路交通信息,为智能交通提供数据支持。

网络构建层主要利用ZigBee、GPRS接入Internet。ZigBee终端节点和路由器将信息发送给协调器,协调器通过RS232与GPRS模块连接,GPRS通过网络将信息上传给服务器。

管理服务层包括服务器、手机、平板电脑,通过这些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平台。

在综合应用层中,物联网路灯系统与智能电网进行交互,按照智能电网能耗要求进行亮度调节;同时系统将传感器和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传递给交通管理系统,对数据处理后用于交通管理。图1为物联网路灯系统的构架图。

2物联网路灯控制策略

凌晨车辆较少时,路灯系统不需要像傍晚车流量大时全功率开启工作,无车时可以以最低亮度进行照明;而当车辆出现时,由于车辆很少,也可以以低于标准的亮度进行照明以节约能源。本文综合考虑照明亮度和智能电网的节能要求,提出了物联网路灯系统的照明策略。

(1)确定节能要求

系统首先由智能电网根据城市节能要求提出路灯系统期望能耗要求W,然后根据城市历史车流量情况确定时刻t。在t之前车辆较多,路灯常亮;在t时刻之后车辆较少,路灯智能调节亮度。最后根据道路照明要求确定路灯常亮时的亮度A,并通过转换系数计算出能耗aA。

(2)智能调节时期期望能耗计算

(3)单车期望能耗计算

定义P为单车期望能耗,N为智能调节期间历史平均车流量,Ni为第前n天智能调节时期总车辆数目。根据智能调节时期期望总能耗W1和车辆历史数据,可以确定智能调节期间每辆车经过时期望的能耗。

(4)单车动态能耗计算

每天智能调节时期经过的车辆一般与历史平均数据不同,若车辆经过时以单车期望能耗对应的亮度照明,最终无法达到智能电网的能耗要求,所以要动态地调节路灯亮度。调节思想是,若当天智能调节时期车辆较多,路灯亮度就低一点(不能低于下限);若车辆较少,路灯亮度就高一点,用第n辆车出现的早晚来预测当天车流量的大小。定义Q1为路灯亮度下限所对应的能耗,即出于安全考虑,路灯亮度不能低于Q1所对应的亮度。定义Q为单车动态能耗,Δ为波动调节参数,tn为第n辆车出现的时刻。用当天的T(t,tn)与历史平均数据TN(t,tn)比较,预测当天车流量情况。若当天车辆较多超出了历史数据,则超出的车辆以Q1对应的亮度进行照明。定义n{TN(t,tn)}为TN(t,tn)所对应n的值。

车辆数目不超过历史数值

车辆数目超过历史数值

2.2能耗曲线

3实验与仿真

每组实验需要产生2次随机数,第一次产生随机数n,表示当天智能控制期间出现的车辆数,25

[1]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构架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3]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UTInternetReports2005:TheInternetofthings[R].Geneva:ITU,2005.

[4]丁治明,高需.面向物联网海量传感器采样数据管理的数据库集群系统框架[J]计算机学报,2012,35(6):1175-1191.

[5]吴振强,周彦伟,马建峰.物联网安全传输模型[J].计算机学报,2011,34(8):1351-1364.

[6]秦毅,彭力.基于RFID的超市物联网购物引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SuppI.):350-354.

[7]薛飞,雷,张野飚,等.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电池管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1):41-46.

[8]袁敏,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2,11(34):32-34.

THE END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开发研究(论文).docx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开发目录TOC o 13 h u 9142 1绪论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居家需求和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5G网络的逐步建设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的普及VRAR技术的应用大数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4714185.html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网智能家居系统的最底层是无线传感网络,对家电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上传来实现智能化控制。无线传感网络主要采用的是Zigbee技术,在ZStack协议栈和核心芯片CC2530的协助下实现各项功能;通过多种传感器来实现对家中的温湿度,是否有烟雾,光照度的强弱进行监测。此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促进的作用...http://www.bysj1.com/html/6833.html
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智能家居是网络繁华的这个家庭网络化时代的体现,已成为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物联网是各种信息结合的枢纽,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伟大突破,对于智能家居行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系统构造容易实现,容易操作,是现在化的大众设计理念,本设计采用STC89C52单...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13/20/79930059_1131297929.shtml
4.智能家居系统论文本论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和评估。通过与传统家居系统的比较,我们证明了智能家居系统的优势和可行性。然而,智能家居系统仍然有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如安全性、兼容性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92861_1111696256.html
5.浅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院校实验室智能管理平台设计Word模板...本模板为浅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院校实验室智能管理平台设计,格式为word,论文风格,可用于校园教育演讲展示,文字图片可以直接替换,使用简单方便。https://m.tukuppt.com/muban/kbwdrmap.html
6.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doc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一万两千余字摘要智能家居作为家庭信息化的实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将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容易实现,方便操作,贴近使用的设计理念,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http://www.queshao.com/docs/109403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成果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的智能家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以树莓派3B为主控开发板来驱动继电器组、语音模块、摄像头模块、舵机、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气敏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在Linux操作系统下通过Socket与App进行数据交互,实现App数据...http://whpu.organ.yunscholar.com/Achievement/show/f05da679120232ed75a2d10533
1....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文是关于智能家居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智能家居论文参考文献: 物联网毕业论文物联网导论论文智能家居论文物联网技术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远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已经逐步运用到生活当中.人们不需要回家就可以控制家中...https://www.yonhutiyan.com/zhuankelunwen/11978.html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监控应用方面的研究,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等多领域技术进行了有效地融合,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智能家居监控系统。本系统基于ZigBee架构,并结合WiFi,Nodejs和MySQL数据库技术,能实现本地和远程访问,具有电器控制,环境监测,室内监控,异常报警,历史信...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TH201404001016.htm
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目前研究和实现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并没有考虑到大数据的存储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解决智能家居的大数据的存储问题。该系统采用WCF模式和HDFS文件存储系统,通过Java和Eclipse平台实现B/S架构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的登录模块、窗帘模块、灯光模块、可燃气体检测模块和室内温湿度模块。HDFS是专门针对...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15507352.htm
4.智能家居论文15篇在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中,主控制器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多采用基于总线的有线连接,布线方式施工成本高,也不便于维护和扩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智能家居提高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将家电通过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与手机、互联网相连,给主人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https://www.ruiwen.com/lunwen/6509395.html
5.物联网智能家居毕业论文.pdf物联网毕业设计资源物联网毕业论文 浏览:183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医疗电子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健康保健、卫生防疫、安防保安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9709134/20813729
6.物联网技术的论文(锦集14篇)“bobolili”投稿了14篇物联网技术的论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物联网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物联网技术论文 近年来,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热点话题的兴起,物联网产业逐渐成熟,正在从科研单位的实验室走进了普通居民的生活。物联网被认为是信息产业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之后的第...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781632.html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资源建设中心杨堤 【摘要】使用ARM处理器和GPRs技术对智能家居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及cc2430芯片组成家庭内部的局域网络,通过AT89c51单片机作为各控制器终端的控制核心并采用中断方式来进行对应控制。ARM中央处理器、GPRS模块、zl曲ee模块...https://www.xueke.org/wenku/161427.html
8.物联网综述(精选十篇)在“物联网”中, RFID正是让物品由“死”变“活”、“开口说话”, 从而能够基于互联网自动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技术, 其主要为物联网中物品的身份标识提供技术支持"RFID标签中存储着数据格式规范的信息 (即对物品静态信息的描述) , 通过RFID阅读器将物品的属性信息自动采集到系统中, 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并按照...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j3h03p.html
9.现代智能家居系统论文12篇(全文)3、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了数字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整合了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投票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在无线触摸屏操控下,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子系统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ig34h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