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出了个有趣的新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称,之前被当作“弟弟”的大熊猫和叶其实是“妹妹”。
大熊猫性别鉴定失误,熊猫和叶从弟弟变成妹妹有什么后果?好像也没什么恶劣的影响,只是让大家增加了一点冷知识。
但是对于家禽养殖业来说,如果鸡的性别鉴定失误达到一定规模,则会让生产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想让鸡生蛋,养了半年发现是公鸡。而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一种对操作者眼力和手法要求极高的神秘职业——专业辨鸡师应运而生,即辨别新生小鸡的性别。
靠肉眼鉴别700只小鸡性别
专业辨鸡师,也叫鉴别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雏鸡孵化后,鉴别出鸡的性别。
根据不同的家禽品种,鉴别的方式会有所不同。目前主要的人工视觉鉴别方案分两种,一种是羽速鉴别,一种是翻肛鉴别。
所谓羽速就是观察羽毛,雏鸡的主翼羽和副主翼羽会因性别不同而显示出生长速度(既观察到长短)不同。而翻肛鉴别则需要徒手翻开雏鸡泄殖腔观察特征点,翻肛鉴别适用范围比羽速鉴别更广。
银行柜员点钞用的是练功券,而培训鉴别员则一般使用孵化厂的淘汰雏进行练习,除了识别关键点的眼力,翻肛手法同样重要。如果手法不够细腻,有可能直接造成鸡苗泄殖腔损伤,造成损失。
在中国,多数生产商采用人工鉴别方式。鉴别员对于孵化厂有多重要?一个孵化厂一整天的工作流程,都要围绕鉴别员的工作效率来开展,因为这是生产车间中唯一一个绝对不能连续工作8小时,累计8小时后也不能加班的工种。
AI鉴别可提高至1400只/时
夏数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经营大数据科学与深度学习业务的科技公司,业务上主要聚焦畜牧领域类的智能设备研发和养殖场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并兼顾机器视觉在智慧交通与工业检测上的应用构成。
针对孵化场人员缺口大、公母分饲需求大,养殖场智能化程度低等痛点,夏数科技站在畜牧养殖者的“视角”,独立研发出涵盖鸡雏公母智能鉴别设备、禽类疾病监控技术、种禽图片估重技术、养殖场智能巡检一体化方案、屠宰段产品售价分析与优选方案等一系列产品,助力养殖行业迈入数字化时代。
一日龄小鸡公母很难鉴别,普通鉴别师需要培训一年以上,才能达到95%的鉴别率。针对孵化场公母鉴别师缺口问题,经过长期的数据采集、训练和验证,团队自研出工作效率、精确度均高于人工的鸡雏公母鉴别设备。
该设备基于视觉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运用Linux操作系统和高精度相机,实现人工智能算法对鸡雏公母进行判别。鉴别模块由相机、镜头、光源、传感器组成,操作员将鸡雏进行翻肛,放到检测位置后,传感器感知后自动拍照,通过算法检测后操作员只需松开小鸡,设备即可自动完成公母通道的切换,达到自动分拣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夏数科技自研的鸡雏公母判别算法经过长期的数据采集、训练、验证,已经可以达到超过熟练员工的准确率。不仅如此,随着样本量的不断增加,算法的准确率还会不断提高,准确率最终可以达到99%以上。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该设备可24小时不间断使用,并适用于各类鸡种,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企业用工成本高、效率差、准确率低的难题。“以往使用人工,效率为1200只/小时,准确率最高为95%;而使用自研设备,效率可升至1400只/小时,准确率也高达98%以上。”
周熙表示:“鸡雏公母鉴别设备的设计初衷就是为把人从艰难的‘眼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解决‘鉴别难、培养难’的问题。”
深耕智慧畜牧行业多年,周熙对养殖场的痛点了如指掌,“目前养殖场智能化程度偏低,人员参与度高,巡检效果不好。所以需要设计智能化流水线,对鸡雏疾病、病鸡死鸡、饲料与营养调配等作出优化方案,用机器代替人工,降本提效”。
面对目前养殖场畜牧业普遍智能化较低的困境,公司团队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着眼于畜牧领域智能设备的研发,专门精心打造出一整套养殖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可广泛覆盖听语音辨别上呼吸道感染,看粪便颜色判定肠胃炎症、观察小鸡集聚情况合理调节温湿度等诸多场景。
据悉,夏数科技目前已建立禽类孵化与养殖试验基地,包括以北京大风公司祖代鸡场、江苏立华牧业股份公司商品代鸡场、新希望六和父母代鸡场为代表的孵化基地,以及以新希望六和种鸭场、新希望六和商品代鸡养殖场为代表的养殖基地。目前,试验基地取得可喜进展,试验对象已经覆盖10余个鸡种,测试超过十余万只不同日龄小鸡。
人工智能改变传统养殖业难度
人工智能(AI)在养殖业的应用正在迅速改变着这一传统产业的面貌。通过AI技术,养殖业得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食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AI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养殖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如水质、温度、氧气含量等。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收集数据,并通过AI分析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如果环境参数偏离正常范围,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行动,以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
AI可以用于改善饲料管理,确保鱼类、虾类或其他养殖物种得到足够的饲料,同时避免过度喂食。通过监测动物的食欲和生长情况,AI系统可以自动调整饲料投放量,以最大化生长效率和食品转化率。
AI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爆发。通过监测动物的行为、呼吸频率、游泳模式等指标,AI系统可以检测出异常情况,并提示养殖员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隔离患病动物、更改水质或饲料等。
例如,自动化鱼塘清理设备可以根据AI系统的指示自动清理池塘,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积累。此外,自动化投饵和收获设备也可以减少劳动力需求,并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养殖过程中的模式和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预测生产量、饲料需求、水质变化等重要因素,有助于优化养殖计划和资源管理。
如氧气含量、pH值和溶解物质水平,以确保最佳的生长条件。这有助于预防水质问题并提高生产效益。
人工智能在养殖业的应用正在推动这一传统行业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AI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同时促进食品安全、保护环境和改善农民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