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不同类型的智能物流设备集合在一起统一调度,当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徐庆才说,在物流系统中,只有把业务系统、调度系统、仿真系统和运营系统做到一起,随着业务变化,系统能自适应调度算法,才能实现系统整体效率最优。
据介绍,在“河图1.0版”中,通过“同构仿真”功能,把物理世界有关物流系统的客观条件、环境和需求,映射到数字模拟环境中,做到“所见即所得”,作为最终真实物流系统落地过程中的参照物。“河图2.0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备了“自适应策略”能力,即通过自动学习、适应和调整,来适应业务场景的变化。
目前,旷视科技累计帮助国内医药、鞋服、食品冷链、智能制造等行业的近百家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旷视科技还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联合产学研的力量,共同推动智能生态的发展。
AI价值跃迁: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
不仅限于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旷视正在围绕“AI+IoT”的战略方向稳步推进,不断强化AI核心技术实力,并持续投入AIoT核心产品体系建设,围绕消费、城市、供应链三大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取得了实际成果。
在城市物联网领域,旷视推出了人工智能摄像头,并不断强化硬件能力以配合尖端计算机视觉算法。截至目前,已累计打造四大品类、数十款硬件产品。同时,基于覆盖云边端的算法、软件、硬件能力,其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应用于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是未来10年重要的创新机遇。人工智能是核心技术能力,物联网是产业落地场景。两者的融合,就是要将人工智能能力注入物联网的场景,实现实体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印奇表示,旷视经历了AI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价值跃迁过程。现在越来越专注于探索人工智能在哪些行业能够真正实现落地。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得越深,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旷视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自2011年成立起,便意识到人工智能将为世界带来巨大变革,而深度学习是支撑人工智能革命的关键。以深度学习为旷视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得以持续不断地推动全球技术创新,并率先开始将前沿技术商业化。
依托自研的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Brain++,专注于算法能创造极大价值的领域: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向客户提供包括算法、软件和硬件产品在内的全栈式、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终端用户降本增效,并带来极致体验。目前,旷视拥有近3000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服务数十万开发者和超过3000家行业客户。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旷视从2017年开始就进入智慧物流领域,基于云、边、端等平台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创新,打造智能物流装备及“智慧大脑”旷视河图,并聚合行业合作伙伴,向工业物流及商业物流场景提供高度智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简化管理,为工业数字化升级提供创新引擎。
在算法方面,旷视依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Brain++,结合物流场景的实际需求,能够为不同的物流场景定制化输出算法,让新算法的生成更高效、更经济地服务物流场景的客户。
在软件方面,旷视打造了业界首个机器人物联网操作系统——河图操作系统,具备生态连接、协同智能、数字孪生三大特性,使旷视得以在各类物流环境中智能协调软件、物联网设备和人,帮助客户一站式解决规划、仿真、实施、运营全流程。目前河图已经成功落地百余个项目。
在硬件方面,旷视正在不断推出新一代物料搬运AGV、智能圆形播种机、AI+堆垛机等多款自研机器人及AI物流装备,全面覆盖搬运、存储、输送分拣场景。目前,旷视在北京、宁波、苏州拥有3家研发制造基地,用于机器人及智能物流装备的测试与生产。今年下半年,旷视还将推出多款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物流装备。
此外,旷视也在不断联合产、学、研、用等产业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动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
目前,旷视已将供应链物联网业务扩展至1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向智能制造、零售电商、3PL、汽车、鞋服、医药、教育等数10个行业的数百家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