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在中国究竟有没有未来,以及有什么样的未来?市场领域

第一,从2017年FoodPlus成立之初开始,我们就已经在跟踪人造肉的各种发展动向。

第二,人造肉是一个兼具科技、农业、消费品三者属性融合为一的领域。

第三,目前植物肉已经处在市场成长期,其他类别的人造肉还处在萌芽阶段,将整个人造肉市场去做对比分析其实有很强的参考性。

第四,人造肉在中国创业投资领域已经兴起,尤其是目前植物肉已经开始正式走向大众市场。我们将在后面着重分析中国人造肉的市场情况。

第五,对于投资而言,人造肉可能是一个结构性的机会,目前其实处在非共识的状态下,可能会给在这个赛道里布局的机构带来超高的回报。

第六,从整个食物系统的角度,人造肉有可能重塑整个食物系统。

2、人造肉的三种类型

人造肉的三种类型

首先还是先简单普及一下人造肉包括哪些类型的产品。以下三种是目前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对于人造肉类型的划分。

第一种是植物肉,是用植物合成的一种模仿肉类的产品。

第二种微生物发酵肉,通过微生物来发酵蛋白,不属于植物性的成分,而是真菌类型。

第三种,细胞培养肉是从动物当中提取干细胞,再在实验室的环境下进行培养。

3、人造肉为什么会兴起?

人造肉的兴起因素

据我们的观察,人造肉是从美国发展起来,再逐渐走向欧洲、澳洲以及中国市场的。从美国的情况来看,有很大原因是美国的消费文化及社会文化因素,比如素食主义,目前在美国属于一种潮流。

另外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人造肉相比于畜牧业,不会造成那么大的环境破坏。

然后是植物性饮食与可持续发展。植物性饮食目前是整个全球市场比较主流的饮食趋势,尤其是在美国、欧洲。大概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普通消费者日常的饮食中包括的大量素食蔬菜部分;另一方面,目前国外的植物性乳品市场占比较高;第三主要是人造肉,人造肉行业是能够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为什么说人造肉兴起对于应对粮食危机以及重塑系统能够产生非常高的价值?

第一,农业包括畜牧业、种植业,从两个行业的利用效率及农业占地来看,畜牧业占用了很大资源,而种植业占用的资源相对较少。另外,畜牧业对于农业的有效利用率并没有那么高。

科学家投入和资本的支持,是人造肉行业能够发展起来最密不可分的两个因素。

不管是植物肉、微生物发酵肉还是细胞培养肉领域,都包含了非常前沿的科学技术。我们观察到的一些国外人造肉公司,很多创始人一方面有素食从业背景,另一方面很核心的是在生物或发酵领域有科学研究背景。

不论国内外,资本的支持是人造肉兴起很核心的因素。因为从前期研发到早期市场投入、供应链建设,尤其到市场开始成熟的时候,都需要在渠道端、供应链端及市场端进行大量资本投入。

4、人造肉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关键点解读

人造肉的发展历程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是在2009年开始创立的,也从此开启了一片蓝海市场。

除我们列举出来这些比较有代表性且成立较早的人造肉创业公司外,也有一些食品巨头加入到了这个领域,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雀巢、联合利华这类覆盖多种产品的综合型食品企业;

第二种是肉类加工商,例如泰森、JBS等美国以及巴西比较大型的传统肉类加工企业。

第一,2019年BeyondMeat上市并且股价暴涨。

第二,2020年ImpossibleFoods与MemphisMeats获得了巨额融资。

ImpossibleFoods的产品融合了植物基和微生物发酵人造肉技术,所以不论是口感、味道和色泽方面都可以更加的接近真实的肉。

MemphisMeats在几年前开始投入了细胞培养肉技术,不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这项技术的成本较高,在产品上市以及普及方面是一大障碍。

2020年初MemphisMeats获得约两亿美元的融资,是之前融资数额的约10倍以上。我们推测这笔融资除了用于研发,也可能会使用在供应链的建设以及产品上市推广上。

这也可以说明,细胞培养肉市场已经从研发进入到了萌芽的阶段。

最后,在中国市场方面,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植物肉领域的公司,在2020年12月25日出台了首个植物基肉制品的团体标准。由2021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

5、全球人造肉的市场概况

全球人造肉行业的市场概况

由于微生物发酵肉跟细胞培养肉产品还未上市,目前我们仅能得到植物基肉制品方面的市场数据。可以看到,整个美国的市场增长是相对快速的,尤其在2020年达到了较上一年接近一倍的增长。

也许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到这个行业,我们可以期待这个市场会有逐步的增长。

6、全球人造肉的融资概况

在2020全年中,全球人造肉行业的风险资本流入是20亿美元左右,差不多100多亿人民币的规模。而各类型人造肉公司的融资数额相比上一年也都几乎成倍增长。

7、全球人造肉行业的竞争格局

全球人造肉行业的市场格局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三种类型的人造肉,而各类型的产品也有不同的市场玩家:

首先,在目前市场相对成熟的植物肉领域,分为创业型企业、综合型食品企业、肉类加工企业以及农业食品贸易企业。

创业型公司例如BeyondMeat、ImpossibleFoods这样的人造植物肉行业先驱,无论是在供应链、技术、渠道的铺设、市场的推广方面都是比较领先的。

综合型食品企业例如雀巢、联合利华正在进行植物肉市场领域的布局:

雀巢已经将植物基和可替代蛋白这个类别作为这个公司的核心战略,拥有自主研发的植物肉产品;联合利华在2018年收购了“植卓肉匠”后开始在全球销售体系下推广产品,并于2020年12月开始与中国的汉堡王合作。

肉类加工企业包括荷美尔、JBS和泰森等传统肉类加工企业,也正在对各自擅长的肉类领域进行布局。

农业食品贸易企业包括嘉吉和BSM也都有进入到人造肉市场,越来越多的初创型或者是传统企业也纷纷入局。

其次,细胞培养肉方面,我们列举出了几家融资规模相对较高的公司,包括也许会在2021年开始推出零售产品的MemphisMeats,以及不久前获得新加坡上市许可的EatJust。相对而言,这几家公司不管是在技术端的沉淀、研发的进程,还是在成本的控制、量产方面,走的都相对靠前。

最后是发酵人造肉市场,它的原理是通过微生物来发酵蛋白,这个蛋白既可以用到肉中,也可以用到酸奶或可替代乳制品中。

各公司在这个市场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例如Nature'sFynd目前的策略包括:1)依托于现有技术去提供原料;2)开发既有品牌。而MycoTechnologies则是一个纯技术提供商,JBS旗下品牌“PlanterraFoods”就是采用他们的植物蛋白发酵技术来提升产品口味的。MotifFoodworks跟前面两家公司相似,也是采取2B运营。

此外,还有一间值得一提的公司是PerfectDay,公司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来提供非动物性蛋白,目前他们已经与许多品牌达成合作,一些产品也相继推出。

以上是目前全球人造肉行业的市场格局,可以看到许多巨头公司都已经加入植物肉市场。而细胞培养肉跟微生物发酵肉这两个类别,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虽然植物肉、细胞培养肉跟发酵肉都同属于人造肉这个大类别,但是它们的逻辑却有一些差异性。至于为什么这些巨头玩家目前都在以投资而非自己下场的方式进行布局,在下文中我们会详细展开说明。

8、传统肉产业链与人造肉产业链

猪肉产业链

通过将猪肉的产业链与人造肉的产业链对比可以看到,猪肉价值链条相对较长,涉及到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肉制品生产及下游的销售及经销。

从畜牧业的角度来讲,行业上游的链条是相对较长的,每个环节中都有相对应的大型企业。然而人造肉行业的产业链条就相对简单,不会像肉类养殖、屠宰以及深加工的链条那么复杂。

目前人造肉的三个细分品类的政策与法规各有不同:

首先在植物肉方面,只要使用的原料不在法规允许的原料之外,基本上是没有太多限制跟准入门槛的;

而细胞培养肉方面的监管会更相比其他两种类别更加严格一些。目前只有新加坡通过了细胞培养肉的审核认证。

接下来以我们的视角就分别来针对植物肉、微生物发酵肉以及细胞培养肉来做更深入的分析

02

解读人造肉的核心逻辑

10、植物肉的核心逻辑

植物肉的核心逻辑

我们对于植物肉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解为:植物肉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替代传统肉,而是一种基于植物的新型蛋白的选择。如果一定说他是肉,那便是多样化肉类市场的选择之一。

其实这个理解对于整个植物肉行业的发展判断是非常核心的。因为是它是一个补充,为消费者增加的一个选择,而不是去替代传统肉,这也是对于植物肉产品发展潜力的判断逻辑。

11、植物肉核心生产工艺解读

植物肉的核心生产工艺

关于植物肉的生产工艺有两点核心:一方面是采用什么样的蛋白,另外一个方面是采取的烹饪方式。

12、植物肉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

植物肉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

上文提到,植物肉不是传统肉的替代品,而是作为一种基于植物的蛋白质补充品。所以我们认为,整个植物肉行业中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产品的丰富性以及在技术端的积累。

目前整个植物肉行业核心的消费方式有两类:

第一类是在餐饮端,植物肉公司以菜单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如果归纳起来,就是B2B2C的模式。不同的餐饮企业对于原料和烹饪方式的要求不一,所以如果植物肉公司想要在餐饮端匹配不同客户,则需要在产品的丰富性上做提升。

第二类是在零售端,目前国内的植物肉在零售端的表现比较一般。然而国外市场在餐饮端跟零售端上相对而言是平分秋色的。从零售端来看,如果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类型,例如不仅有肉饼和肉丸,还能有传统的猪肉、牛肉、鸡肉甚至延伸到海鲜上的话,也会增强一家公司的竞争力。BeyondMeat在国外市场主要是以植物基的牛肉为主,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也在准备推出植物基猪肉这方面的产品。

第二,产品差异性。

ImpossibleFoods的植物肉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成分,是以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在大豆中提取大豆血红蛋白素。这个原料的加入为ImpossibleFoods产品的品质及差异性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目前不论是国内的星期零或国外的BeyondMeat都没有采取这种方式。当然,如果说要拿微生物发酵的蛋白作为产品差异性的话,也要考虑到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

第三,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核心的判断。

第四,渠道资源,主要在于规模优势。

最后,市场普及与市场教育也是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一环。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去接受一种新的食物需要接受一些市场教育。

13、植物肉市场与公司版图以及竞争格局

植物肉市场与公司版图及竞争格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鲜类别相较畜牧业类别的公司少很多,然而不论是对技术的要求还是风味的接近程度,海鲜类别的研发相对畜牧业的难度却更低一些。当然这也存在另外一个因素的考量:目前整个畜牧业类植物肉的潜力大于海鲜类。

如我们上文提到,不论哪个类别的植物肉都是一种新型植物基蛋白的选择,所以我们判断目前植物海鲜在全球市场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机会。

14、植物肉公司案例

植物肉公司案例

15、植物肉的发展进程

植物肉的发展进程

我们认为植物肉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产品研发、公司创办、供应链匹配以及资本进入。可以说在2010年前后美国植物肉市场的许多公司都处于这个阶段。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许多公司在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盘旋了许多年。

第二阶段的发展速度就相对较快,包括了消费者终端测试、市场预热、推广以及资本在行业中的扩大。

拿目前中国市场举例,各大餐饮巨头包括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德克士、汉堡王都在尝试以消费端的角度使用产品,然后从市场端开始提升热度。这可以加大供应链的投入并且扩大产业资本,从而扩大市场容量,市场竞争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激烈。

产品开始多元化的一个重点在于是否可以融合到各类菜系中,是否有更加细分的植物肉产品在市场上推出,进而增加供应链方面的资本投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许2021-2022年行业就会发展至第四阶段,也许会有大量的人造肉公司上市或并购整合的局面。或比如传统的肉类加工企业去收购一些人造肉公司、综合型食品巨头企业去进行并购等,在这里也许会出现一些细分机会,然后有新的资本加入。

最后一个阶段是指整个市场达到一个相对饱和或稳步增长的阶段。并购整合也许会更加常见,细分机会会加大,一些主流的产品中,类似于猪肉、牛肉或鸡肉的市场增速会逐渐减少,一些细分的植物肉类别逐渐出现,整个市场规模会进一步加大。

以上便是我们大致盘点的植物肉发展的五个阶段。

16、植物肉的发展潜力判断

植物肉的发展潜力判断

我们认为,不论是在植物肉还是整个肉类领域中,这最终可能会是一个小众类别的产品。

不过如果我们拿植物乳跟整个乳制品行业去做一个对比的话,就目前来讲植物乳在乳制品行业占比不足3%,类比下,植物肉拥有两百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17、植物肉的创业机会与投资逻辑判断

植物肉的创业机会与投资判断逻辑

对于植物肉创业机会我们总结出四个逻辑:

第一,空白市场的逻辑。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许多国家都拥有可以发展植物肉的潜力。相较于植物肉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空白市场会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在产品细分里面去找到机会。

前文中提到海鲜类植物肉是一个方向。此外,目前由于牛肉和鸡肉在整个行业中占比较大,所以其他类别的肉也仍有机会存在。

第三,从产品创新去思考。

例如前面提到的ImpossibleFoods,将植物肉工艺跟微生物发酵的工艺结合起来,也是一种产品创新的方式。

第四,在细分渠道里寻找机会。

就目前整个植物肉市场而言,餐饮行业是主要的营销渠道之一。从渠道细分的机会来讲,可以区别于BeyondMeat、ImpossibleFoods仅布局于快餐店和西餐厅,而在一些小众的渠道中寻找机会。拿中国市场来举例来说,虽然目前整个植物肉公司布局的渠道基本上是在以西式快餐为主,然而中国还是一个以中餐为主的国家,中式餐饮中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机会,比如就目前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海底捞还没有推出相应的植物肉产品。

从投资判断的角度来讲,竞争环境分析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竞争环境比较宽松,对于投资判断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谁先进入,谁抓住了机会,谁就有会获得先驱优势。反之,可能就要从创业机会逻辑去判断。

此外,要对具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差异化竞争力进行了解。在供应链端或是在产品、技术研发端,亦或是为餐饮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最后的核心判断点是资源的积累。如果说对于植物肉公司而言,有一些稳定的餐饮渠道资源的话,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基础。

以上是我们对植物肉行业的创业机会与投资判断逻辑的分析。

18、微生物发酵肉的核心逻辑

微生物发酵肉的核心逻辑

微生物发酵肉是一种优于植物肉的替代蛋白选择,它从风味、口感、营养来讲,都更为接近动物源的肉,甚至在营养成份上优于传统动物源的肉。微生物发酵肉还有一个优势是生产效率非常高,一般来说,发酵蛋白技术需要的土地面积、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只是传统农业的百分之个位数。根据微生物发酵肉公司Nature'sFynd的数据,他们目前每单位面积生产蛋白质的量可以达到动物源的3.6x和植物源的1.8x。

19、微生物发酵肉核心生产工艺解读

微生物发酵肉核心生产工艺解读

目前食品行业使用的发酵技术可分为传统发酵和新式发酵,核心差异在于目标产物是宿主还是微生物。如发酵生产酸奶是传统发酵,而PerfectDay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培养得来的主要产物来生产类牛奶蛋白,就是新式发酵技术。新式发酵也可以进一步分为生物量发酵和精准发酵,核心差异是目标产物是微生物主体还是微生物的小部分或代谢物,精准发酵技术对后期提纯的要求往往非常高。

目前新式发酵也可分为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液态发酵肉一般生产工艺的后半段有与植物肉相似的部分。固态发酵则省去了最后让蛋白质结构化的步骤,但也对发酵技术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微生物发酵肉的市场与公司版图

微生物发酵蛋白的主要创业公司

根据GFI(好食物研究所,TheGoodFoodInstitute)的数据,目前专注于发酵蛋白领域的公司已有约50家,其中有4家公司获得了1亿美元以上的融资。

在这些公司中,2C与2B的公司都有出现,生产技术呈现出了不错的多样性,传统发酵、精确发酵、生物量发酵都被运用,其中精确发酵、生物量发酵更为广泛,液体发酵和固态发酵这两种发酵方式都有运用,3D打印、双螺杆高水分活度挤压工艺、转基因、电解等技术也被融入到产品里。

终端产品形态也呈现了很好的多样性,牛肉、猪肉、鸡肉、海鲜、培根、蛋、奶、宠物食品、原材料、添加剂、调味剂等产品都有出现。

在微生物发酵肉创业公司中拿到最多融资的是Nature'sFynd,目前一共拿了1.6亿美元,他们的产品品类较多,2020年年中已经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审核文件,预计2021年年中可以通过审核,并开始把产品大规模推向市场。

21、微生物发酵肉的发展潜力判断

对于微生物发酵肉的发展潜力的判断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点是成本。微生物发酵肉在营养、口感、风味上都比较接近动物源的肉,甚至在营养层面更佳,那么作为一个大众市场产品的替代品,微生物发酵肉是否能利用其极高的生产效率,来把成本降到与目前动物源的肉持平甚至更低,会是未来这个细分品类发展潜力大小的核心因素之一。

22、微生物发酵肉的创业机会与投资判断逻辑

目前微生物发酵肉领域除了1985年就成立了元老Quorn外,近几年来冒出的创业公司们还没有推向大众市场的产品,整体市场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与植物肉做对比的话,它还处在第一个阶段。

目前从ToB技术提供商的角度,未来机会有:微生物菌种的发现与培养改造(如基因编辑);液态发酵中的培养液研发与生产;部分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如基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的ToB公司MycoTechnology,就有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植物肉苦涩阻断剂和整体解决方案等等。

从ToC的角度,目前的创业公司们往往都是基于上游供应链能力延伸到品牌端,公司发展路径是先闭门做R&D,产品初步成型后,开始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交食品原材料许可申请(目前来看,欧美国家申请过程往往需要1年左右),并同时开始招募市场、品牌和渠道部门人才做市场声量堆积和渠道进入准备。因此,早期微生物发酵肉的投资逻辑应重点放在其技术研发能力上,中后期也需要兼顾到品牌、市场和渠道的能力。

23、细胞培养肉的核心逻辑

细胞培养肉的核心逻辑

我们对细胞培养肉的一个核心判断逻辑是,它会从上游供应链端的角度重塑整个肉类的产业链。细胞培养肉可以理解为与动物源的肉无差别,若细胞培养肉成本能进一步降到与动物源的肉持平甚至更低,就有潜力能够可观地替代传统肉类的市场份额。

24、细胞培养肉核心生产工艺解读

细胞培养肉核心生产工艺

细胞培养肉核心生产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

这个工艺流程对一般创业者来说门槛是非常高的。从干细胞提取,到培养液的调配,再到后期采用何种方式去成形(传统有支架式成型,目前也用采用3D打印的前沿公司),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25、细胞培养肉的市场与公司版图

细胞培养肉的市场与公司版图

在细胞培养肉市场上,产品有牛肉、家禽、猪肉、海鲜类等,其中许多公司的产品横跨多种肉类。

26、细胞培养肉的发展逻辑

细胞培养肉与传统的肉类的行业发展逻辑是类似的,只是在上游做了重塑,在品牌端、肉类生鲜食材类、深加工类、销售端,未来与传统的肉类都会非常接近,甚至是一致的。

27、细胞培养肉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潜力判断

我们可以大致把细胞培养肉行业初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技术开发、产品研发、资本进入、供应链初步建设

第二阶段:预计2021年后会有细胞培养肉产品上市

目前细胞培养肉正处在第一个阶段往第二个阶段的过程中。可能从2021年开始会陆续有细胞培养肉公司推出相应的产品进入到市场。对发展潜力的一个核心判断是:细胞培养肉会逐步去替代原有产品肉类与市场份额。

若得到政府产业方面的政策支持,未来在整个肉类占比达到50%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因为从整个食物系统的角度来讲,细胞培养肉会对整体肉类供应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重塑的作用。

28、细胞培养肉的创业机会与投资判断逻辑

这里首先要界定是ToB还是ToC。

如果是ToC,面临的挑战会更高。ToC一方面要承担教育消费者的责任,一方面要面对传统肉类巨头的竞争,国内如温氏牧业、新希望、双汇、雨润、诺和等。

如果是ToB,这里的逻辑更像生物科技,在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投资和创业的机会,如从技术提供商的角度。这个领域大部分传统的肉类巨头都没有直接布局,ToB的机会会更加多元。

29、植物肉、微生物发酵肉、细胞培养肉、传统肉类的未来市场格局

咨询公司科尔尼在一份报告中预测:2040年,人造肉占比将在肉类中超过60%,其中细胞培养肉35%,植物肉25%。

这个预测我们持保留意见。

我们的判断是植物肉未来占比不会太高,植物肉和微生物发酵肉会成为小部分市场,而细胞培养肉会是大头。

03

中国人造肉市场的分析与判断

30、中国人造肉的标准、法规以及国家政策可能性解读

人造肉的标准、法规及国家政策可能性解读

下面我们从中国人造肉的标准、法规及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聊一聊中国人造肉的未来可能性。第一,目前不论是科研端还是传统肉类产业,都非常重视人造肉行业。中国工程院已经启动了细胞培养肉的战略研究项目,另外一些创新型初创公司也已经开始布局。另外,若干植物肉团体标准发布于今年的12月15号发布。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国人造肉行业尤其是植物肉的市场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起来。

31、中国人造肉市场与公司版图

中国人造肉市场与公司版图

而从市场和公司的角度,我们将中国人造肉市场进行了以上版图划分。

第一,植物肉在目前整个中国市场中竞争相对激烈,市场格局大致分为三类公司,即跨国公司及食品巨头、初创型公司和传统食品公司。而主要的技术提供商是布勒与杜邦,布勒提供设备,杜邦提供原料配方及生产端支持。

第二,细胞培养肉目前阶段还比较早,几家创业公司都在近期刚完成融资,第一家香港公司AvantMeats计划明年推出相应产品。目前布局细胞培养肉的投资机构较少,经纬创投和力矩中国皆为以上创业公司的投资方。学术机构以高校为主。

第三,在微生物发酵肉市场中我们还未发现任何中国公司的身影。但在科研机构中,江南大学算是一家比较老牌的学术科研机构。

32、中国植物肉的供应链工厂情况

中国植物肉供应链工厂概况

其次,在供应链端,目前中国植物肉的代表性工厂是以上四家,除双塔外,其他三家以前都是做传统素食的,而双塔是一家豌豆蛋白的原料供应商。目前国内的初创型公司基本都是在这几家工厂做代工的。

据目前我们的了解,已建有自有工厂的公司是雀巢和必斐艾。而目前采用海外进口的品牌主要为联合利华旗下的猪肉、BeyondMeat及OmniPork。BeyondMeat将在嘉兴建厂,而OmniPork将在广东建厂,预计明年投产。

由于植物肉工厂的门槛相对不算高,我们预计未来也会有很多植物肉的工厂出现。一端是初创公司自建工厂,另一端可能会出现专门针对植物肉的代工厂,以上是我们对于中国植物肉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

33、中国植物肉的供应链工厂情况

中国植物肉市场竞争格局-公司端

从公司端的角度,我们划分了以上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产品以及产品策略。从肉类的类型来看,目前市场中主要以猪肉、牛肉、鸡肉为主,海鲜类植物肉还不多。从产品类型来看主要以原料食材为主,肉饼、肉糜、肉丸这几种类型较多,也有少部分方便速食的联名产品,或冷冻半成品菜肴,这也是雀巢目前的植物肉主打产品类型。

而从市场策略维度来看,大部分公司都采取B2B或B2B2C的方式,即直接向餐饮端供应食材,提供植物肉的餐饮专业解决方案,并与餐厅进行联合营销。也有一些猪肉品牌以联名方式推广品牌,例如味事达、星期零。味事达是跟它推了联名的产品,然后星期零的话,就是大量的联名在推产品。

渠道策略目前是以餐饮端为主,众多零售渠道公司都在探索阶段,对于线上渠道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而餐饮端又以大连锁品牌餐饮为主。

34、中国植物肉市场竞争格局-渠道端

中国植物肉市场竞争格局-渠道端

35、中国植物肉市场的线上情况

中国植物肉市场线上情况

刚刚提到,大部分公司都不是特别重视线上渠道的建设。我们抓取了天猫的植物肉的数据,在半成品、植物肉零食、植物肉素食三个分类中,我们发现植物肉素食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最高。其中素食类Top3品牌为植物教授、拉面说和必斐艾,植物教授目前的主推产品是冷冻素食水饺。

半成品中,OmniPork对线上渠道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其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因是OmniPork的母公司绿客门的主营业务之一是人造肉可替代蛋白零售商,因此OmniPork以跨境电商的方式非常好的借助了绿客门的渠道资源。

整体来看目前植物肉线上市场规模还比较小,既有挑战,也存在一些机会。

36、中国植物肉市场的竞争要素

纵观中国植物肉市场,我们大致把竞争要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餐饮端为主,另外一种是以零售端为主。不同渠道为主的策略涉及到的具体竞争要素也有差异。

37、中国植物肉市场的发展进程

中国植物肉市场发展进程

38、中国植物肉的发展潜力判断

以上是我们对于中国植物肉市场发展潜力的一些判断。

第一,中国猪牛肉市场大概在1.5万亿左右,若以植物乳在乳制品中占比2.3%作为类比,中国植物肉的未来潜在市场规模预估为350亿左右。从长期角度来看,市场天花板不高,不算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

第二,如果不以替代肉类的逻辑,仅从新蛋白质的类型选择来看,植物肉是有一些优势的。一方面是植物性饮食、无胆固醇、营养丰富、优质蛋白,另外就是畜牧业可能会产生例如抗生素过度使用等问题。

第三,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等因素看,植物肉的普及其实可以减轻中国肉类产业的部分压力。

第四,整体的消费升级趋势也将带动植物肉的发展,植物肉会成为餐饮及零售端升级后的选择之一。另外,目前消费者与市场对于植物肉的担忧主要在于口感和品质,植物肉与真肉的差距比较大,但随着技术和行业的发展,这个问题应该会得到一定的改善,甚至解决。

刚才我们提到,如果将植物肉跟微生物发酵肉两种工艺结合起来,能够很大程度促进口感和品质的改善,这目前也是ImpossibleFood的核心竞争优势。

39、中国植物肉市场的机会点

中国植物肉市场的机会点

对于植物肉的市场机会点,我们也有一些判断。

第一就是目前市场还处于早期的萌芽阶段,真正受到市场跟消费者欢迎,并且有广泛认知度的植物肉品牌,其实还没有出现。虽然说有很多公司进入到这个市场,但整体体量都还是比较小的。

第二,现在的餐饮品牌普遍追求连锁和规模,在供应链端比较成熟。因此一些小的连锁餐饮及餐饮供应链服务商一方面可以切到渠道红利,一方面可以找到目前一些植物肉公司还没有占据的更细分或更蓝海的餐饮渠道类型。

第三,目前零售端的普及率其实不高,如果将植物肉作为食材,如何普及?如果作为素食半成品,如何把植物肉应用好?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很好的机会。比如以上提到的,OmniPork对于线上渠道的重视带来了一些线上竞争优势,而植物教授在产品上将植物肉与水饺结合,也能给品牌带来一些机会。如果能够在这两个方向里提供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案,是能够在零售端找到植物肉的一些市场机会点的。

第四,从产品本身的口味和品质提升来讲,如果能够更加接近真肉,是能够打动市场跟消费者的点。

第五,我们认为也是一个很核心的点,就是在非猪、牛、鸡肉及海鲜类别中,目前的中国市场相对空白。

40、中国微生物发酵肉和细胞培养肉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潜力判断

中国微生物发酵肉和细胞培养肉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潜力判断

下面是我们对于中国的微生物发酵肉跟细胞培养肉的发展进程及未来发展潜力的判断。

刚刚提到的,微生物发酵肉领域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相应的公司,目前还处在几乎为零的阶段。但微生物发酵肉有机会替代植物肉在人造肉中目前的领先地位。因为相比于猪肉来讲,它是最接近真肉的风味口感的,如果微生物发酵肉能够与植物肉融合,也将会是对于植物肉的一种替代。

而细胞培养肉目前已经处在第一个阶段,即已有实验室或有公司在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接下来我们预判会有一些新的公司及资本进入到这个市场。这其中有两个核心点,一是技术端的私密会成为这个阶段里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二是谁能够整合好供应链,能够把细胞培养肉量产出来,特别是低成本的量产,也是一个很核心的一个竞争环节。

对于细胞培养肉我们的判断是,它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数千亿级的市场,尽管目前这个市场是零,只要一旦起来,它将会是畜牧养殖、肉类屠宰深加工企业的必争之地。也就是说,对于目前阶段的细胞培养肉而言,整个中国市场是一片待开发的沃土。不论2B还是2C的策略,都将能够找到很好的市场机会。

我们判断未来整个肉类市场将呈现真肉跟人造肉各50%的市场占比,人造肉中细胞培养肉预计占比40%,剩余10%为微生物发酵肉跟植物肉。

41、中国微生物发酵肉和细胞培养肉的机会

中国微生物发酵肉和细胞培养肉的机会

最后还有两点,即微生物发酵肉跟细胞培养肉的市场机会。

从短期来看,微生物发酵肉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市场中还未出现参与者。从中长期看,它将不亚于植物肉的市场潜力。而细胞培养肉从短期和中长期看是两个不同的逻辑,如果2B,就是整个产业链的服务商,有可能将传统的肉类巨头公司作为客户;如果2C,就需要与其进行直接竞争。

所以在细胞培养肉这个类别里,不论是从创业还是投资的角度,整个发展策略路线需要在初期就选定好,2C企业需要思考是否有能力与传统肉类巨头进行正向PK,而2B则需要重点打磨技术与供应链能力。

04

总结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中国作为一个肉类大国,人造肉市场更大的空间是在细胞培养肉上。这可能会重塑整个肉类产业链,大份额替代传统肉类,而植物肉与微生物发酵肉可以成为肉类市场及人造肉市场很好的补充

中国包装容器展“包装采配对接资源共享群”助力供应商与终端无缝对接,解决采购痛点,更为您横向打通包装全产业链优质人脉,目前已吸引近3000名高采购力专业买家和供应商加入。

严守准入门槛,实名名片验证准入,确保优质人脉

终端专业买家直接发布包装采购信息,确保真实,有效。

定期举办主题讨论,发布行业最新动态,实现“不掉线”互动

包装采购需求登记

扫码留下

您的包装采购需求

扫码入群哦~

加小容包请备注

“姓名+职位+公司名”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观众预登记火热进行中

PACKCON2022观众预登记通道已全面开通,抢先注册,获取更多权益!

THE END
1.1斤狗粮多少钱在宠物养护中,狗粮的选择和制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计算一斤狗粮的配方成本,帮助宠物主人更好地为爱犬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斤狗粮的配方。一般来说,狗粮配方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狗粮配方示例: ...http://www.gonerve.com/z/f202411295070z.html
2.海外代工业务起家,乖宝宠物:乘“它经济”东风,成就国产品牌龙头...精细化、科学化喂养意识增强,提升单宠食品消费支出。 根据艾瑞咨询调研,九成消费者购买主粮会优先考虑营养成分和天然健康产品层面因素、七成消费者会考虑宠物的偏好,根据宠物年龄和特殊需求为宠物针对性选择主粮。 国内单只宠物食品支出已经由 2016 年的 39 美元提升至 2020 年的 59 美元,但相较美日成熟市场仍有较大...https://m.yoojia.com/article/9437635778942406668.html
3.美国Petaluma植物性宠物狗粮食品logo包装设计美国Petaluma植物性宠物狗粮食品logo包装设计由墨西哥工作室The Branding People创作,色调欢快、俏皮且有趣。明亮多彩的狗粮袋描绘了不同的狗在进行人类犬类活动,例如玩飞盘、骑自行车、在公园长椅上阅读和散步。像红薯、花生和胡萝卜这样的全部原料都放在一个狗碗里。文http://www.dongyun01.com/zhishiku/n2739.htm
4.极具市场潜能的宠物食品原料—微藻行业资讯热点资讯极具市场潜能的宠物食品原料—微藻 核心提示:微藻通常是指含有叶绿素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种,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应用生物技术进行大量培养或生产的微藻分属于4个藻门:蓝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和红藻门。微藻作为一种微小的水生植物,不仅具有光合作用能力,还能产生...http://yanfa.foodmate.net/news/show-1113.html
5.欧洲高端进口猫粮测评:Wildcat绿袋子的配方封神了!大家好,氧宠博士的猫粮测评时间又到了~ 为了满足不同铲屎官的需求,除了测评一些比较平价的国产猫粮之外,我们也要看看一些高端的进口猫粮。毕竟在宠物食品领域,国产粮不论是在发展历史、营养研究、制作工艺还是品控等方面,和进口粮还是有些差距的。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测评一款德国Wildcat(野猫)鸡肉粮,预算充足,想让猫...https://www.isdpp.com/xq-14946.html
1.狗粮成分分析揭秘宠物食谱中的关键要素狗粮成分分析揭秘宠物食谱中的关键要素 蛋白质的重要性 狗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对于维持它们的肌肉和组织健康至关重要。高质量蛋白质来源于鱼油、鸡肉、牛肉等动物源性原料,而植物性蛋白如豆类和谷物也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纯素或半素犬食者来说。然而,不同品种和年龄阶段的狗对蛋白质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选择合适的蛋白源...https://www.nu445dn1f.cn/liang-you-diao-wei-pin/819103.html
2.首届中国国际宠物食品原料大会成功举办!油脂是宠物食品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宠物食品主要用的油脂来源有植物油、动物油、植物油精炼的副产品,油脂质量优劣对宠物食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同时,他表示油脂成为商品以来,油脂的掺伪就相伴而生,因此他提供了判断油脂品质质量与掺伪的几个方法:动植物油脂的理化特性分析、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油脂中甘三脂的...https://www.cipscom.com/ShowNews/23859.htm
3.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78号(关于进口波兰宠物食品检疫和卫生要求的...(四)植物源性原料不含有危害宠物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禁止使用的成分,包括未经中国官方批准的转基因成分。 五、生产加工要求 (一)罐装宠物食品应使用Fo值不低于3.0的热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二)非罐装加工宠物食品应经过90℃以上的热处理,或波方批准并经中方认可的其他等效方式处理。 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dtgxdc/zcdt/202307/t20230731_6217137.htm
4.深度用发酵技术产蛋白,人类未来有救了?与人类通常食用的几十种动物、数百种植物食材相比,微生物发酵为人类食物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当前,微生物发酵原料已经应用于碎肉,全切肉,鸡蛋,牛奶,奶酪,明胶,海鲜,脂肪,油脂,宠物食品等各类食品中。 1、碎肉 这种半结构化食材可以通过传统,生物质和精密发酵三种路线进行。Quorn是第一家使用生物质发酵技术生产碎肉...http://www.tjkx.com/news/pc/1073/1073601.html
5.2024年全球植物性宠物食品行业产业链全面分析报告根据QY Research(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植物性宠物食品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4-2030)。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 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 %,预计2030年将达到 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205598.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0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规章适用规定、充分考虑宠物饲料特殊性和管理需要的基础上,制定了《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宠物饲料标签规定》《宠物饲料卫生规定》《宠物配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等规范性文件,现予...https://pet.caaa.cn/html/pet_hyzx/pet_zcyw/2021/1227/6.html
7.风味剂在宠物食品适口性方面的应用宠物食品风味剂对宠物食品的风味影响很大,但这种风味同时也受脂肪、肉粉等原料以及工艺带来的熟化度等方面的显著影响。宠物食品刚生产出来时,气味更多受风味剂的影响,在放置两周以后,则会形成复合的稳定的风味,并最终影响粮食的整体感官和适口性。风味剂处于保质考虑,通常会用到磷酸,磷酸的普遍使用会影响总的磷的摄入...https://www.tdtbio.com/h-nd-359.html
8.植物提取龙头快速崛起,莱茵生物:海外工业大麻市场前景广阔莱茵生物是全球植物提取行业领军企业、国内首家植物提取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天然甜味剂、工业大麻等。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2007年于深交所上市,专业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秉承“绿色科技,健康未来”的经营理念,着力原料基地的开发和建设,构建食品饮料、膳食补充剂、化妆品...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0810268&efid=BmeerpI9tSkb9cOhykQn0w
9.食品包装调查报告(精选8篇)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县食品安全总体现状较往年有所提升,但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一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人员数量少。按照“三定”方案,全局共设立编制80个,到位人数46人。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紧紧23人,食品安全监管面积大、战线长、监管基础薄弱、动态性强,同时食品行业兼具从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fe2i1sq.html
10.狗粮的成分有哪些制作方法挑选标准吃进体内的食物不等于全部被消化吸收利用。如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率为80%,有20%是不能被利用的。因此在配制时,应该全面考虑所用的的材质。 4、适当地加工处理 各种饲料在喂前要经过加工处理,当然你也要了解你的狗狗喜欢的口味,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犬的食欲和饲料消化率,防止有害物质对犬的危害。 https://www.cnpp.cn/focus/25305.html
11.支付宝蚂蚁新村答案支付宝蚂蚁新村答案汇总大全9月10日:非遗小知识:以下哪一项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芦笙 9月9日:以下哪种非遗美食有“麦绳”之称?一根面 9月8日:“用香气治疗他人”是对以下哪种职业的贴切描述?芳香治疗师 9月7日:以下哪种非遗美食是我国腊肉制品中的精品?金华火腿 9月6日:以下哪种职业是青少年户外研学的安全保障?户外指导员 ...https://app.ali213.net/gl/713775.html
12.2022创业计划书万能版(通用5篇)产品概念的原创性所具有的先发优势,可以尽快的较少;众所周知,动物类食品含有丰富的锌、铁、硒等微量元;三、重要使命;“食为天”食疗保健主体餐厅旨在通过经营健康、环保;四、成功关键;开发一系列具有风味独特的绿色环保餐品,提高餐品的;从餐厅管理到产品服务,都要烘托出浓郁的文化特色,;提对饮食的健康关注会越来...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2565.html
13.水溶单体成分aa陕西品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植物化妆品原料...由于天然原料本身差异性,导致加工出来半成品会差异,我们将尽量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同时产品有效成分是作为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参差不齐,同时价格也不是判断产品的主要标准。应该从产品纯度,含量,颜色,稳定性,等多维度最终符合客户需求为落脚点。价值决定价格。我们不能做到最低,但是我们追求的是产品品质都...http://www.pinhonbio.com/index.php/zwdt/38.html
14.解读农业部《宠物饲料管理办法》这条规定是说,以后,任何宠物食品的原料,必须是《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这2份文件中有的,不能再用乱七八糟的原料和添加剂。 文件对每种名称的原料做了详细的定义。 内脏做的只能叫内脏粉,不能叫肉粉。 新鲜的肉才能叫鲜肉: 但是,冷冻的肉该叫什么?这份表格里没有找到,冷冻的肉和鲜肉有没有...http://sandbox4.petkit.com/news/article_3011.html
15.干猫粮(了解干猫粮的成分与制造工艺)宠物美容随着现代人对宠物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宠物食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干猫粮因为方便易保存、营养全面而备受青睐,成为了许多猫咪主人的首选。究竟干猫粮是由什么制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 一:了解干猫粮的分类 干猫粮一般分为成猫和幼猫专用、肉类和植物蛋白质混合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干猫粮成分和配方也会有...https://www.pettb.cn/article-25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