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证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出售,未经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决不出售。
3、保证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严格、规范,对生产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
4、保证食品的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安全,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
5、、积极配合执法部门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餐厅(食堂)的环境卫生工作,保持餐厅(食堂)地面、餐桌椅、灶台、服务台、收费机卫生。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充分利用餐厅(食堂)现有设施设备,保持餐饮用具洁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三、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监督和卫生知识培训
餐厅(食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对新进人员,必须先办证后上岗;管理人员有责任对餐厅(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严格食品原材料、调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防止食物中毒
严格验收、保管货品原材料,保证食品原料新鲜、无腐烂、无虫害、无变质现象;对味精、食盐、酱油、醋等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凡过期、变质、标识不清或感官性状异常的,一律不得使用。
五、严格环境、食品卫生管理,做到制度化、责任化
对各餐厅(食堂)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培养其卫生习惯和卫生意识,真正做到各履其职,各负其责。
六、责任追究
七、奖惩
八、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公司留存一份,各部门留存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公司(签字盖章):部门:
一、旧许可证照在新法颁布后的有效性问题
二、对持旧证照执法对象适用法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食源性疾病是指因摄食而进入人体内,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1]。2012-4-13,西畴县莲花塘中学发生1起因食用蛋糕(蛋挞)、面包致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确诊为一起由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2-4-13T10:22分县疾控中心接到莲花塘卫生院报告莲花塘中学多名腹痛、腹泻学生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取样。
1流行病学调查
2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乏力,精神差。但呼吸、脉搏及血压正常,神志清楚。经给予催吐、洗胃、抗菌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2]。5d后全部康复。
3实验室检验
3.1标本采集采集剩余食物13份送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
3.2检测项目及方法
3.2.1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3.2.2检测方法
3.3检验结果通过对收集的样品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13个样本未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蛋糕(蛋挞):菌落总数9800cfu/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6.5倍,大肠菌群90MPN/100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3倍;面包菌落总数7000cfu/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4.6倍,大肠菌群≥24000MPN/100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800倍[3]。
4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诊为1起由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5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6参考文献
[1]黄子杰.预防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郭皓,陈松等一起由乌盖利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03):230-230.
[3]孟宪喜,张正,胡玉英,何中臣,王桂春,丁秀英,梁进等糕点、面包卫生标准GB7099-2003[S]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3.
20xx年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培训计划(一)一、总体要求
各学校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从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大局出发,深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深入学习,全面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精髓,切实增强学校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和水平;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板报、专栏、升旗、班会等宣传阵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做到全员知晓,进一步增强师生、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营造一个学法、懂法、用法、维权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构筑起保障食品安全坚实的法律屏障。
二、学习、宣传活动要求
在这次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活动中,各学校要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即:组织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召开一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专题会,二是对学校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普法培训;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一次专题宣传活动。
三、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步骤和内容
(一)动员准备阶段(6月2日一6月5日)
1、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布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二)培训阶段(6月8日一6月12日)
1、各学校分别开展对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和师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培训工作。
2、对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培训的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进行考核。
(三)自查阶段(6月15日—6月19日)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条款,对本校食堂、小卖部进行认真清查。并根据自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将整改方案于6月19日前上报保健所,以便对照检查)
(四)整改阶段(6月22日—8月24日)
以此次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抓住暑期时机,全面开展学校食堂软、硬件整改、建设工作。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各项细则,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落到实处。
(五)检查阶段(8月31日—9月11日)
教育局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将开展对学校学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全面检查。
(六)总结阶段(9月14日—9月25日)
各校按照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方案,将完成此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实施,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学习宣传活动落到实处。做到领导重视,严格把关,组织严密,不走过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员参与,宣传到位。
(二)加强协调,增强宣传力度。各学校要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及时沟通,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全员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突出重点,确保学习宣传实际工作效果。各学校要将学习《食品安全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全体师生参与学,学校食品管理人员和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重点学,确保学习效果。宣传活动要突出主题,贴近生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抓住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效果。
20xx年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培训计划(二)一、培训目标
二、培训对象
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三、岗位基本要求
1、食堂管理人员
(1)热爱师生,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
(2)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
(3)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4)参加岗位业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2、食堂从业人员(包括炊事员、采购员、保管员等)
(1)热爱师生和本职工作,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
(3)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4)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
2、食品卫生管理知识
(1)食堂建筑、设施与设备、食堂布局的卫生要求。
(2)水源管理以及环境卫生要求。
(3)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饮食卫生制度”、“餐(饮)具洗涤、消毒、保洁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等。
(4)个人卫生要求。
3、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
(1)食品采购与运输卫生要求;
(2)食品验收入库与储存卫生要求;
(3)食品加工烹饪与分餐卫生要求;
(4)食品加工工具、器具及餐具洗刷与消毒卫生要求。
4、常见的食物污染及其预防控制知识。
5、食物中毒及常见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1)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2)常见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霍乱与副霍乱。
(3)食物中毒处理原则与报告要求。
(4)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案例。
6、膳食营养知识
(1)人体基本营养素(平衡膳食);
(2)贮存、加工、制作过程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3)膳食中营养素的搭配。
五、培训的组织实施
(一)培训管理原则与要求
学校负责制订本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本校人员的培训工作。
1、培训方式:集中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原则上对新上岗人员和已在岗但未经过培训的人员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对已在岗但经过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员可采取分散教学(以学校为单位、利用培训教学资料)的方式进行强化培训。
(2)强化培训:原则上管理人员强化培训周期为三年,培训时数以完成培训内容为准;从业人员强化培训周期为二年,培训时数以完成培训内容为准。积极参加教育局和卫生局组织的集中培训。并认真学习发放材料,进行以自学为主的分散教学。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集中培训。
20xx年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培训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平安慈溪”,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工作机制,切实把学校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提高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但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引导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知识,提高食品消费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为打造一个健康、科学、文明的民族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育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qq分组超拽明确职责,责任细化,层层抓落实。
组长:洪银国
组员:沈利峰王鲁克各班主任
(二)、加大宣传,古诗词大全营造氛围
利用学校宣传媒体营造宣传的氛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两次及以上的食品安全国旗下讲话;
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开展一次及以上的食品安全讲座;
每班出一期食品安全知识的板报,开展一次以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或班队活动;
大队部出一期食品安全的宣传报,发放一份以此为主题的倡议书;
各班主任根据计划上好每学期5次的食品安全专题课,低段1――3年级组织观看食品安全卡通片,小学中高段4――6年级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教育读本》,同时也可围绕慈溪市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慈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食品安全知识100问》、《安全用药60题》进行教育。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1、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监管
学校食堂监管从源头抓起,严把进货渠道关,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管理;并有专人负责,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落实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管理措施,规范食品烹饪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2、加强校外摊点治理
与有关执法部门联系,紧密工作,借助他们的力量整治和管理校外无证摊点。同时学校大队部通过检查,约束和教育学生不得到无证摊点购买零食。
一、坚持开展创卫活动,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成效明显
三、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环境整洁
现场检查所见,市容整洁,环境优美,主次干道路面平坦干净,园林绿化较好;集贸市场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秩序良好,卫生清洁,上下水设施完善;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日常卫生管理较好;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垃圾基本密闭化运输;建筑工地围档作业,物料堆放整齐,城中村道路基本平整。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宣传等方面得到不断完善和规范,并取得明显成效;使市区噪声、烟尘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指标均已达到规定标准。采取得力措施,抓好环境保护:一是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督整治力度;二是严格把企业“三同时”审批关,抓好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三是加强地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加大以各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禽流感疫区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源的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了居民的用水安全;四是加大环保投入。城市的配套设施,美化、亮化工程和综合功能也日趋完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达标排放。
资料显示: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9.8DB(A),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8.18%,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88.97%,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及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完成新城区污水管网接原污水总管改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47.16%,近两年来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五、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符合卫生要求
*市积极宣传、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组织卫生监督员学习《条例》及《实施细则》,提高监督员的业务素质,加大执法力度,抓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监督和卫生知识培训,抓好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等工作,市区164间公共场所,持证率100%,从业人员体检率100%,传染病调离率100%。水厂设备完善,管理规范,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完善,登记管理规范,均有卫生安全制度,定期清洗消毒,有清洗后检验报告单;三年无水污染引起的疫情暴发。
受检自来水厂环境整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水源保护符合要求,水质监测资料齐全;二次供水建档规范,水箱及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良好,有专人管理,加盖加锁,定期清洗消毒,符合卫生要求。资料显示,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监测均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
六、食品卫生和传染病管理工作落实
*市重视食品卫生工作,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和《广东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健全了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机构和行业自身卫生管理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巡查指导和执法,特别是在宣传和打击违法行为方面,广泛开展食品卫生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和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防病知识;针对社会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食品领域的违法行为;两年来,市区未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资料显示: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率、从业人员培训率及“五病”调离率均达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食具消毒合格率86.30%以上,推进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受检查单位,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卫生证件齐全,“三防”设施完善,餐具消毒措施基本落实,未发现过期变质食物销售。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传染病的监督监测管理,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实行集中处置。落实计划免疫措施,城区周岁童儿四苗接种率均达到规定要求。对采供血实行严格管理,符合规定要求。在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宣传动员群众,积极防范,有效地防控了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生。近二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
七、除四害效果巩固
*市十分重视除四害工作,成立了除四害专业队伍,人员、经费、任务落实,制定和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市政府颁发了《*市除四害管理办法》等规定,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建立除四害工作网络,加强专业队伍素质建设,实行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扎实地开展除四害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坚持四害密度监测制度,资料较完整。加强对重点行业除四害工作,落实防鼠防蝇设施,积极开展除四害有偿服务,对单位、门店实行有偿承包责任制,签订有偿消杀服务单位、行业109个,机关单位签订达100%。
*市分别于1998年、*年被命名为“广东省灭鼠、灭蝇先进城区”,其中,灭鼠2003年复查,满五年来,持之以恒在做好巩固灭鼠、灭蝇成果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灭蚊和灭蟑工作。现场检查28个单位的386个标准间,其中重点单位18个,标准间306间,一般单位10个,标准间80间,外环境*延长米。灭鼠方面:重点单位有鼠房3间,一般单位有鼠迹房1间,鼠迹的阳性率为1.04%,应有防鼠设施126间,防鼠设施不合格率为9.5%,外环境鼠迹2处。灭蝇方面:重点单位有蝇房5间,阳性率为1.69%,一般单位有蝇房2间,阳性率为2.5%,平均阳性间有蝇1.5只,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未发现成蝇,应有防蝇设施134间,不合格3间,防蝇设施不合格率为9.7%,未检出阳性蝇类孳生物。检查结果表明,*市灭鼠、灭蝇先进成果得到有效巩固,蚊和蟑螂密度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三倍。
八、单位和居民卫生整洁
*市对单位和居民区的卫生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强了宣传,广为印发资料,普及卫生和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市民卫生意识和参与城市卫生管理的积极性,使城市卫生工作家喻户晓。二是每月由市爱卫会组织对城区单位和居民区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建立考核、监督管理机制,每次卫生检查均开展评比活动,通过《雄州新视线》、《城事点击》、《文明伴我行》等电视专题栏目对好的进行表扬,差的进行曝光。三是雄州街道办根据爱卫工作内容,每年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把爱卫工作列入街道、社区干部年终工作考核之中,并与政绩奖金挂钩。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单位卫生达标,卫生设施齐全完善,单位公厕、食堂符合规定标准和卫生要求,居民区内基本无“六乱”现象;下水道完善,沟渠畅通无积水;卫生设施齐全,绿化美化符合要求;汽车客运站有卫生管理制度,候车室、公共厕所有专人管理和清扫保洁,室内外环境干净,各项卫生设施较完善,设有健康教育栏,候车室有禁烟标志并设有吸烟区。
一、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食堂卫生设施健全。学校自2000年起,陆续投入了近几百万元修建和改造一、二食堂,更新和改造了大批的炊事设备,食堂的设备、设施基本实现了餐具、厨具不锈钢化,墙面、地面瓷砖化。目前食堂功能齐全、防蝇、防尘、防鼠等设施健全,各加工区布局合理,周围环境整洁优美。基本符合教育部的文件要求。
2、内部管理比较规范。一是组织健全。自2000年起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于法文为组长的“食品卫生管理监督小组”,并分派后勤处一名副主任导职管理食堂,整个后勤执行“梯形”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二是管理规范。2001年食堂出台了《长沙二中饮食服务管理细则》,对食堂的全面工作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从人员、调入、设备、采购、保管、加工、出售等所有管理环节进行了细化并狠抓落实。
3、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卫生情况良好。食品采购我们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进行采购,所有统一采购的食品(包括大米、面粉、肉类、食油、种类调味、柴油等)都进行严格的考察把关,并按国家规定进行索证。各班组自行采购的配菜、家禽类,我们执行“签订合同,定点供应”的办法,与集市固定摊点、菜农签订《供货质量保证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价格优惠。食品贮存严格按照分类、分架、隔墙、离地的原则。加工程序比较合理,生熟、萦素分开,严格“三刀三板”和清洗消毒制度。基本符合教育部的文件要求。
4、食堂证照齐全、合法有效,所有工作人员每年都进行体格检查,每年都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并人人办理“两证”。平时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这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好。
5、种类设备的安全状况良好。食堂配属的各类炊事机械、用电设备、消防设备、电路、开关插座、各类库房的安全状况都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到位,操作规程明确。
二、存在问题
在自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1、部分学生的饮食习惯不科学、不卫生,外订盒饭现象较多。
2、食堂的个别工人懒惰,清洗蔬菜或清洗大米时没能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食品中有砂石、虫、草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卫生室、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