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污染范围广、毒性大,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饲料中,却容易被忽视!
世界上约60%-80%的农作物都受到霉菌毒素严重污染,我国每年约有2100万吨谷物也同样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威胁。
畜禽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食品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
PART.01霉菌毒素的普遍性
饲料原料及饲料在收获、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根据奥特奇中国2023年收获季饲料样品霉菌毒素调查报告显示,平均每份样品污染7种霉菌毒素,有96%的样品为多种霉菌毒素污染(图1)。
调查报告还显示,372份饲料样品中,单个样品霉菌毒素污染个数范围从0到15。样品污染5种及以下霉菌毒素的占比为18.7%。样品污染6种霉菌毒素的占比最高,为27.7%。有17.2%的样品污染了10种及以上霉菌毒素(图2)。
PART.02霉菌毒素的危害
1、对饲料原料及饲料的危害
对饲料原料及饲料的危害:品质下降,营养价值降低。
霉菌毒素能够造成原料能量损失可达5%,蛋白质损失7%,脂肪损失3%。
像高粱和玉米在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下,饲料的代谢能损失可达25%,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品质也均降低。
同时饲料及原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受到霉菌毒素污染,也会导致品质下降,安全性受到影响。
2、对动物的危害
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受到抑制,组织器官病变和损伤,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增加。
动物在摄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出现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下降等问题,导致整体生产性能降低。
霉菌毒素还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使得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下降。
同时还能够抑制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得动物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二次感染和疾病。
霉菌毒素还能够损伤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如肝脏、肾脏、肠道等。
受损的器官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部分霉菌毒素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能够增加动物患癌症、基因突变的风险。
3、对畜禽产品及人的危害
影响畜禽产品品质,霉菌毒素会残留在畜禽产品中,如肉、蛋、奶等,影响这些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例如,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鸡蛋可能出现蛋壳变薄、蛋品质下降等问题。
霉菌毒素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摄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食品后,人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长期摄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食品,会对人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