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纺织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纺织产业形态极其复杂,整体存在分散化、低端化、同质化的现象。大多数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依然以人工为主,存在供应链分散、管理模式粗放、技术水平低、经营成本高等问题。上海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致景”)深耕纺织行业多年,通过IoT、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全国领先的纺织工业互联网SaaS平台“飞梭智纺”,基于“飞梭智纺”提供优质的平台服务助力纺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大数据打通原料采购、纱线、坯布、染整、制衣等生产和交易环节,以及产业链条的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并融合“三流”连接产业全核心要素,打造纺织产业“云上产业链”协同新体系和新模式,助力纺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上海致景旗下的飞梭智纺平台服务织厂超过8000家,累计接入织机超过60万台,覆盖全国40%以上的织造产能。基于飞梭智纺,上海致景打通了纺织产业链条的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用纺织大数据提升了全产业供应链的效率,创造了纺织产业新模式。
搭建供应链平台,交易采购更透明
控制交易成本和采购成本,一直是纺织行业供应链亟需解决的痛点问题。上游布料生产厂家和下游服装制造商零散分布于全国各地,各层级层层加价;坯布工厂单笔订单量少、釆购品种多、交期要求急,对上游的原料厂家议价能力弱,原料釆购釆用小批量、多批次模式,小单发货导致整体物流成本上升,同时货物流转周期延长、物流仓储成本增高,导致原料采购成本高、原料交期长。
上海致景B2B交易解决方案,切实做到了针对纺织行业“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有效减少了布料与原料交易的中间环节,提升了布料与原料交易的透明度,降低了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周期。
上海致景原料采购平台采用集中采购、在线销售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原料信息壁垒,实现了原料价格、交期、质量的透明化和可追溯化,帮助坯布工厂有效降低了原料的釆购成本,减少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升工厂效益。原料采购平台可以根据原料品种搜索原料,査看对应的原料详细资料,并发起询价单。
通过建立集中仓的形式,WMS实现了集中仓储、集中发货、集中检验,减少了工厂在仓储、物流方面的投入和往返物流资源的浪费,提供了标准化的仓储服务。工厂在货物扫码出仓后将其转运至集中仓,通过WMS实现数据的自动对接和管理。
同时,飞梭智纺与金融机构按照“创新驱动、风险共担”的原则,首先推出了“上海致景纺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中小型纺织企业发展,解决中小型纺织企业存量设备无法融资、新增设备融资或租赁成本高的难题。
某纺织有限公司在对接B2B面料交易平台后,订单量增加了76%,订单平均单价上升了13%;工厂织机数量持续扩容,从87台增加到210台;工厂原料釆购成本降低了24%,原料交期平均缩短了1.3天;仓储方面与使用飞梭智纺WMS和集中仓之前相比,仓储成本降低了20%,物流成本降低了15%,仓储盘点工作量减少了35%,创造年经济效益420万元。
织机升级改造,机台产量稳定增加
基于飞梭智纺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海致景为该公司部署了织机MES系统、织布经营管理ERP系统、织厂管理App。
织布经营管理ERP系统由无线出布、坯仓管理、材料管理3个子系统构成,通过工艺库化管理、订单实时跟踪,实现了对排产、工艺、原料、坯布、仓库、财务等多方面的高效管理。
同时,企业可通过织厂管理App实时查看织机运行状态、运行记录、产量信息,并及时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等。
织厂生产透明化,布匹品质明显提升
基于飞梭智纺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海致景为某梭织有限公司部署了织厂MES系统和验布系统。
验布系统可生成布匹唯一身份标识(条码),实现了精准控制布匹长度、全流程跟踪疵点、自动评价布匹品质、自动统计挡车工绩效等功能。
专家推荐语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致景聚焦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痛点,通过构建上海致景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纺机设备数据在线管理、设备全过程监管,提高了机台产量、生产效率、生产管理效率;基于该平台构建金融解决方案,赋能中小型纺织企业,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周转不灵等问题降低生产效能,提升了企业的市场风险应对能力;通过B2B交易新模式,优化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品与需求的契合度,无缝对接产业链上下游生产端,形成了智能匹配的动态供应链体系。
上海致景以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传统纺织企业的改革创新之路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