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保健食品原料人参西洋参灵芝备案产品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中药制剂

二、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建议发送至:bjspba@cfe-samr.org.cn,邮件主题请注明“人参西洋参灵芝产品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字样。

三、将意见建议邮寄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司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并在信封上注明“保健食品原料人参西洋参灵芝备案产品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字样。

附件:附件1.保健食品原料人参西洋参灵芝备案产品技术要求.docx

附件2.起草说明.docx

市场监管总局

2024年2月8日附件1

保健食品原料人参西洋参灵芝备案产品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产品备案时辅料使用要求

(一)允许使用的辅料名单

蜂蜜、蔗糖、食用葡萄糖、单晶体冰糖、多晶体冰糖、麦芽糖、低聚果糖、白砂糖、绵白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果糖、乳糖、木糖醇、薄荷脑、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麦芽糊精、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维酮K30、乳粉、大豆磷脂、棕榈油、大豆油、蜂蜡、大豆油、明胶、甘油、饮用水、纯化水、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维生素C、维生素E、柠檬酸、L-苹果酸、阿斯巴甜、滑石粉、碳酸氢钠、甜菊糖苷、食用玉米淀粉、食用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食用甘薯淀粉、低聚异麦芽糖、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镁、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色素、香精、果蔬粉

(二)辅料使用要求

产品配方应在尽可能减少辅料种类及用量情况下,满足制剂成型、稳定、作用特点的要求,辅料选用不应与原料发生相互作用,避免影响产品技术指标的检测。

(三)使用名单外的辅料要求

对于确需使用上述辅料名单外,《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内的辅料,应提供辅料的使用依据、工艺必要性、保证产品稳定、与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不影响产品的检测、产品功能、制剂成型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研发资料(包括试验数据、指标选择等)。应提供定型产品毒理学评价资料、保健功能评价资料,或提供已上市国内外保健食品类似产品中的使用依据,或科学文献研究资料等。

二、产品备案的剂型

(一)剂型总体要求

(二)其他要求

1.上述备案产品中允许使用的片剂,暂不包括由饮片(或加辅料)采用浸泡等工艺得到的片类产品(如人参蜜片)。

3.对于采用非上述剂型生产产品的,具体要求如下:

(1)已有此类原料注册产品批准的剂型,备案人应提供已批准过含此类原料的注册保健食品相应剂型使用依据、充足的剂型选择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并提供产品剂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制定依据。

(2)使用其他药品剂型的,根据保健食品的注册和剂型适用情况,总局将在必要时另行扩增。

(3)使用其他普通食品形态的产品,产品剂型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食品形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技术要求。

产品剂型或形态均应符合保健食品适宜人群要求,符合个体每日推荐食用能够精准定量要求,且产品食用期间应符合产品质量安全等要求。

三、产品生产工艺要求

人参、西洋参、灵芝的单方产品备案时,原料应固定基源、产地(产区)。用于生产备案产品的原料应为符合现行《药典》的中药饮片投料;采用符合现行《药典》的中药材为原料的,备案人应具备原料前处理加工能力,并根据产品生产需要,加工成符合制剂投料使用的饮片规格。制成终产品时,允许仅以物理粉碎,或以水为溶媒加热提取的生产工艺,不应再有其他引起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生产工艺(如蒸制等)。产品技术要求的生产工艺中包括煎煮、固液分离、浓缩、干燥等步骤,还应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及范围。

(一)经物理粉碎后制成产品的工艺要求

主要工序包括:切制、粉碎、灭菌(一般采取湿热灭菌或辐照灭菌等灭菌方法),干燥,过筛。原料经物理粉碎时,不应采用超微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原则上不宜超过200目。

(二)原料以水为溶媒加热提取的工艺要求

主要工序包括:切制、粉碎、过筛,水煎煮,固液分离(包括过滤等),浓缩,干燥。

1.备案产品为固体制剂的,如需要采用水为溶媒提取时,一般至少选用饮用水,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备案产品为液体制剂的,可采用饮用水、纯化水进行水提取。

3.原料以水为溶媒加热提取后,应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固液分离,不应通过水提醇沉等精制方法进行分离。

4.上述煎煮液,浓缩和干燥时应依据制剂成型的要求及影响浓缩和干燥效果的因素,选择适宜的工艺方法制成浸膏或干燥品。备案人提交的生产研究资料应为商业规模生产,研究资料包括在工艺路线、关键工艺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大生产时不改变原料投料量时,中间体/中间产物得率、成品率应相对稳定,中间体的质量稳定(如主要成分含量、相对密度、含水量等)。

5.产品的原料投料量固定的前提下,辅料用量除应具有明确的工艺必要性和合理性外,还应确保不同批次终产品得量稳定一致。对于产品生产工艺包括提取工序的固体制剂,填充剂用量可为适量。液体制剂的稀释剂可为适量。

6.备案人可采用将原料和经自行对原料进行水提取后混合制成的产品进行备案,产品配方中原料名称为人参/西洋参/灵芝。对于已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同时使用原料粉碎和/或水提物作为配方原料的(如灵芝和灵芝提取物),均应转为备案管理。

四、产品技术要求

备案产品的技术要求中除制定表征相应产品剂型的指标,微生物指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16740)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产品名称:

以人参为原料的产品备案时,产品名称为“*牌+人参+属性名”,不应以“园参”、“林下山参”作为产品通用名,也不应在备案凭证、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技术要求中体现“林下山参”。使用林下山参作为原料的产品可申请保健食品注册。不应在通用名“人参”增加原料年限,如“*牌+人参(6年)+属性名”。

以灵芝为原料的产品备案时,产品名称可为“*牌+灵芝+属性名”“*牌+灵芝(赤芝)+属性名”“*牌+灵芝(紫芝)+属性名”。

以西洋参为原料的产品备案时,产品名称可为“*牌+西洋参+属性名”。

(二)鉴别

一般应采用专属性较强、灵敏度较高、重现性较好的方法。对于直接经物理粉碎而制成产品的,原则上应建立显微鉴别方法,可根据原料情况增加专属性鉴别指标。

(三)理化指标

应该包括一般质量控制指标(如水分、灰分、pH值等)、污染物指标(如铅、总砷、总汞等)、真菌毒素以及有限量要求的合成色素、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及必要的农药残留指标等。其中,茶剂(袋装茶剂)还应制定水分(≤12.0%)、灰分、铅、总砷、总汞指标。

(四)茶剂(袋装茶剂)

(五)标志性成分

五、产品备案的其他要求

(二)产品备案要求

保健食品产品申请备案时,应提供由具备合法资质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与试制生产为同一批次原料全项目检验报告(不同供应商、产区的应分别提供),检验报告自签发之日起至在保健食品备案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交上报备案申请之日止,报告的有效期为2年。检验机构应对原料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出具结论。

(三)原料采用水提取工艺的要求

附件2

起草说明

1.允许使用的辅料名单。根据已批准注册含单方原料的产品情况,制定了可用于备案的辅料名单。

2.辅料使用要求。辅料主要为满足制剂成型使用,不能对产品安全性、功能性、质量可控性产生影响。

3.使用名单外的辅料要求

对于确需使用上述辅料名单外,《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内的辅料,备案人应提交研究资料,并对产品安全性、功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责。

1.根据已批准产品和中药的常用剂型,制定可用的备案剂型及技术要求。

2.明确目前市场上食品形态的人参蜜片暂不列入上述备案产品可用范围。

3.针对三个原料的产品备案,规定了茶剂主要工序,并对剂型中工序选用进行说明。对原料采用辐照灭菌的标签标识也进行明确。

4.对于采用非上述剂型生产产品的,使用其他药品剂型和其他普通食品形态的产品分别规定,但都应符合保健食品的属性要求。对于使用酒剂的产品,生产和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酒剂项下技术要求。

1.用于备案的原料应固定基源、产地(产区)。可以使用中药饮片或中药材投料,备案人应具备原料前处理加工能力。

2.产品备案时,不应再有其他引起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生产工艺(如蒸制等)。

3.根据前期原料目录征求意见,明确了经物理粉碎后制成产品的原料原则上不宜超过200目,

4.明确了以水为溶媒的主要工序。对于作为提取溶剂的水也作出规定。水煎煮应符合传统煎煮方法,生产工艺参数设定应保证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

5.为使备案的产品在大生产时,减少获得备案凭证后主要工序和主要工艺参数发生变更,备案人提交的生产研究资料应为商业规模生产,而不能用中试生产。对于此类原料经提取后的实际情况,不需要在配方中明确填充剂、稀释剂的具体用量。

1.产品名称:

以人参为原料的产品备案时,人参必须符合原料目录的原料技术要求。考虑到林下山参种植、鉴别等特别情况,产品备案时,不应在备案凭证、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技术要求中体现“林下山参”。使用林下山参作为原料的产品可申请保健食品注册。对于不同品种灵芝产品备案时,允许以不同种名命名产品名称。

3.标志性成分:规定了标志性成分的制定原则。鉴于目前已有功能类产品备案时出现的情况,规定如增设其他指标的,应提供已有的文献报道,并说明具有量效关系等的资料。

此部分内容中对原料的基本要求与在已纳入备案管理的功能类产品要求保持一致。由于首次将中药类原料纳入备案管理,产品需要提取的生产工艺的,严格按照2019年公布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执行。同时备案人应落实主体责任,各省加强对备案产品的追溯和监管。

THE END
1.食品原料有哪些食品原料有哪些阳光爷爷 2023-10-16 1、按原料的自然属性分类有: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原料的加工状况分类有:鲜活原料、冷冻原料、冷藏原料(冷却)、脱水原料、腌制原料。 3、按原料在菜肴中的用途分类有:主料、配料、调料、配饰料。 4、按原料商品学分类有:粮食类、蔬菜类...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0bGWb7gKwr.html
2.正博和源原料名称: 甘蔗多酚 原料属性: 新食品原料 法律依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莱茵衣藻等3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2年 第2号) 使用要求: 中文名称 甘蔗多酚 英文名称 Sugarcane Polyphenols 生产工艺简述:以甘蔗为原料,经压榨、过滤、提取,且除去多余糖分和盐分后得到甘蔗糖蜜,再以水、乙 醇为提取溶剂,经过滤、...http://foodtest.cn/app/FoodMaterial/detail/id/2528.html
3.2022.08.03更新药食同源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终止审查...1、新增: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目录(N-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后更名为N-乙酰神经氨酸)、瓜蒌子) 2、收录:DBS52/ 061-202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皂角米、DBS14/ 003-202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毛建草、DBS51/ 010-202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竹叶粉等十余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https://www.foodtalks.cn/news/35691
1.重磅!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辅酶Q10等5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意见...辅酶Q10的《原料目录信息列表》主要是依据2017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标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研究结果、《关于含辅酶Q10保健食品产品注册申报与审评有关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566号)(下称《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多次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 https://www.jianshu.com/p/2e1c9c82bcff
2.使用新原料保健食品注册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不包含补充维生素...本指南适用于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注册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不包括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注册审批事项的申请和办理。 二、项目信息 (一)项目名称: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注册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不包括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注册审批 ...https://www.zhuceabc.com/2022/02/28/%E4%BD%BF%E7%94%A8%E6%96%B0%E5%8E%9F%E6%96%99%E4%BF%9D%E5%81%A5%E9%A3%9F%E5%93%81%E6%B3%A8%E5%86%8C%E5%92%8C%E9%A6%96%E6%AC%A1%E8%BF%9B%E5%8F%A3%E7%9A%84%E4%BF%9D%E5%81%A5%E9%A3%9F%E5%93%81%EF%BC%88/
3.餐饮原材料购销合同范本(通用15篇)乙方名称(以下简称乙方):___ 地址:___ 电话号码:___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食品和食品原料采购行为,确保食品和食品原料采购公平、公正、公开,采购食品价格合理,质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签订购销合同,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供应商的相关资质 乙方应向甲方提供...https://www.ruiwen.com/hetongfanben/5135958.html
4.食品和新资源食品目录(精选10篇)(四)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属于上述情形之一的物品,如需开发用于普通食品的生产经营,应当按照《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申报批准。 2.卫生部2002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名单当中的物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5dgw8k1.html
5.一个酒包装盒涉及到的法律规范规定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第七十五条 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用量及其对应的功效;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162737
6.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进货记录的内容有哪些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关于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进货记录有什么内容的问题,华律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https://www.66law.cn/laws/168948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