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石蜡油、白色油、mineraloil、白矿油。但严格的说,白油特指经过提纯、加氢饱和的正构窄馏分的混合脂肪烃,白油系油脂经油厂加工脱臭脱色后再予不同程度之氢化,使之成固形白色的油脂;无色、无味、对酸、光、热均稳定,不溶于乙醇,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并可与多数脂肪油互溶;饱和烃结构,芳香烃、含氮、氧、硫等物质近似于零。
白油为化妆品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油溶性原料,可配制浴油、各类护肤膏霜、蜜、护发制品、唇膏等几乎所有化妆品。
白油生产制备方法
制取白油的原料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石蜡基白油的馏份油经过脱蜡以后制取;另一种是使用环烷基馏份油制取。石蜡基白油生产的白油通常是高倾点白油,环烷基白油生产的通常是低倾点白油。白油的牌号划分通常以40℃运动粘度的大小来划分,粘度等级通常都会符合ISO标准的粘度等级。
生产白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方法:
1、发烟硫酸精制法;
2、三氧化硫精制法;
3、高压加氢精制法。
前两种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淘汰,在中国目前仍然使用较普遍。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方法是采用贵金属做催化剂,使用高压加氢多段精制的方法,这种方法产品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但是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一般的中小企业无法实施。
白油的在化妆品行业的具体应用
用在化妆品中的白油,是采用加氢原料经过深度精制后得到。适用于化妆品工业,可作发乳、发油、唇膏、面油、护肤油、防晒油、婴儿油、雪花膏等软膏和软化剂的基础油。白油可用作抗静电剂、柔润剂、溶媒、溶剂,碳氢化合物,可增加湿润感,但无法直接改善干燥受损的肌肤。由于其色泽及特性,常用于白色膏状药物或保养品中。
1、白油用作化妆品工业原料
主要作用于化妆品油性原料。可用于制作生产发乳、发油、发蜡、口红、面油、护发脂、洗面膏、雪花膏、冷霜、剃须膏婴儿霜等几乎新有化妆产品。亦可用于卫生洗涤剂,对皮肤和头发有滋润、营养、保涩等作用。性状:无色、无味、无嗅、不发黄、不显荧光的透明状液体,溶于乙醚、氯仿、汽油及苯等溶剂。不溶于水和乙醇、纯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氧性和化学稳定性。
2、白油是发乳的主要原材料
白油是发乳的主要原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发乳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白油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
发乳是一种乳化型膏乳状的护发用品,它具有膏体稳定,稠度适当,色泽洁白,香气持久的特点,有良好的护发和固定发型的作用。使用后头发柔软,润滑,而且有天然光泽,随意成型,对头皮无刺激。
白油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优势
1.稳定。受其它理化因素影响特别小,不会变性,因此容易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稳定的混合物;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其它一些功效成分。
2.具有极佳的贴肤性,肤感很好,防水耐久,因此常添加在唇膏、粉底、防水型防晒产品中。
3.无可比拟的封闭性——这是保湿的重要指标。白油可在皮肤表层形成隔离膜,防止水分流失;同时还可渗入到皮肤干裂的角质细胞缝隙,滋润肌肤,促进皮肤变得水润。
4.无致敏性。过敏多数是由含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特定的蛋白质分子)造成的。白油质地纯净单一,不含蛋白质或其它生物成分,故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
韩国瑞振KF系列白油
韩国瑞振KF系列白油是经过高度精炼,在精炼过程中完全去除芳烃等对机体有害物质,生产中依照ISO9001、14001、18001及HACCP进行质量控制,产品质量符合USP(美国药典)、EP(欧盟药典)、KP(韩国药典)、JP(日本药典),通过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及NSF(美国卫生基金会)H1/3H认证。
每一批动物疫苗专用白油的进口,我公司均按照食品级白油进行申报,取得相应批次白油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表明此白油亦可应用于中国食品工业生产,是可以放心使用的绿色产品。
韩国瑞振白油被广泛用于动物疫苗、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包装等行业中。
1.在食品加工领域:可用做烤架、面包盘的脱模剂也可用于面团分割器、刀具、切割机、肉类包装台、案板、盘子以及吊钩等食品机械的润滑和防锈防腐。用于食品上光、防粘、脱模、消泡、密封,抛光和保鲜等,延长酒、醋、水果、蔬菜、罐头、禽蛋等的贮存期,可大大延长产品保质期。本系列产品还可以用在食用油加工领域、宠物食品和用品、动物饲料的生产加工。
2.在化妆品领域:可作为润肤剂、保湿剂、防晒洗剂、润肤油(婴儿油)、沐浴油、护发产品,以及油膏的基础油。其它化妆品成分的中性和保护性稀释剂(如精油)等。
3.制药行业:轻泻剂、软药膏、胶囊润滑剂。可作为药丸的辅剂和制药的媒介,胶囊制造、疫苗加工。
4.塑料和弹性体:聚苯乙烯-内部润滑剂PVC-外部润滑剂、塑料退火化学-催化剂热塑性橡胶-混合油,本系列产品也可作为纤维、塑料和树脂领域的辅助材料、稀释液、增塑剂、色素分散剂。
5.其他行业:粘合剂,家用洁具,纺织纤维润滑油,烟草加工行业和日用品生产。
动物疫苗佐剂白油
针对动物疫苗行业,有KF-40KF-50两种粘度。
拓展阅读:白油的主要质量控制试验
成品白油质量控制严格,最重要的是白油的纯度。按照国际上各国的药典数据,白油的纯度指标有:
①0℃时的透明度(即要求没有固体烷烃沉淀下来);
②呈中性反应或弱酸性反应;
③没有硫化合物或易碳化物。
因而,相应的主要质量控制试验有如下几种:
《易碳化物试验》
各国药典中均规定有易碳化物试验,用以了解油的真实精制程度。试验时,将油与等体积的约95%浓度的硫酸在规定条件下混合、振荡,然后,测量酸层颜色变深情况。
颜色标准在各国药典中均有规定,如美国药典中规定,工业级白油的赛波特颜色不得小於20,英国药典中规定医药/食品级白油的Lovibond颜色不得大于2.5/6.5(红色/黄色滤光片)。
《紫外光吸收试验》
在近几版英、美药典中都包括有这项试验,此试验实则是一个测量精制过程中脱除芳烃程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紫外吸收是测量有无多环芳烃的一个方法,因为有些多环芳烃是致癌物质,这一性质因此而对食品级润滑剂尤显重要。
紫外吸收的机理基本是:在260~350亳微米的紫外光范围内,烷烃和环烷烃不吸收能量,而芳烃,特别是多环芳烃在这一波长范围内则吸收能量。因此,吸收程度就可用以表示芳烃含量。
《贮存安定性》
药典中未设规定,但对生产和使用单位而言,贮存安定性是相当重要的。在标准加热条件下,在贮存期和第一次生成可察觉过氧化物的诱导期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例如,25-30分钟的诱导期相当为一年贮存期。在一些药典中早就允许使用抗氧剂BHT(叔丁基对甲酚型),来延长贮存安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