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绿色建筑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绿色建材;环保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筑材料的新品种,它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但就其环保性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新型材料都适合,有些对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甚至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然而,绿色建筑材料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正一步一步的走进市场,逐步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主打产品。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材料呢,它又有什么优点,它有哪些分类呢?下面依次介绍。
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并制定了未来建材工业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然发展的原则。
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把绿色建筑材料定义于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不对人体产生放射性危害的,能被次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统称为绿色建筑材料。
1、绿色建筑材料的优势
绿色建筑材料在生产、选材、及循环利用过程中,比传统建筑材料都显示出它的优势。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尽可能使用可利用的废物(如矿渣、矿液等),不得在生产中参杂含有汞、铝、铬及其化合物,主要为粉煤灰和混凝土等。在烧制过程中,尽量采用环保性高性能贝
利特水泥(C2S为熟料的主要矿物,含量大于60%)。
其次,产品形成后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且最好能具有新的功能。如在建筑卫生陶瓷的釉料或涂料中加入少量TiOz光催化剂、银铜离子型抗菌剂、稀土激活抗菌剂等可以制成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建筑卫生陶瓷或涂料。
最后,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物。例如,木质的材料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可以循环使用,即使变成了废木头,也可以以再生板的形式再次出现,重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
2、绿色建筑材料的类型
和标准关,防止出现超标的情况。
节能型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生产工艺,降低热损失,保证其节能性。
一般通用的标准为节能20%以上,才符合节能型的标准。
健康型是指产品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体的承受能力,尽量采用健康的物质作为材料,如抗菌、除臭、防辐射等功能,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居住的安全性。
3、常见的绿色建材在建筑过程中的使用
社会上常见的材料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种,下面来分析下它们的使用情况。传统的结构用建筑材料有木材、石材、粘土砖、钢材和混凝土,现代结构用材料主要是钢材和混凝土。
3.1结构材料
传统的结构用建筑材料有木材、石材、粘土砖、钢材和混凝土,现代结构用材料主要是钢材和混凝土。而现代工艺中竹子材料的使用正越来越广泛,竹子不仅具有材质坚韧、硬度大和耐磨等特点,况且其再循环性也好。一片竹林的生长期远比普通树木的成长期要短的多。所以,当前使用竹编胶合板、竹帘胶合板、竹蔑层压板、竹材胶合模板的情况就比较常见了。
除了竹板材料以外,粘土砖,也是当前比较传统的建筑材料,其能耗是比较低的,但它是以破坏良田为代价且是不可恢复的,所以正处于被一步一步淘汰的地步。目前工业废渣组成的新型材料可以取代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地位,它不仅处量大,而且对保护环境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3.2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不仅包括材料本身的特殊功能如防水、装饰、保温等,还包括目前新型的功能材料如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等。其在建筑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为绿色材料中的主体材料。
以纳米材料为例,近年来,我国一些单位开始探索纳米技术在建材中的发展反应用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如浙江省舟山明日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铁和纳米SiO2改性的彩色防水卷材;浙江南水金池亚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于1998年研究和生产的MOD纳米高性能无机抗菌剂等等,可以预见,一批刚性好、耐热、耐老化、透气性低、抗菌性好等性能优越的塑料异型材、管材等制品将问世,并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必将大大推动我国新一代塑料建材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施工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它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建筑材料,成为土木施工领域中的主角。
参考文献
[1]林炳怀.绿色建材及其可持续发展[J],产业透视,2003(12).
[2]谭月华.发展多孔混凝土促进墙材革新,房材与应用,2003(2).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现状
1前言
建筑事业的发展深受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在当前全球大力发展环保事业的大背景下,建筑事业也必将受到影响,向绿色环保建筑方向发展。建筑物在建筑过程中首先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大量的应用玻璃等材料严重影响环境,为此,大力推动建筑领域的绿色环保化进程,对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中将对绿色环保技术概念以及绿色环保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当前建筑领域环保技术的应用状况,并提出环保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2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概述
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大方向来讲是基于节能、保护生态环境等原则所开发的多种技术。在全球环保的大背景下,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得到大力开发,并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而其中建筑领域便是其中之一。就建筑领域而言,绿色环保技术所指的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建筑工艺,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近几年环保政策的全面落实下,提出了绿色建筑要求,绿色建筑具体所指的是确保整个工程建筑能符合到节能、节水、节电等要求[1]。
3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工程中应用的必然趋势
建筑领域的环保主要展现在对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以全新建筑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由此提升建筑材料的可利用率,减少建筑材料的资源浪费。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工程周围垃圾任意堆放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影响周边环境,针对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进绿色环保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工程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周期。另外,传统工程建设中会应用到大量的玻璃或其他影响自然环境的材料,而引入绿色环保材料或建造技术则能够减少这种不利于环保的建筑材料应用量。无论给予何种方向的考虑,绿色建筑都将是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2]。
4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现状
4.1外墙保温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外墙保温节能技术是在建筑物的外墙设置保温层,由此达到节能功效。外墙保温技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由此能够规避传统墙体常见的断桥现象,同时,外墙保温技术所应用的聚苯板导热系数相对较小,能够减少工程室内热度的损失。另外,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墙体的重量与厚度,由此增加了建筑的可应用面积。外墙保温技术参与到建筑中,不仅不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反而由于其增加的蓄热功能提升了建筑物的舒适度[3]。
4.2建筑工程中光电、光热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中应用的光电与光热技术主要是光电节能技术与光热节能技术,而应用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的转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利用能源,提供建筑所需的热能与电能。光电与光热节能技术的应有优势在于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这种能源的可持续应有性较强,且不存在任何危害,适合长久应用,在提供便利能源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功效。另外,太阳能不需要进行运输或繁杂的转化过程,可直接在建筑物设置转化装置,便能够实现太阳能的应用,减少了过程费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能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及地区因素不能够长期维持在一个平衡的量上,属于阶段性应用能源,还具有一定的未来开发潜力。
4.3建筑工程中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
地源热泵也就是常被称之为地热的一种制冷与供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建筑物在冬季提供暖气供应,在夏季提供制冷功能,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调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应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优势在于,所占面积小、布局紧凑等。同时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防止建筑物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而此项技术当前发展已经成熟,施工也较为简单,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热能与制冷供应。
5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建筑中应用发展前景
环保节能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各种资源的可利用率、加强环保能源与材料的开发等。在环保这一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主要领导产业必然需要作出带头作用,为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就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来讲,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建筑绿色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必然会涉及到建筑模式以及材料应用的改革,而改革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环保能源以及环保材料的应用,基于此,环保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
6结论
综合上文所述,在环保这一大背景下,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环保建筑或绿色建筑的实现,将涉及到大范围环保新能源的应用。当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环保技术包括外墙保温工程中节能技术、中光电、光热节能技术、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等,在多种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下,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而远观未来这一概念也必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燕,陈丽芳.几种主要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J].祖国,2016,02(16):134.
[2]刘鑫.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建设科技,2016,06(11):104~105.
关键词:建筑企业;新型材料;现代建筑;应用
1新型建筑材料的优点
目前目前,现代建筑对于新型施工材料的要求,主要是指绿色环保性环保性、现代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这几方面。
1.1绿色健康环保
1.2现代化的特点
新建筑材料现代化的特点是满足建筑防水新建筑材料现代化的特点是满足建筑防水、防火、防腐蚀蚀、高耐久性、采光好、隔音好、美观装饰等要求,进一步符合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新建筑材料逐渐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化,丰富的自身特点及其属性逐渐满足了人们现代化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1.3先进性的特征
提高新建筑材料制造的科技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新建筑材料制造的科技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角度看角度看,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新型建材的先进性,现在国际上更受欢迎的抗菌材料和空气净化建筑材料等更受欢迎的抗菌材料和空气净化建筑材料等,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更高的利润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的发展,研制的新型智能建筑材料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功能功能,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温度和湿度,还有新开发的智能玻璃具有自动调节光线的功能能玻璃具有自动调节光线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的楼层和位置对于光线的需求对于光线的需求。因此,新建筑材料的先进性的重要意义是无法替代的无法替代的。
2新型建筑材料主要类型
2.1保温隔热材料
现代建筑在选择新型建筑材料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需要来确定确定。保温隔热材料是新型建筑材料中的重要材料类型,这种材料不仅能降低能源消耗种材料不仅能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还有保护作用。保温隔热材料具有无毒害热材料具有无毒害、耐热性能较高的特点,能够对热能起到超强阻隔的作用强阻隔的作用。对改善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有重大意义。
2.2节能墙体材料
节能墙体材料是新型建筑材料类型中应用于建筑主体的材料材料,也是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的绿色材料、节能环保材料。节能墙材凭借造价较低节能墙材凭借造价较低、质量相对较轻,且具有防火、保温的良好性能良好性能,成为目前现代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墙体材料。
2.3节能门窗以及玻璃
节能门窗以及玻璃也是新型建筑材料中较为常用的材料料,凭借良好的光透射率,能够对大部分紫外线辐射和长波起到反射作用到反射作用,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同时节能效果突出。此外外,还有防水材料,也是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新型节能材料料,具有良好的抗霉、防潮、环保的作用。利用这些类型的节能材料能材料,对建筑施工环境起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3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4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改革和创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改革和创新,新型建筑材料的有效使用为社会展示了一种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术,今后新型建筑材料将实现多元化发展,功能更强,综合性能不断提高和创新能不断提高和创新,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从大局出发,研究和探讨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和探讨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现实,有利于促进建筑业更好地服务社会。
[[1]苑晨丹.浅析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46~148.
[[2]耿婷婷.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78~179.
[[3]丁晨.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5):171~172.
[[4]宋晖,汤坤贤,陈庆辉.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在海岛的应用前景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9):26~29.
[[5]汪培明.浅述国内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J].国外建材科技20142014(9):22~25.
1.民用建筑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意义
2.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运用
2.1树立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
任何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想得到广泛的运用,必然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对于绿色施工技术也是如此。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推广绿色施工技术首先要树立的就是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总体有三个方面:第一,要以施工负责人为主要人,作为施工的组长,然后带领施工人员和分包负责人完成绿色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施工负责人要首先制定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绿色施工理念,并且要将方案做到精细化,根据施工内容、性质,以及特点的不同,来具体实行施工措施和方案,并且在开始施工前要对所有人员进行一次绿色施工概念的宣讲和技术培训,确保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好的施工理念,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人根据方案行动。第二,要确保方案中的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口头上的保证,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于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技术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施工态度随意的人员要给予批评或处罚,完善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将是民用建筑中绿色施工技术开展的保障。第三,施工负责人作为组长,要在自身上有足够的重视,把握好大局,让绿色施工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2.2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
通常在民用建筑中施工要求是要高效率、节约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运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方式,比如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可以选择面表不做抹灰和喷涂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减轻污染,还能节约资源,减少建筑垃圾的差生。或者在地下室施工时,采用先针对每一层施工然后在进行整体浇筑的方式,随后向下挖,这样就会在下挖过程中由于表层楼的阻碍而减低噪声。现在一般在地基的处理上,还采用着开敞开挖的方式,这种敞开式的开挖方式,会造成大量的建筑扬尘进入到空气中,因此这个时候可以运用逆作法的绿色施工技术,将地基的施工封闭在地表之下,能大大减轻扬尘情况的发生。
2.3充分利用建筑材料
作为民用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充分合理利用是绿色施工工艺运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第一,要把好建筑材料采购关。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要根据施工材料的库存、周转、施工进度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采购计划,严格控制采购数量,避免造成材料积压或者浪费。第二,把好建筑材料使用关。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记录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限额领料。对建筑材料使用的重点区域和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材料的节材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2.4选择科学先进的施工机械
选择先进的施工机械,对于民用建筑中实施绿色施工技术十分有利,也是事关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良好运用的决定性因素。在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在符合工期、质量和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噪音小、能耗低的环保型施工机械。要遵循施工机械的适用性和多用性兼顾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主导施工机械,各种辅助机械应与主导机械施工能力协调一致。在同一工地上,施工机械的种类和型号要力求少一些,在运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尽量运用工地上的机械,既方便管理,还能避免闲置问题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体化的工程施工机械,可以连续自动的完成多个工序,有效减少了人力和物力。
2.5做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是考验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方面,做好回收利用工作,对于实现施工绿色化有重要作用。第一,可以将建筑垃圾进行简单分拣,回收废金属、废混凝土等,直接进行再利用。第二,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变成再生产品。再生产品主要包括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骨料是建筑垃圾最常见的再生产品,再生骨料主要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再生水泥等,还可以制成再生砖,再生砌块等。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配合,政府如果能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对于实现施工绿色化会十分有帮助。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环保;资源
一绿色生态建筑内涵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一)绿色生态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标准如: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1.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自然光既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能耗,而且阳光还可以杀毒消菌,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自然采光就是将日光通过一定的技术用于白天室内的照明,并保证其照明质量比人工光源优质。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也十分重要,它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自然通风有夏季穿堂风,它不仅施工简单易行,更重要的是它减少了夏季用于空调的能耗。因为其本身够通过空气对流能够带走室内的高温气体、潮湿气体、污浊气体,取而代之的是外界新鲜干净的空气,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通常是相互结合的,一般来说可根据建筑和当地气候的实际情况在房间或者中庭顶部开设窗户,在采光的同时,由于室内外的风压和热压,形成有条不紊的自然风。
2.改善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
护结构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保证建筑节能绿色的特点就必须对护结构采取节能措施。例如使用保温隔热材料。不同气候的条件对建筑的护结构的要求不同,通常来说,气候越是寒冷的地区的建筑,其护结构的保温效果要求越高,此时需要在结构中使用传热系数较小的保温功能较高的隔热材料,以减小外界冷空气对室内的影响。目前国内建筑通常采用复合墙体的方法来实现建筑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即将保温材料融和到墙体结构内部,使结构在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承重功能的同时,保证其保温功能,并且避免了墙壁过厚。
3.合理利用材料
加大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最重要的内在机制。可将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如木地板、木制品、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经过加工和改造,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利用到新建筑中。
建筑中加大木材、废纸/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材料的利用,不仅较少建筑的投资,还可减轻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问题。
4.降低环境负荷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进而降低环境负荷。
(1)选择环境负荷小的建筑材料
建筑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带来较高的环境污染。建筑师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应具备生态和经济的意识,选择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的材料,如生态水泥、绿化混凝土、高性能长寿建筑材料、家居舒适化和保健化建材等。可使用预制模数构件来减少建筑垃圾。
(2)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在建筑的造型设计、材料选用和工艺设计都应便于施工,减少施工的能耗和降低其带来的环境负荷。
5.确保人的健康
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确保使用者的健康,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因素对人的影响。设计中尽可能地采用低毒或无毒材料,如墙和吊顶使用无毒或低毒性涂料,建材无甲醛或Voc含量最少,采用陶瓷、硬木等硬装修地面等;选择材料、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时尽量减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织物等潜在的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设置进风口和必需的出风口,引风入室。改善室内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辐射温度和气流等,提高人体舒适性。提高水质量,有条件的可以选用直饮水。合理进行自然采光,即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又满足视觉美学的需要,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改进细部设计和建造方法,以及采用吸声材料来提高建筑的隔音效果。
6.使建筑长寿多适
设计中选用耐久性较好的建材,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建筑同步,减少材料的更换、维护,从而节约费用。
7.绿化和建筑结合
首先,它符合现代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要求;其次由于其本身对空气的净化功能给人们提供自然健康的居住环境;此外,它也具备遮阳降温节能的作用。建筑绿化通常包括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以及室内绿化。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一、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遵循中国建筑美学的审美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而构建的新型住宅小区。
1.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是既适应生态环境,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筑,还具有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低污染、无毒、无害、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体现人格化的设计,拥有良好的和有益健康的通风。这才是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空间。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应是体现高效、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且具备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从而达到人、建筑物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1.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
一是提高绿化率。既然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那么环境的绿化应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这种环境绿化并非简单的栽种草木,而是结合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生物工程学、城市环境规划、水资源等学科,妥善地处理好生态平衡并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二是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重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多数采用粘土实心砖,既减少土地资源又影响生态环境。三是节约水资源。这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构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四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并将生态设计引入住宅小区设计中。五是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这项工作虽不是住宅建设的内容,但它属于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工作。
1.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功能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具有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变地区气候和减少污染物总量的功能。
1.3.1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发展新型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其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可以确保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及其连续性,避免或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维系和改观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1.3.2改变地区气候,减少污染物总量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充分利用墙面、窗台、阳台、走廊等空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蔬菜等作物。一方面可达到吸碳制氧,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改善区域气候的功能;另一方面可减少城市喧嚣的噪声,还可以吸纳灰尘,此外将建筑造型的形体美置于花草和树木中,既使人们产生极佳的视觉效果,又可以使室内外空气清新宜人。
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要求
2.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系统
2.1.1合理布局
根据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住宅小区绿化率要达到35%以上,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达到70%。另外,绿地位置最好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充足的阳光对阳光性植物、开花植物十分有利。背景绿地可设计一些耐荫草坪、低矮灌木和球类植物,而大片集中绿地不宜设计在建筑物的北阴面。小区出入口是小区的窗口,最好采用园林景观和绿地景观。绿化地块尽量连片成大块状,尽量避免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应在块状边缘留出较宽的绿地,营造高大、浓密、厚实的防护景观林,起到防噪、防尘的作用。
2.1.2地面绿化
住宅小区地面绿化不仅具有降低地面热辐射、降低噪声、吸附尘粒、净化空气等作用,而且有实验证明,地面绿地系统具有吸滞放射性物质的功能。可明显减少和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在绿化布局上,应统筹考虑住宅小区的规模、造型特点、性质以及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诸多因素。
2.1.3空中绿化
住宅小区空中绿化,实质上是建筑立体绿化。例如,墙面和阳台的垂直绿化不但可缓解住宅小区建筑形体占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美化环境,减轻空气污染,而且可起到降温和节能的作用。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采用外墙面培植攀缘植物,如栽种常春藤、葡萄藤等,既可遮住夏季的灼日,又不影响吸收阳光。同时墙面因绿化层作为保护层,可以起到阻风挡雨,减轻墙面因冷热剧变产生变形的可能。
2.1.4室内绿化
2.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建设
水环境在住宅小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住宅内要有室内给水排水系统,以供给合格的用水和及时通畅的排水。住宅小区内要有室外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在小区内还必须有景观水体,以及水景等娱乐或观赏性水面。大面积的绿地及区内道路也需要用水来养护与浇洒。这些系统和设施是保证住宅小区有一个优美、清洁、舒适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
2.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气环境建设
2.3.1室外气环境设计
a.合理选址
居住小区的规划选址应尽可能远离工业及其他污染源。
b.充分利用植被
通过种树植被来营造和改善小区气环境,是最有效的措施据科学测定,小区内种树能有效地为居民提供新鲜的氧气调节量,净化空气,还可对建筑外墙起遮阳作用,减少外部的热反射和眩光进入室内。
c.引入自然通风
一般情况,住宅楼应最大限度地面向主导夏季风向展开,需要时还可留有适当的开口部位或体型设计上形成放洞,使流动的空气易于穿过建筑群,形成穿堂风。
d.保护小区气环境
在创造良好的生态气环境的同时,保护好小区的气环境也是建筑师的重要职责。在住宅小区内常见的如餐饮、商业网点、地下或地面汽车库的尾气废气、小区的垃圾收集站及居民厨房的油烟排放等,均是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居住环境的污染源。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2.3.2室内气环境设计
a.注重室内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要改善住宅室内气环境质量,主要靠通风换气。通风不仅能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气体,还能调节室内气温和湿度。为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良好标准,应将阳光引入室内以杀菌抗霉,并尽可能利用房间开窗来调节室内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b.室内装修使用环保型材料
现在大部分家庭在装修时都使用木芯板、多层胶合板,或购买密度纤维板制作的家具。这些板材中大量使用粘合剂,而粘合剂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甲醛,它的释放期长达3—15年,从而导致了室内有害气体的超标。同时,家庭装潢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及部分保温材料在老化过程中还会散发出苯类挥发性气体,有些色彩鲜艳的石材中还存在放射性物质超标的问题。因此,在室内装修设计时应采用环保型装修材料,防止室内气环境的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
2.4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声环境建设
2.4.1生态小区室外声环境建设
造成室外声环境污染的噪声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及社会噪声。从住宅使用功能来分析,住宅是有安静要求供居住的建筑。
2.4.2生态小区室内声环境建设
生态小区项目开发前期在选址及场地设计中应使居住区远离噪声源,同时应对周边噪声源进行测试分析,当规划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人工降噪措施。如:间隔声屏或种植树木等,减少外部噪声对生态住宅小区的声环境的影响。
2.5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建筑材料尽量多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建材不仅产品本身无污染,其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也小。建设采用的建筑材料中,3R材料的使用量宜占所用材料的30%。建筑物拆除时,材料的总回收率应能达到40%。小区建设中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2.5.1绿色建材选择要点
a应选用生产能耗低、技术含量高、可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b应选用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c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d应选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e应选用无毒、无害、无放射性、无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污染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f应采用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新观点
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可以在小区中采取水、电、能源独立自供。具体做法为:收集雨水,使雨水汇集到房下的储水槽,通过净化送到厨房,使用后经净化再冲厕所或浇灌植物,通过循环利用来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用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时为电器设备供电。
住宅建设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在我国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从小区规划方面考虑,应该在小区内部严格控制场地,可以采用立体式人车分流,避免场地的交叉干扰。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绿化是重要的一环,在种植方面,乔木一直被普遍列为住宅小区主打植物种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药用植物群落的应用,选择适当的药品植物布置在小区环境中,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利于小区用户的保健。
四、结语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强调资源和能源的最佳利用,充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的关系,关心环境保护和建材资源的回收和有效利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的建筑居住环境模式。
【1】李启明、聂筑梅,《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和评价》
【关键词】绿色装饰技术施工管理措施技术创新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conceptsofgreendecorationtechnology,brieflyintroducesthegreendecorationconstructionmanagementprocess,isdescribedandsomegreendecorationtechnologyinnovation.Inrecentyears,thestatepromotes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simultaneously,energy-savingemissionreduction,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lowcarbon,greendecorationwillbecome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ofbuildingconstruction.
Keywords:greendecorationtechnology;constructionmanagement;technologyinnovation
0前言
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类以其高超的智慧创建了无数掩饰独特,极具艺术内涵的宏伟建筑,成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瑰宝。整个人类建筑史中,从最初的简单设计建造,到一步步追求居住房屋的外部美化,建造者付出了智慧和汗水。如今,建筑装饰已经成了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施工程序,随着时代的发展充分应用与时俱进的装饰技术是人们追求高品质居住环境的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建筑行业装饰设计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的外观品质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多问题。
在如今高度重视建筑外形美观,追求视觉感官上的享受,往往忽略掉了一些最为关键的问题,比如建筑装饰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多为有害物质,一些装饰材料对环境的破坏极大,建筑装饰品本身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居住者健康安全的生活。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筑装饰施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施工理念---绿色装饰施工。
1绿色装饰技术的概念
绿色表达的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理念,不产生污染,不影响居住者的健康安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健康的思想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建筑施工行业中,绿色装饰指的是建筑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装饰材料对环境是没有污染的,对居住者也没有健康上的危害。绿色装饰经常超越了生活中对绿色常规理解,成了构建健康、和谐、安全的居住环境的一种施工技术手段。建筑绿色装饰施工,目的是打造健康的居住环境,其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装饰材料无毒害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照明等。
总的来说,绿色装饰技术是一种建造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装饰技术。建筑装饰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来自于我们对大自然源源不断的索取,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种现象,会发现这对整个人类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建筑装饰应当以创造健康居住环境为根本要求,采用对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人、自然以及居住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绿色装饰技术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广泛使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装饰施工管理
2.1绿色装饰的环保设计
装饰的设计是建筑装饰施工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一个成熟的装饰设计是实现最终装饰效果的保障。在建筑的装设计中应该严格规划每一个施工工序的细节,包括选用合适的装饰材料,合理计划工程的各种投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工程完成后的验收。绿色装饰设计和常规的装饰设计是不同的,首先是设计理想上的差异,绿色装饰设计要求居住环境内的设计与自然因素充分结合,感官上符合人们对绿色自然的理解,最终的设计效果还必须满足对居住者身心健康有益的标准;其次,在建筑装饰施工中要选用环境友好型的装饰材料。就设计理念而言,常见的绿色装饰理念如,在居住环境中配置相应的绿色植物,既可以使居住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使得室内空气得到植物的吸收净化;在居住环境室内涂料的选择问题上,运用颜色心理学的知识,合理搭配墙体颜色,制造出和谐、温馨的居住氛围,此外涂料应选择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产品;对于天窗等结构,可以合理布置室内采光,使得居住者有一个明亮的居住环境。绿色装饰的环保设计能使居住者的生活逾越轻松,使得人们在工作之余尽情地享受在家的时光。
2.2绿色装饰施工中选取环境友好型的装饰材料
环境友好型的装饰材料对自然环境无污染,对居住者无健康上的损害,是一种理想的装饰材料。环境友好型装饰材料的生产制造以及循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担是最低的,但却能够发挥材料的最大功效。常见的环境友好型装饰材料既有经过改良后的传统装饰材料,也包含采用新型技术制成的新材料。举个例子,一些天然的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石材可能具备较高的反射性,经过处理以后,反射量就能达标,这样经过改造后的石材也可以称为环境友好型材料,可以在绿色装饰施工中采用。
3装饰技术的创新
3.1装饰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
建筑装饰中融入绿色理念,规划室内空间的承载,合理选择装饰材料。在我国材料工业的生产技术还达不到绿色建材的标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还是会散发出一定量的有害气体,要实现建筑纯粹的绿色装饰还有一定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合理计算建筑居住空间的承载量,选用合理的装饰材料做好空间里的搭配。具体的例子如石材、涂料以及板材的选用要符合国家标准;地面装饰材料的选择,原则上要使用多种材料,单一的地面装饰材料可能会造成某一类有害物质在居住空间内含量的超标。
3.2装饰设计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绿色装饰设计还包含有节能减排的设计,尽可能的采用清洁能源或再生能源,以尽可能小的能源消耗换来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通风设计中可以考虑自然通风的因素,减少需通风而耗费的能量;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建筑周围建立一个良好的室外环境;最后可以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装饰的结构以达到室内环境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目的。
3.3建筑装饰中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
4结语
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装饰材料被应用到建筑装饰行业。装饰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随之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绿色装饰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相信在未来,随着我国材料制造技术的成熟,建筑绿色装饰施工将大范围的得到推广,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
[1]李文雅.建筑装饰中的绿色节能理念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12):52-53.
[2]徐允娇.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装饰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思考[J].卷宗,2012,10(11):25-26.
2藤条
现阶段棕榈藤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料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中,这是因为棕榈藤的藤条作为一种攀援植物的茎,其不仅具有长纤维植物所不具备的抗拉性能,并且藤条作为建筑材料在使用阶段的抗腐蚀性、耐久性要远远高于木材,但是由于藤条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料在使用中受到其自身的限制,所以其只能作为一种装饰类材料和家具原料。本文认为藤条这种天然材料只有在设计阶段充分发挥其抗拉性能,或是充分利用悬索结构原理才能使其真正的成为一种能够天然建筑材料,这也是确保藤条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料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
3草皮
现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了解到一些企业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开始利用屋顶花园的设计方式来使其具备提高工作环境的目的,在建筑屋顶上合理种植一些草木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与自然亲密交流的机会,而将草皮作为天然建筑材料其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例如,冰岛在上世纪便将草皮作为一种屋顶覆盖材料,并且其在具体应用中也充分证明了草皮这种天然建筑材料可以有效防治室内热量的流失,再加上植物体内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水分,所以在屋顶上铺设草皮这种天然建筑材料还可以发挥防火阻燃的作用,但是建筑企业在利用草皮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屋顶的防水性能,否则势必会对居民的整体居住体验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4攀援植物
【关键词】智能建筑材料;生态节能应用
序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只有高质量的建筑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当今社会,各建筑企业不再把价钱作为施工选材的原则,廉价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绿色环保材料逐渐登上建筑行业舞台。要想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建筑企业必须在施工中使用智能环保的材料。
1智能环保材料的基本信息
1.1定义
这些材料之所以被称为绿色智能材料是因为无论是在提取原料还是在使用材料甚至是加工原料阶段,这些材料不仅不会加重地球负荷而且还可以保证用户的安全与健康。
1.2绿色材料的主要特征
绿色智能材料的特征与一般建筑材料不同,以下是智能材料的主要特征。(1)智能材料和一般材料的加工过程不同,智能材料的原材料大多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废物等天然资源,其他建筑材料一般不用生活垃圾生产。(2)智能材料的最大优点是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果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某些残留物质对人体有副作用要立即作出处理,保证智能材料的安全。(3)智能材料出现的最大目的是对用户健康起保护作用。绿色智能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4)绿色智能材料之所以绿色是因为它消除了一次性材料给社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复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1.3绿色材料的分类
如果以材料的功效作为划分依据,建筑材料一般可以被分为空气净化类、保健抗菌类和多功能建材三种。(1)空气净化类。空气净化类材料是指能够改善用户现有生活环境的材料。在这些材料的作用下,用户甚至可以在PM2.5超过负荷的环境中呼吸新鲜的空气。(2)保健抗菌类。某些材料可以通过与酸性的硅酸盐反应消灭AgO、CuO、MgO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起到保护用户健康的作用,这些材料大多属于保健抗菌类。大气中的氧能够在阳光和此类材料的作用下向活性氧转变,活性氧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3)多功能的绿色建材。使用这类材料可以实现提高建筑物质量和创造良好环境的双盈利。日本某新型瓷砖既可以防菌又能够阻止霉变的发生,某些智能壁砖具有控制室温的功能,这些都是多功能绿色建材的具体应用。
2绿色智能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1)建造屋面时候要选择新式节能材料。工人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大多在屋面板和防水夹层中间安置保温材料。安置的保温材料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吸水性,但是某些材料的容积较大导致建筑保温效果受到影响,这时新式材料就发挥了作用。我们一般使用水泥聚苯板和膨胀珍珠岩等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在安置保温层时一定要将保温层放置在防水层上方,否则一旦防水层遭到了破坏保温层也会受到影响,而且保温层处于防水层下方可能会给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带来难度。
(4)其他方面的节能应用。钢和混凝土组合的钢混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物最主要使用的建筑结构,之所以采用这种组合主要是因为钢结构具有在提高建筑牢固性和实现节约能源的优点。未来的建筑物必须完全使用钢结构支撑建筑主体,钢混结构可能会威胁用户的安全,所以各建筑单位必须要利用钢结构代替钢混结构。要想增加建筑物的整体使用期限,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强度较高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从而提高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夏季室外温度较高,用户大多使用空调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如此一来就加大了能源消耗,这时我们可以在建筑物上安装遮阳设备为建筑降温,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5)关于绿色建筑材料所带动的节能效益。当今我国企业的节能效益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节能材料产生的。大多数节能材料的生产过程非常简单,这些绿色材料是由价格比较便宜、数量较多的常见材料合成加工而来的。如果我们将这种节能材料的生产手段应用在生产农业材料中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而且能够为植被的增加创造机会。同理,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手段应用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绿色智能材料的生产原料是生活和生产废弃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不仅对人们生活毫无用处甚至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绿色节能材料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3绿色智能材料的未来发展情况
各建筑单位在对绿色智能材料进行利用时必须要坚持以降低能源消耗为原则,在科学的对“人、自然、建筑”进行协调基础上开展施工工作。
3.1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建筑节能
世界的任何资源都不是无限使用的,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如何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可再生资源就成为了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我国的垃圾废物不少于200亿吨,如此推算全世界范围内的废弃物总量不可预计,对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各建筑单位必须要在施工中使用可再生材料,加快建筑行业在节能方向的发展速度。
3.2促进节能材料的发展
3.3推进节能材料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促进建筑用能结构调整
强化智能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管理,有计划的科学的增加应用示范的范围,加强示范项目的管理,确保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期节能效益。对绿色材料的应用规范进行完善,建立绿色智能材料应用试点,通过试点的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用料转变,调整行业的用能结构。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智能材料无论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环境的改善都有着重要作用,我相信绿色智能材料的未来也更加广阔。
关键字: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实践分析
引言
绿色建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自绿色建筑引入我国,广大建筑行业人士在绿色建筑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照绿色化构想目标要求仍有距离。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量大,生活、施工条件差等问题。本文基于此,进行绿色建筑施工控制重点的分析与实践研究。
1绿色施工的控制重点
绿色施工体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贯穿建筑施工的规划、建筑材料的采购,建筑施工以及建筑工程的验收。对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具体指标,建设部2007年颁布实施的《绿色施工导则》进行了指导,它包括六个方面。
1.1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包括建筑工程的组织管理、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建筑工程的实施管理、建筑工程的评价管理以及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师绿色建筑实施的总体控制方案,其绿色设计方法、手段均源于此。绿色施工的理念不仅仅局限于施工的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还要涉及到绿色化的问题上来,采用信息化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达到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目标。
1.2绿色施工的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见问题:对扬尘的控制、对噪音以及振动控制、光污染的控制、水污染的控制、土壤控制、建筑垃圾控制以及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3绿色施工的节材
主要包括减少材料的浪费、周转材料二方面。
(1)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
根据建筑施工的进度,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使用,减少库存,提高使用率。尽量减少建筑完成后的材料剩余率。
(2)周转材料
建筑模板与脚手架、防护网、电焊机、切割机等建筑设备可多次利用,而实际施工中,建筑模板与脚手架的使用次数比较低,有的仅仅使用几次。因此,应采取优化技术体系与管理措施。如选择维护方便、拆卸不易损坏的机具材料,引进专业的安装、拆除建筑模板脚手架的队伍进行安装、拆除。可选择定型钢模、竹胶板等替换木模板。选择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的外脚手架技术方案。
1.4绿色施工的节水
一是基坑抽取的地下水.建筑施工基坑抽取的地下水,大部分都排入市政工程管道,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可采取基坑支护地连墙、配合止水帷幕动态降水的技术方案。如果基坑抽水量大雨五十万立方米时,需要进行地下水回灌。
二是混凝土节水。此部分用水量最大,我国当前混凝土使用数量达到二十亿立方米,而每立方米搅拌用水约为175KG,总计用水超过三亿吨,而养护用水是搅拌用水的几倍。,用水量巨大,因此可采用基坑抽取的地下水优先进行混凝土搅拌与养护用。
三是其它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雨水、中水等,在建筑工地建设其它水资源搜集利用系统,使用中水进行搅拌、养护,降水量充沛的地区适合建立雨水搜集系统。对于建筑工地上的设备、机具建立用水循环装置,优先使用雨水清洗,路面喷洒,绿化灌溉亦是如此。
1.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建筑施工应按照施工的具体规模与地理条件等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占地指标。尽量降低建筑废弃地面,临时设施占地使用率应当不小于90%,临时场所采用可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生活区与施工区进行标准分隔,建筑工地围墙为了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可选择轻钢结构制作围挡,而不使用砖结构围墙。
2某建筑工地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太原市某公司办公大楼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理念。本人对该建筑工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与施工人员进行了交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建筑工程在施工伊始,就存在对绿色施工理念理解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简单的节约成本而采取预绿色施工理念相背离的施工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施工用水与场地降水进行沉淀处理后直接排入太原市市政雨水管道。
(2)施工工地出入口选择篷布铺路,降低车辆的尘土。
(3)施工工地搭建现场使用半封闭蓬,一定程度减少了声音污染,但未进行噪声监测。
(4)施工工地东侧为建筑垃圾存放区域,对建筑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废弃垃圾未考虑再利用价值,直接运出后丢弃。
(5)大部分水泥使用袋装水泥,少部分散装水泥。
(6)节能工程部分不达标,如保温层厚度降低,玻璃幕墙工程预埋件强度不足,构件安装结合处漏放垫片。
工程承包商对于以上问题及时发现,并按照提出建议方进行了积极整改,开展绿色施工理念的培训教育。整改后施工工地未出现扬尘现象,周转材料、建筑垃圾存放有序,并进行分类标示。虽然噪声污染,其它水资源应用还有待改善,但是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在扬尘控制、土壤保护、周转材料、建筑材料的浪费、积水处理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基本符合了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目前也在筹备建立水循环利用装置,雨水收集系统。
3结论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施工技术人员的访谈,发现当前建筑施工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刻,在施工过程中,或迫于施工设计问题、施工技术支持不够、施工人员水平问题、成本控制因素,贯彻并不十分到位。因此,绿色建筑的理念应当做好设计与施工的衔接,技术的支持,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的规划,流程的优化设计,将绿色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绿色建筑过程中去。
[1]王有为.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核心理念——《绿色施工导则》技术要点解读[J].建筑科技,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