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计算公式就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是评价粮油食品品质、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测定某些粮食蛋白质的含量,可以做到充分发挥粮油资源的作用,促进合理用粮,节约用粮,对提高粮油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凯氏定氮法为代表的测定含氮量换算蛋白质的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适宜于测定任何形态(固体
实验原理生物材料的含氮量测定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如蛋白质的含氮量约为16%,测出含氮量则可推知蛋白含量。生物材料总氮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由于具有测定准确度高,可测定各种不同形态样品等两大优点,因而被公认为是测定食品、饲料、种子、生物制品、药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分析
1、样品消化的完全程度。如:被浓硫酸脱水的样品(有机物),炭化成的氮,由于消化不完全就不能被二氧化硫完全还原成氨,就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2、消化温度。消化食不能用强火,应保持缓和沸腾,以免粘附在凯氏瓶内壁上的含氮化合物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未消化完全而造成氮损失。3、蒸馏装置的气密性。若气
1)称取0.50-1.00g样品,置于消化瓶内,加入硫酸铜与硫酸钾制成的片剂两片,加入浓硫酸10ml,将消化瓶置于消化炉中,消化瓶放入消化炉后,用连接管连接密封住消化瓶,开启抽气装置,开启消化炉电源,消化液完全澄清并呈蓝绿色后,再消化30min,样品消化完毕。2)取出消化瓶,移装于自动凯氏定氮仪中,
将消化完全的消化液冷却后,完全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按图装好微量定氮装置,准确移取消化稀释液10ml于反应管中,经漏斗再加入10ml、400g/l氢氧化钠溶液使呈强碱性,用少量蒸馏水洗漏斗数次,夹好漏斗夹,进行水蒸气蒸馏。冷凝管下端预先插入盛有10ml、40g/l(或20g/
凯氏定氮法中的常量,微量,和半微量区别:最本质区别是样品用量不同使用装置不同样品结构不同效率不同样品用量不同:区别在于检测用样品量,你可以按标准进行操作,没有必要拘泥于某一方法,主要看你样品量是否足够,不同的样品用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常量定氮最多;样品结构不同:常量由于可以把全部消化液一同蒸馏测
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
半微量开式法在固体废物中的全氮含量的测定是由来已久的,半微量开式法测定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的消解、蒸馏、滴定三个过程。其原理是为处理后的固废试样在催化剂(即硫酸钾、五水合硫酸铜与硒粉的混合物)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碱化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
一、原理同常量凯氏定氮法二、仪器凯氏烧瓶(100ml),微量凯氏定氮装置三、试剂0.0100mol/l盐酸标准溶液;其他试剂同常量凯氏定氮法四、操作方法样品消化步骤同常量法
对于所有非正价态氮元素都可以测定,对于正价态的不行。比如硝酸根、硝酸酯,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不宜采用此法。
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样本的分析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然后蒸馏。这一步会将铵盐转化成氨。而总氨量(由样本的含氮量直接决定)会由反滴定法确定:冷
从凯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凯氏定氮法是将含氮有机物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来进行检测,以得到含氮量的测定值乘以一定系数得出蛋白质含量。而含氮有机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三聚氰胺等等。在加上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现行国家标准和国际通行测定方法是经典凯氏定氮法,这就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蛋白质中的含氮量不超过30%
凯氏定氮法的普遍适用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已经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它已经被确定为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给出真实的蛋白质含量,因为所测定的氮可能不仅仅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这可以从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中被体现:三聚氰胺,一种
凯氏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是根据凯氏定氮法设计的自动化测氮蒸馏系统,适用于粮油检测、饲料分析、植物养分测试、土肥检测、环保、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分析、教学及研究中主要用来检测粮食、食品、乳制品、饮料、饲料、土壤、水、药物、沉淀物和化学品等中的氨氮、蛋白质氮等含量。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
含氮量是蛋白质区别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标志。那么,要想知道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就要先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含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向样品中加入浓硫酸和催化剂,充分混匀,然后加热消化分解,样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有机氮转化为硫酸铵。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
一、原理同常量凯氏定氮法二、仪器自动凯氏定氮仪:该装置内具有自动加碱、自动蒸馏装置、自动吸收、自动滴定装置,并且自动显示结果。消化装置:由优质玻璃制成的凯氏消化瓶及铝模块或红外线加热装置组合而成的消化炉。三、试剂除硫酸铜与硫酸钾制成片剂外,其他试剂与常量凯氏定氮法相同。
凯氏定氮法有半微量和自动之分,半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相对比较繁琐,自动的方式工作效率比较高。凯氏定氮法包括消化、蒸馏、滴定、结果计算等步骤,3种国标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检验方法。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法可以根据检验方法的需要进行测定条件设置,相对于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更易满足准确性、重复性要求,在检测样品
凯氏定氮分为:常量凯氏定氮法、微量凯氏定氮法、自动凯氏定氮法。
小麦在我国种植广泛,但是品质差异非常大,而小麦品质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价值,因此在小麦品质测定中,常常需要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来测定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含量是衡量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指标,而蛋白质主要是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因此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作为测定样品氮含量的专业仪器
饲料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国标规定的凯氏定氮法,但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也有报道(陈革,2003)。本实验对多种饲料样品采用双缩脲比色法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并将结果与凯氏定氮法进行对比和分析,为实际工作中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提供科学依据。1双缩脲法原理当
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推算,如密度、折射率、紫外吸收、荧光性等;另一类是利用化学方法来计算,如定氮、双缩脲反应、染料结合反应、酚试剂反应等主要测定方法有: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扬酸比色法、折光法、旋光法、近红外光谱法.目前蛋白质测定
凯氏定氮仪可以用于很多行业,尤其是在食品检测行业中,凯氏定氮仪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越来越受到现代都市人群的欢迎,因此为了保障葡萄酒安全,人们希望利用凯氏定氮仪来快速检测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凯氏定氮仪快速测定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可行性。实际上,凯氏定氮仪的工
饲料工业在快速的不断的发展,饲料的产量也在不断的增长,而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十分重要的标准。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大致分为两种:凯氏定氮法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法。凯氏定氮法仪器虽然设备简单,试剂消耗少,但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法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是该法的测定试剂消耗比较大。本文就凯氏定氮法
1883年3月7日,凯道尔先生发表了“测定有机物中氮的新方法”,轰动了分析化学界,形成了凯氏化学,业内尊称这个方法为“凯氏定氮法”。成为定氮分析参比方法的凯氏定氮法,是指在适当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浓硫酸将样品中的有机氮(如蛋白质)消化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
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这种方法是由凯耶达尔在1883年发明的。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
消化1、准备6个凯氏烧瓶,标号。1、2、3号烧瓶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蛋白溶液1.0mL,样品要加到烧瓶底部,切勿沾在瓶口及瓶颈上。再依次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接触剂0.3g,浓硫酸2.0mL,30%过氧化氢1.0mL。4、5、6号烧瓶作为空白对照,用以测定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对样品测定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