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
基本信息
事件第一次鸦片战争参战方英国、清朝
1842年8月
结果英军大获全胜,清
政府被迫签订《南
京条约》
地点中国东南沿海影响是中国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简介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是英国对中国发起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
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
的开端。
战前中国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曾经的国势,从乾隆末年
走,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产生的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吏
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
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
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
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列强扩张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9世纪初,英国
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法国是仅次于英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
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同时欧美列强之间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
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临近地区,陆续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具有苦巨大扩张价值,但工业体系与国防体系相当落后的国家,自然成
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贸易顺差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
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
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
睐,清政府拒绝与英国进行贸易,这是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而英
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
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座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
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或需要抽20%的高税率,是英国大为不满。
鸦片贸易
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英国资
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
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的大量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
身心健康,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
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还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的银
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
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有200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战争起因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
益出发,自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
政,在中国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
后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东,负责执行消烟任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东后,热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
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并
于6月3日—6月25日,将大部分法律上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在场群众无一
不拍手叫好。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
发。
战争经过
1841年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
江平湖)。7月21日英军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占据镇江,镇江驻防都统海龄自
杀,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向英军交纳50万两赎城费,免受军事占领。8月4日
英军直逼南京,清廷处于不利位置。
战争结果
清军大败。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