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观: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2、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3、世界观: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于它的研究对象所说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因而它的研究成果就是世界观,当然哲学研究世界并不是对具体的世界局部来研究,研究具体的世界是其他科学和学科研究的问题。哲学研究世界并不是为了获得具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而是要解决思维方式的前提问题,它是对思维方式的前提批判,因此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它第一次以实践正确地揭示了自
人生观与世界观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世界观包含人生观、决定人生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给人生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人生观则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体现,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一定的人生观总是这样或那样地表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同时,人生观发生变化,又往往会反过来影响世界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