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猝死,赛事的主办方也承受着死难者家属、媒体和外界的质疑和指责。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不幸难道不可以避免吗?其实,降低马拉松猝死几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普及急救知识。
赛道上哪些病状最常见?
1.脱水
在极热环境中工作、运动或者玩耍时是有一定危险的,如果有人在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暴露于极其炎热的环境,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医学状况。
现象:乏力、口渴或口干、头晕、意识不清、尿量比平时少。
处理措施:如果您怀疑某人脱水,请理解联系医务人员。
针对脱水的最佳急救措施是预防:确保引用和进食充足的食物以使身体保持水分。
2.热痉挛
热痉挛是指疼痛性肌肉痉挛,最常发生于小腿、手臂、腹肌和后背。
处理措施:让患者休息并降温。让患者喝一些含糖和电解质的液体,例如运动饮料或者果汁,如果没有的话就喝水。在患者能够忍受的情况下,可用毛巾包裹一袋冰水敷在痉挛区域不超过20分钟。
3.热衰竭
现象:恶心、头晕、呕吐、肌肉痉挛、感觉晕厥或疲劳、大量出汗。
处理措施:在患者在阴凉的地方躺下。尽可能多的脱掉患者的衣服。盆塞凉水,给患者降温。如果没有凉水可以喷洒,可以在患者的颈部,腋窝股沟处放上凉爽湿润的布巾。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能喝水,可以让患者和一些含糖和电解质的液体,例如运动饮料或者果汁,如果没有的话就喝水。
4.热射病
现象:意识不清、感觉晕厥或疲劳、头晕、晕厥、恶心或呕吐、肌肉痉挛、抽搐。
处理措施:拨打120。将患者放到凉水中,水深最多到脖子,或者往患者身上喷洒凉水。如果患者失去放映,并且呼吸不正常或者仅有濒死叹息样的呼吸、应实施心肺复苏。
5.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会导致运动猝死的情况发生。实质就是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会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而人类的大脑只贮藏了大约10秒的氧气。如果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就十分渺茫。
为什么猝死救活率不高?
医学研究认为,心跳和呼吸骤停后,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4至6分钟,脑部损伤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15分钟基本上难以救回。所以,这4分钟也被称为猝死抢救的“黄金4分钟”。
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施救,患者生还的可能性高达40%-60%,而超过四分钟后,心脏的应急反应会减小,治愈率也会以每分钟10%的幅度递减。
每一个马拉松赛事,都投入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并且有医护人员和120急救车值守,力图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虽然救护车、医生和志愿者的数量很多,但猝死救活率仍然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的急救都错过了“黄金4分钟”这个最佳的抢救时机。
当你遇到心脏骤停的情况该怎么办?
当您遇到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的成人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评估急症并进行救助。
1.确保现场安全
在评估患者前首先要确认现场是安全的。快速检查附近是否有能伤到您的东西。如果您自己受伤了,也无法帮助到别人。
2.轻拍并呼喊患者(检查患者有无反应。)
轻拍患者,检查患者是否有无反应。俯身靠近患者或者跪在患者身边。轻拍患者肩部,询问他的情况。
如果患者能够挪动、说话、眨眼、或者在您轻拍他的时候做出反应。就说明他有反应。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患者不能挪动、说话、眨眼、或者在您轻拍他时没有做出反应。说明他没有反应。这时您该呼喊求助,如果附近有人,他们就可以帮到您。
3.呼喊求助
当急症发生时,越快意识到问问题所在并获得帮助,就越利于心脏骤停者。当有更多的人援助时,您便可以对患者提供更加的救治。快速拨打120,并开启免提状态,介绍自己的准确地址,并按照调度员的指示操作。
4.检查患者呼吸是否正常
如果患者无反应并且呼吸正常,就说明他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让他翻身侧卧。这有助于患者发生呕吐时保持气道通畅。
如果患者无反应,呼吸不正常,或者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就表明患者需要心肺复苏。确保患者仰卧在坚固、平坦的表面上。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5.心肺复苏
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中央(胸骨下半部)。将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上方。
人工呼吸。一只手放在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颚骨的位置,使头部后仰并且抬起下颚,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的同时,用拇指和手指捏住患者的鼻子,正常吸一口气。用嘴将患者嘴封住,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起1秒)。每次人工呼吸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开始隆起。如果胸部没有隆起,将头部重新置于正常位置,使头部后仰并抬起下颚,以重新开放气道。然后,再进行人工呼吸,确保胸部隆起。
总结
希望更多的跑友重视急救,重视生命。也希望国内的各项赛事的后援团队可以更完备、更专业,少一些不幸,让每一位参赛者都能够安全地完成比赛,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