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9.29
目前养殖业常见的牛,有乳用、肉用、乳肉兼用。与猪鸡极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牛是反刍动物,具有四个胃,其中瘤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瘤胃中有丰富的、复杂的微生物体系,可以利用大量的粗饲料,这就使得牛具有了消化、利用粗饲料(包括秸秆)的能力。大家常说,养好牛实质上就是要养好瘤胃,就是这个道理。
一、牛消化器官特点
牛进食的草料从口腔稍经咀嚼后,经食道进入瘤胃,在瘤胃内浸泡和软化、混合,经瘤胃微生物发酵。没有完全被消化的饲料经过反刍回到口腔内再次仔细咀嚼,重新吞咽到瘤胃、网胃中,继续进行微生物降解发酵。由食物经过发酵而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如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被瘤胃、网胃壁吸收到血液中,剩下的食糜和微生物通过瓣胃和皱胃的消化作用,最后进入小肠,经过小肠消化后吸收入血液中,或者随粪便排出体外。现将消化器官的构造和消化过程分述如下。
(1)口、舌和牙齿牛的唇不灵活,不利于采食草料,它的主要采食器官是舌。牛没有上切齿,只有臼齿(板牙)和下切齿(图1-1)。牛的舌比较长且坚固、灵活,舌面粗糙,适宜卷食草料。饲草是通过左右侧臼齿轮换与切齿切断,然后进入口腔的。
图1-1牛口腔及牙齿
(2)唾液腺和食道唾液腺牛的唾液腺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咽腺、舌腺、颊腺、唇腺等,位于口腔,分泌唾液。
食道是从咽通至瘤胃的管道,成年牛长约1.1米,草料与唾液在口腔内混合后通过食道进入瘤胃,瘤胃内容物又定期地经食道反刍回到口腔,细嚼后再行咽下。
(3)复胃牛有4个胃,即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腺胃)、皱胃(真胃),瘤胃、网胃和瓣胃合起来统称前胃。由于牛本身营养的需要,必须采食大量饲草饲料,因此,消化道相应的有较大的容量来完成加工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牛消化道中以瘤胃的容量最大。
①瘤胃。由柱状肌肉带分成4个部分:1个背囊、1个腹囊和2个后囊。肌肉柱的作用在于迫使瘤胃中的草料做旋转方式的运动,使之与瘤胃液体充分混合。许多指状突起、乳头状小突起布满于瘤胃壁(见图1-2),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从瘤胃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图1-2瘤胃内壁
②网胃。位于隔顶层面,由网-瘤胃褶与瘤胃分开。瘤胃与网胃的内容物可自由混合,因而瘤胃与网胃往往合称为瘤网胃。网胃壁像蜂巢(见图1-3),故也叫做蜂巢胃。网胃的右端有一开口通入瓣胃,草料在瘤胃和网胃经过微生物作用后即进入瓣胃。两胃中在食道与瓣胃之间有一条沟,叫做食道沟。当幼犊哺乳时,由于反射作用,食道沟一侧向上伸展,形如沟渠,在瘤胃和网胃发育、具备消化功能以前,犊牛吃进的牛奶从食道沟直接流入瓣胃,经瓣胃管进入皱胃,即使瘤胃发育正常,牛奶也不在前胃停留,而由食管经食管沟和瓣胃管直接进入皱胃及小肠。牛奶如果在瘤胃停留,就会被瘤胃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既浪费热能,减低蛋白质质量,还会引起犊牛腹泻。
图1-3网胃内壁
③瓣胃。内容物在瘤胃、网胃经过微生物发酵后,通过网胃和瓣胃之间的开口——网瓣孔而进入瓣胃。瓣胃黏膜形成100多片瓣叶,瓣胃内存有干细食糜,其作用是按压水分和磨碎食糜,也叫重瓣胃。
④皱胃。是牛的真胃。反刍动物只有皱胃分泌胃液,皱胃壁具有无数皱襞,这样就能增加其分泌面积。初生犊牛皱胃约占整个胃容积的80%或以上,其他几个胃自犊牛开始采食干饲料起便急剧增长;成年牛的皱胃占整个胃的容积还不到10%。
(4)小肠与大肠食入的草料在瘤胃发酵形成食糜,通过其余三个胃进入小肠,经过盲肠、结肠然后到大肠,最后排出体外。整个消化过程大约需72小时。
①小肠。牛的小肠特别发达,一般长35~40米,包括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饲草料经过皱胃消化作用后,消化产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的前端——十二指肠。小肠是一条蜿蜒折叠的管子,肠壁有许多指状小突起和绒毛。绒毛的作用是协助小肠内容物与消化酶混合,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小肠内容物通过肠壁肌肉收缩和松弛形成蠕动而向前推进。
②盲肠。牛的盲肠较小,重要性也不太大,虽然微生物的消化与合成也在这里进行,但与瘤胃、网胃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
③大肠。饲草料的消化残渣进入大肠,其中包括结肠和直肠。这是一段长10米左右的管道,末端就是肛门。
二、牛的采食习性和生理特点
1.采食
牛采食时依靠灵活的舌将草料卷入口腔,用舌和头的摆动来扯断长草,然后不经细嚼就匆匆咽下。
牛喜食青绿饲料、精料和多汁饲料,其次是优质干草,适口性最差的是秸秆类粗饲料。牛采食不同饲草时,采食速度有很大差异。例如,采食较长的干草时,采食速度是70克/分钟,采食干牧草时为83克/分钟,采食青贮饲料的速度是248克/分钟,而采食青牧草时为282克/分钟。牛没有上门齿,不会啃吃过矮的牧草,所以当野草高度低于5厘米时,不宜放牧,否则牛不但难以吃饱,还会因“跑青”而过分消耗体力。
牛采食中需特别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①注意清除饲料中的异物。牛采食时十分匆忙,对进嘴的食物并不仔细咀嚼,加上舌头上面长有很多倒刺状乳头,使进了嘴的东西难以吐出。如果饲草料中混入金属丝、金属块、钉子、碎玻璃等异物,就会进入胃内,造成创伤性胃炎和心包炎;把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吃进胃里,会造成瘤胃堵塞、网瓣口梗阻等疾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清除饲草料中的异物,同时饲养员要精心维护,防止塑料膜等落入牛圈和运动场。
②饲喂时要少量、勤添。牛喜欢新鲜的饲草料。健康牛的鼻唇镜(鼻头)黏液分泌较多,采食时分泌量较大,饲草料上粘上这种黏液后牛就不爱吃了。因此,饲喂时要少添、勤添,减少饲草料的浪费。牛下槽后要及时清扫饲槽,把剩下的草料晾干后再喂。
③保证充足的饮水。饮水量影响采食速度和采食量,尤其在采食干草或秸秆时最为明显。在饲槽边设置足够的饮水槽,保证时时有清洁、足够的水供应,将促进牛的采食。
④饲草料颗粒大小适宜。牛不喜欢吃粉状的饲草料,而长草又会降低采食速度,因此可以把干草切短,把草粉、粉状饲料制成颗粒饲料,提高采食量。另外,牛喜欢吃新鲜、多汁的草料,秸秆类饲料的适口性较差,在饲喂时最好揉搓、切短,或通过氨化、碱化、微生物发酵等方式进行处理,提高适口性和纤维的消化率。
2.唾液的作用
唾液在牛的消化代谢中有特殊作用,主要有湿润饲料、缓冲、杀菌和保护口腔以及抗泡沫等作用。腮腺一天可分泌含0.7%的碳酸氢钠唾液约50升,即分泌碳酸氢钠300~350克。高产奶牛分泌唾液可达250升,肉牛约300~500升。唾液可湿润草料使之便于咀嚼,形成食团,同时唾液中有大量的缓冲物质,可中和瘤胃发酵中产生的有机酸,维持瘤胃内的酸碱平衡。牛的唾液呈碱性,pH值约为8.2,与瘤胃内细菌作用产生的有机酸中和,使瘤胃的pH值维持在6.5~7.5之间,因此给细菌的繁殖和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唾液还具有抗泡沫作用,对于减弱某些日粮的生泡沫倾向起着重要的作用,采食时增加唾液分泌量,有助于预防瘤胃膨胀。由上述可见,牛的唾液在瘤胃消化代谢中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
3.反刍
②饮水量。饲草料进入瘤胃中,需要有液体将其悬浮以方便搅动。饮水不足会使牛的瘤胃中这种“悬浊液”状态不佳,食物难以顺利搅动,妨碍了反刍的发生。同时会使食物向后消化道移动的速度减缓,降低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③环境。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反刍活动的正常出现和进行,嘈杂的环境、陌生人的惊吓、殴打等都会抑制牛的反刍。因此牛场要保持相对稳定、安静的环境,避免突然出现噪声、大量陌生人走动等现象。饲养员最好固定,对牛不要有打骂等粗暴的行为,与牛保持亲近、熟悉的关系。
4.饮水
奶牛一天的饮水量一般是日粮干物质进食量的4~5倍,是产奶量的3~4倍。如1头600千克体重、日产奶20千克的奶牛,日粮干物质进食量应是16千克,一天的饮水量是60~80千克。夏天饮水量更大,放牧牛比舍饲牛饮水量大1倍。奶牛采食后2小时内需要饮水,最好让其自由饮水,水温以10~25℃为宜,冬天宜饮温水,夏天宜饮凉水。
5.嗳气
由于食物在消化道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会随时排出体外,这就是嗳气。嗳气也是牛的正常消化生理活动,一旦失常,就会导致一系列消化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