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饮食保健

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由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组成,它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为了便于研究和认识它的结构特点,科学家人为地将消化道分为上、下消化道。上、下消化道是如何区分的呢

上、下消化道的区分是人为的,它是根据其在Treitz韧带的位置不同而分的。位于此韧带以上的消化管道称为上消化道,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管道称为下消化道。

Treitz韧带,又称十二指肠悬韧带,从膈肌右角有一束肌纤维索带向下与十二指肠空肠曲相连,将十二指肠空肠固定在腹后壁。Treitz韧带为确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志。

上消化道有哪些器官,有什么功能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1)口腔:由口唇、颊、腭、牙、舌和口腔腺组成。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后,口腔内腺体即分泌唾液,嚼碎后的食物与唾液搅和,借唾液的滑润作用通过食管,唾液中的淀粉酶能部分分解糖类。

牙齿又称“牙”英文是:tooth。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在人体,一生中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称“乳牙”,到二岁左右出齐,共二十个。六岁左右,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三十二个。按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切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双尖牙用以捣碎食物,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从牙齿的纵剖面可将牙齿分成3层硬组织和1层软组织组成。

a牙釉质又称珐琅质,是构成牙冠的表层、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牙釉质中96%为无机物,其余为水和有机物。

b牙本质是牙齿的主体,贯穿于整个牙冠与牙根部。牙本质中央为牙髓腔,其内充满牙髓组织,牙髓神经末梢伸入牙本质,对痛觉极为敏感。

c牙骨质覆盖于牙根,是本质表面的钙化组织,呈浅黄色,其结构与人骨相似。牙骨质有不断新生的特点。

d牙髓位于牙齿中心的空腔内,牙髓组织包括神经纤维、血管和淋巴组织。牙髓神经末梢敏感,当受到刺激后,即可产生疼痛,但不能识别方向,不能定位,俗话说“牙痛不病,痛起来要命”往往即指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所引起。

(2)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咽依据与鼻腔、口腔和喉等的通路,可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三部。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这一复杂的反射动作。

(3)食管:食管是一长条形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30厘米。食管有三个狭窄部,这三个狭窄部易滞留异物,也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其次有防止呼吸时空气进入食管,以及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作用。

(4)胃:分胃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四部分,胃的总容量约1000~3000毫升。胃壁粘膜中含大量腺体,可以分泌胃液,胃液呈酸性,其主要成分有盐酸、钠、钾的氯化物、消化酶、粘蛋白等,胃液的作用很多,其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杀灭食物中的细菌、保护胃粘膜以及润滑食物,使食物在胃内易于通过等。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作用:胃液内含有高浓度盐酸和胃蛋白酶,但胃粘膜并不被损害。胃粘膜表面粘液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分泌的粘液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胃上皮表面覆盖一层厚0.25~0.5mm的粘液层,它是由不可溶性的粘液凝胶(mucingel)构成,内含有大量HCO3 ̄,表面粘液细胞和壁细胞都可以产生HCO3 ̄。凝胶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相隔离,并减缓H+向粘膜方向弥散;HCO3 ̄可中和H+形成H2CO3,H2CO3可被胃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迅速分解为H2O和CO2这就是所谓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消化食物。由食管进入胃内的食团,经胃内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后形成食糜,食糜借助胃的运动逐次被排入十二指肠。

(5)十二指肠:为小肠的起始段。长度相当于本人十二个手指的指幅(约25~30厘米),因此而得名。十二指肠呈C型弯曲,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四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粘液、刺激胰消化酶和胆汁的分泌,为蛋白质的重要消化场所等。

下消化道有哪些器官,有什么功能下消化道由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1)空肠、回肠:空肠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连回肠,回肠连接盲肠。空肠、回肠无明显界限,空肠的长度占全长的2/5,回肠占3/5,两者均属小肠。空肠、回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小肠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营养和分泌消化液。小肠的管壁也具有典型四层基本结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部位,绒毛及肠腺是与小肠功能相适应的特殊结构。

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长约0.5~1.5mm,形状不一,十二指肠的绒毛呈叶状,空肠的如指状,回肠的则细短。

a.上皮覆盖绒毛的表面,为单层住状上皮,大部分上皮细胞是吸收细胞,少数是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

(2)大肠:大肠为消化道的下段,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四部分。成人大肠全长1.5米,起自回肠,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的主要

是进一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消化腺: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具有分泌胆汁、合成糖原和解毒功能。

2、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3、消化食物的不同方式:

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

物理性消化: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可溶性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特点: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4、食物消化的过程:

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后,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此时,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参与下)初步分解,胃内容物变成粥样的食糜状态,小量地多次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推送。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内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各种营养成分逐渐被分解为简单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吸收。因此,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难于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大肠内无消化作用,仅具一定的吸收功能。

5、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

食道:几乎不吸收任何物质。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全部酒精。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知识结构总结如下表:

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化管

口腔

食道

大肠

肛门

功能

牙齿:咀嚼、咬碎食物

门齿:切断

犬齿:撕裂

臼齿:磨碎

舌头:协助咀嚼食物

搅拌食物

将食物与唾液充份混合,容易下咽

弱酸环境【pH=6.7~6.8】

调节、控制食物进入食道

产生蠕动

将食物输送至胃

1.呈囊状

2.产生蠕动

将已消化成粥状之食物推入小肠

3.酸性环境【pH=2】

1.内壁具有绒毛

可增加吸收养分的表面积

2.细长而呈盘曲状

3.消化作用及吸收养分之主要部位

4.藉蠕动推动食物

5.碱性环境【pH=8】

吸收食物中剩余的水分及盐类

排出粪便

(食物残渣)

=>排遗

消化腺

唾腺:分泌唾液

有三对:耳下腺、舌下腺、颌下腺

胃腺:分泌胃液

肠腺:分泌肠液

肝脏:分泌胆汁

(储存于胆囊)

胰脏:分泌胰液

消化液

唾液:

分解淀粉【淀粉酶】

胃液:

1.胃酸(盐酸)呈强酸,有杀菌作用并可活化胃蛋白酶

2.胃蛋白酶可消化分解蛋白质

肠液:分解醣类、蛋白质及脂质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将脂质乳化为小油滴,增进分解效率

胰液:分解醣类、蛋白质及脂质

第二部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膳食平衡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素。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所以,它们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

1、糖类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涉及物质数量最多的化学反应,据估计,每年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约为二十五亿吨。

首先强调一点,这里提到的糖类决不仅仅局限于日常以为的蔗糖,而是范围很广的一个群体。

资料: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放出39.3KJ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因此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正常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可以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一般人体内储存约占人体质量大的10-20%的脂肪,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当人进食量小,摄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支付肌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消耗自身的脂肪,此时人就会瘦.

3、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皮肤、肌肉、内脏、毛发、韧带、血液等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的。食物中蛋白质的功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以实现其各种生理功能;二是供给能量。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人类对酶的认识逐渐深入。酶是由生物的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是极为重要的活性物质。存在于人、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细胞和组织中,各种食品都有酶。酶是控制并能加速食品中物质代谢反应,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如对酶不加控制,则在周围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将使物质分解代谢食品,营养质量和感官质量将急剧下降。将食品进行低温冷冻贮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即是抑制食品酶的活性,控制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从而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人们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

例如: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觉到甜味,这就是因为唾液种有淀粉酶,它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当然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姨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葡萄糖.注意: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因此,可以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而使标本长久保存.

讨论与练习:1、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

2、一女运动员可以在60s内跑完400m.她的最大氧气吸入量为4L/min,而肌肉在工作达到极限时,每公斤体重每分钟需要氧气约0.2L,如果该女运动员体重为50kg,则她将缺氧多少L

4、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也叫做维他命,是另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与糖类和脂类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供应能量的营养物质,与蛋白质不同的是它不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无法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化学角度看维生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天然的食物中含量很少,但这些极微小的量对人体来说却是必须的。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时,会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比如坏血病、脚气病(不是俗称的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脚气”)等等。说明这些有机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和生化反应途径,参与和促进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利用。许多维生素还是多种酶的辅酶重要成分,所谓的维生素缺乏症就是因为维生素缺乏时,酶的合成就会受阻,使人体的代谢过程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的身体疾病。轻者症状不明显,但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和工作效率,重者会表现出血、脚气、夜盲等各种典型症状,甚至导致死亡。维生素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和视力减退,有助于对多种眼疾的治疗(维生素A可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形成);有抗呼吸系统感染作用;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促进发育,强壮骨骼,维护皮肤、头发、牙齿、牙床的健康;有助于对肺气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维生素B1:促进成长;帮助消化。维生素B2: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增进视力。维生素B5:有助于伤口痊愈;可制造抗体抵抗传染病。维生素B6:能适当的消化、吸收蛋白质和脂肪。维生素C:治疗受伤、灼伤、牙龈出血;具有抗癌作用;可治疗普通的感冒;预防坏血病。

维生素D: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维生素E:有效地阻止食物和消化道内脂肪酸的酸败,是极好的自由基清除剂,有效的抗衰老营养素;提高肌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病。

5、水

人体内水的作用:

A.水是一切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溶剂.B.水在人体内直接参加各种生化反应,促进各种生理活动C.水是生物体内的润滑剂D.水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E.水是生物体体温的调节剂.

水的含量:

水是人身体的重要成分,正常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70%。口渴是体内缺水的最早信号,人体失水2~5%就要喝水补充。如果因流血或出汗过多而丧失全部水分的10%,将会引起生理功能失调;丧失22%以上,则会导致死亡。

6、无机盐:

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旧称矿物质、目前人体已经发现20余种,其中常量元素有铁、锌、硒、钼、铬、钴、碘8种。如果注意饮食多样化,少吃动物脂肪,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粮,不要过多食用精制面粉,就能使体内的无机盐维持正常应有的水平。

(2)钙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钙可导致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50岁成年人的钙每天适宜摄入量为800毫克;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为1000毫克。常见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燕麦片、海参、虾皮、小麦、大豆粉、豆制品、金针菜等。

(3)镁

镁是维持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缺镁可导致神经紧张、情绪不稳、肌肉震颤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的镁每天适宜摄入量为350毫克。常见含镁丰富的食物是新鲜绿叶蔬菜、坚果、粗粮。

(4)磷

磷是构成骨骼及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缺磷可导致厌食、贫血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的磷每天适宜摄入量为700毫克。常见含磷的食物是瘦肉、蛋、奶、动物内脏、海带、花生、坚果、粗粮。

(5)铁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铁与人体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我国营养学会推荐50岁以上男性或女性铁的每天适宜摄入量为715毫克。常见含铁丰富的食物是动物的肝脏、肾脏、鱼子酱、瘦肉、马铃薯、麦麸。

(6)碘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缺碘会导致呆小症、儿童及成人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的碘每天适宜摄入量为150毫克。常见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干贝、海参等。沿海地区居民常吃海产品及内陆地区居民食用碘盐是保证碘代谢平衡最经济方便及有效的方法。

(7)锌

锌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孕妇缺锌可导致婴儿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即使出生后不锌也无济于事。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男性每天锌的适宜摄入量为15.5毫克,成年女性每天锌的适宜摄入量为11.5毫克。常见含锌丰富的食物是肝、肉类、蛋类、牡蛎。

无机盐是存在于体内和食物中的矿物质营养素,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综合组成。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4~5%。其中含量较多的(>5g)为钙、磷、钾、钠、氯、镁、硫七种;每天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称为常量元素。另外一些含量低微,随着近代分析技术的进步,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中子活化、等离子发身光谱等痕量的分析手段,发现了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铬、镍、硅、氟、钒等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每天膳食需要量为μg~mg称为微量元素。2、无机盐的生理作用:1).无机盐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例如钙和磷绝大部分在骨和牙等硬组织中,铁集中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钡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在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

2).无机盐对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很重要,硬组织如骨骼和牙齿,大部分是由钙、磷和镁组成,而软组织含钾较多。体液中的无机盐离子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帮助运输普通无素到全身,参与神经活动和肌肉收缩等。有些为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以构成酶的辅基、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或作为多种酶系统的激活剂,参与许多重要的重理功能。例如:保持心脏和大脑的活动,帮助抗体形成,对人体发挥有益的作用。

3).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而必腨通过膳食予以补充。无机盐的代谢可以通过分析血液、头发、尿液或组织中的浓度来判断。在人体内无机盐的作用相互关联。在合适的浓度范围有益于人和动植物的健康,缺乏或过多都能致病,而疾病又影响其代谢,往往增加其消耗量。在我国钙、铁和碘的缺乏较常见。硒、氟等随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既有缺乏病如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龊齿等,又有过多症如氟骨症和硒中毒。

4).是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血液中的钙离子,和钾离子。

5).是的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镁离子是ATP酶的激活剂,氯离子是唾液酶的激活剂。

7、纤维素:

植物纤维是一种不能分解与吸收的多糖,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树胶质和一些非纤维素糖,食物中纤维素含有水溶性纤维和非水溶性纤维,它们虽然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基本上是穿肠而过的物质,但这两种纤维素在人体内共同作用时,对人体排出固体废物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人体却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生命第七营养要素。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豆类食物中,所含纤维素十分丰富.日常饮食中应特别注意均衡摄入这类食物,补充纤维素的不足.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可消化纤维还是不可消化的粗纤维,其降脂功能都是独特的,是人类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一种食物。经过精细加工的食物,营养损失严重.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甚至引发多种疾病.近二十年来,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有明显增加,这与平时的膳食中不能均衡地摄入纤维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均衡摄入纤维素对肥胖,糖尿病,癌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辅助其它的治疗,可控制病情向更严重的程度发展.

1).纤维素维持人体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结构,以免菌群失调而造成严重的消化系统紊乱.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利用纤维素合成泛酸,尼克酸,谷维素,维生素,生物素,以保障人体对这些生命物质的需求,间接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

2).纤维素降低肠道内细菌的代谢活性,促进肠道蠕动清除宿便,预防便秘。由便秘导致的宿便对人体构成极大的威胁,是引发肠癌的重要因素,而膳纤维则是预防肠癌的有效物质。

3).水溶性纤维素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够吸附部分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随粪便排出,并且在肠道内形成胶状物,阻碍葡萄糖和水向小肠绒毛边缘的传递作用,阻碍糖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脂,降低血糖,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

4).纤维素经过胃肠时受到液体浸泡之后,有一定程度的膨润性,能增加人体饱腹感,有利于减肥.

二、合理膳食

1、合理膳食:

也就是合理营养或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根据各类营养的功用,合理地掌握膳食中各种食物的质和量及比例搭配合理,并符合卫生要求,使人体的营养生理需要与人体膳食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建立平衡关系。符合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即是平衡膳食。

2、讲究营养科学

人们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单靠一种食物,不管数量多大,都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因此,要保证合理营养,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使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所以,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

3、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4、食物金字塔

食物金字塔由四层组成,底层是由谷类食物(如米饭、面包、馒头、面条等)组成,我们每天应该吃得最多。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每天要吃得多一些。第三层由肉、蛋、奶、家禽、鱼、豆腐构成,每天应吃得适量。第四层是油和糖,我们每天应吃的量最少。

我们应该按照食物金字塔的比例来选择食物,要保证品种多样化和均衡膳食。样才能满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需要及保证成年人的健康。5、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每人都要安排一日三餐,每餐的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较合适。6、克服不良饮食习惯

THE END
1.通知(3)对人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解毒后排出体外。 15、怎样保护肝脏? (1)不酗酒;(2)不吃霉变食物;(3)不滥用药物;(4)预防病毒性肝炎。 16、胃的功能有哪些? 胃是人体的"水谷之海¨。(1)是存放食物的"仓库";(2)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3)胃酸有一定的杀灭细菌作用。 http://www.ycjdgz.cn/Article/Details/425
2.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揭晓其功效与食用方式鸡内金的副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服用鸡内金要注意哪些问题 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家禽,而在鸡的身上宝贝也非常多,首先鸡肉就是营养比较丰富的一种食物,而鸡的内脏也是难得的美食,除此以外,在鸡身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鸡内金,它是一种中药,那么,鸡内金的副作用及禁忌是怎样的呢?在服用鸡内金的时候又应该要注意...https://www.zugou.com/baike/957-277319.htm
3.首页提高能值;提高淀粉糊化率;降低纤维含量;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对微量组分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6 计量与包装 6.1 计量与包装工艺过程(如下图)自动定量秤称重-人工套袋打包-输送、缝口6.2 计量与包装设备 包装秤、缝口机、输送机。 6.3 粉料的计量 粉粒物料计量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视重度的变化。当计量方式已确定时...http://www.gzcno.com/instance-detail.php?CaseId=31
1.鸡消化过程3D动画食物怎么消化的过程动画动画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人体内部的消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无法真实地展示这种时间性,而动画可以通过时间流逝的方式,将整个过程表现得更加连贯和有趣。动画还能够展示食物在不同器官之间的移动和转化,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食物消化的空间布局。 http://www.haizd.com/article/2156619.html
2.论述牛的营养学实用技术消化率:饲料可消化养分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是度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综合指标。 ★ 2.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答:非反刍动物 分为单胃杂食类、草食类和肉食类,除单胃草食类外,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是以酶的消化为主,微生物消化较弱。 https://nmj.wulanchabu.gov.cn/syjs/545360.html
3.山东协和学院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理化性质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2。3学时)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化学键。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概念、主要化学键和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与无规卷曲。掌握α-螺旋,β-折叠的结构特点 ...https://www.sdxiehe.edu.cn/m/view.php?id=12528
4.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考什(2)理解家禽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免疫等系统的组成。(3)掌握家禽腺胃和肌胃的功能。(4)掌握家禽卵巢的功能。 (5)掌握家禽法氏囊的位置及功能。知识模块2.畜禽营养与饲料 1.畜禽营养基础知识 (1)掌握动植物体内含有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2)掌握蛋白质对畜禽营养作用的特点和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对畜食生长...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5975
5.制剂研究员简历14篇(全文)添加外源酶制剂能改变消化部位, 使某些物质的消化场所由盲肠转移到小肠, 减少后肠微生物发酵, 提高其养分利用率。此外, 外源酶制剂还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内环境, 如平衡内源酶的分泌, 减少肠黏膜细胞的脱落, 减少维持需要等, 从而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2 酶制剂提高养分利用率的应用研究 2.1 复合酶在家禽饲料中的应...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15w8v8d.html
6.[渝粤教育]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传染病护理参考资料1、【单选题】甲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是 A、飞沫 B、消化道 C、母一婴 D、血液传播为主 参考资料【 】 2、【单选题】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症状是 A、呼吸道症状 B、消化道症状 C、神经系统症状 D、皮肤瘙痒症状 参考资料【 】 3、【单选题】在病毒性肝炎中,以血液、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https://blog.csdn.net/bnjyedu/article/details/123600954
7.家禽饲料代谢能的研究——Ⅳ真代谢能测定中鸡的消化道排空期与...结果是:无论(24+24)或是(32+32)小时,只要排空与收集的时间等长,则由于消化道内残留物的同样后遗影响的低—高补偿作用,四种日粮和小米的TME测值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是极为相近的。因此,从实践意义看,强调延长排空和收集时间是不必要的。 3.按“饥饿排空+采食收集+停食收集”的(32+16+32)小时的方式...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BDN198304000.htm
8.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食物的消化 ▲消化的定义:在消化道内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 物理性消化:没有酶的参与。例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肠胃的.蠕动;胆汁乳化脂肪 ...https://www.oh100.com/shengwu/1425463.html?hrtk=123456789
9.高粱在猪和家禽生产中有哪些营养作用?高粱蛋白质的分子间交联较多,且淀粉颗粒被高粱醇溶蛋白体所包裹,共同嵌入高粱胚乳的谷蛋白基质中,高粱蛋白质与淀粉之间形成了强结合键最终又限制了营养成分的水解与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在生产中经常利用发芽、挤压加工等方式提高动物对高粱蛋白质的消化率,并改善其品质。表 3汇总了国内外饲料原料数据库中有关高粱的氨...https://www.yangzhu360.com/siyang/20220422/370328.html
10.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https://www.unjs.com/fanwenku/506899.html
11.科普教育网课进行时《公卫食验室》亲子阅读特辑篇(二)二、烹饪方式大比拼 鸡蛋是营养丰富又方便烹饪的食材,鸡蛋的做法很多,可以煮、炒、煎等,可以单独吃也可以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做法呢?但是鸡蛋的不同做法会影响胃肠道对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的吸收消化,错误的烹饪方法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鸡蛋不同烹饪方法的对比吧。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315459
12.预防冬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精选16篇)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013091504_2014201.html
13.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10篇)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抚慰做出反响——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抚慰的...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zongjie/298216.html
14.预防流感广播稿(通用10篇)甲:4、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有促进消化、利尿、抑制多种细菌作用。 乙:5、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 6、新鲜蜂王浆:含有王浆酸和抗菌活性物质,具有很强杀菌、抑菌作用,有效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https://www.jy135.com/guangbogao/125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