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牲畜的总排放量是每年7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所有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5%。
养牛是造成排放最多的动物物种,约占畜牧业排放量的65%。这是因为牛是一种经常喘粗气和排气的动物,它们的呼吸速度非常快,还会经常的排出甲烷。甲烷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捕获的热量是同等数量二氧化碳的30倍。
有研究表明牛屁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牛屁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它的危害是二氧化碳的几十倍.所以我想近几年为了放缓大气温度升高的进程,国家要下大力气控制养牛的数量,来达到减少甲烷的排放.以后的牛价要会很高!养牛可能会发财哟!
牛舍有害气体允许范围氨气≤2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1500毫克/立方米;硫化氢≤8毫克/立方米。
真的。一头550公斤的牛,一天能够放出大量的屁,而这些屁中就含有800到1000升的甲烷,科学家们喜出望外,牛屁居然有这样的能源效果,如果这些能够用来做全新的能源那是妥妥的棒,而且这种可再生能源,
它甚至可以让一部小轿车连续开8000公里左右,如果是混合动力车,甚至是更远。
其实甲烷的应用还有更多,而且甲烷高温分解可得炭黑,用作颜料、油墨、油漆以及橡胶的添加剂等;氯仿和CCl4都是重要的溶剂。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牛、羊除了在消化过程中排出大量甲烷,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会引起温室效应的。
同国内为了保护环境禁止养猪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比尔盖茨在出版名为《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已有的解决方案及突破方向》新书中提到一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举措,其中有一项就是敦促人类接受“人造肉”,比尔盖茨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真觉得,所有富裕国家都应该改用100%合成牛肉。”
从而减少牛羊的养殖量,这样就可以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
何止养牛,所有陆地养殖都会污染空气。以前污染只是显得小,看数量和分布情况就知道了。1980年之前,全中国的肉牛奶牛耕牛加一块不足两千万头,而且这两千万头牛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农户和小规模牧场中的。现在,中国总共养了一亿两千万头牛,而且大多数都集中在大规模养殖场里,污染当然相对更严重了。
全球来看,养殖业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了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18%,而饱受诟病的交通运输排放,只占总量的13%而已。解决牧业污染,只有“人造肉”一条路可走。比如用活菌体制造的“单细胞蛋白人造肉”就不错,技术简单,效率很高。据说营养供给充足的话,500公斤活菌体在24小时内就能产出一吨单细胞蛋白,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近年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养牛场越来越倾向于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伴随而来的粪污问题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据测算,一头牛每天产生的牛粪是其体重的5%-6%,平均每头牛每天产生20公斤的牛粪,一年产生7.3吨牛粪。一个存栏1000头的养牛场一年就要产生7300吨的牛粪。
露天堆放的牛粪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属于温室气体,雨后浸泡过牛粪的雨水下渗后还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并且牛粪产生的臭味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也会产生影响。所以粪污处理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虽说牛粪是一种污染源,但是牛粪同时还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肥料。堆放在空地上那只是一堆废弃物、污染源,合理、科学的资源利用将会是质量上乘的有机肥肥料。那一个存栏1000头的养牛场投资一条有机肥生产线,需要多大产量的生产线,需要什么设备,建设一个有机肥工厂需要多少钱,经济效益如何。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000头牛一年产生大约7300吨的牛粪,牛粪在发酵之前需添加辅料调节水分和碳氮比,所以需要选择年产1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生产线设计图如下:
注:此流程仅供参考,具体以客户要求,现场情况以及原料情况而定。
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有机肥设备:
1.发酵:槽式翻抛机、铲车式翻抛机、履带式翻抛机、自走式翻抛机
2.粉碎:半湿物料粉碎机、立式粉碎机和卧式粉碎机
3.筛分:滚筒式筛分机和振动式筛分机
4.配料:静态配料仓和动态配料系统
5.搅拌:立式搅拌机、卧式搅拌机、双轴强力搅拌机、滚筒式搅拌机
6.造粒:圆盘造粒机、搅齿造粒机、转鼓造粒机
7.烘干:回转式烘干机
8.冷却:回转式冷却机
9.包膜:回转式包膜机
10.包装:螺旋式和直流式、单机头和双机头包装秤。
建一个简易的有机肥工厂需要有原料仓库、发酵车间、二次陈化车间、加工车间、成品车间、办公室、实验及质检室、维修车间等等。
所需场地约5-6亩地,土地流转及平地需大约20万,大棚费用约20万。仓库办公室需约15万,有机肥设备30-50万,检测费用、维修器械、水泵等其他需5-10万。合计大约需90—110万。
成本及效益:
由于主要原料牛粪是自己的,这样就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操作一条生产线大约需要5个工人,每个工人每月工资3000元,一年需要18万。一吨牛粪大约可生产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