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编辑记者;创新能力;优化提升;推广应用
(一)主流媒体。主流媒体指的是承担着重要政治宣传任务,引领正确社会舆论的媒体,具备受众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主流媒体的概念主要相对于非主流媒体而言,通常是指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作为社会民众获取权威信息、思想观点的重要媒体,其影响力主要源自于吸引的用户带来的社会影响。
二、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优势
三、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策略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不能拘泥于传统媒介形式,而要主动迎合短视频传播热潮,探索短视频传播策略,于传播中逐步优化调整,寻求适合主流媒体特点的短视频发展道路。下文便结合目前多家主流媒体的成功经验,对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策略进行分析。
(一)提升内容质量,凸显视频特色。主流媒体在生产短视频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确保内容质量的同时,凸显自身特色,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市场中实现有效传播。具体来讲,要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优化短视频内容质量。
第一,坚持“以小见大”的传播原则,借助短视频内容引发受众思考。如上文所述,短视频具备“短平快”的特点,能够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但是也由于时长所限,难以给受众带来深刻印象,很难引发其思考。鉴于此,主流媒体在选择素材时,一定要优选能够反映社会普遍问题的民生小事,以此着手探讨社会问题。比如,央视新闻抖音账号曾发布过一则“三个小孩在天台玩耍”的新闻短视频,通过视频我们能看到其中两个小孩在毫无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在天台边缘玩耍,而另一名小孩则站在安全区域鼓动怂恿别人站起来。这一短视频内容的快速传播,引发了全民对儿童安全教育的讨论,起到了警示家长的作用,学校也开始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这便是短视频内容质量提升后发挥的引发受众思考的作用。
第二,重视先进技术的运用,丰富短视频内容的表现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5G、AR、VR等技术与移动终端已实现全面结合,所以主流媒体在短视频传播中可通过对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丰富内容表现形式。比如,在科普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知识等短视频当中,为了让受众对先进的仪器设备有更深的理解,则可在短视频传播中接入VR技术,再配合适当的音效,让用户在浏览视频时能够有更好的体验感,对各种复杂设备的结构更加熟悉。此外,在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时,可应用AR技术,为用户打造基于现实的虚拟情境,带给受众临场感,进一步提高内容质量。
(二)创新传播语态,强化用户黏性。短视频最早在年轻群体之间兴起,所以大部分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对象也基本聚焦年轻群体,特别是短视频平台的代表——抖音,有许多基于年轻群体需求的互动社群,同时从官方给出的注册和日活数据来看,用户表现出来极为明显的年轻化特点。所以,主流媒体在生产与传播短视频内容时,一定要重视传播方式朝着年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我们能看到大量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传播的内容基本完成转型,能够完美契合新媒体的传播语态,实现了“有用+有趣”的传播效果,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
转变语言风格是主流媒体短视频创新传播语态中的主要做法,通过分析以央视新闻抖音账号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会发现想要传达的信息均能在有限的视频时长中进行重点解读,语言风格方面在官方用语和大众用语之间实现了灵活切换,既不失主流媒体的权威感,也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比如,在报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盛大阅兵仪式与群众游行欢庆的短视频中,有许多情侣通过接吻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央视新闻在对短视频文案进行编撰时,用了“撒狗粮”这一网络用词,这些主动靠近网民的语言体系,能够让用户感受到交流的平等姿态,从而强化用户黏性。
另外,主流媒体还可用音乐、动画、图画等各种手段来创新短视频的表达形式。比如,在中秋节期间,央视新闻曾在抖音平台发布了一幅带有浓郁中国风的海报,并且以话题的形式鼓励用户找出海报中的亮点,通过对内容的创新,引发全国各地网友互动,在观察海报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吃月饼、赏月等中秋节传统习俗的了解。此外,主流媒体还可尝试用年轻人喜欢的“鬼畜”视频表现形式,趣味性地呈现幕后故事,既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也能让视频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比如,央视新闻曾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军人训练休息期间练习舞蹈的视频,同时配上卡点的“鬼畜式”剪辑,让网友看到了军人欢快的日常生活,对军人的印象除了以前的刻苦训练、英姿飒爽之外,多了俏皮、活泼的感觉。
(四)坚持专业定位,丰富产品类型。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催生了大量以网络为生的短视频创作者,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网红”,而由于这一群体个人素养有高有低,也导致短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尚未有完善的市场监督,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舆论引导偏差。而主流媒体的“入场”,一定要坚守自己的专业定位,为受众提供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强化主流媒体短视频品牌的用户黏性。尽管生活、娱乐类的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中有着更多受众,但是新闻类的短视频内容,人们更愿意相信主流媒体的话语,所以主流媒体应当把握自身在短视频新闻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深挖新闻真相、正确引导舆论等,体现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综合应用PGC(用户生产内容)和UGC(专业生产内容)两种模式来制作短视频新闻,通过个性化、有深度、够专业的短视频新闻树立主流媒体的良好形象。
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生产基于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那么传播也要紧随时代潮流,致力于构建多媒体传播矩阵,为不同平台输送不同类型的短视频。比如,要根据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的特点去制作短视频,形成多元品牌矩阵。伴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短视频新闻的市场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主流媒体必须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创新。比如,由《新京报》推出的“我们视频”,主要生产新闻资讯、访谈等类型的短视频产品,诞生了广为人知的《局面》《有料》等节目,内容涉猎时政新闻、国际形势等,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获得了大量网友的支持。
四、结语
在当前的短视频时代,如果主流媒体依旧沿用传统媒介,势必会被时代抛弃。本文认为主流媒体需要牢牢把握住短视频传播的优势与规律,打破媒介壁垒,促进转型升级,同时借鉴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提升内容质量、凸显视频特色,创新传播语态、强化用户黏性、聚焦深度报道、发布紧跟热点,坚持专业定位、丰富产品类型等一系列短视频传播策略,希望主流媒体能够把握好短视频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主流媒体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玥.接入Z世代的平台:中国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创新实践——以《迪迩秀》为例[J].现代视听,2022(03):16-20.
[2]向晴.主流媒体短视频的运营及传播策略[J].采写编,2022(06):
14-16.
[3]毕煌坦.关于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传播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新闻文化建设,2022(06):86-88.
[4]杨茜.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发展与传播[J].新闻文化建设,2022(05):100-102.
[5]张祎.智媒时代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传播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22(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