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宠物市场孕育已久,未来前景广阔
1、宠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90年代养殖宠物的法规放开,中国宠物行业迎来了启蒙期,玛氏、皇家等外资巨头进入中国,带来了西方养宠概念,推动了中国宠物行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宠物行业进入长达十年的孕育期,一些国内知名企业例如佩蒂、中宠开始涌现,多家宠物互联网平台聚集了大量宠物主并传播着科学的养宠理念,国内宠物主的消费观开始改变,专业宠物商品、服务的渗透率开始提升。从2010年至今,中国宠物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本的助推,中国宠物行业发展迅速,2010年到2016年的行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43%。增长动力充足,行业前景广阔。
2、数量不断增多,奠定规模基础
人均宠物量远低于成熟市场国家,成长空间广阔。2017年中国宠物猫、狗的数量为8746万只,美国为1.839亿只。对应的人均拥有宠物猫数中国为0.04只,美国为0.29只,是中国的7.25倍;人均拥有宠物狗数中国为0.03只,美国为0.28只,是中国的9.3倍。我国人均拥有宠物量远低于美国这样宠物市场发展成熟的国家,随着人们养宠意识的兴起,未来中国宠物数量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家庭户数的增长是宠物数量增长的基本保证。养宠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我国登记在案的家庭户数保持稳定增长,城市总户数从2010的2.08亿户增长到2015年的2.26亿户。家庭户数的增长为养宠数量的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宠物绝对数与人均数均小于美国
家庭多代群居消退促使养宠家庭占比的提升。2016年,仅北上广深和成都的空巢青年人数就高达1300万,全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了10.8%。随着一线城市“空巢青年”和丁克家庭数量的增多,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需要“精神寄托”的人越来越多。而通人性的宠物是满足这一“精神寄托”需求的重要选择。
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多代群居模式的改变将显著提升养宠渗透率和养宠家庭占比。假设65岁以上人口和“空巢青年”人群能够达到美国的人均养宠数量,仅这部分人群就能创造超过一亿只的宠物需求。
精神寄托成为最主要的养宠原因
3、宠物家庭地位提升,家庭年消费额增长显著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3000~8000美元时,宠物产业将快速发展。按照年平均汇率来计算,我国人均GDP在2008年达到3000美元,在2011年达到5000美元,2015年突破了8000美元的大关。
我国宠物行业的整体发展印证了这个逻辑,我国宠物行业规模2010年到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0%以上,至2016年行业规模已达1220亿元。
农村家庭饲养的犬猫大多作为看家或者其他用途,城镇家庭饲养的犬猫多数作为宠物。然而只有作为宠物的动物才能为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做出贡献。随着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将进一步地提升,这为宠均消费额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的单只宠物消费偏低,单只狗的消费金额为6771元,与美国相比要低34%;单只猫的消费金额为5082元,与美国相比要低23%。
宠物家庭地位提升明显
中国宠物主较美国宠物主单只宠物消费偏低
几个因素叠加起来,相信随着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以及中国宠物在城市家庭中地位的提升,宠物主会更加注重宠物的生活品质,从而提高在专业宠物食品、用品、服务上的支出,从而带动家庭宠物年消费额的快速提升。
4、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逼近3000亿元
宠物市场规模=城市家庭数量×养宠家庭占比×养宠家庭年消费额,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空巢青年”、老龄化人口以及丁克家庭情感需求的推升以及宠物家庭地位的提升是促进我国宠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而近几年资本的大举介入则成为了加速宠物市场规模扩张的加速器和助推器。因此,经过测算,预计2017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约为1497亿元,2020年达到2815亿元,2017-2020年的CAGR将达到23%以上。
多因素共同推进宠物市场规模扩大
测算出中国2017年的宠物市场规模约为1497亿元,2020年达到2815亿元,2017年到2020年的CAGR将达到23%以上,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预测假设如下:
所有预测考虑的是城镇猫狗,农材猫狗数量较多且没有有效的统计信息,农村猫狗多为看家、抓老鼠用途,宠物主并不会花费额我的金钱在他们身上,对宏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基本没有贡献,城镇猫狗较多的作为宠物饲养,因些更具参考意义。
数据为现有的历史数据。
由APPA数据得知2016年中卤养宠家庭占比为6%,同年中国有4.35亿户家庭。
以2014、2015、2016年市场规模为719、978、1220亿元为基础,计算出养宠家庭消费额,假设2017-2020年间为每年消费额的增长率为10%
2014-2020年中国中国有宠(猫狗)家庭及城镇居民有宠家庭占比(万户、%)
2014-2020年中国平均每户有宠(猫狗)家庭年消费及年消费增长率(元、%)
2014-2020年中国宠物市场总规模(亿元)
宠物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宠物食品市场三年内将达千亿规模
宠物产业包括为了满足宠物方方面面需求而生产的产品与提供的服务。产业链上游的宠物产品,包括了宠物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产业链下游的宠物服务,包括了宠物医疗、美容、培训、保险等。
宠物行业分类
截至2016年,中国宠物市场上占比最大的两项为宠物食品与宠物医疗,分别占总产值的34%与23%,宠物食品板块作为宠物产业中最大的子行业,占据了宠物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另外就绝对量而言,与美国这类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宠物食品、医疗为占比最大的子市场
宠物食品、医疗为占比最大的子市场(亿美元)
宠物食品是指专门为宠物提供的食品,介于人类食品与传统畜禽饲料之间,其作用主要是为各种宠物提供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基础类营养物质,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率高、配方科学、饲喂方便以及可预防某些疾病等优点。按照功能来划分,宠物食品主要可分为:宠物主食、宠物零食和宠物保健品等。
宠物食品分类
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渗透率低
专业宠物食品会根据不同的功能性采用不同原料和配比,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有利于宠物在不同阶段的健康成长。随着科学养宠观念的深入,宠物食品作为宠物消费刚需产品的属性将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接近千亿(单位:亿元)
近年来,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6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占中国宠物总体市场规模的34%,预计未来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占比会继续保持稳定。根据之前所预测的宠物市场规模,预测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接近千亿级达到957亿元。
三、中国宠物食品企业破局有望,优质标的极具成长性
1、内资品牌逐步崛起,打破外资垄断可期
在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发展的萌芽期,国外宠物食品公司就凭借着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充足的资金优势进军中国市场,树立了品牌和忠实客户。如今,抢占先机、发展成熟的外资宠物食品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占有很大优势,市占率超6成,产品主要集中在主粮领域。
近年来国内宠物市场蓬勃发展,一批国内品牌涌现出来,由于国内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以及存在每年新增养宠人群介入市场,国内品牌有望通过清晰品牌定位,集中力量打造优势品牌的方式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局面,在宠物食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进口宠物食品具体步骤
目前我国仅允许从1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宠物食品,其中仅允许从新西兰进口宠物食品生产原料。原装进口手续复杂,限制较多。
我国宠物食品进口额前三名的国家分别是泰国、美国和加拿大,允许进口品牌包括玛氏旗下宝路,ChampionPetfoods旗下渴望,品谱等国际知名品牌。进口额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泰国、美国和加拿大。整体进口金额不大,排名第一的泰国进口额也仅有2000万美元左右。相比我国2016年415亿的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而言,原装进口部分占比很小。
泰国是我国宠物食品进口最多的国家
目前本土生产的国际品牌产品占据了国内宠物食品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国际品牌主要生产宠物主粮,市占率接近70%。
我国宠物食品市场各品牌市占率外资品牌占优
合资品牌/国内品牌本土生产:2001年成都好主人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其生产的第袋狗粮的上市标志着宠物食品行业开始出现中国本土宠物食品品牌的身影。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品牌逐步崛起,在宠物食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合资品牌/国仙品牌销售规模普遍在一二十亿,其只眼的龙头企业已经取得了5%以上的市占率,在线上的销售成绩甚至超过了部分外资品牌。
2017天猫/淘宝宠物品牌销售Top10
目前中国宠物食品公司又可分为两类,在自有品牌的发展方面基本采用了多品牌策略来区分目标客群和价格定位。部分公司通过清晰品牌定位,集中发展优势品牌的策略,自有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几年养宠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2017年相比2016,8090后用户占比增长10.7个百分点,学生等社会新鲜人养宠占比涨幅较大。宠物主年轻化以及初入宠物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养宠人群对于占据市场的优势外资品牌并没有很强的依赖和客户黏性。调查显示,在购买宠物主粮和零食的受访人群中,考虑品牌知名度高这一因素的人群不足一半。
宠物主粮购买考虑因素(%)
宠物零食购买考虑因素(%)
因此,虽然客观来讲,目前我国宠物食品领域外资品牌占据优势,但是这种局面并非不可打破。由于新生养宠势力占比高,养宠人群年轻化,只要国内自主品牌产品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品牌策略,逐步树立品牌形象,更好的契合宠物主和宠物的需求,那么相信国产品牌打破外资垄断绝非一句空话,未来宠物食品行业必将出现能够与外资品牌抗衡的优质自主品牌。
2、创新营销方式,电商渠道是突破口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崛起,电商渠道凭借其便捷性和产品种类多样化成为了宠物主购买宠物商品的重要途径。以“双十一”、“双十二”、“618”为首的各类电商购物节使得消费者形成了线上购买的消费习惯。73.6%受访宠物主表示会采用线上渠道购买宠物商品。
我国电商渠道的发展速度世界首屈一指,我国宠物食品线上销售额占比也显著高于美国市场,在15年达到了38%,美国线上销售额占比不足10%。蓝爵是美国电子商务渠道中最大的宠物食品品牌,线上销售占比也仅有20%左右。
我国宠物食品线上渠道销售占比显著高于美国市场
线上购买渠道(%)
线下购买渠道(%)
疯狂的小狗年销售额飞速增长
3、以差异化产品占领市场
大众干粮市场中外资品牌的优势促使国内企业转换思路,避开硬碰硬的正面对决,采取曲线求国的差异化竞争道路,主要的差异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营品类的差异化,选择零食、湿粮领域为突破口,二是产品定位的差异化,比如主打高端天然粮。
在宠物主粮占宠物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下,宠物零食板块逐渐崛起,而中国宠物食品公司在宠物零食板块的强劲竞争力将有望助力中国品牌打破宠物食品市场外资品牌占优的格局。
在宠物食品的细分品类中,宠物主食长期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但就近10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宠物主食占比下降明显,已经从2005年的73.12%下降到2015年的57.24%,宠物零食与宠物保健品的占比逐渐上升。
从供给端来看,国内经营宠物食品的公司集中布局宠物零食板块,特别是实现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的宠物食品企业主营业务全部为宠物零食。从需求端来看,2016年犬用零食在淘宝、天猫销售额前7位中国内品牌占据了5席,说明国产宠物零食从质量、价格方面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5-2031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宠物食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投资风险分析,2025-2031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