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虽然天气阴晴不定、气温依旧不高,但这并不影响商家们抓住一年一度的春节商机,展现“十八般武艺”开展营销,也丝毫挡不住市民“买买买”的热情。买新衣、赶大集、置办年货、吃年夜饭……人们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喜庆氛围中。
小朋友理发迎新春。
“美丽经济”,别样年味
当然,爱美之心绝不止于头发,美甲店也顾客盈门。1月20日晚上,招宝山街道四方小区附近多家美甲店亮着灯,店内十分忙碌。记者看到,这些店面积不大,店内工作人员洗手、消毒、贴片、做造型,手法娴熟。“快过年了,来这里咨询美甲的客人比平时多,现在其实不算很忙,等到过年前那几天才叫忙不过来,去年除夕和正月初一我们也开门,忙到饭也吃不上。”经营者说。
记者了解到,美甲一般刚做完的时候最好看,很多客人都挤在年前一两天的时候来给自己的手指“装色添彩”,而其中,大红色款式颇受欢迎,大概是看着喜庆、有年味。对于价格,店家表示,这几天是不会涨价的,什么款式什么价格,等到除夕价格才会有一定涨幅。此外,不少美甲店还推出美容、修眉等关联服务,吸引顾客。
某公司年会现场。
饭桌经济,预订火爆
元旦刚过,各种年会、年夜饭开始排上日程,春节给餐饮业带来营业的“春天”。记者走访发现,镇海几家大酒店年夜饭基本都被预订了,就连大厅也是一席难求。
“以前都在家吃年夜饭,今年打算带着父母去酒店吃顿,没想到包厢真不好订啊!”家住招宝山街道的沈先生咨询了镇海几家知名酒店预订年夜饭,都没能订上除夕夜的包厢。
酒店年夜饭一席难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半成品年夜饭”热销。在淘宝输入“年夜饭”,便会跳出很多“半成品年夜饭”的商品。这些套餐包含冷盘、凉菜、热菜、点心等菜品,价格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记者看到,其中一份售价278元的“半成品年夜饭”套餐月销量达到4000多份,包括孜然羊排、澳洲牛仔骨、蚝油牛柳等菜品,所有配料一应俱全,只需简单加热就能烹制出美味佳肴。
宠物寄养处。
宠物经济,大有市场
“我养这只狗很多年了,它早已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快过年了,也要给它洗个澡,买件新衣服,让它漂漂亮亮地迎接客人啊。”前来领狗的张女士说。
据了解,春节前夕,宠物洗澡、美容价格也有不少涨幅。小迪告诉记者,从1月20日到除夕,价格会上涨60%左右,正月初一到初三,价格上涨100%,正月初八后才恢复正常价格。
除了给宠物美容,宠物店里还有不少“短租客”。年底,一些在镇海工作的外地人要回老家过年,不方便携带宠物,就寄养在宠物店。记者在招宝山街道聪园路的一家宠物生活馆了解到,这里平时的寄养费用是40元一天,过年期间涨价50%,主人只要提供宠物平时的口粮即可,这样的寄养价格放眼整个宁波算是比较便宜的,有的宠物店一天的寄养价格甚至高达百元。
庄市街道嘉盛银座旁一家宠物店也早早张贴了寄养公告。店主告诉记者,由于平时客人以学生居多,所以他们推出了21天的寒假套餐,根据寄养笼大小质量,还分普通和VIP,套餐价格则在1000—1500元之间。据悉,为了防止疾病传播,不论是狗还是猫,在寄养前都要出示注射疫苗证明等,且要接受简单的健康体检,对于检查时发现宠物有病情的,店主表示不会提供寄养服务。
除了宠物寄养业务火爆之外,“上门喂养”业务也应运而生。家住镇海的楼楼是一家宠物物品淘宝店主,春节期间她做起了上门喂猫的生意。“对于猫来说,它更适应原来的环境,如果突然换了环境,可能会产生食欲不振、拉稀等状况,而且养在家里干净卫生。”她说,自己上门喂猫会自带鞋套,不会弄脏环境,除了给猫喂食外,她还能清理猫砂盆、陪猫玩耍、打扫卫生,还能根据主人的要求拍摄视频。“我一般建议主人把一些贵重物品放置妥当,或者安装摄像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当然,“上门喂猫”价格也不便宜,楼楼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价目表,5公里以内50元一次,5—10公里80元一次,10—15公里100元一次,15公里以上另算,这还只是一只猫的价格。可即便如此,前来预约的客人还是很多。“我这里名额早就约满啦,过年可有得忙了!”楼楼说。
超市收银台前排起长队。
年货经济,红红火火
“快过年了,即使不买东西也要来这里逛一逛,提前感受一下过年的氛围。”市民王大爷说。记者看到,超市里大部分商品都挂上了打折的标签,最显眼的货架上堆放着年货礼盒供市民挑选,也有散装年货可供选择。收银员小李对记者说,1月初他们就将年货摆放在了最醒目的货架上,有的还直接纳入特价、促销商品销售,就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年货商机。目前各种年货的价格基本与往年持平,年前的一个星期是客流高峰。
记者了解到,为了抢占春节这个消费季,线下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商机,不少小店铺也打出“年底清仓”的口号。1月19日晚上,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二村旁的馨馨水果店迎来春节前的最后一拨客人。“明天我要回老家过年了,今天全场折上折,水果基本都被买光了。”老板笑着说。
线上电商同样不甘示弱。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市民足不出户便可以购买到心仪的年货。淘宝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唯品会等线上商城都瞄准“年货经济”,相继推出年货专场。“年货节”“年货津贴”“全场包邮”“全场五折”……打开电商平台网页,这些醒目的字眼一股脑儿涌上来,火热程度一点不比“双11”“双12”差。一些电商平台还以赠送特制新年礼物、自制精美的商品包装来吸引消费者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