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1.26北京
本文约3700字,阅读约需6分钟
我自己胆子比较小,也比较有危机意识,几年前我们家就常备各种必备的生活物资,就是为了应对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能出现的暂时性物资不足。
总之,我觉得现在大家还是稍微囤一点,总比出现突发情况之后再急着去抢购要强。
于是我列了一个清单。
保证基本温饱,都要买什么?
保证基本温饱的粮食
米面油
首先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粮食,比如米面油这三样可以多备一些。
一般来说,市售的米面保质期大概都在12个月左右。米面也不局限于大米和面粉,根据自家的饮食习惯囤,粗粮杂豆(小米、糙米、紫米)、挂面、干米线、干米粉,都可以适当囤一些。
油的保质期大概一年半,我个人建议多买几瓶小包装的,毕竟油很容易氧化,开封之后应当保证两个月之内吃完。只要没开封,放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即可。
自热米饭、速食面
如果你是完全不会做饭的人,那你可以稍微囤一些自热米饭、自热火锅、方便面以及速食面条和米粉(自带真空调料包那种)之类的方便食品。
它们的保质期比较长,而且是室温保存,味道也不错,至少不会让你饿肚子。
维生素补充剂
作为一个营养师,我个人建议大家还可以买一些复合型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
在你日常长期饮食不均衡或出现突发情况不能保证摄入营养的均衡时,可以帮你避免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买的。
想吃好点,怎么买?
提前囤粮不只是满足基本温饱,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相信大家还是想维持生活质量水准的。
吃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丰俭由人,而且如果真出现突发情况,吃什么还取决于你那里物资的供应情况。
我这里只是给大家做一下科普,如何囤粮能吃得健康点、营养点。
别全都买太好吃的
我的一个经验是适当买点难吃的东西,否则全是好吃的零食,很可能还没过几天就被你吃光了……
比如黄油饼干,碳水、脂肪、高热量,保质期还长,看起来很适合作为囤粮。可缺点就是它太好吃了!
我之前买过很多桶,结果都是很快就被我吃光了……顺便也胖了一斤。
所以,从健康角度到底买些什么比较好呢?
蛋白质很重要,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那像是常温奶、午餐肉、肉罐头、冻肉这些可以适当买一些。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注意:
午餐肉、肉罐头
注意选择盐含量稍微少一些的。
现在很多菜也直接做成了罐头,你也可以囤一些你爱吃的菜。
冻肉
买一些冻肉卷什么的,平时在家里吃个火锅很方便,但是它非常占地方。特殊时期,建议你换成牛排之类的会好一些。
鸡蛋
我个人建议是,如果你周围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多补充些鸡蛋。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买清洁蛋,除了保质期会长一点外,也不容易污染冰箱里的其他的食物。
然后,可以囤一些独立真空包装的卤蛋。
豆制品
能储存多久
买完这些肉类或者蛋白质类的食物,对它们能储存多久也要有个数。
如果你们家有空余空间,还可以考虑买个冰柜,自己多囤点东西。我夏天的时候就买了个冰柜,大大提升了冷冻食品的囤货空间。
蔬菜
蔬菜保质期比较短,因为蔬菜被采摘之后还会有呼吸作用,很多营养成分会流失。
所以,正常情况下绿叶菜最好3天之内吃完。
保存期长短有别
豆角、茄子、番茄、青椒、黄瓜这些,储存个4-5天没啥问题。
延长保存
普通冰箱内部往往偏干燥,如果你想多存一点叶菜,可以先裹上一层厨房纸,再套上塑料袋或密封袋放进冰箱,可以保持适当的湿度,不容易坏。
也可以先看看你家的冰箱有没有特殊的分区功能,如果有专门的蔬菜保鲜区,存放在这个区域也能延长保鲜。
速冻蔬菜
市面上还有很多速冻蔬菜,比如欧式杂菜、西蓝花、芦笋、荠菜馅什么的,这些都是不错的。
只要简单烹调就可以满足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的需要。
脱水蔬菜
市面上在售的还有一些脱水蔬菜,这类蔬菜营养成分损失肯定比速冻的多很多。
不过,如果是冻干工艺的,那营养成分损失还不算太多。
蔬菜罐头
是的万物皆可罐头,蔬菜也能做成罐头。
除了大家最熟悉的番茄罐头,笋、莲子、扁豆、豌豆、甜玉米等都有相应的罐头产品,还有大杂烩的什锦蔬菜罐头。
水果
说完蔬菜,再聊聊水果。
苹果、柑橘类的这种放得比较久,可以多买一些。其他一些容易坏的水果,就不太适合囤着了。
调料
千万别忘了买各种调料和香料,盐、味精、糖、酱油、蚝油,以及五香粉、八角、桂皮、胡椒、芥末等等,看看家里的存货还够不够。
调味酱
各种拌饭酱、咖喱、火锅底料之类的,多囤点吧,日常也可以吃一吃。
不过作为营养师,我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控制盐的摄入,理论上真要是居家隔离运动量少,一天吃1000mg的钠(约2.5克盐)就足够了。
零食
其他的各种小零食,主要是看你的需求。
有条件不着急的时候可以多买点水果、瓜子坚果,甚至准备点真空包装的鸡爪、豆腐干、牛肉干等等。
饮用水
记得买点瓶装水,根据家庭人数,可以买点大包装的。
如果你家用的是那种反渗透的净水机,提前确认下滤芯是不是该换了,有没有备用滤芯。
家庭要常备哪些医药用品?
如果真因为疫情隔离,就医肯定不如以前方便,建议家中还是应该做好准备,提前备一些应对常见疾病或问题的医药用品。
准备好病历资料
提前把家里的一些既往看病的资料都整理一下,准备好万一要去医院或者需要远程问诊,能及时、有效地跟医生沟通。
除了自己也要记得帮家人们留意一下健康情况。
慢性病备足药量
如果你或者家人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长期带药的话,注意提前准备好足够的药量。像北京一般慢性病可以在门诊开1个月的药,疫情特殊时有些慢性病在门诊最多能开3个月的药。
口罩
疫情期间,为我们提供防护的口罩显然非常重要。
我觉得家里最好备上足够的N95、KN95这种级别的口罩,在需要去医院、坐公交等风险较高的地方时主要还是戴这些。
如果你只是正常上班,不是高风险职业,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也就足够了。
酒精
另外多备一些高浓度的酒精,75%的最好,可以用来消毒擦拭物品。
其他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
像电子体温计、耳温枪以及抗原试剂等,家里也别忘了准备好。
如果家人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可能需要监测血氧的,也可以准备一台指夹式血氧仪。
解热镇痛药必备
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几乎家庭必备的常用药了,特别是家中有痛经、偏头痛的患者,或者有孩子的,一定要备好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一般会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过敏药别忘
抗过敏的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以及缓解过敏症状的炉甘石洗剂,也别忘了。
伤口处理药物
碘伏、棉签、创可贴、纱布等,应对一些小磕小碰的伤口消毒和包扎。
补液盐
注意备一些口服补液盐,万一出现吃坏肚子腹泻的情况,这个是经常用得上的。
眼药水
有干眼症的人,提前买点人工泪液。如果有眼疾正在用药,注意看看药是不是够。
注意有一些眼药水,开封后要放冰箱保存。
对症处理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本就高发,如果感冒流鼻涕、咳嗽、嗓子疼,或者鼻炎犯了,除了用药,下面这些也能缓解症状。
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洗鼻器清洗鼻腔缓解不适症状,润喉糖、蜂蜜能促进唾液和呼吸道粘液分泌,降低气道的敏感性,从而缓解咳嗽,冰淇淋缓解咽痛效果也不错。
抗生素
这是处方药,要由医生开给你,一般不建议大家自行使用。
但如果是正在使用,为应对可能突发情况或可能要出门的等情况,一定得准备足疗程的药量,尽量避免中途停药或者换药,以免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日常生活用品买什么?
其他的就是日常生活用品,日常看着不起眼,一旦缺了少了,非常影响生活质量,大家也要注意查漏补缺。
卫生巾
对大部分女性来说,卫生巾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卫生巾、卫生棉条之类的还是多备点。
从部分网友的经历来看,隔离后,菜还可以在社区群里订购一些,但是一些日用品却非常紧俏,也没有渠道去买。
日化用品
像洗衣液、肥皂、洗发水、沐浴液、牙膏、牙刷、牙线这些,还有卫生纸、纸巾什么的,如果家中的快用完了,也可以囤一点。
空气净化器的滤芯也别忘了。
宝宝用品
如果家有宝宝,别忘了各种奶粉、尿不湿、隔尿垫、湿纸巾、乳液、护臀霜等等。
宠物用品
具体囤什么,就看你到底是养猫还是养鱼了……
如果是猫,那就是猫砂、猫粮,养鱼就是铒料、过滤网等,都要提前计算下存量,保证存货充足。
电池、充电设备
检查下家中遥控器、煤气灶、密码锁的电量是否充足以及有没有备用电池。
还有就是你的手机、Pad、电脑的充电线够不够用,最好有充电宝以备不时之需。
稳定情绪,适当运动
最后但很重要的一点,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保持情绪稳定。
跟亲友保持联络,哪怕一起吐吐槽、线上打打游戏,也好过自己一人默默宅家。
宅家也要适当运动,各种体感游戏可以玩起来了,别再让Switch和健身环落灰了,跟朋友约好线上一起玩耍,还能在游戏中锻炼身体,一举三得。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家庭物资储备清单,但我希望大家都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