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自己、富养猫狗,正在成为许多中国年轻人的选择。
宠物消费逆势增长
小周养了一只“中华田园猫”。尽管经济收入完全可以负担,但她并没有选择富养自己的小猫。在她看来,养自己、养猫,甚至未来养小孩,待遇方面都应该一视同仁。每个月,除了花两三杯奶茶钱买猫砂和300元左右的处方猫粮以外,她几乎不会给小猫买额外的零食,偶尔买点玩具、猫窝也并不会花费太多。
但每次逛宠物店、超市的宠物食品区,或者网购的时候,她也发现宠物食品正在和人类食品一样,品种越来越多样,包装越来越精美。以猫零食为例,从前只有妙鲜包、猫罐头等少数几类,而现在饼干、冻干鸡胸肉、鱼片、鹌鹑蛋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每种干粮、湿粮也都有不同的原料组成、营养配比、加工方法。
天猫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自10月21日正式开卖,仅1小时便有15个宠物品牌成交额破千万。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双十一”全周期9个宠物品牌成交破亿,其中有8个品牌首次在天猫双11跻身亿元俱乐部,1340个宠物品牌成交同比翻倍。烘焙粮、冻干粮、智能养宠设备等新趋势品类增速显著,年轻用户带动宠物消费全面爆发。在整体消费信心仍待提振的背景下,宠物却成为一个难得的持续升温、蓬勃发展的消费赛道。
巨头加码国内市场
尽管目前中国宠物食品市场上占主导的多为国外品牌,但这一市场的崛起也吸引了更多跨国巨头在中国本土加码布局供应链。11月28日,在第二届链博会上,粮油巨头嘉吉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刘畅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介绍,2023年6月,嘉吉在中国的首家生产高鲜肉宠物食品的工厂投入运营,面向江苏、浙江、上海等市场进行供应。“这一工厂的落成也是嘉吉在中国宠物业务发展新的里程碑。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的宠物食品市场方兴未艾,是一个生机勃勃的、非常有潜力的巨大市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