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用菌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鲜食金针菇的简易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又名冬燕、朴燕、构菌、青杠菌、毛柄金钱菌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所以称为金针菇。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均有分布。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脂肪含量低,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糖类和粗纤维,还富含vb1、vb2、vc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营养十分丰富。金针菇中还含有18种氨基酸,每100g鲜菇中含有氨基酸总量达20.9m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2.29~51.17%,异亮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较高含量的精氨酸能预防和治疗肝炎、胃肠馈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赖氨酸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记忆,提高智力。
金针菇具有含水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等特点。金针菇采后贮运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包括组织褐变、细胞壁蛋白质和多糖降解、子实体老化等,这些变化严重影响了金针菇品质。缩短金针菇货架寿命的主要原因包括酶促褐变和真菌引起的霉变。引起褐变的三种关键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在金针菇组织中呈区域化分布:菌盖的酶活性最低、菌柄上部酶活性稍高、中部较高、下部活性最强。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金针菇的褐变由菌柄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在没有任何保鲜措施的情况下,清洗后的金针菇在适宜温度下,很快就会长满白色霉菌菌丝。在5~10℃的冷藏货架中,货架寿命也不超过3~4天。
传统的金针菇保鲜是用焦亚硫酸钠护色和山梨酸钾等防腐,虽有较好效果,但对人体健康有毒副作用和致癌作用。另外如vc等用于护色和抑制褐变,效果差,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延长金针菇货架期,减缓金针菇水分和鲜味的鲜食金针菇的简易保鲜方法。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鲜食金针菇的简易保鲜方法,包括金针菇预处理、保鲜剂处理、包装密封和储藏。
金针菇预处理步骤为:去除损坏或有腐烂迹象的金针菇,将完好新鲜的金针菇于3~9℃预冷处理12~24h。预冷处理可有效抑制金针菇表面有害菌的活性,并能让金针菇适应低温环境,防止之后长期贮藏于低温环境下,其口感发生变化。
包装密封步骤为采用bspe海纳包装薄膜对金针菇进行包装密封。被采收后的金针菇,其呼吸性能增强,而酶和糖含量的变化,造成金针菇化学组成的改变,使用bspe海纳包装薄膜制成包装袋用于包装金针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针菇采收后的呼吸作用。
储藏步骤为将包装密封好的金针菇菇脚在下,菌盖在上,竖着储藏,一个储藏箱放置一层金针菇,并于2~6℃环境下储藏。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活性,延长金针菇的保质期,上述储藏方式金针菇不易被损坏,金针菇品质保持较好。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鲜食金针菇的简易保鲜方法,包括金针菇预处理、保鲜剂处理、包装密封和储藏。
实施例2:
金针菇预处理步骤为:去除损坏或有腐烂迹象的金针菇,将完好新鲜的金针菇于6℃预冷处理24h。预冷处理可有效抑制金针菇表面有害菌的活性,并能让金针菇适应低温环境,防止之后长期贮藏于低温环境下,其口感发生变化。
储藏步骤为将包装密封好的金针菇菇脚在下,菌盖在上,竖着储藏,一个储藏箱放置一层金针菇,并于4℃环境下储藏。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活性,延长金针菇的保质期,上述储藏方式金针菇不易被损坏,金针菇品质保持较好。
实施例3:
一种鲜食金针菇的简易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金针菇预处理:去除损坏或有腐烂迹象的金针菇,将完好新鲜的金针菇于6℃预冷处理24h。预冷处理可有效抑制金针菇表面有害菌的活性,并能让金针菇适应低温环境,防止之后长期贮藏于低温环境下,其口感发生变化;
3)包装密封:采用bspe海纳包装薄膜制成厚度为0.4mm的包装袋对金针菇进行包装密封。被采收后的金针菇,其呼吸性能增强,而酶和糖含量的变化,造成金针菇化学组成的改变,使用bspe海纳包装薄膜制成的包装袋用于包装金针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针菇采收后的呼吸作用;
4)储藏:将包装密封好的金针菇菇脚在下,菌盖在上,竖着储藏,一个储藏箱放置一层金针菇,并于4℃环境下储藏。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活性,延长金针菇的保质期,上述储藏方式金针菇不易被损坏,金针菇品质保持较好。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