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黄河记者:薛冬实习生:宋曼秋李传浩摄影:李传浩宋曼秋
当下的城市生活中,“宠物”成了不可忽视的存在。在人与动物生活互融的新趋势下,“宠物友好”指向一种更深度的人宠相伴的需求——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下,想要跟宠物在一起。
与需求的升级相伴的是商业形态的迭代,“宠物友好”场所日渐增多。近日,新黄河记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如今济南的“宠物友好”场所正在升级,从最初的“猫咖”“狗咖”到餐厅、商场,当猫猫狗狗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新成员,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其中,试图寻找宠物友好的新边界。
“怀着一颗真心,带着真诚,以及相互尊重”
杨女士在济南经营一家名为“禾序居酒屋”的日料店。它虽然没有“宠物友好”标识,却在养宠人士之间口口相传。
日料店常常有三文鱼的边角料,最开始,杨女士会将这些免费送给客人。后来,她渐渐发现带宠物外出逛街就餐非常不方便,几乎所有的餐厅都会将她和爱宠拒之门外。于是,一个念头浮现在她脑海,就是“拿自己下手”,把自己的店做成宠物友好餐厅。
“怀着一颗真心,带着真诚,以及相互尊重。”杨女士认为这是经营一家“宠物友好”餐厅的关键。她深知,要成功运营这样一家宠物友好型餐馆,除了经营者外,更要得到养宠群体的理解和支持。为此,杨女士制定了一套简单却十分重要的行为准则——每位带着狗狗进入店内的客人都必须系好牵引绳,防止其随意奔跑影响他人;严禁让宠物直接跳上餐桌或者椅子,以维护公共财物和个人安全。让杨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大多数热爱自己宠物的朋友都能遵守这个小小的规则。
在宠物身上寻找情感锚点
在城市人的生活里,动物成了不可忽视的存在。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去年达到592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4%,其中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宠物经济”“人宠关系升级”这样的概念已经不新鲜,今年以来,人与动物的生活互融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新趋势。
新黄河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相较于餐饮店,济南的大多咖啡店更倾向于“宠物友好”,不仅咖啡店欢迎宠物,很多店主会将宠物养在店内。在花园路一家叫作“小恐龙咖啡”的门店里,有一位“狗狗店员”叫薯条,是店主杨先生的爱犬。“能陪伴我的狗,带着他上班。”杨先生说,这是他开咖啡店的初心。
年轻人在宠物身上寻找存在意义,寻找情感锚点,寻找家庭的感觉。这样深度绑定的情感,也迫使宠物更多地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每周,杨先生都会收到客人的反馈,赞同他宠物友好咖啡店的经营形式。杨先生认为,这样的商业模式不仅对社会有益,也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
宠物友好商场出现
“两条尾巴”是一个探索人与城市动物和谐共处生活方式的线上社区平台,它的一个主要产品是制作上海的宠物友好地图,发布在小程序上,不断更新。其联合主理人正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近上海新增的宠物友好商户70%是餐饮类。“这更多还是和主人的社交需求有关,人出门聚会,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约个地方吃饭聊天,喝点东西,顺便可以带着狗狗社交。这样的商户实行宠物友好策略,复杂度也最低。其次是希望与特定社群建立联结的商业综合体,或多或少,至少都在往这个方向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