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听证代表热议“舌尖上的安全”禁止开讲座卖保健品拟入法

省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基层和网上立法听证,电视、新媒体同步直播——

20名听证代表热议“舌尖上的安全”

图为:《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立法听证现场。

图为:旁听人曹树莹发言。

湖北日报讯记者翟兴波通讯员肖小平陈超王丹刘允桐

校门口200米内不得有食品摊贩,可行吗?保健食品讲座现场卖产品,到底该不该禁?昨日,省人大常委会在黄石举行《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基层和网上立法听证,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的20名听证陈述人就“舌尖上的安全”各抒己见,其中不乏激烈交锋。

这20名陈述人是从158位报名者中遴选产生,他们中有教师、律师、私营企业家,也有专家学者、普通市民和小作坊主。

焦点1

校门口200米内不得有食品摊贩,可行吗?

幼儿园、中小学校门口人流量大,常有食品摊贩在放学、下课时段向学生兜售含有添加色素、香精的食物,危害学生健康。由于摊贩经营设施简单,流动性强,难以有效监管,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难对问题食品进行溯源,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对此,条例草案第四十三条作出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乡规划要求,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保障安全的原则,统筹考虑交通、市容、环境等因素,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或者指定路段,确定经营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并向社会公布。幼儿园、中小学校门口道路两侧二百米范围内不得划定为食品摊贩经营区域。

这一规定是否可行?

焦点2

保健食品现场会销售成投诉热点,是否该禁?

此次条例草案中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在会议或者讲座等现场销售保健品,在宣传推介这些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宣传内容要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否则,将面临最高20倍的罚款。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陈晖表示,此项规定“不合理”。他认为,为了防止虚假宣传,夸大功能,欺骗消费者,就禁止所有经营者用此类形式推介产品,有些矫枉过正。

持否定态度的不止陈晖一人,昨日发言的保健品行业人员代表,大都对这项条款持否定态度。武汉爱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保健协会行业自律委员会主任刘淼认为,讲座现场卖保健品被质疑,是“一颗老鼠屎弄坏一锅汤”,是“李鬼犯规李逵受诛”,有欺骗行为的大都是外地经营者,受害的却是本地企业的声誉。他说,目前房地产、保险、教育、美容、酒类、收藏等许多行业,都采用“会议、讲座”的形式销售产品,只对保健食品设置禁止条款,是一种行业歧视和偏见。他建议,成立省级保健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监督,推进行业自律。

枝江市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王芳也表示,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利润大,现场销售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幌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免费听健康知识讲座、赠送小礼品等名义,误导这类人群,从而获取高额暴利,老人受骗后根本找不到售卖方,维权非常麻烦。“对于违反此规定的,一定要从重处罚。”

焦点3

网上订餐,安全如何监管?

中国质量万里行产品溯源平台首席执行官岳辉说,一些网络、电视等食品经营者,并非没有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也在包装上以便于消费者识别的方式公示了经营者名称、地址等,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最主要的原因,是准入门槛低,商家认证不全、信息失真仍能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很难维权,饮食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他建议,引入第三方可追溯平台认证的方式,确保网络食品经营者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

焦点4

近几年,食药监部门、公安机关查处打击一大批食品“黑作坊”、“黑窝点”等违法、犯罪案件。案件中,违法生产经营场所绝大部分是租赁场所,也有出租者知道其出租场所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但没有制止或及时向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举报。

对此,条例草案第十九条规定,为食品生产经营、冷藏冷冻、贮存等提供场所的出租者,应当查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并留存复印件。发现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这一规定,是否必要、合理?“作为出租者,应当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体现权责利相一致的法律原则。”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吴涛介绍,大量的食品违法案例显示,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以及制假售假等行为,大多藏匿于出租场所中。“只要按时交房租,其他什么都不管”的无序状态,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他认为,去年施行的新《食品安全法》增设了对非法生产经营场所提供方的处罚,条例草案只要求出租者及时报告,是合理的。“这一规定对出租者的要求过于苛刻,实践缺乏可操作性,容易流于形式。”湖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喻亚平认为,食品生产经营者与出租者之间是租赁合同关系,出租者义务仅限于适租义务,规定加大了出租者义务。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陈晖说,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出租者不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不具备发现和判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能力。他也觉得这一条款不合理。

焦点5

小作坊小餐饮许可管理,食品摊贩登记备案,合理吗?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型餐饮和食品摊贩(简称“三小”)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但也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我省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57970家。这些“三小”食品由于生产经营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以及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成为食品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高发区。

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加以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型餐饮实行许可管理制度,食品摊贩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实施许可和登记备案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这一规定合理吗?

枝江市法制办工作人员王芳认为,纳入许可、备案的准入条件,既可提升小作坊、小餐饭、流动摊贩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又因为信息公示制,可加强社会公众对小作坊、小餐饮、流动摊贩的监管。“对于监督管理以及所造成危害的处理,‘三小’应当与企业一视同仁。”黄石食博园饼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福全认为,应当明确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的划分界限,对其生产、销售及经营场所应当有明确的规定,明确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区别。“要真正处理好依法监管和规范引导的关系,切实促进‘三小’依法经营和健康发展,实施许可和备案登记只是第一步。”湖北元初律师事务所律师杜水桥建议,还需充实补充进货检验记录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问题食品召回制度以及对“三小”的信用积分管理制度等。“政府免费为农家作坊生产进行许可登记,减少了生产者经营成本,更有利于开展监管工作。”天门市皂市镇舒滩村农村小作坊主黄帆为这一做法点赞。他希望监管部门加大监测力度,建立每个生产环节的约束机制,让无良者付出相应代价。他同时呼吁农村小作坊要做良知生产者,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合法挣钱。

旁听人员会上呼吁——

“转基因食品”监管不应缺席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条例草案只字未提,我很不高兴。”20名听证陈述人发言完毕,旁听席上一位老人坐不住了。

网友声音

网友米虫:现在的网上订餐平台主要有美团外卖,口碑外卖,百度外卖以及饿了么。我觉得应该对这些容纳外卖的平台进行直接监管。对外卖商家的资质以及卫生的星级进行明确标注。现在商家进入门槛非常低,适当提高进入门槛是必要的。可以对应用网站进行定期抽查。

网友南海老怪:农村红白喜事集体聚餐是食物集体中毒的重大隐患。农村流动厨师不服管、基层执法人员管不了的问题比较突出。《条例》要明确处罚细则。

网友豆豆:草案第四十三条关于学校周边摊贩的管理太及时了,校园周边小摊小贩食品安全缺乏监管,孩子们的卫生安全难以保障,条例规定很及时啊!但这一条执行和操作需要进一步细化,怎样真正的落实条例还需要执法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我们期待条例尽早实施。

网友Chenxufan:保健品会销确实太具有煽动性,应当禁止保健品会销,让有意愿购买的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也是市场调节的一种手段。

链接

听证制度前世今生

2000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立法法》,其中第34条和第58条分别规定列入议程的法律案和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证制度正式进入立法领域。2003年10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就《湖北省合同监督条例》立法中的若干问题举行听证。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次立法听证会。

THE END
1.图文解读食品经营许可证网上申请操作流程【图文解读】食品经营许可证网上申请操作流程 登录内蒙古市场监管局“网上申办平台”,登录网址:http://117.161.154.157:7011/psout/jsp/gcloud/psout/network/login.jsp也可以通过浏览器搜索“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在主页面左下方点击“网上办事服务大厅”选择“企业办事”后点击“综合政务服务平台”进入登录“网上...http://www.ds.gov.cn/gk/fdzdgknr/zcjd/202404/t20240409_3590587.html
1.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23版浙江省大中型商超食品安全...《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试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修订了《浙江省大中型商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与技术评审指南(2023版)》等九个指南(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9),修订说明见...https://www.360doc.cn/mip/1105559840.html
2.淮南这些行政审批事项均可全程网办!附操作指南澎湃号·政务(二)食品经营许可证 登录安徽政务服务网淮南分厅(http://hn.ahzwfw.gov.cn/)食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在线申报,我局通过网上审核后,告知您办理结果,您将申请材料邮寄给我们。因为涉及到现场审查事项,请您等待我们的电话通知确定现场审查时间,现场审查通过后予以许可。咨询电话:0554-6644708。邮寄地址:山南新区和风大街市...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