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工智能+早餐”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是当下在餐厅和酒店都很常见
说着“请让一让”和“您好,您的餐送到了”的
送餐机器人
其实早餐中的“科技味”远不止如此
机器人烧制的早餐
你吃过吗?
如今的早餐
在数字经济赋能下
正以全新手段守护城市的袅袅烟火气
《繁花》带火的排骨年糕,
机器人为你烹饪
清晨走进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
社区AI食堂
机器人正在将中央工厂配送的净菜
放入对应的智能烹饪系统中
系统则会自动根据当日菜单识别食材
并进行煎、烤、蒸、煮等操作
菜品多样
豆浆、水煮蛋、荷包蛋、米糊
豆花、麻球、糍米糕、无矾油条
白粥、小米粥、皮蛋瘦肉粥等等
应有尽有
结算的时候
用餐者通过智能结算台自助
进行菜品识别、菜品价格计算
在收银台进行支付
支付方式包括
人脸识别、刷卡、扫码、数字人民币等
实现了全程数字化管理和无人烹饪
在非早餐时段
食堂同样有着不少“秘技”:
借着最近大火的电视剧《繁花》
机器人烹饪的排骨年糕新鲜出炉
还可以通过24小时开放的智能小吃机
吃上热乎乎的现制现售汤面
早起想“吃点热的”,
随时满足!
有多少人在早起十分钟
做顿早餐或者绕路找个便利店买份早餐中
直接选择多睡十分钟而放弃吃早餐的?
不吃早餐的坏处大家都了解
权衡之下不得不放弃早起“吃点热的”的想法
但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
24小时随时“吃点热的”的需求
也可以得到满足了
现在很多写字楼下、地铁口、青年公寓都出现了
可以自主购买早餐的流星柜
流星柜在提供热腾腾的早餐之余
还能和普通的自动贩卖机一样
提供零食、饮料等标品
通过周边的便利店提供快速补给
满足青年人的多样需求
图为盒小马光启城店的早餐自提柜周蕊摄
不仅需要看到群体性的需求
也要看到“星星点点”的小需求
以便利店为中心
逸刻已经形成
“门店+流动餐车+流星柜+线上”的
全渠道经营模式
除了流星柜
消费者打开小程序后
还能看到上班路线上对自己而言
最方便的门店和流动餐车
选择“预点自提、扫码取餐”
就可以自主选择“网订店取”“网订车取”等
不同的模式
餐饮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如今,在上海有20486家早餐网点
其中包括19795家固定网点、
53辆流动餐车、
187个早餐驿站和451辆“帮帮车”
这么多早餐网点想要“尽收眼底”有多简单?
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
打开“随申办”就能在地图上
“按图索骥”找到喜欢的早餐
还能直接导航到达
上海静安的一辆流动餐车前,两位顾客正在选购早餐许咏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