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按照固阳县工作实际,对2024年资金安排如下:
一、项目实施范围
衔接资金投向主要用于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进一步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村内小型公益设施建设,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利益联结项目,保障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2024年资金计划安排情况
2024年,固阳县计划投资中央及自治区衔接资金8210万元,具体项目安排如下:
(一)优势产业发展项目
1.黄芪产业园区配套设施项目
项目名称:黄芪产业园区配套设施项目
实施地点:农牧业产业园区
建设类型:续建
受益对象:一般户
群众参与:398人
补助标准:实际工程审计补助
实施期限:2023年12月-2024年11月
实施单位:农牧业产业园区
责任人:分管领导李兴华
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可不断完善黄芪产业发展,进一步引入黄芪精深加工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企业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可达到1.5亿元,有助于助推我县黄芪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安装蒸汽管道,每年可提供适宜蒸汽3万吨以上,可大大降低入园企业生产成本,为入园的7家企业提供用汽保障,间接带动用工300人左右,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延长黄芪、马铃薯、荞麦、燕麦、油料作物和牛羊肉食等农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度。
联农带农机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黄芪产业链扩链增链,同时可带动固阳县内其他农副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延长农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种植业发展,通过订单式种植,带动520多户农户黄芪订单种植,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可直接解决320人长期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工资性收入3500元,年收入可达40000元左右。通过订单种植和务工收入可带动周边农户、脱贫户、监测户共720人,其中脱贫户、监测对象158人。项目建成后,也可推动产品研发、仓储物流的发展。建成后预计可获得收益金136万元。
2.固阳县黄芪仓储加工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固阳县黄芪仓储加工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实施地点:金山镇万胜壕村
建设任务:建设标准化厂房、仓储加工库房以及辅助用房等,其中:标准化厂房6栋,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仓储库房2栋,建筑面积约0.2万平方米,建筑结构类型全部为钢架结构。
建设类型:新建
施工期限:2024年5月-11月
联农带农机制: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推动黄芪深加工、物流仓储等产业发展,延伸县域黄芪产业链,促进转化增值,为当地及周边农民以及脱贫户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创业发展条件和机会,直接带动周边农户约120人就业,每人可增加工资性收入30000元左右;通过公司化运营标准化厂房及仓储物流库房,每年可增加资产收益170多万元,在做大做强黄芪产业链的同时可使更多的农户、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从中受益,收益可为承担村级公益岗位的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80人发放岗位补贴,为无劳动能力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40人统筹进行政策兜底。
3.金山镇昔连脑包村甜玉米真空保鲜项目
项目名称:金山镇昔连脑包村甜玉米真空保鲜项目
实施地点:金山镇昔连脑包村
建设任务:建设原料库房、清洗车间、包装车间、杀菌车间、外包车间和成品库等甜玉米真空保鲜车间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980㎡,占地20亩。
受益对象:脱贫户、监测户、一般户
群众参与:298人
建设期限:2024年3月-11月
实施单位:固阳县金山镇人民政府
责任人:分管领导王晶
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采取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28万元。同时可带动村内农户、脱贫户、监测户参与产业发展,其中脱贫户84户、监测户17户。
联农带农机制:项目建成后,将延伸玉米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带动农户种植300亩甜玉米(每亩预产3000穗),从而实现农业订单种植,带动村民户均稳定增收11000元左右,包括脱贫户84户151人,监测对象17户34人。同时可增加10-15人就业,每人每年可增加工资收入15000元左右。
4.金山镇正北林田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金山镇正北林田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地点:金山镇召地村
建设任务:在示范村建设温室2栋,每栋占地2亩左右,配套无土栽培科普设备及附属设施,配套2套温室数字化物联网设施;平整园区内土地14亩,开槽、开沟1200米;新建80立方水塔1座及配套设施,100立方雨水污水收集池3个。
群众参与:328人
建设期限:2024年4月-11月
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实现产业链延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农业科普示范点,为文旅及农业科教奠定基础,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采取公司化运营,通过科普教育,休闲采摘、品种试种,极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每座温室预计可实现产值26万元左右。
联农带农机制:项目建成后,带动周边农户21人临时就业,每人可增加工资性收入18000元左右,6人稳定就业,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可达36000元左右,包括3人脱贫户监测对象;带动村内106户261人农副产品销售,预计每户可增收300元;通过公司化运营给村集体缴纳收益金的方式,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
5.金山镇农畜产品烘干及粮食生产线厂房村集体经济项目
项目名称:金山镇农畜产品烘干及粮食生产线厂房村集体经济项目
实施地点:金山镇下十二份子村
建设任务:建设辣椒烘干和红皮小麦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配套600吨鲜辣椒烘干生产线和300吨红皮小麦生产线2条,由村集体经营。
建设期限:2024年4月-10月
绩效目标:带动当地辣椒和红皮小麦种植,有利于种植产业调整,进一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通过“41°固阳献”品牌效应,极大提高产品附加值。年产值可达4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30万元/年。
联农带农机制:项目建成后,可以吸引周边农户集中进行集中加工,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就业22人,其中包括脱贫户、监测户8人,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在4万元左右;通过带动辣椒和红皮小麦种植,可使72户132人增加收入,户均增加500元;通过村集体经营,每年可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
6.2024年到户产业项目
项目名称:2024年到户产业项目
实施地点:各镇
建设任务:为监测对象及脱贫户(享受政策)实施的猪、鸡、羊、马、牛等到户产业项目进行补贴。其中鸡63000羽,每羽补贴15元;猪4030头,每头补贴300元;羊2610只,每只补贴600元;牛48头,每头补贴5000元。
受益对象:脱贫户、监测户
群众参与:2019户
实施单位:各镇
责任人:分管领导王晶李志辉曹都斯钦张超逸张和平杨东
绩效目标:为有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发展庭院经济,增加产业收入,每户平均增收4800元左右。覆盖全县73个行政村(包括22个出列贫困村)4260名有劳动力的脱贫和监测对象,进一步提高脱贫和监测对象群体收入。
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实施到户产业项目为有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发展庭院经济,增加产业收入,涉及全县73个行政村(包括22个出列贫困村)4260名有劳动力的脱贫和监测对象,每户平均增收4800元左右。
(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金山镇旧城村委广益新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管网改造项目
项目名称:金山镇旧城村委广益新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管网改造项目
实施地点:金山镇旧城村委广益新村
建设任务:在旧城村委广益新村进行生活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将进行管网改造、污水井建设及道路恢复工作,其中污水管网长度约6200米,污水井建设155个,污水处理设备2套,恢复路面950平方米。
群众参与:150户
建设期限:2024年3月-10月
牵头实施部门:固阳县金山镇人民政府
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受益人口837人,其中覆盖脱贫人口26人,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解决农村生活污水乱排放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同时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内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联农带农机制: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村内837人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包括脱贫户26人,进一步提高村内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通过基础设施完善,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2.分散式供水改造工程
项目名称:分散式供水改造工程
实施地点:金山镇、下湿壕镇、银号镇、怀朔镇、兴顺西镇、西斗铺镇
建设任务:维修更新围套井15眼,管井4眼;14m3高位水源井8座,21m3高位水源井6座,28m3高位水源井3座,35m3高位水源井2座,购置水泵19台,铺设DN75PE管材6.12公里,DN63PE管材19.25公里,DN32PE管材10.11公里,DN25PE管材10.11公里,及输电线路2.65公里等工程。
群众参与:1965人
建设期限:2024年7月-10月
实施单位:固阳县水务局
责任人:分管领导高明
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解决固阳县现状564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集中式供水工程保障率达到95%,饮用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要求;平均每吨水可节约各类劳动力和燃料支出20元。工程总用水量为15.93万m3/年,每年共可节约成本318.6万元。共形成经济效益325.15万元/年。
联农带农机制:减少农民医药费支出。由于饮水安全困难等原因,会造成农民卫生条件差,容易得传染病、地方病。农村上自来水后,可降低水质疾病发病率,椐卫生防疫部门的统计资料分析,每年每人可节省医药费支出150元,工程受益人口437人,总计每年可节约支出6.55万元。
(三)守底线补短板项目
1.2024年雨露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2024年雨露计划项目
建设任务:为符合条件的50户监测对象和脱贫户子女发放雨露计划补助,每人每学年补助3000元。
群众参与:50人
绩效目标:通过实施雨露计划,为符合条件的50户监测对象和脱贫户子女发放雨露计划补助,每人每学年补助3000元,更好的支持脱贫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减轻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经济负担,为下一步稳定就业提供基础保障。
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实施雨露计划,为就读职业院校符合条件的50户监测对象和脱贫户子女发放雨露计划补助,每人每学年补助3000元,减轻脱贫户和监测户的教育支出,降低家庭因学返贫风险。
一是各项目实施单位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2024年已初步确定的项目和资金安排,完善项目库内容,精准测算资金投入,防止资金投入不足或过剩,造成资金使用不精准或闲置浪费、
二是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利益联结模式,确定联农带农机制、做好项目实施前准备工作。
三是项目主管部门要制定完善项目实施程序和质量监管体系,建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精准规范,真正发挥扶贫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