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磷酸钠1份、柠檬酸2份、焦亚硫酸钠0.5份、维生素C0.25份、食盐1份。以上物品均为食品级。
(一)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是一种抗灾、避灾、适应性广的作物,可以采取从春甘薯、早栽的夏甘薯剪秧的办法栽插种植,只要加强栽后管理,可获得较好的产量。技术要点如下:
一、栽插方式。为争取季节,退水后应趁墒栽插,宜水平插,勿直插、斜插。薯苗一般长20—30厘米、6—8个节为好。
二、抢时栽插。一般越早越好,不迟于8月20日,否则失去生产意义和经济价值。
三、田间管理
1、扶垄。在退水后,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结合田管进行扶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任务,狠抓落实,我县食品工业企业初具规模,原料生产基地初步构建,食品工业园区建设进展加快,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一、发展现状
县农业原料资源丰厚,常年粮食总产130万吨以上,肉类总产9万吨以上(生猪饲养量100万头,羊饲养量60万只,家禽饲养量3000万只),加之周边农业资源雷同,是发展食品工业的策源地。目前,全县纳入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原口径)有33家。2009年,全县食品工业实现产值29.7亿元,同比增长29.2%。2010年产值42.98亿元,同比增长42.16%,食品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4.18%。据统计,县内食品工业企业已吸纳劳动力5780多人,人均月工资1200元以上。
(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企业逐年增多。口子酒业、顺发食品、鲁王制粉、华强面粉、福润食品、神华肉食等企业强力推进,提升产能、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主导产品产量居省内同行业前列。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五个一”工程建设,成立食品产业招商组,不断加大食品工业招商和扶持力度,2011年全县食品工业在建项目12个,总投资9.16亿元,到位资金7.5亿元,项目投产后新增产能50亿元以上。
(二)食品工业园框架成形,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09年,县委县政府把食品工业列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来抓,适时决策,倾力打造百善食品工业园,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首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建成5平方公里。近两年来,在规划先行、招商跟进、政策扶持、资本整合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下,百善食品工业园,集面粉、黑糯玉米、油脂、肉食加工于一体,初显食品工业集聚效能。园区内,企业高端产品不断抢滩国内市场,其中鲁王面粉被指定为驻港部队专用面粉,雨润分割鸡全部销往长三角地区等,神华肉食已顺利进入大型连锁超市。
(三)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品附加值逐步提高。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结构升级战略,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顺发食品四条方便面生产线和调料油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可年产方便面3亿包,调料油3000吨。鲁王制粉采取“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迅速形成年产面粉20万吨、面条6万吨的生产能力。谷王食品可年产淀粉8.4万吨、谷朊粉1.8万吨。等等这些,实质性地拉长了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中共兰西委员会兰西县人民政府2004年11月10日
按照通知要求,将我县项目建设情况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2004年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举全县之力上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抓项目带产业,上项目促开发,靠项目调结构,用项目扩总量,梯次递进,多元支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脱贫解困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工作运行中,我们重点推进了“中国亚麻城”、“中国东北民猪之乡”、“滨北兰西经济带”、城市经营和基础设施五大类项目建设。全县新上百万元以上项目87个,续建项目26个,有22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在新建和续建的项目中,投资超500万元项目34个,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7.9亿元,完成项目投资3.4亿元。截止目前,引入合同资金3.8亿元,到位资金2.1亿元,占年计划的70%和70%。预计到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9.5亿元、5010万元、1137元和2574元,分别同比增长5%、6%、3.7%和12.5%。
2、“中国东北民猪之乡”项目有序运作。以20万头东北民猪生产体系建设项目为重点,推进农转牧,形成了以东北民猪保种扩群为核心,以秸秆养牛为重点,以鹅禽、奶牛、肉羊养殖为补充,养殖、加工、销售三位一体的畜牧业发展格局。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了20万头东北民猪生产体系建设项目可研,20万头东北民猪屠宰加工。全县二级扩繁场达到28处、扩繁点增加到50个,“黑珠”牌东北民猪肉类域外连锁店发展到15家;民猪杂交猪饲养量达到36.08万头,占全县生猪总量的88%,商品量达到11.05万头;年加工3万吨东北民猪专用饲料和20万头民猪屠宰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前期;秸秆养牛项目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拉动民间投入1000万元,增加肉牛存栏1万头;总投资2880万元的新企望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现已完成投资900万元,目前已进行生产;2万亩草原围栏项目已经完成,人工种草7000亩。到年末,全县肉牛、东北民猪、鹅禽和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3万头、60万头、550万只和17万只,同比增长9.4%、10.5%、16.1%和5%。
年初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举全县之力上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抓项目带产业,上项目促开发,靠项目调结构,用项目扩总量,梯次递进,多元支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脱贫解困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工作运行中,我们重点推进了"中国亚麻城"、"中国东北民猪之乡"、"滨北兰西经济带"、城市经营和基础设施五大类项目建设。全县新上百万元以上项目87个,续建项目26个,有22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在新建和续建的项目中,投资超500万元项目34个,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7.9亿元,完成项目投资3.4亿元。截止目前,引入合同资金3.8亿元,到位资金2.1亿元,占年计划的70%和70%。预计到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9.5亿元、5010万元、1137元和2574元,分别同比增长5%、6%、3.7%和12.5%。
2、"中国东北民猪之乡"项目有序运作。以20万头东北民猪生产体系建设项目为重点,推进农转牧,形成了以东北民猪保种扩群为核心,以秸秆养牛为重点,以鹅禽、奶牛、肉羊养殖为补充,养殖、加工、销售三位一体的畜牧业发展格局。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了20万头东北民猪生产体系建设项目可研,20万头东北民猪屠宰加工。全县二级扩繁场达到28处、扩繁点增加到50个,"黑珠"牌东北民猪肉类域外连锁店发展到15家;民猪杂交猪饲养量达到36.08万头,占全县生猪总量的88%,商品量达到11.05万头;年加工3万吨东北民猪专用饲料和20万头民猪屠宰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前期;秸秆养牛项目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拉动民间投入1000万元,增加肉牛存栏1万头;总投资2880万元的新企望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现已完成投资900万元,目前已进行生产;
2万亩草原围栏项目已经完成,人工种草7000亩。到年末,全县肉牛、东北民猪、鹅禽和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3万头、60万头、550万只和17万只,同比增长9.4%、10.5%、16.1%和5%。
江津市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年工作总结暨××年工作思路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四面山观念大更新、体制大创新、旅游大发展、经济大提升、局面大开创、和谐大构建的一年。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在江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模范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住重庆新华集团入驻四面山景区和四面山管委会成立的新机遇,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创新工作,大力发展旅游、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三项建设,全面构建和谐景区、在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征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年工作成绩突出
(一)财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景区经济发展大提速。××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综合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元,人均净增长元。
二是财政工作开创新局面。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万元,占年计划万元的;加强财务管理,认真清理村社财务,严格支出,与去年相比,各种经费支出下降。偿还债务近万元。(从××年月到××年月,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偿还债务近多万元。××年的招待费与××年相比,下降了,××年在××年的基础上又保持了良好的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