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玉米“芯”端牢国人饭碗

图为赵久然在实验室研究玉米新品种。(作者供图)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新华网、科普时报社,特邀院士专家,畅谈科技强国。本期“科普话强国”栏目,带领读者走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探寻玉米“芯”路历程。

==============================

科普话强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四成。因此,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关系到国人饭碗与国家粮食安全。

玉米按用途分为三大种类

我国玉米种植范围非常广,主要产区有四个,即东北和华北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北春播玉米区,以及西南玉米区。玉米每年总产量近3亿吨,是我国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从用途上看,玉米可分为三大种类。第一类是籽粒用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或直接用作口粮和食品原料等。在我国,这类玉米种植面积最大,每年种植6.5亿亩左右。第二类是青贮玉米,在成熟前将秸秆连带果穗一起收获,切碎发酵后,用作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础饲料。第三类是鲜食玉米,即采摘收获和食用鲜嫩果穗或籽粒的玉米。市场上所说的“水果玉米”指的就是鲜食玉米,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甜加糯型玉米等;常见的紫玉米、黑玉米等鲜果穗玉米也都属于鲜食玉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培育良种是万里挑一的过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每粒种子都有数万个基因,决定着产量、品质、抗性等各方面的性状。玉米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已达到40%以上。

一个好的鲜食玉米新品种,除了各方面性状优良外,从生产和产业角度看,还要符合“三好”标准:好种植,普通玉米怎么种它就可以怎么种;好吃,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欢迎;好销售,市场渠道畅通,农民种的玉米都能够及时销出去。

但要培育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玉米品种,谈何容易。新品种选育是一个漫长、繁杂的过程。科研人员要将具有不同优点的玉米材料通过杂交,让基因重新组合产生大量性状变异,将适合生产需要的好材料鉴选出来,培育出能够稳定遗传的优良自交系亲本,再进一步培育杂交品种。培育出好的杂交品种是一个万里挑一的过程。

此外,与种业强国相比,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起步较晚。打好种业翻身仗,就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当前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手段,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理念与技术支持。目前,我们很多育种工作正在运用全基因组选择和多组学的大数据理念,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是非常有力的助手,我们正研究如何更好把它用到未来的科研育种工作中。

建立玉米品种“分子身份证”库

良种培育出来,就要种子产业化和示范推广,大面积应用。

早年下乡蹲点期间,经常见到农民买到假种子,导致严重减产。那时我就萌生了研发一种检测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种子真伪,维护农民权益的想法。于是,我们研发了玉米标准DNA指纹构建关键技术,并形成指纹数据库。目前已有10多万玉米品种样品有了“分子身份证”。

DNA指纹库相当于品种的身份识别系统,根据种子样品的“分子身份证”,既能鉴定种子本身,又可以追溯其父代,数以万计的种质资源都可通过指纹库进行检测鉴定和分类。

有了这项技术,能快速准确辨识玉米种子真假与纯度,保护农民权益,防止品种侵权,保护育种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此外,通过比较玉米新品种与已有品种的区别大小,为衡量科研育种工作的创新程度提供依据。DNA指纹库还为玉米品种审定、种子信息更新与种子质量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行业广泛应用,除玉米种子外,水稻、小麦等几十种作物也都开始使用,为我国种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THE END
1.鲜食玉米种植7个要素近几年、鲜食玉米市场畅销,种植面积增加,效果看好。怎样提高产量则成为主要的问题了,我们经过实践初步总结出下列技术要点。 1.整地起大垄选择适当翻耕除茬耙细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平、洼地不限。在垄距0.5米的原垄基础上起大垄,即两垄合一成行距1米的大垄,垄面宽0.7米左右。 http://www.zhongguonongziwang.com/article/20241126229098.html
2.乡村振兴看一线鲜食玉米迎来“甜甜”收获季社会经济鲜食玉米的丰收离不开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和加工,通化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在农民种植期,对播期确定、机械耕作、隔离种植、绿色防治、配方施肥、采摘收获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形成一整套适宜鲜食玉米生产加工的技术模式。企业还对参与订单种植农户经济上予以资助,技术上予以指导,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公司创建的生产基地...http://thnews.net/mobile/news/show-53013.html
1.技术创新+产权保护推动糯质玉米全产业链发展壮大科普据了解,使用两个糯质自交系选育的工业用糯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基本等同普通玉米,但籽粒淀粉几乎100%为支链淀粉,具有可批量化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等综合优势;使用一个糯质自交系与非糯质自交系育成的普通玉米品种,其籽粒及植株的淀粉结构也发生改变,能够有效提高畜禽的消化利用率,提高畜禽生长速度、健康发育、肉...https://www.kjxww.cn/kptd/Details/11790/0
2.会计视野法规库: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10. 鲜食“中田”大山楂良种的选育与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贺州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潘中田、李忠芳、唐政、谢小青、吴继军、潘百明、吴桂容、罗杨...41. 十大功劳药材应用基础与规范化种植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何开家、刘布鸣、邱宏聪、龙杰超、曹斌、林霄、陈明...https://law.esnai.com/mview/176388/
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通用17篇)云南省粮食局联合组织的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审会上,被评为优质稻品种;优质小麦新品种"繁19"、"96鉴-4"的育成推广,填补了长期缺乏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空白;玉米"大白单1号"、"楚白单4号"等新品种的育成推广,解决了鲜食玉米的需求,提高了全州的玉米生产水平;土肥等其它科技措施的研究推广,有力推动了全州农业经济的...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1384528.html
4.吉林省鲜食玉米企业生产经理研修班(第二期)在我校举办本次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聘请吉林工商学院张熙奀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白丽教授、北京保民种业公司董事长张保民、吉林省福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建涛、吉林大学硕士生导师尹义坤教授,分别以《现代化农业视域下的吉林省食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管理者素养与企业管理》《鲜食玉米生产流程优化与...https://jlbtc.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4488536
5.吉林省鲜食玉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第一期)在我校举办4月25日至4月27日,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吉林工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吉林省鲜食玉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智慧教学中心举办。副校长张熙奀、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周冬虹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全省各地区36位鲜食玉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https://jxjyxy.jlbtc.edu.cn/info/1459/3494.htm
6.夏玉米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100问五玉米生产面临的逆境及处理...在夏玉米生产区,一般7月中旬有侵染,8月底是发病盛期。 (3)减产幅度:玉米锈病多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但在有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上也可严重染病,使叶片提早枯死,造成较重的损失,减产幅度可达10%~30%。 (4)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合理施肥。根据玉米需肥种类合理施用,增施磷、钾肥,避免偏...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45674687617174552
7.以“标准化”和“产业化”谋篇布局——黑龙江青冈县发展鲜食玉米...黑龙江省青冈县打造玉米立县支柱产业,全力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布局种植基地,稳步提高生产能力,规范创新市场营销,推进产品提档升级,培育品牌升级,进一步提升“青冈玉米”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价值。 全县围绕玉米百亿产业发展目标,以“标准化”和“产业化”谋篇布局,把“一穗”鲜食玉米作为...https://www.farmer.com.cn/2023/01/19/wap_99905374.html
8.玉米生产现状(精选8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玉米的栽培技术是农家品种原垄卡种或大垄扣种, 不施肥和只施用农家肥。铲蹚管理比较粗放。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玉米栽培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主要是应用早熟、高产、抗逆性强、质优的杂交种;合理整地保墒, 应用深翻深松技术;适时播种、催芽期坐水埯种、机械化控精密播种, 合理密植;增施化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fbg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