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题:“玉米团长”赵久然:将好玉米种到全国
中新网记者吕少威
眼下,在位于北京通州于家务乡的国际种业园育种基地,数以万计的玉米育种材料正茁壮成长着,有的刚出苗,有的已开始吐丝散粉,还有的已结出果实。
面对这些荣誉,赵久然很淡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能使亿万农民增产增收,这是令我欣慰的事”。
赵久然(左)在田间做科研。受访者供图
1962年,赵久然出生于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从小经常在田间地头干农活。当时粮食产量比较低,他便产生了一个朴素的心愿,让农作物大幅增产。
1986年,赵久然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玉米科研工作。不久后,他主动提出到玉米主产区的延庆下乡蹲点搞科研。在6年的蹲点实践中,赵久然切身感受到种子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有了好种子再加上良种良法配套就能够显著增产。那时他就决心做好两件事,一是培育好种子,二是研究快速识别真假种子的技术。
当前,“京科968”已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种植,仅在通辽市,每年的播种面积就达到上千万亩。赵久然在通辽可谓是家喻户晓,每当到通辽田间地头,当地农民经常一眼便能认出赵久然并要合影留念。“我也体验了被‘追星’的感觉。”赵久然开玩笑说道。
在京郊和全国许多地方,赵久然带领团队育成的另一优秀品种“农科糯336”进入了示范推广阶段。这是新培育出的鲜食玉米品种,能在一个果穗上实现甜、糯兼得,一经问世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未来,赵久然还将继续培育出更多好种植、口味好、营养价值高的新品种。“从最初的追求吃饱,到吃好,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吃健康。人民群众对玉米的更高需求,便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赵久然说。
赵久然在田间做科研。受访者供图
赵久然不仅研究好种子,还致力于利用技术手段鉴别假种子。他带领团队构建了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已储存10万多个玉米品种的分子信息,实现玉米品种分子“身份证”大数据信息化管理,为玉米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品种真伪司法鉴定、农民权益维护等多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谈到当下正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手段,赵久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很多育种工作就在运用全基因组选择和多组学的大数据理念,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是非常有力的助手,我们正研究如何更好把它用到未来的科研工作中。科技在进步,我们也得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加强学习,用好前沿技术为我们的育种科研服务”。
赵久然透露,经过前期的研究和积累,当前他带领团队正在培育一些能增产的新品种,预计再有两年就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了。“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玉米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我作为一名党员,能够立足农业科技创新岗位,不断培育玉米良种,让亿万农民增产增收,我感到非常幸运和光荣。”赵久然说。(完)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
进入夏天,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西宁熊猫馆,饲养员为馆内的4只大熊猫准备了西瓜、胡萝卜、苹果等食材,丰富食物内容,调整大熊猫的饮食结构。
近年来,天津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并合理利用开发。目前,天津已建成多个亲海主题公园及沙滩景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看海亲海的休闲场所。
盛夏时节,北京市圆明园遗址公园内二百多个品种的一千余亩荷花盛开,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前来赏荷避暑。
“我们将及时总结本次演练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水上应急处置程序,加大水上救助装备建设,不断提升水上救助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李晟表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北京青年报大厦邮政编码: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