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以“吉米到家五福临门”为主题的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福建系列推介活动在福州拉开序幕。本次活动旨在借助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暨第18届福建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平台,继续推动吉林粮食品牌在福建市场的延伸推广和深度落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忠诚度,为福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粮食消费新体验。
本次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是2022年吉林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首次率队参加全国性产销活动,将着力打通主销区销售渠道,加快恢复吉林粮食在国内的市场流通性、影响力。粮洽会现场,30户吉林大米和鲜食玉米企业精彩亮相,达成合作意向10项,签约销售粮食33.7万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粮食分会会长曾丽瑛出席活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级巡视员赖应辉,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现场致辞。
张长城表示,吉林与福建合作源远流长。随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吉林大米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这张“白金名片”愈加闪亮,在行业内树立了好米中国范的品牌形象。吉林鲜食玉米,继吉林大米之后,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成为吉林粮食不可多得的另一张黄金名片。
福建作为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具有巨大的消费能力,为吉林粮食创品牌,促销售提供了广大空间,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升级吉闽两省粮食产销合作平台,促进两地粮食、粮企的紧密联系,帮助刚从疫情中走出来的吉林企业接续销路,纾难解困。诚挚邀请福建等各兄弟省的粮食同仁,各位朋友到吉林做客,共谋产销协作,共谋美好未来。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现场致辞】
赖应辉在致辞中讲到,近几年,吉林粮食在福建及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得到较大提升,为八闽大地提供了优质、绿色、健康的粮油产品。希望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通过吉闽好良缘、产销合作,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在福建实现新突破,再创新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级巡视员赖应辉致辞】
推介会上还举行了“吉林探访团”成团仪式,多位美食主播,大型商超、餐饮、农产品销售企业代表将共同赴吉林,探寻吉林粮食天赋品质的成因以及供应链深度合作的机会。活动同期,将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互动互补充的方式推动吉林粮食品牌的立体化宣传落地。
活动由新华社现场云、直播福建、抖音、快手、微博等9家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203.6万人。新华社、央广网、粮油市场报、吉林日报、福建日报、吉林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20余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该产品的高端装备又受制于人,新型输液制这种先进的医药产品遇到应用难题。
这家企业还在发力新能源,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新能源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其中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实现量产。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63072334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