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收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多板式鲜食玉米柔性摘穗割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粗粮、杂粮的需求日益增加,素有“黄金食品”之称的鲜食玉米成为了满足大众需要的最佳产品,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十三五规划”提出调减传统籽粒玉米,发展鲜食玉米后,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急剧增加。
鲜食玉米籽粒柔、嫩且易损伤,因此传统籽粒玉米摘穗割台用于鲜食玉米摘穗时,易造成籽粒损伤,进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储存和经济价值。目前,我国鲜食玉米大多以人工收获为主,收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研制鲜食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板式鲜食玉米柔性摘穗割台,以提高鲜食玉米收获效率,减少机械收获损伤,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板式鲜食玉米柔性摘穗割台,包括将玉米茎秆及果穗拨向摘穗机构的柔性拨禾机构,所述摘穗机构包括挡穗板,挡穗板上开设有供玉米茎秆通过的缺口,挡穗板下方设置有向下拉动的玉米茎秆的拉茎辊。通过柔性拨禾机构将玉米穗及玉米茎秆拨向摘穗机构,挡穗板上的缺口仅能供玉米茎秆通过,摘穗机构将玉米茎秆向下拨动而玉米穗被挡穗板这样便将玉米茎秆与玉米穗分离。
进一步在于:所述柔性拨禾机构包括两条运动方向相反的柔性拨禾带,两条柔性拨禾带成前端间距大后部间距小的“八”字形并做收口式运动,挡穗板设置在柔性拨禾带“八”字形的后端下方。这样便于将玉米茎秆及果穗集中摘穗。
进一步在于:所述柔性拨禾带上设置有垂直于带面的弹性拨禾齿,柔性拨禾带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张紧机构和后同步带轮,张紧机构上设置有前同步带轮,前同步带轮与后同步带轮之间设置有中同步带轮。
进一步在于:所述拉茎辊为两个六菱形辊,两个拉茎辊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齿轮箱内的双面直伞齿轮啮合,两个拉茎辊的另一端设置有拉茎辊间隙调节机构。便于调节两个拉茎辊之间的间距,以便于适应不同种类的玉米茎秆。
进一步在于:所述挡穗板在两侧对称布置,每侧有3个柔性挡穗板,3个挡穗板的外侧板沿通过套筒与轴铰接,套筒与轴构成轴向定位,轴的通过轴承座与支架上的条形孔进行固定,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位于水平方向并垂直于轴的轴芯。通过调整轴承座在条形孔中的位置可以调节挡穗板之间的间距使得玉米茎秆杆径<挡穗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玉米杆径。
进一步在于:挡穗板的内侧板沿上设置有柔性橡胶,挡穗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内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通过销与挡穗板下的支座进行铰接,挡穗板与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上端与挡穗板连接下端设置有缓冲橡胶套,挡穗板设置的穿过支架的直杆下端设置有限位螺栓和缓冲橡胶圈。上述结构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冲击力过大破坏玉米穗上的鲜玉米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高鲜食玉米收获效率,减少机械收获损伤,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多板式鲜食玉米柔性摘穗割台的俯视图;
图2为多板式鲜食玉米柔性摘穗割台的侧视图;
图3为多板式鲜食玉米柔性摘穗割台的轴测图;
图4为柔性拨禾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双面直伞齿轮同时驱动一对拉茎辊的示意图;
图6为单侧柔性摘穗单体的分布示意图;
图7为柔性摘穗单体的示意图。
图中:1、柔性拨禾带;11、中同步带轮;12、弹性拨禾齿;13、带面;14、后同步带轮;2、前同步带轮;3、张紧机构;4、拉茎辊;41、双面直伞齿轮;42、锥齿轮;5、挡穗板;51、轴承座;510、缓冲弹簧;511、缓冲橡胶圈;512、限位螺栓;513、导向装置;52、条形孔;53、套筒;54、轴;55、柔性橡胶56、限位机构;57、缓冲橡胶套;58、销;59、支座;6、支架;7、齿轮箱;8、拉茎辊间隙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
一种多板式鲜食玉米柔性摘穗割台,包括将玉米茎秆及果穗拨向摘穗机构的柔性拨禾机构,所述摘穗机构包括挡穗板5,挡穗板5上开设有供玉米茎秆通过的缺口,挡穗板5下方设置有向下拉动的玉米茎秆的拉茎辊4。当装置在田间行走时,使相邻的两个拉茎辊4之间的间隙对准玉米秸秆,收获机带动拉茎辊4向前移动并将玉米秸秆拉进辊间间隙,通过柔性拨禾机构将玉米穗及玉米茎秆拨向摘穗机构,挡穗板5上的缺口仅能供玉米茎秆通过,当玉米果穗与挡穗板5接触后,在拉茎辊的阻力作用下驱使玉米果穗脱离秸秆。
所述柔性拨禾机构包括两条运动方向相反的柔性拨禾带1,两条柔性拨禾带1成前端间距大后部间距小的“八”字形并做收口式运动,挡穗板5设置在柔性拨禾带1“八”字形的后端下方。这样便于将玉米茎秆及果穗集中摘穗。
所述柔性拨禾带1上设置有垂直于带面13的弹性拨禾齿12,柔性拨禾带1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张紧机构3和后同步带轮14,张紧机构3上设置有前同步带轮2,前同步带轮2与后同步带轮之间设置有中同步带轮11。
所述拉茎辊4为两个六菱形辊,两个拉茎辊4的一端通过锥齿轮42与齿轮箱7内的双面直伞齿轮41啮合,两个拉茎辊4的另一端设置有拉茎辊间隙调节机构8。便于调节两个拉茎辊4之间的间距,以便于适应不同种类的玉米茎秆。
所述挡穗板5在两侧对称布置,每侧有3个柔性挡穗板5,3个挡穗板5的外侧板沿通过套筒53与轴54铰接,套筒53与轴54构成轴向定位,轴54的通过轴承座51与支架6上的条形孔52进行固定,条形孔52的长度方向位于水平方向并垂直于轴54的轴芯。通过调整轴承座51在条形孔52中的位置可以调节挡穗板5之间的间距使得玉米茎秆杆径<挡穗板5之间的间距小于玉米杆径。
挡穗板5的内侧板沿上设置有柔性橡胶55,挡穗板5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弹簧510,缓冲弹簧内有导向装置513,导向装置513通过销58与挡穗板5下的支座59进行铰接,挡穗板5与支架6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56,限位机构56的上端与挡穗板5连接下端设置有缓冲橡胶套57,挡穗板5设置的穿过支架6的直杆下端设置有限位螺栓512和缓冲橡胶圈511。上述结构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冲击力过大破坏玉米穗上的鲜玉米粒。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