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梁辰)9月6日,主题为“北纬47°未来可期”的中国首届高端鲜食玉米产业峰会在依安县举办,峰会邀请众多国内知名科研机构、企业,聚焦鲜食玉米产业前景讨论,黄金种植带地标优势,产业链标准化定义等,共谋产业发展大计,共同为鲜食玉米行业乃至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君智战略咨询、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抖音集团、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分众传媒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峰会。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通过视频形式,向本次峰会致辞。
齐齐哈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煜,市政协主席姜在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刁雁林,副市长周长友出席峰会。
会前,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依安县红星村万亩鲜食玉米采收现场及翻地现场,以及北纬四十七世界级现代化玉米工厂和产品展区,亲身体验黑土地上的丰收喜悦,以及行业前沿的鲜食玉米加工工艺技术。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朱大洲,通过视频方式,对《2022鲜食玉米消费趋势白皮书》进行了解读,并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阿里巴巴集团和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共同进行了《2022鲜食玉米消费趋势白皮书》的联合发布。
在播放北纬47°中国国家地理宣传片后,才华烨代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为“北纬47°黄金种植带”进行授牌。
当前,我省正加快推动农业振兴,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使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步伐更加强劲。而在近日,黑龙江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绿色龙江黑土优品”也对外正式发布,开启了黑龙江农业品牌化新时代,推动黑龙江农产品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转变。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嫩江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强市建设,并按照“藏粮于地”战略推进粮食生产,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提供了坚强保障,并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域文化等品牌要素,高起点、全方位加快推进“四个农业”建设,尤其在品牌农业建设中,通过着力打造一批、创建一批农产品品牌,从域内品牌文化挖掘、品牌农业创意设计、品牌培育、品牌推广和品牌保护等方面,提升品牌意识、释放品牌价值、擦亮“绿色食品之都”金字招牌,令品牌农业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也由此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截至目前,已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4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17个,“两品一标”数量达581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206万亩,约占全省基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一,并培育壮大了中国飞鹤、龙江元盛、北大仓酒业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
据了解,本届峰会主办方黑龙江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农产品集培育、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企业,根植于以依安县为核心的北纬47度黑土地,依托依安有机食品产业园区,全力打造200万亩世界最大的生态有机种植基地,辐射全省400-500万亩有机种植,并通过建设高附加值的鲜食玉米、冷冻蔬菜、谷物及麦类作物产品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并推动鲜食玉米从种植、生产加工到产品质量等全方位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逐步打造中国“北纬47°”绿色有机食品地标名片和领导品牌。
(备注:企业名称为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北纬47°”为北纬四十七旗下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