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犁体曲面:由犁铧和犁壁共同构成的犁体的工作曲面,起切上、翻土和碎土作用。
2.犁体三支点:由铧尖、铧翼、梨踵三点构成了犁体的支持面。
3.入土行程:犁在地头入土时,从第一铧开始入土,到最后一铧入土到规定耕深所前进的距离。
4.垂直间隙:铧尖和犁踵之连线与水平台面沟底之间构成的间隙,此间隙使犁容易入土,并保持耕深稳定。
5.水平间隙:铧尖和犁踵之连线与铅垂面之间构成的间隙,此间隙保持犁的耕宽稳定。
6.圆盘倾角:圆盘平面与铅垂面之间的夹角。
二、填空题
1.犁体是由(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托、犁柱)组成。
2.三角形犁铧有两刃口,一个是(铧刃),一个是(胫刃)。
3.根据设计方法和工作性能的不同,犁体曲面可分为(翻垡型、窜垡型、通用型)等型式。
4.牵引铧式犁的起落及调节机构包括(地轮机构、沟轮机构、尾轮机构)。
5.旋耕机的工作部件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用高速回转的(刀片)铣切土壤。
6.旋耕机的传动方式有(中间传动、侧边齿轮传动、侧边链轮传动)。
7.旋耕机的碎土性能由(机器前进速度、刀轴转速)确定。
三、判断题
1.梯形铧是铧式犁使用较多的一种犁铧(×)。
2.采用栅条式犁壁主要是为了节省钢材(×)。
3.活动犁踵装在多铧犁最后一铧的犁侧板上(√)。
4.沟轮机构由地沟轮联系机构及水平调节机构组成(√)。
5.牵引器上的安全装置用来保护犁体在遇到过大阻力时不被损坏(√)。
6.旋耕机的碎土作用主要靠挡土罩和平土拖板来完成(×)。
7.弯刀切口切削土壤时,先由正切刃切削,再由侧切刃切削(√)。
8.圆盘犁耕后沟底不平,其不平度不应超过耕深的1/2(√)。
9.双向犁的优点是:耕后地表平整,无沟垄(√)。
四、选择题
1.使用小前犁可提高主犁体的(B)。
A.碎土质量B。覆盖质量C。翻土质量
2.使用铧式犁开荒时应采用(C)犁体。
A.窜垡型B。通用型C。翻垡型
3.栅条式犁壁适用于耕(A)。
A.粘性土壤B。中性土壤C。沙性土壤
4.在工作状态时牵引犁的尾轮(A)。
A.与地轮机构不联动B.与地轮机构联动C。与沟轮机构联动
5.采用力调节的悬挂犁,其耕深由(A)。
A.限深轮控制B耕深调节手柄控制C。液压系统自动控制
6.悬挂犁耕幅调整的目的是为了(A)。
A.稳定耕幅B。增加耕幅C。减少耕幅
7.旋耕机(A)的切削过程有利于切断杂草。
8.圆犁沟底不平度主要受(B)的影响。
A.圆切直径B。圆盘间距C。圆切倾角
9.单犁体双向犁采用(B)犁体。
A.通用型B。对称式C。菱形
五、问答题
一.主犁体的装配技术要求是什么?
答:1.犁壁与犁铧连接处应密接,两者的间隙不超过1mm。
2.犁体曲面应光滑,埋头螺钉不应高出犁体曲面,犁壁不能高出犁铧,犁铧可高出犁壁2mm。
3.犁铧与犁壁所形成的胫刃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允许犁铧凸出犁壁以外,但不超过5mm
4.将犁体放在平台上,只允许铧尖、铧翼和犁踵三点接触平台,并应保持正常的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
5.犁侧板与犁托的结合间隙应符合规定。
二.通用圆盘犁和垂直圆盘犁主要有哪些不同是:
答:1.通用圆盘犁的第一个圆盘都是绕自身的轴旋转的,而垂直圆盘犁的圆盘是穿在同一根轴上,绕共同的轴旋转的。
2.通用圆盘犁工作时,圆盘不仅有偏角,还有倾角;垂直圆盘犁工作时,只有偏角,没有倾角。
3.通角圆盘犁的圆盘直径大于垂直圆盘犁。
三.双向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双向犁的犁体可以换向,耕地时,可采用梭形作业,使土垡始终向一侧翻转。耕后地表平整,无沟垄,还可减少机组空行,提高作业效率。
第二章.整地机械-练习题
1.圆盘偏角:圆盘平面与机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2.轧滚:水田整地的一种工作部件,具有较强的灭茬、起浆性能和碎土、平整田面的作用。
3.仿形机构:使工作部件能够随着地面起伏变化而运动,从而保持作业深度不变的机构。
1.圆耙主要由(耙组、耙架、角度调节装置、牵引或悬挂装置)组成。
2.水田耙的工作部件有(星形耙组片、缺口圆盘耙组片、轧滚)等几种。
3.钉齿的断面有(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等多种。
4.滚筒型驱动耙滚上的耙齿按(螺旋线)排列。
5.中耕工作部作外边缘与作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的(护苗线)。
6.甩刀的形式有(L型、直刀型、锤爪式)等多种。
1.圆盘耙上的加重箱用来调节耙深(√)。
2.调节圆盘耙的偏角可以提高碎土质量,而与耙地的深浅无关(×)。
3.钉齿耙的入土能力与钉齿的安装倾角有关(√)。
4.水田耙多采用将不同工作部件组合在一起进行作业的方法,以提高整地质量(√)。
5.秸杆粉碎还田机的工作部件一般都入土作业(×)。
6.仿形机构的作用是使工作部件随地面起伏而运动,从而保持作业深度不变(√)。
1.圆盘耙工作时后耙组的偏角通常应(B)。
A.小于前列耙组B。大于前列耙组C。等于前列耙组
2.为了(B),圆盘耙多采用对称配置。
A.稳定耙深B。平衡侧向力C。保持重量平衡
3.水田耙片在耙轴上的安装应满足受力平衡和(A)两个要求。
A.工作稳定B。耙深易调节C。碎土能力强
4.水田耙耙地时,田里(C)。
A.无需灌水B。灌水深度应淹没耙片C。灌水深度到耙片一半
1.为什么圆盘耙后列耙组的偏角通常比前列耙组稍大些?
答:圆盘耙耙地时,由于前列耙组所耙土壤较后列耙组坚硬。侧向力较大,为使前、后列侧向力平衡,后列耙组的偏角通常调得比前列耙组稍大些(常用于偏置耙上)。
2.水田耙星形耙片有何不同,应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安装?
答:星形耙片根据安装孔角度和左右的不同制成4种,安装时应使各耙片弯齿按照螺旋线顺序错开,左右耙组螺旋线方向相反。
第三章.种植及施肥机械-练习题
1.排种器:播种机上用来排出种子的工作部件。
2.排种一致性:播种机上各行排种器排种量的一致程度。
3.旋播机:一种把旋耕和播种作业组合在一起的联合作业机具。
4.分插机构:插秧机上完成取秧、分秧动作部件。
1.外槽轮排种器主要由(排种轮、排种盒、排种盒档圈、排种轴、阻塞套、排种舌)等组成。
2.磨式排种器通过改变(排种口大小)和(磨盘转速)调节播种量。
3.星轮式排肥器适用于排施(品粒状)及(干燥粉状)化肥。
1.外槽轮排种器的排种量主要利用改变槽轮转进行调节(×)。
2.水平圆排种器适于播大粒种子,可以穴播或精密播种(√)。
3.开沟器用来开沟,并对播入沟内的种子进行覆盖(√)。
4.驱动排种器的动力主要靠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传递(×)。
5.旋播机播到地面的种子由开沟器上的覆土环进行覆盖(×)。
6.转盘式排肥器只靠改变圆盘转速调节排肥量(×)。
7.横向送秧机构的作用是均匀地向秧爪送秧(√)。
1.外槽轮排种器可以进行(C)。
A.下排B。上排C。上排或下排
2.下排式外槽轮排种器通过改变(B)播大粒种子。
A.排种轮的长度B。排种舌的位置C。排种轮的转速
3.磨盘式排种器通过改变(A)播大粒种子。
A.磨盘与筒底间隙B。排种孔的大小C。磨盘的转速
4.气吸式排种器通过改变(B)来调节穴距。
A.吸种盘直径B。吸种盘孔的大小C。吸种孔大小
5.双圆盘开沟器的开沟深度通过改变(A)进行调节。
A.弹簧压力B。吊杆高度C。挂接点高度
6.插秧机的供秧机构必须完成(C)。
A.纵向供秧B。横向供秧C。纵横两个方向的供秧
7.插秧机的取秧量取决于(C)。
A.秧叉进入秧箱的深度B。秧叉回转速度C。取秧面积和秧苗密度
1.播种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是怎样完成播种作业的?
答:播种机一般由种子箱、排种器、输种管、开沟器、覆土器、行走轮、转动机构等组成。工作时,开沟器在地上开出种沟,种子箱内的种子由排种器排出,经输种管落入种沟,再由覆土器覆土完成播种作业。
2.常用的开沟器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常用的开沟器有双圆盘式、锄铲式和滑刀式等类型。双圆盘开沟器不搅动土层,能使种子落于湿土上并用湿土覆盖,应用较广,锄铲式结构简单,重量轻,但会搅乱土层,主要用睦轻质土壤;滑刀式开沟器沟型整齐,沟底平整,开沟深度稳定,不搅乱土层,主要用于中耕作物播种机。
3.水稻插秧机有哪些类型,插秧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
答:根据裁插秧苗的不同,插秧机可分为裁插拔洗苗、带土苗及两用的几种;根据使用动力的不同。可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插秧部分主要由分插机构、供秧机构、传动机构和机架等组成,分插机构包括分插器和轨迹控制机构,供秧部分包括秧箱和送秧机构(横向送秧机构、纵向送秧机构)。
第四章.植保机械-练习题
1.离心式喷头:通过高速旋转的雾化盘的离心作用,使药液从雾化盘中高速喷洒出去时,与静止的空气相撞击而雾化的一种喷射(洒)部件(喷头)。
2.空气室:喷雾机械上稳定往复式液泵喷射压力的一个元件。
3.弥雾:利用高速气流进一步吹散由喷出的药液,使其成为直径更细小的弥散雾滴。其药液浓度高于喷雾,而施药(液)量和雾滴直径小于喷雾。
4.超低量喷雾:将少量的药剂原液加少量的水,形成浓度较高的药液。通过高速旋转的齿盘将这种浓度较高的药液击碎、甩出、分散成极为细小的雾滴,喷洒在植株上。与喷雾和弥雾相比,其药液浓度最高,而施药(液)量和雾滴直径皆最小。
1.手动喷雾机有(液泵式、气泵式)两种类型,前者的药液箱(不承受压力),后得的药液箱(承受压力)。
2.植保机械中的液泵用来压送药液,以克服(管道阻力),提高(雾化能力),增大(射程和喷幅)。
3.植保机械常用的液泵有(往复式、旋转式)两类,前者包括(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后者包括(齿轮泵、滚子泵、离心泵)。
4.旋涡式喷头使药液雾化和程度主要与(药液压力、涡流室深线)有关。
5.喷粉机械中的风机有(离心式、轴流式)两种,(离心式)又可根据叶片的结构形式分为(前弯式、后弯式、径向式)。
6.背负式植保多用机可进行(喷粉、喷弥雾、超低量喷雾、喷烟)等作业。
1.容积式泵都是往复泵(×)。
2.空气室主要用于旋转式泵,以稳定泵的压力(×)。
3.离心式喷头主要用于弥雾喷洒,雾滴直径的大小受药液压力的影响(×)。
4.扇形喷头适用于低压作业(√)。
5.冲击式喷头属旋涡式喷头(×)。
6.混药器利用射流原理进行混药(√)。
7.柱塞泵工作时,柱塞与缸筒内壁接触(×)。
1.三缸活塞泵的工作压力由(A)控制。
A.空气室B。卸压手柄C。出水开关
2.射流式混药器利用混药室产生的(B)进行工作。
A.高压B。负压C,低压
3.喷雾机和喷粉机都装有搅拌器,两者(C)。
A.结构相同功用相同B。结构相同功用不同C。结构不同功用不同
4.弥雾式喷头有(B)两种类型。
A.高速与低速B。高压与低压C。大流量小流量
5.喷雾机安装调试后应进行试喷,以检查(C)。
A.安装质量B。雾滴质量C。喷药量是否符全要求
6.在田间喷洒除草剂最好使用(A)喷头。
A.扇形B。旋涡式C.离心式
1.喷雾机械常用的喷头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喷雾机械常用的喷头有远程喷枪(单孔式)、旋涡式、扇形、弥雾式及离心式等类型。单孔式喷出的雾滴较粗,属雨雾;旋涡式喷头喷出的雾滴属细雾;扇开喷头喷出的药液呈扇形,克服了旋涡式喷头中间无雾滴的缺点,特别适用于除草、施肥等宽幅作业,其中铗缝式喷出的雾滴较细,冲击式的雾滴较粗;弥雾式喷头喷出的雾滴属弥雾;离心式喷头适用于超低量喷雾。
2.如何计算手动喷雾机的施药量?
答:手动喷雾机的施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V
Q=――×10000
F
式中:Q---喷雾机的实际施药量(kg/hm2\L/hm2)
V----试喷中的药液消耗量(kg\L)
F----试喷面积M2
3.背负式小型植保多用机能进行哪能些作业?简述其构造及工作过程?
答:背负式小型植保多用机可进行喷粉、喷弥雾、超低量喷雾及喷烟多种作业。该机有发动机、风机、药箱及喷射部件等组成。工作时,发动机带动风机高速旋转,大部分气流(主气流)进入喷射管道,少部分气流进入药箱,搅动药液或药粉。药箱下部有药液出口管路,药液或药粉此管路进入喷射管道,在高速气流(主气流)的作用下,经喷头喷出。
第五章.收割机械-练习题
1.分段收获法:将整个收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通常为两段收获(割晒机)将谷物割倒,铺放在田间(顺向条铺)晾干;再用带有捡拾器的联合收割机将谷物迭起,并进行脱粒、分离、清洗,完成收获工作。
2.割刀进距:割刀进距:割刀运动一个行程(曲柄转半圈),收获机前机进的距离。
3.切割图:用图解法作出的割刀绝对运动的轨迹(图),即割刀相对于地面扫描的面积。
4.扶禾器:一种装在立式割台上的扶禾装置,有星轮扶禾器及拔指式扶禾器等类型。
1.往复式切割器主要由(动力片、定刀片、刀杆、护刃器、压刃器)等组成。
2.往复式切割器的检查与调整包括(对中、整列、密接)。
3.往复式切割器的切割图中有(直接切割区(扫割区)、重割区、空白区)3个区域。
1.切刀片有光刃和齿刃两种,二者的切割阻力基本相同(×)。
2.压刃器主要用来保护动刀片不受损坏(×)。
3.国家标准所采用的各往复式切割器都符合S=t=t0=76.2mm(√).
4.往复式切割器工作时,其切割速度是变化的(√)。
5.拨禾轮在工作中起拨禾、扶禾及推禾的作用(√)。
6.要使拨禾压板能起到拨禾等作用,入值应小于1(×)。
1.割刀进距是指曲柄回转(B),收割机前进的距离。
A.1/4圈B。1/2圈C。1圈
2.往复式切割器的密接应使动、定刀片的前后端(C)。
A.紧密贴合B。留有前大后小的间隙C。留有前小后大的间隙
3.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类往复式切割器中,(C)切割器没有摩擦片。
A.I型B。II型C。III型
4.拨禾轮压板绝对运动的轨迹是(B)。
A.摆线B。余摆线C。短摆线
5.拨禾轮高度的调节应使压板打在(B)。
A.禾杆重心处B。禾杆穗头与重心之间C。禾杆重心的下方
6.星轮扶禾器适用于(A)。
A.立式割台收割机B。立式割台联割机C。卧式割台收割机
1.收割机有哪些类型,它们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收割机按割台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立式割台收割机和卧式割台收割机;按谷物铺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收割机、割晒机和割捆机等。收割机一般由分禾器、拔禾装置、切割器、输送装置、传动系统及悬挂装置等组成。
2.立式割台与卧式割台有什么特点?
答:立式割台多采用轻型切割器、星轮扶禾器和立式输送器,割幅不能太大,输送可靠性较差,结构简单,对拖拉机操纵性影响小,多用于小型割机;卧式割台多采用标准切割器、拔禾轮和卧式输送器,输送可靠,但其传动复杂,在拖拉机上的前伸量大而且较重,影响拖拉机的操纵性能,多用于大中型收割机上。
3.简述往复式切割器的构造。国家标准规定的往复式切割器有何特点?
答:往复式切割器主要由动刀片、定刀片、切刀杆、护切器和压器等组成。国家标准规定的往复式切割器特点是:割切行程S等于动力间距T0,即S=T=T0=76.2mm。
4.拔禾轮有什么作用,其正常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答:拔禾轮在工作中主要起拔禾、扶持和推送禾杆的作用。拔禾轮正常工作的条件是:压板圆周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之入>1,且拔禾轮的安装高度,应使压板钉在被割作物带出作物谷穗以下,重心上方,大约在已割禾杆的2/3高度处。
第六章.脱粒机械-练习题
1.脱粒间隙: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分进口间隙和出口间隙,钉齿式脱粒装置的脱粒间隙是钉齿侧面间的间隙)。
2.夹带损失:分离装置末能将滚筒脱出物中的谷粒分离干净,使得部分谷粒被脱出机外而造成的损失。
3.逐稿器:分离装置中的一种工作部件,有单轴键式和双轴键式两种结构形式。
4.选粮筒:清选装置中用来分离不同长度谷粒的一种圆筒形工作部件。
5.复脱器:脱粒机或联收机上将断穗再次进行脱粒的工作装置。
1.脱粒装置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半喂入)两类,其中(全喂入)按作物流向又可分为(切流型、轴流型)两种。
2.杆齿式脱粒装置顶盖内侧装有(螺旋导向板),用来使谷物(沿滚筒轴向顺利移动)。
3.脱粒装置的调整有(转速、脱粒间隙)两方面,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脱粒能力),减少(破碎率)。
4.键式逐稿器有(单轴式、双轴式)两种,其中(双轴式)分离效果较好。
5.螺旋输送器可进行(水平、倾斜、垂直)3个方向的输送。
6.长孔筛、圆孔筛、选粮筒分别用来分离不同(厚度、宽度、长度)的谷粒。
1.纹杆式脱粒装置主要是利用冲击原理进行脱粒(×)。
2.弓齿式脱粒装置主要是利用梳刷原理进行脱粒(√)。
3.锥形杆齿脱粒装置的大端应装在入口处(×)。
4.键式逐稿器有单轴和双轴两种传动,以单轴传动应用较广(×)。
5.用筛子进行清选是利用谷粒与杂物间尺寸不同的特性(√)。
6.平台式逐稿器的分离质量优于键式逐稿器,所以应用较广(×)。
7.风扇筛子清选装置是利用筛子之间的落差,配合气流作用而提高清选效果(√)。
1.钉齿式脱粒装置是利用(B)原理进行脱粒的。
A.搓擦B。冲击C。梳刷
2.脱粒间隙的调整应保证人口端(A)出口端。
A.大于B。等于C。小于
3.为使纹杆滚筒工作时负荷均匀,应使(B)。
A.纹杆斜面向着喂入方向B。相邻两纹杆地凸纹方向相反
C。相邻两纹杆的凸纹方向相同
4.杆齿式脱粒装置采用了较大的凹板包角,主要是为了提高(C)。
A湿脱能力B。脱净率C。分离能力
5.半喂入脱粒机的排杂筒主要用来(C)。
A.排除杂草B。排除断穗C。复脱断穗
A.在逐稿器上方加档帘B。降低逐稿器转速C。增大逐稿器倾角
7.气流清选筒式清选装置是应用筒中气流(B)的变化,将谷粒与轻质杂物分开。
A.流量B。速度C。阻力
1.脱粒装置的调节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调节?
答:脱粒装置的调节主要包括转速调节和脱粒间隙调节,调节和目的是为了适应脱粒不同种类的作物,以提高脱粒能力及减少破啐率。
2.清选装置采用什么原理进行清选工作,常用的清选部件有哪些??
答:清选项装置利用被清选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物理机械性能方面的不同特性将其分离,如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几何尺寸特性。常用的清选部件有利用空动力学特性进行清选的风扇,利用几何尺寸特性进行清选的筛子、选粮筒等。
3.风扇筛子清洗装置调整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进行调整?
答:风扇筛子清选装置调整的依据主要是提高谷粒的清洁度。调整时应对风扇的风量与鱼鳞筛筛孔的开度配合适当,使筛面具有最好的通过能力及分离能力,以获得较好的清选效果。
第七章.谷物联合收获机械-练习题
1.收缩系数:联收机上收割台幅与脱粒滚筒长度的比值。
2.倾斜输送器:联收机上连接割台与脱粒部分的输送装置(过桥)。
1.按照动力配置方式的不同,谷物联合获机可分为(牵引式、悬挂式、自走式)几种。
2.全喂入式联收机的倾斜输送器有(链耙式、带耙式、转轮式)等类型。
3.偏心拔禾轮上用(弹齿)代替(拔禾板),进行拔禾扶禾作业。
4.半喂入式联收机根据割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立式割台、卧式割台)两种。
5.根据扶禾链条回转平面的不同,伸缩拔指式扶禾器分为(倾斜面型、垂直面型)两种。
6.为适应水田收获的需要,半喂入工联收机常采用(像胶履带)行动装置。
1.偏心拔禾轮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工作的?
答:
综合模拟测试题答案
1.入土行程:犁在地头入土时,从第一铧开始入土,到最后一铧入土到规定耕深所前进的距离。
2.圆盘倾角:圆盘平面与铅垂面之间的夹角。
3.排种一致性:播种机上各行排种器排种量的一致程度。
5.逐稿器:分离装置中的一种工作部件,有单轴键式和双轴键式两种结构形式。
1.根据设计方法和工作性能的不同,犁体曲面可分为(翻垡型、窜垡型、通用型)等型式。
2.水田耙的工作部件有(星形耙组片、缺口圆盘耙组片、轧滚)等几种。
3.旋涡式喷头使药液雾化和程度主要与(药液压力、涡流室深线)。
4.脱粒装置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半喂入)两类,其中(全喂入)按作物流向又可分为(切流型、轴流型)两种。
5.螺旋输送器可进行(水平、倾斜、垂直)3个方向的输送。
6.键式逐稿器有(单轴式、双轴式)两种,其中(双轴式)分离效果较好。
7.磨盘式排种器通过改变(排种口大小)和(磨盘转速)调节播种量。
1.窜垡型犁体面主要适用于南方水田地区。(√)
2.圆犁刀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当装在主犁体的前面。(×)
3.旋耕机的工作幅宽都设计成对称式。(×)
4.调节圆盘耕的偏角可以提高碎土质量,而与耙地的深浅无关。(×)
5.水田耙多采用将不同工作部件组合在一起进行调节。(√)
6.外轮排种器的排种量主要利用改变槽轮速进行调节。(×)
7.横向送秧机构的作用是均匀地向秧爪送秧。(√)
8.容积式泵都有是往复泵。(×)
9.空气室主要用于旋转式泵,以稳定泵的压力。(×)
10.扇形喷头适用于低压作业。(√)
11.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工作部件一般都入土作业。(×)
12.进行无支承切割时,切割器当具有比较低的切割速度。(×)
13.动力片有光刃和刃齿两种,二者的切割阻力基本相同。(×)
14.压刃器主要用来保护刀杆不受损坏。(×)
15.切割器只有往复式一种类型。(×)
16.要使拔禾轮压板能起到禾作用,入值应大于1。(√)
17.风扇筛子清选装置是利用筛子之间的落差,配合气流作用而提高清选效果。(√)
18.锥形杆齿式脱粒装置的大端应装在入口处。(×)
19.用筛子进行清选是利用是利用谷粒与杂物间尺寸不同的特点(√)
20.仿形机构的作用是使工作部件随地面起伏而运动,从而保持作业深度不变。(√)
2.在工作状态时牵引犁的尾轮(A)。
A.与地轮机构不联动B。与地轮机构联动C与沟轮机构联动
3.外轮式排种器可以进行(C)。
4.插秧机的供秧机必须完成(C)。
5.圆盘耕工作时后列耙组的偏角通常应(B)。
6.星轮扶禾器适用于(B)
A.卧式割台B。立式割台C。卧式和立式割台
7.纹杆式脱粒装置主要利用(A)原理进行脱粒的。
A.搓擦B。冲击C。挤压
8.圆孔筛是用来分离(B)。
A.不同长度的谷粒B。不同宽度的谷粒C。不同厚度的谷泣
9.超低量喷雾使用来分离(C)
A.旋涡式喷头B。弥雾式喷头C。离心式喷头
10.禾轮工作时需要进行(C)调节。
A.前后位置B。高度C。转速和位置
1.主犁体的装配技术要求是什么?
2.犁体曲面应光滑,埋头螺钉不应高出犁体曲面,犁壁不能高出犁铧,犁铧可高出犁壁2mm..
2.播种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是怎样完成播种作业的?
3.往复式切割器的运动有何特点,割刀平均速度及机器前进速度对切割质量有何影响?
答:往复式切割器在运动过程中,割刀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在两端点位置时,割刀速度最小,在中间位置时,割刀速度最大,所以割刀的切割速度用平均速度表示。割刀平均速度过低,不能正常切割,平均速度过高,切割器的惯性力增大,会产生机器振动、零件磨损等不良现象。但割刀平均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应有适当的配合,若机器前进速度过快,会使切割的空白区增大,若前进速度过慢,则会使重割区增大。
4.如何计算由拖拉机牵引的机动喷雾机的施药量?
答:由拖拉机牵引的机动喷雾机的施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VBQ
q=―――
10×60
式中:q---喷雾机应当达到的施药量(kg/min、L/min);
V---拖拉机的前进速度(km/h)
B---喷雾机的喷洒幅宽(m)
Q---根据作业要求规定的实际施药量(kg/hm2、L/hm2)
5.脱粒装置的调节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调节?
第一章耕地机械(8学时)
第二章整地机械(6学时)
第三章播种机械(6学时)
第四章植保机械(3学时)
第五章收割机械(6学时)
第六章脱粒机械(8学时)
第七章联合收获机(4学时)
第二篇农业机械设计与试验
(14学时)
第一章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及设计方法(4学时)
第二章旋耕机刀片的运动分析(2学时)
第一节旋耕机刀片的运动轨迹确定旋耕机工作时,刀片一边绕轴正向旋转,一边随机组作直线运动,因此,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是一条由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合成的数学摆线,但是,由于二者之间的数值组合不同,其合成后的摆线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对旋耕机最终的工作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做图分析发现,只有λ>1余摆线时刀片才能满足向后抛土的条件,并且只是轨迹最大玄长以下部分才能满足,设计和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刀片的工作深度不能超过这个范围。第二节旋耕机的功率消耗旋耕机的功率消耗由五部分组成:切土功耗、抛土功耗、旋耕机前进功耗、传动及摩擦功耗、克服土壤水平反力功耗。其中,切土和抛土所消耗的功率占总功率消耗的80%以上,其它可忽略不计。思考题:1、如何计算旋耕机功率消耗?2、刀片运动轨迹确定原则?
第三章播种机核心工作部件的设计原则(2学时)
第一节排种器理论一、排种器的技术要求播种量稳定、排种均匀、不损伤种子、通用性好且使用范围大、调整方便、工作可靠。二、外槽轮式排种器基本构成、工作特点、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提高排种器均匀性的主要措施等。第二节水平圆盘式排种器的设计要点圆盘式排种器主要用于中耕作物穴播和单粒精密播种,按照圆盘的旋转方向可分为:水平圆盘排种器、垂直圆盘排种器和倾斜圆盘排种器等三种类型。水平圆盘排种器的排种质量好坏首先取决于种子能否准确的充入型孔,称之为种子的填充性能,而决定种子填充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二个:水平圆盘的线速度、型孔的形状和尺寸。水平圆盘排种器的线速度的确定,圆盘排种器临界速度与机组作业速度的配合关系。思考题:1、水平圆盘式排种器的旋转速度与机组前进速度的关系?2、水平圆盘式排种器极限速度的确定与应用?
第四章收割机扶禾装置及理论计算(2学时)
第一节扶禾装置的类型及工作过程扶禾装置主要用于收割机或联合收割机割台上,用以引导茎秆、扶持切割、并清扫割台,防止已割茎秆在割刀上堆积而造成堵刀。扶禾装置主要有扶禾器和拨禾轮两种基本形式。扶禾器主要用于小型收割机上,而拨禾轮则大多用于联合收获机上。第二节拨禾轮对谷物的作用拨禾轮主要用于卧式收割机或联合收割机割台上,用以引导茎秆、扶持切割、并清扫割台,防止已割茎秆在割刀上堆积而造成堵刀。拨禾轮有普通拨禾轮和偏心拨禾轮之分,其中普通拨禾轮现已逐渐被淘汰。第三节拨板垂直入禾的条件要保证拨板垂直入禾,只有在拨板的绝对运动轨迹余摆线的最大玄长处入禾而且可通过合理的确定拨禾轮的安装高度来实现。第四节拨禾轮清扫割刀及稳定推送的条件拨板在转动到最低点时必须打击在已割茎秆的重心以上,即打击点在距穗头部三分之一处以上,否则,茎秆将向前倾倒,造成割刀堆积堵塞。以此确定拨禾轮清扫割刀及稳定推送的安装高度,并采取入禾安装高度与稳定推送的安装高度联立求解拨禾轮直径,以入禾安装高度为依据的拨禾轮安装高度。思考题:1、拨禾轮正常工作的三个条件?如何才能同时满足?2、为什么拨禾轮的运动参数影响了其安装高度?
第五章脱粒系统工作条件确定(4学时)
第一节双轴键式逐稿器的基本工作条件通过对脱出物在键面上受力分析,结合键式逐稿器结构参数及运动参数,根据物料抛离键面的特征条件,得出脱出物抛离键面的基本工作条件。第二节脱出物在筛面上的运动分析脱出物沿筛面向前滑动的极限条件,脱出物沿筛面向后滑动的极限条件,脱出物抛离筛面的极限条件。思考题:1、双轴键式逐稿器的基本工作条件?2、脱出物沿筛面向前、向后滑动及抛起的极限条件分析过程?
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理论性、专业性均很强,讲授内容较多,课程最终成绩为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之和。其中,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小测验、课堂提问、上课纪律、态度、作业情况、实验实习成绩等。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附: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1]《农业机械学》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2.参考书
[1]《农业机械学》.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2]《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3]《农业机械学》.江苏大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4]《农业机械概论》.洛阳工学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5]《农业生产机械化》蒋恩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农业机械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学时:18学时学分1学分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个数:10个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大纲执笔人:张晓辉大纲审定人:李法德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200-300字)
《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含师范)专业的主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农业机械学实验》通过对学生有关农业生产中常用农机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理论验证、性能试验与分析等技能训练,增加学生对各种农业机械的感性认识,了解农业机械性能试验的一般规程和步骤,深刻领会、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农业机械理论分析、基本计算和结构设计等课堂教学,以及未来的科学研究、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一门课程开设两个学期,应填写两个表格)
农业机械学实验(课程代码)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必开
选开
实验类型
内容提要
验证
基本操作
综合
设计
1
铧式犁的构造及工作过程
2
√
类型、构造、工作特点、技术状态检查等
悬挂犁机组的使用与调整
机具与动力的配置关系、机组的使用与调整
3
整地机械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圆盘耙与旋耕机的结构、使用与调整、特点
4
播种机的类型与构造
典型播种机的结构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
5
播种机排种均齐性测定
试验台工作原理播量调节、性能试验与分析等
6
植保机械类型、构结与使用
常用植保机械类型、构成、特点、使用与调整
7
收割机械类型、结构与使用
卧式、立式收割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8
脱粒机械类型、结构与使用
全、半喂入式脱粒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9
物料在筛面上的运动试验
物料在不同转速、调整参数下运动状态
四、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完毕,应用《农业机械学实验》指导书所提供的专用实验报告页面,根据实验过程、数据记录以及指导书所要求的内容,及时而认真地写出实验报告。《农业机械学实验》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用仪器、设备、工具等;
4、实验步骤;
5、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绘制结构简图或工作原理图,叙述机具工作原理等。
五、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以每次参加实验的学生的纪律、态度、实验完成率、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报告、期末考试成绩等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课程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实验过程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课程结束时经各单项实验成绩汇总给出《农业机械学实验》最终成绩。
六、实验应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标准)
牵引铧式犁、悬挂犁各1台
泰山-18型、泰山-30型轮式拖拉机各1台
常用机械维修工具2套
便携式犁体曲面测绘仪3套
1号绘图板3块
标准工程绘图工具3套
1000mm钢板尺3根
T-25铧式犁主犁体3件
偏置式、对置式圆盘耙各1台
1G-120型旋耕机1台
各种类型播种机各1台
谷物条播机均齐性实验台1台
播种机综合性能试验台1台
典型排种器、开沟器各1件
典型植保机械各1台
典型收割机、脱粒机各1台
R-450型稻麦联合收获机1台
稳压电源、计算机、Y/D应变仪、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各1部
附:教学参考书目
1.农业机械学.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农业机械学.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农业机械标准汇编.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0
4.耕整机械整机参数测试标准GB/T6229.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0
5.GB/T14225-3-1993铧式犁试验方法.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6.GB/T14225-3-1993收获机械性能测试.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7.JB/T9803.2-1999耕整机械试验方法.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8.GB/T9478-1988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