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书记 我的第二故乡我们的村

“听说是个1991年生的女娃娃来当第一书记,她一个碎女娃怕就是来做样子的,能干个啥?”“现在这些城里娃啊,恐怕连韭菜和麦子都分不清。”“哎,这阿达能指望上啊!”……听说我要到三李村担任第一书记,村民们最初的不信任是迎接我的第一份“礼物”。但是正如我的名字“竞男”一样,不轻易认输服软是我最大的性格特点。

我驻村时,三李村有660户2700人,91户贫困户,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缺劳力等原因致贫的。刚开始走访贫困户时,群众大多心存戒备,不愿交心;有些怕被摘掉“贫困的帽子”不愿说实话,让人又气又急。后来我反思自己交流的方式,尽量用方言跟他们拉家常,与三邻五舍闲聊,从每个家庭的实际困难着手,实实在在地帮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很快,村里的人逐渐习惯了我的“串门”,逐渐跟我熟络起来。在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后,原先的“小心眼”也没有了,展现出来的只有憨厚、朴实,让我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每一户贫困户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精准施策,为带领他们早日脱贫找准出路。

小布鞋踏出致富路

第一次见到患有腿部残疾的贫困户王亚锐时,她正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缝着一种简易手套。一边做活,一边向我回忆她的过往:“那时候刚嫁到三李村,别人都笑话你叔,说你叔没本事娶了个残疾媳妇,干不了农活,走路不利索。家里头还有三个娃要养活,全靠你叔一个人在外头给人下苦挣钱,我在村里头人面前都抬不起头。”王亚锐回忆起往事,“看你叔为养活这一大家子人,把人看得心疼又心急,我就想着得帮忙干点啥,帮他减轻点压力。我一想,自己腿不行,但手是好的,村里砖厂多,干活的人也多,不行就学做手套做鞋。”就这样,几块布料,一骨碌线,一台缝纫机成了她的“小事业”。第一批货交出去,村民们都夸赞亚锐缝制的手套和布鞋划算又耐穿,很快就供不应求了。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传统砖厂过量占用耕地,且污染环境,全村9家砖厂被全部关停了,导致手套和布鞋购买量骤降。王亚锐决定和丈夫在渭南城区售卖手工布鞋。结果连续10几天,没有卖出一双布鞋。“以前大伙都买我的鞋,现在跑到城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买我的鞋,我都没信心了,是我的鞋做得不好吗?我还要继续做布鞋吗?”王亚锐再次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与残疾人王亚锐探讨交流布鞋产业

“做!”我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异口同声回答道,“你来做,销路我们想办法。”回到村部后,我召集四支力量商议,最终决定利用小产业扶持项目帮助王亚锐。短短一个月,从布置展柜、购买布料、鞋架,设计包装袋,到增加品类,改良样式,很快一家名为“忆乡愁”的手工布艺作坊建成了。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始终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小布鞋最终踏出了致富路!身残志坚的王亚锐也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集体产业的“重生”

没经验,不怕!我们学,请人教!为打破零集体经济的僵局,我们先后去了商洛、黄龙、安康等地学习调研,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专家前来指导。通过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整合到临渭区扶贫资金、蒲白矿业公司扶持资金及社会资本共计90万元,结合三李村实际,成立了渭南乐农科技有限公司,最终确定了以油坊、大棚瓜果为主导产业,建立起三李村产业扶贫项目基地。

2018年夏季,对三李村而言是逐渐看到希望的一年,经过前期考察,薄皮绿宝和西州蜜成为发展的不二选择,从铺设大棚管道设施、购买瓜苗、施肥作务,三个月的精心管护,18栋大棚瓜果飘香,瓜果售罄时乡亲们的开怀大笑,让心中的那份“忐忑”逐渐平静,120亩油葵奋力盛开,勾勒出三李村新的希望。

整理刚压榨出的菜籽油

2019年的4月,通过积极调动包联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的“乐农”榨油作坊建成揭牌开机,已与陕煤集团蒲白矿业公司签订4万斤菜籽油订单;5月底成立“乐农农机合作社”,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以每天160亩的收割量服务三夏;18栋大棚里的水果玉米正在孕育着香甜的果实。自三李村发展村集体经济以来,已累计增收8万余元,实现了群众、集体“双增收”。

“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成长”

就这样,耳边的质疑声逐渐淡去,随之而来的是群众的肯定和支持。如今我这个女娃娃书记一步步走进了群众的心坎,和他们、还有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当看到村里的巷道宽了,路灯更亮了,新建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油坊、农机及“忆乡愁”布鞋齐上阵,激发出了集体经济的新活力;贫困村摘帽了,73户贫困群众通过就业产业实现脱贫退出,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还有听到群众说“别看我们小罗书记年龄小,干起工作还真有两下子!”这句话时,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还记得,有次座谈会一位领导问我:“你觉得扶贫以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当时气氛紧张下的我颤颤巍巍地只说出了“我收获了成长”这句话,现如今让我再次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成长,最重要的还有三李村群众对自己的肯定、支持和信赖!

这三年来的驻村时光,酸甜苦辣经历过,哭过笑过也收获着,它已然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和回忆。回首这段难忘的经历,每一天都是闪亮的日子,我想它是我们青春该有的模样!每当回想起亚锐阿姨做的可爱的虎头鞋,聋哑村民住进了新房开心地跟我比划着,贫困户家里小羊羔也很惬意地咩咩叫着,增利叔家又出栏了30多头猪崽,27户贫困户拿着村集体公司的分红,那时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好似可以融化世间万物……

THE END
1.不可思议的玉米收割机,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老挝二哥第一次见收割机收水稻,大受震撼:中国农民都不用干活? 老挝媳妇小雅 51跟贴 尼泊尔阿文老婆表姐的励志生活,请人收割水稻,300卢比一天 野食超哥在尼泊尔 14跟贴 躺车上割苞米,可真会享受! 世界档案之最吖 1跟贴 尼泊尔媳妇阿秀给村里人送玉米棒子,目的明确,就是想改善下关系 野食超哥在尼泊尔 28跟贴...https://m.163.com/v/video/VFHKQCUGJ.html
2.收玉米视频–搜库00:21 二手宇田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23年 青储机老吴 0 15天前 02:03 水果玉米施用硫酸钾平衡肥料,效果 科赛德水溶肥 0 17天前 01:51 2024.10收玉米纪实 dfmz1234 0 1月前 01:29 朋友一起看看吧!收玉米哦! T好看的露比 0 1月前 00:24 二手迪马玉米双收机茎穗兼收玉米收 青储机老吴 0 1月前 ...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6%94%B6%E7%8E%89%E7%B1%B3%E8%A7%86%E9%A2%91_orderby_2_cateid_87_limitdate_0
3.四川三农新闻网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该市恩阳区、平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百亩超高产攻关片春大豆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平均理论亩产分别为163.12公斤和184.83公斤,实收亩产分别为109.95公斤和146.64公斤,远超当地套作80公斤/亩左右的平均水平。 在恩阳区机收现场,记者注意到,收割机刀齿卷过之处,大豆茎秆仍然留下部分豆荚未被收获。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page=77
4.有台辣椒收获机,收获满满幸福感!河北吉龙农机主营:辣椒收获(割)机(朝天椒、板椒、线椒、灯笼椒、小米椒)、毛豆收获(割)机(毛豆、青豆、刀豆、豌豆、蚕豆)、鲜食玉米收获(割)机(甜玉米、糯玉米、水果玉米)、甜叶菊收割机(艾草、紫苏、麻叶)、中草药收获机、摇树机、果实捡拾机(红枣、核桃)、干坚果收获机...http://www.jilongtech.cn/newsinfo/2326098.html
5.和林格尔县:水果玉米喜丰收特色产业“甜”心头连日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众信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片的玉米田迎来了成熟的时节,玉米地里,收割机在烈日下忙碌穿梭,摘收鲜玉米棒,享受丰收的喜悦。 年初,和林格尔县众信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身于“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的浪潮中。在盛乐镇郭家滩村500亩承包地里专门用于种植...https://www.cnr.cn/nmgfw/xinwensudi/20240823/t20240823_526868012.shtml
6.秋日收获忙农民争先恐后地忙着收割成熟的稻子,收割机的轰鸣响彻田野,拖拉机的聒噪声也变得悦耳,奏响了田野的希望之歌。山坡地的玉米长得又高又壮,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玉米。“珍惜土地不撂荒,乡村发展有希望”是农民的心声。 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纱帐里,粒粒饱满的玉米棒裹着绿色的衣裳,焦黄的玉米穗好像长长的胡须。春种...https://www.eastobacco.com/wh/content/2024-10/11/content_1245099.html
1.玉米收割图片大全玉米收割高清图片下载两位中年大叔农民晾晒玉米农业 收割后人的手倒谷物 一望无际的田野农地植物玉米田玉米种植地 从天往下看的农业草地以上观点有两点:农业收割者,因为他们正在农田、玉米地收割成熟的玉米. 甜玉米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 收割的时候 秋收季节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玉米收获 ...https://www.51miz.com/so-tupian/2645297.html
2.水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精选十篇)水果玉米的幼苗苗势弱, 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土层要深耕, 土壤要细碎肥沃[6,7]。整地前, 基施腐熟有机肥15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 然后两犁两耙把地整成畦带沟宽120~130 cm, 畦面宽80 cm。 3育苗移栽 3.1催芽育苗 水果玉米种子体内淀粉含量较低, 发芽所需营养供应有限, 幼芽顶土力差。育苗便成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6l81ih.html
3.响水:万亩鲜食玉米喜丰收串起故道“富民产业链”盛夏时节,响水县黄河故道沿线的万亩鲜食玉米迎来丰收季,经过全程机械化采收、流水线加工后,鲜食玉米不仅成为市民餐桌上的“香饽饽”,也串起了黄河故道片区的“富民产业链”。 近日,在响水县运河镇六套湾港村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大片的玉米植株已经成熟,身披“红装”的大型收割机穿行其间,鲜食玉米又称水果玉米,...https://www.0515yc.cn/ycweb/2024/124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