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杨通讯员王芳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隆尧县的河北华龙农庄面粉有限公司,只见一辆辆运粮货车已经在门口排起长龙,有序排队进门登记,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取样、质检、过秤、结算,再将小麦入库。
20时,华龙农庄仓库内灯火通明。华龙农庄面粉公司生产部存粮主管佟冲介绍:“我们根据小麦的不同品种、不同等级分仓储存,工作人员每日根据自动测温系统,定期做好仓内通风,避免存储不当导致小麦品质下降。”
华龙农庄隶属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今麦郎投资有限公司。在今麦郎面粉加工车间,4条瑞士布勒面粉加工生产线高速运转,浓浓麦香扑面而来。
“小麦经过清理、润麦等多个环节,采取长粉路、冷加工、细研磨、低温研磨等工艺,生产出来的面粉保留自然麦香味。”车间负责人籍爱齐指着刚入库的小麦说,麦粒经过研磨、筛理,形成不同品质的面粉。经过加工后,可生产出通用粉、专用粉、强筋粉、烘焙粉等40多个品种的面粉。
小麦变面粉,“变身增值”之旅才刚刚开始。在隆尧县的今旭面业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区内,车辆进出穿梭,工人加紧施工,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投料、混合、粉碎……数十个环节有序衔接,面粉变身面饼、馒头、馅饼等食品,被送往各销售点。
小麦加工链,还能拉多长?记者走访了隆尧县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在嘉腾食品厂,小麦被做成了各式各样美味的饼干、面包等休闲食品;在澳汀生物科技公司,小麦加工产生的副产品淀粉乳成为生产糖醇的原料;小麦麸皮被广泛用于饲料加工、食用菌种植等领域……在一道道工序里,每道工序都带动小麦“涨身价”。
“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一粒粒小麦被“吃干榨净”。隆尧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胜利介绍,近年来,隆尧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种植40万亩。依托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等农业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打造全产业链食品工业体系,实现了小麦在当地的转化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