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毛国兵(河南原阳人、编辑、河南原阳毛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编者按(赵光岭):河南省原阳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宰相之乡”“诗词之乡”“成语之乡”之称,又是毛遂故里、中华毛姓发源地,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根地。原阳大米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美誉,因此也被称为“大米之乡”。
为什么原阳大米是“中国第一米”
原阳大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朝,东汉时期已成为宫廷专用大米。宋朝名臣包拯在原阳巧断大米案的传说妇孺皆知,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原阳县明代的墓葬中发现了炭化的稻谷谷粒。
世代依黄河而生的原阳人,在受到黄河水滋养的同时,也遭受着黄河水的肆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重修了黄河大堤,首先解除了原阳的水患之忧。
1958年开始,原阳县开始引黄稻改。
1968年,依据“以排定灌、排灌结合”的原则,原阳县原武镇试种水稻成功,“万亩碱区变良田,黄水引来稻花香”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原阳县水稻种植规模得以迅速扩大。
197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引来黄河水碱区稻花香》为题,对原阳县引黄除盐碱种水稻的事迹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对原阳县干部群众科学种田和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进行了深入报道,原阳大米由此不胫而走。
1990年,原阳大米被指定为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专供食品。
1991年5月,原阳县为打开大米市场,借助107国道穿越境内的交通优势,建起了原阳大米市场。同年11月15日,原阳县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了首届“大米节”。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田纪云为“大米节”题词。
而后,原阳大米以“米中珍品”的身份在各大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频频亮相,原阳大米一时名声大噪,原阳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米之乡。
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原阳大米夺取金牌,被誉为“中国第一米”。
1994年,原阳大米市场以6.6万吨的交易量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米市”。
从此,原阳大米以华丽的姿态迅速走向全国。
2003年原阳大米在种子搭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在被科技人员成功育种后,已移栽到大田,标志着原阳大米进入全新的二代“太空稻”时代。
2003年,40克原阳优质水稻种子搭载第18颗返回式科技试验卫星第一次飞上太空。经过5年的辛勤培育和艰辛遴选,原阳太空营养米问世。
2008年,原阳县农科所与河南省邮政公司将各自拥有的科技研发优势和网络优势强强联合,让精心选育的水稻种子搭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通过在海南科技工作站的加代繁育后,开始进入大田种植阶段。在原阳县农科所的试验田里,经过科研人员精心培育的F4代“神七”水稻秧苗长得郁郁葱葱,被移栽到大田,开始了F5代的繁育旅程,并大面积种植二代太空稻,全面提升稻米品质。
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相距2000多公里,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遨游太空后,为“稻米之乡”带来新的契机。据了解,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植物种子、幼苗等带到太空,利用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宇宙射线、重粒子、交变磁场等因素,使植物种子的基因排序发生变化,再返回地面进行栽培,以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大河之阳——河南原阳
原阳县秦时始置阳武县,西汉置原武县。宋神宗熙宁年间,并原武入阳武,宋哲宗元祐年间复置原武县。1950年3月,原武、阳武二县合并为原阳县(以二县首字得名)。原阳县南依省会郑州,北接市府新乡,西傍工业重镇焦作,东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居四市交汇之中心。原阳县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四桥相连,被誉为“郑州后花园,新乡南大门”。原阳县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充沛。共设三个大型引黄灌区,年供水量达1亿立方米。地下水质优良,且有多处地下温泉遍布。
原阳县地处黄河故道,黄河滩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黄河湿地面积全省最大,水域广阔,无污染,树林夏盖率居全省平原地区首位。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市,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地貌属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干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原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具桂4镇8乡2个办事外(其中原武镇桥北乡祝楼乡和龙源街道办事外委托新乡市平原新区管委会管辖),总人口62万(2016年),区域总面积1022平方公里。
原阳古称博浪沙,因张良刺秦于此而闻名于世。自奉汉至元代,先后出过13位官抵宰相之职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张良刺秦古遗址,有保存完好、具有民族风格的明末清初民宅夏家院,以及陈平祠、张苍墓、玲珑塔、毛姓得始祖毛伯郑塑像、毛遂墓等名胜古迹。
结束语:
文化自信是基础,品质自信是根本,品牌自信是发展,中国第一米原阳大米只有打通了产、购、销全链条,才算正真打通了从产地到餐厅,从产地到家庭的渠道,才能让高品质的中国第一米原阳大米这一品牌走进千家万户。
(左一为原阳毛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毛国杰中立者为原阳县宣传部领导赵光岭右一为本文作者编辑河南原阳毛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毛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