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豆玉米小麦价格下跌,预计后续——粮价有望进入相对稳定期

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龙江村高标准农田里的二季水稻丰收。

龚长浩摄(中经视觉)

仍处中高水平

本轮粮价下跌首先从大豆开始,接着是玉米、小麦。大豆收购价格从6月份的5316元/吨下跌了430元/吨,玉米收购价格从9月份的2826元/吨下跌了248元/吨,小麦收购价格从10月份的2959元/吨下跌了52元/吨,稻谷收购价格从10月底的2847元/吨下跌了22元/吨。

国内粮食价格形成是以市场供需为主、政策协调为辅,同时受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本轮粮食下跌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国际粮价下行影响外,主要还是国内供强需弱。

供给储备充足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涨幅1.3%,我国粮食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力促粮价稳定

当前国内粮食需求总体偏弱,具体表现为食用需求低迷,饲用需求偏弱,工业需求一般。

粮食食用需求表现低迷。小麦和大米是我国的两大传统口粮。2022年小麦和大米口粮消费分别占两种粮食消费总量的69.17%和73.79%,而大豆和玉米食用消费分别占13.79%和3.41%。受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面粉、豆制品等消费偏低迷,虽然临近年底,但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就小麦而言,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旺,市场缺乏一定囤货情绪,面粉企业开机率偏低,以库存消耗为主,补货小麦需求有限。食用需求不强对粮价支撑乏力,价格持续走跌;稻谷需求虽然稳定,但由于需求单一,且口粮需求不断趋弱,价格也不断走弱。随着新稻上市量不断增加,供应压力持续增大,稻谷价格进一步承压;大豆方面,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饲用和压榨,在进口成本走高时,国产大豆也会进入压榨领域进行补充。但是国产大豆消费走弱,供应端增产后,原本需求较弱的市场也无法消化增加的产量。

粮食工业消费需求表现一般。粮食作物中工业消费占比最高的首先是玉米,其次是小麦,最后是稻谷,2022年分别占各类总消费量的28.17%、9.25%和7.86%。11月份,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稳中有涨,以淀粉和酒精为例,全国均价分别较上月上涨40元/吨和30元/吨左右。在深加工方面,玉米消费有望改善,对玉米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面对粮价下行,近期多地也在出台多种措施促进粮价稳定运行,预期回归基本面。在稳供给方面,我国已经构建起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启动,明确粮食市场的“政策底”,多地下发2023年一次性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粮食主产区尝试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全覆盖,并进一步试点大豆种植收入保险,这都将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在促需求方面,临近春节,对畜禽肉类的需求增加有望提振饲用粮需求,口粮需求也将有所增加,叠加工业用粮需求的改善对后续粮价有一定支撑作用,后续粮价有望进入相对稳定期。

(作者赵霞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跃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THE END
1.2023年我国的玉米产量是多少?2023年,全国玉米产量达到5776.8亿斤,同比增加了232.8亿斤,增长率为4.2%。这一增长率在主要粮食作物中表现突出,反映了玉米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种植面积的扩大。 三、播种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 玉米播种面积达到6.63亿亩,同比增加了1723.2万亩,增长2.7%。单位面积产量为435.5公斤/亩,同比增加了6.4公斤/亩,增长1.5%。 https://www.jianshu.com/p/084d582818be
1.玉米亩产迈向“吨”时代——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网1月17日电(记者 高志民)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比上年增加1723.2万亩。年产玉米超过5000亿斤,2023年玉米产量为5776.8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的背后,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记者日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采访时了解到,该中心在河南省16个县进行玉米密植...https://www.rmzxb.com.cn/c/2024-01-17/3477788.shtml
2.2023年中国玉米产业分析简报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2. 从国内来看,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亿亩以上,2021~2022年已连续两年保持在6.5亿亩以上;产量则常年在2.5亿吨左右波动,2021~2022年已连续两年保持在2.7亿吨以上;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这7个省份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000万亩以上...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27315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4年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CASDE玉米:本月预测,2024/25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44886千公顷(6.73亿亩),较上年度增加667千公顷(1000万亩),增幅1.5%,原因是去年玉米种植收益出现下滑,但土地流转费用有所下降,农户种植仍有积极性。今年玉米产区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春耕春播,气象条件等级为适宜,土壤墒情好于上年,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步推进,预...https://www.agri.cn/sj/gxxs/202405/t20240510_8632009.htm
4.经济日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今年粮食产量预计突破1.4...在中国,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稻谷和小麦产量小幅下降,玉米增产明显,大豆油料扩种取得积极成效。报告预测,2024年,我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405万亿斤,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发力,棉糖果生产稳中向好,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生猪产能或窄幅调整,猪肉净进口保持在150万吨左右。https://iaed.caas.cn/xwzx/mtbd/3e7beb406e8341d7a39a0914c8300c76.htm
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家族”今年的增产冠军是谁?2023年,全国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2023年,全国秋粮产量为10418.4亿斤,比上年增加198.4亿斤,增长1.9%。 其中,稻谷产量4132.1亿斤,比上年减少37.8亿斤,下降0.9%; 小麦产量2731.8亿斤,比上年减少22.7亿斤,下降0.8%; 玉米产量5776.8亿斤,比上年...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389734274863729461&channelId=1119&track_id=D9DEA0A4-2E22-42EF-8588-139CF9EE765E_723987749240
6.气象“万千”1.3万亿斤产粮目标如何兑现?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23年,玉米产量达到5776.8亿斤,比上年增加232.8亿斤,4.2%的增长量,让玉米在三大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上,几乎“一骑绝尘”。 的确,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玉米是重点作物之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看来,作为碳四植物的玉米,光合效率更高,增产潜力更...https://china.qianlong.com/2024/0205/8198827.shtml
7.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家族”今年的增产冠军是谁?——中国青年网2023年,全国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2023年,全国秋粮产量为10418.4亿斤,比上年增加198.4亿斤,增长1.9%。 其中,稻谷产量4132.1亿斤,比上年减少37.8亿斤,下降0.9%; 小麦产量2731.8亿斤,比上年减少22.7亿斤,下降0.8%; 玉米产量5776.8亿斤,比上年增加232.8亿斤,增长4.2%;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312/t20231211_14958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