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正值鲜食玉米成熟季节,在红太甜青玉米专业合作社鸡西市伟华甜青玉米加工有限公司粘糯玉米加工厂院子里,工人们正忙着从运输车辆上卸玉米,进行剥叶、去柄、分拣。三项简要程序完成后,玉米迅速进入全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塑封和高温消杀。一穗穗玉米在经过分拣、包装、抽空、蒸煮等工序后,完成了华丽变身。实现鲜食玉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设施农业建设、鲜食玉米种植加工、保鲜储藏和配送销售等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在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方面,合作社在播期确定、机械耕作、错峰种植、绿色防治、配方施肥、采摘收获等环节,形成一整套适宜鲜食玉米生产加工的技术模式。发展了多个种植基地。生产的“红太村”产品不仅保持了玉米鲜食的口感,还延长了保质期,可以长途运输和长期储藏,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远销至青岛、南京、郑州、丹东等城市。今年,红太甜青玉米专业合作社共种植黄糯玉米3000余亩,预计冷藏收储1000万棒,年可实现营业收入约3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160余人就业。
2021-2022连续两年,伟华甜青玉米加工有限公司因疫情原因错过最佳销售期限,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周边合作种植的农户也不愿继续种植,让企业一度陷入困境之中......
鸡冠区各级党组织保持靠前思维,在提升民营企业帮扶能力上下功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民营企业发展造成的冲击,帮助“深蹲”企业站起来、发展下去,保障企业获得利润的同时,带动周边居民就业。
“企业头三年以前管理不到位,产值就不高。老百姓不愿意给种了,他是鸡冠区龙头企业,我村儿里经过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给他投资帮扶他。但投资这笔钱是给农户。农户种一亩地村里付500块钱,至于尾款我村里再给付尾款。今年的效果产值特别好,苞米比去年强,棒子大,产量还高了,就按这种情况,这个企业对老百姓对我们集体也增收,比笨苞米每亩地多产300块钱”红星乡红太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侯学武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