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抚,兴安盟5.2万亩鲜食玉米进入丰收季。走进兴安农垦公主陵牧场,一穗穗饱满的玉米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工人们穿梭其中,抓紧采收。
“今年公主陵牧场共种植鲜食玉米2000亩,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具有甜、香、糯、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兴安农垦公主陵牧场总农艺师林立志说。
与此同时,在兴安农垦集团公主陵农牧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园区,一辆辆满载而归的农用车将刚刚采摘的鲜食玉米送到加工车间。在自动扒皮机、切头去尾机、自动风干机、自动真空包装机等组成的加工流水线上,经过扒皮、分拣、清洗、烘干、杀菌、蒸煮等多道工序,将这份来自兴安盟的鲜美与健康送达千家万户。
“从基地收获到完成加工生产仅需4小时,不仅锁住了鲜食玉米的丰富营养,更是从源头上保障了消费者最优质的食用体验。”兴安农垦科技部部长陈铁锁告诉记者,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与执着,使得“玉迷公主”深受市场青睐,年销售量已突破1000万穗大关。不仅在本地的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中占有一席之地,更通过先进的冷链运输技术,跨越千山万水,远销至北京、天津、杭州、香港等各大城市,让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这份来自兴安盟的自然馈赠。
北京市民张女士是鲜食玉米的忠实消费者。她说:“以前,每到玉米上市的季节,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囤上一堆。但自从发现了真空包装的‘玉迷公主’后,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我想吃玉米,随时都能品尝到,既方便又美味!”
在扎赉特旗富万佳家庭农场,同样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近年来,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通过“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推广鲜食玉米特色产业,发挥家庭农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种、加、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全力稳定鲜食玉米产品供应链。
“现在我们每天有150名工人从事加工生产,24小时轮班不歇,每日加工鲜食玉米约15万穗,陆续销往乌兰浩特、北京、宁波等地。”扎赉特旗富万佳家庭农场负责人朱庆军说,“我自己种了800多亩鲜食玉米,还和附近的村民签订了1500亩的种植协议,通过春季为村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的全方位支持方式,确保农户们能够无忧种植。今年预计产量在400万穗,总产值700多万元,村民每亩的单产已经达到2000元以上。”
家住巴彦高勒镇巴彦高勒村的村民常爱国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家庭农场成立以来,我就一直和他们签订订单。鲜食玉米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投入少、价格稳定,今年种植了55亩,能卖7万元左右。”常爱国说。
“鲜”食天下,人间至味。如今,兴安盟鲜食玉米已成为全国餐桌上的新宠。相信在大食物观的引领下,鲜食玉米必将串起“黄金产业链”,“鲜”飘更远方,为兴安盟的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刁博禹)